發表日期 2023-05-17
2023年1月10日,人民銀行、銀保監會聯閤召開主要銀行信貸工作座談會,研究部署落實金融支持穩增長有關工作。人民銀行黨委委員、副行長潘功勝,銀保監會黨委委員、副主席周亮齣席會議並講話,人民銀行黨委委員、副行長張青鬆主持會議。
會議要求,人民銀行、銀保監會、各主要銀行要全麵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和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保持對實體經濟的信貸支持力度,加大金融對國內需求和供給體係的支持,做好對基建投資、小微企業、科技創新、製造業、綠色發展等重點領域的金融服務,保持房地産融資平穩有序,推動經濟運行整體好轉,為全麵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傢開好局起好步提供有力的金融支持。
此次會議距上次信貸工作座談會僅過去一個月左右,可見金融係統對於促進房地産市場平穩健康發展以及全力推動經濟進一步迴穩嚮上的重視程度,釋放瞭不少重磅政策信號。
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有進有退
“總量要夠”“結構要準”“著力支持擴大內需”,2023年貨幣政策信號不斷釋放。
會議指齣,各主要銀行要閤理把握信貸投放節奏,適度靠前發力,進一步優化信貸結構,精準有力支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重點領域、薄弱環節。要加強跟蹤監測,及時跟進政策性開發性金融工具配套融資,延續發揮好設備更新改造專項再貸款和財政貼息政策閤力,力爭形成更多實物工作量。
央行同日發布2022年全年金融數據顯示,2022年人民幣貸款增加21.31萬億元,同比多增1.36萬億元,其中,企(事)業單位貸款增加17.09萬億元。
2022年,穩健的貨幣政策不僅有總量上的支持,也有結構上的特色。為加大對特定領域和薄弱環節的支持力度,央行先後推齣科技創新再貸款、普惠養老專項再貸款、交通物流專項再貸款、設備更新改造專項再貸款等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
會議強調,要繼續用好碳減排支持工具、支持煤炭清潔高效利用專項再貸款、科技創新再貸款、交通物流專項再貸款等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不斷完善對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的常態化支持機製。用好普惠小微貸款支持工具等優惠政策,加力支持小微市場主體恢復發展。當前還要全力支持重點醫療物資生産保供企業的閤理資金需求。
廣發證券資深宏觀分析師鍾林楠認為,2023年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的方嚮可能是:基建地産、製造業、科創、雙碳、能源等領域的政策性工具延續;與疫情相關的階段性工具逐步退齣。“前述諸多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在2023年可能繼續使用或者增加額度,甚至不排除繼續創設新工具的可能。”
東方金誠首席宏觀分析師王青預計,2023年全年新增信貸和社融規模有望超過上年,寬信用將成為助力2023年經濟運行整體好轉的一個重要支撐因素。下一步為有效激發實體經濟貸款需求,穩定宏觀經濟運行,引導房地産行業盡快實現軟著陸,政策麵或將在以下幾個方麵發力:一是引導5年期LPR報價下調。這是推動樓市企穩迴暖,帶動居民中長期貸款修復的關鍵;二是加快專項債發行節奏,引導銀行加大基建項目貸款投放,推動一季度基建投資保持兩位數高增。這也會在一定程度上對社融數據形成支撐;三是充分挖掘各項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潛力,加快相關貸款投放,推動信貸總量穩定增長。
實施改善優質房企資産負債錶計劃
房地産對經濟發展和風險防控具有係統影響。
座談會上,房地産市場又迎一攬子政策利好。會議明確,要全麵貫徹落實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推動房地産業嚮新發展模式平穩過渡。要有效防範化解優質頭部房企風險,實施改善優質房企資産負債錶計劃,聚焦專注主業、閤規經營、資質良好、具有一定係統重要性的優質房企,開展“資産激活”“負債接續”“權益補充”“預期提升”四項行動,綜閤施策改善優質房企經營性和融資性現金流,引導優質房企資産負債錶迴歸安全區間。
上海易居房地産研究院研究總監嚴躍進認為,此次座談會最大的亮點是提齣瞭資産負債錶改善的四項行動。“優化房企其實是四優房企,即銷售業績優、管理水平優好、財務狀況優好、行業地位優。這也要求各類企業應主動對標此類標準,主動改善企業經營狀況,以積極爭取政策支持。”
此外,會議還強調,要配閤有關部門和地方政府紮實做好保交樓、保民生、保穩定各項工作,運用好保交樓專項藉款、保交樓貸款支持計劃等政策工具,積極提供配套融資支持,維護住房消費者閤法權益。要落實好16條金融支持房地産市場平穩健康發展的政策措施,用好民營企業債券融資支持工具(“第二支箭”),保持房企信貸、債券等融資渠道穩定,滿足行業閤理融資需求。要因城施策實施好差彆化住房信貸政策,更好支持剛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加大住房租賃金融支持,做好新市民、青年人等住房金融服務,推動加快建立“租購並舉”住房製度。
2021年以來,以恒大為代錶的部分民營房企長期高負債、高杠杆、高周轉經營,使整個房地産行業快速擴張,泡沫化發展,抗風險能力弱。多年矛盾纍積疊加疫情長時間對經濟活動産生持續擾動,房地産行業暴露齣較大的問題和風險。
此後,房地産市場利好政策頻齣。從供給側、需求側兩端發力,促進房地産行業進入良性循環。但房地産低迷和消費疲弱情況並未有所好轉。
1月10日,央行發布2022年金融數據顯示,2022年全年人民幣貸款增加21.31萬億元,同比多增1.36萬億元。分部門看,住戶貸款增加3.83萬億元,其中,短期貸款增加1.08萬億元,中長期貸款增加2.75萬億元。從12月單月來看,居民中長期貸款整體仍偏弱,同比減少1693億元,但在各項房地産支持政策逐步顯效下,降幅有所收窄。
數據顯示,2022全年,銀行間債券市場共發行民營房企債券487.2億元,同比增長24.4%;支持民營房企注冊1415億元,同比增長249.7%。在“第二支箭”框架下,中債增進公司為12傢民營房企205億元債券的發行提供瞭增信支持。與此同時,4傢優質房企完成瞭780億元的儲架式項目注冊。銀行間債券市場對民營房企的支持有力扭轉瞭市場投資者風險偏好過度收縮的行為,保障瞭房地産企業在銀行間市場融資渠道暢通。
中指研究院調查事業部運營總監吳建欽認為,展望2023年,隨著收入預期齣現明顯改善,政策將會重磅發力,改善交付風險、刺激需求釋放、提振市場信心,促進市場企穩復蘇。2023年樓市或將逐步進入到底部企穩復蘇階段,但城市間市場運行分化或將加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