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日期 3/29/2022, 1:02:56 AM
對於黃繼光,相信大傢都很熟悉,他是誌願軍數百萬戰士中唯二的特級影響,其捨身堵槍眼的事跡激勵著不少華夏熱血兒郎。
但你知道是在什麼嚴峻的情況下,黃繼光纔有這樣的舉動嗎?
上甘嶺戰役
他的英雄事跡是發生在著名的上甘嶺戰役中,1952年10月14日下午,美軍調集6萬多人憑藉強大的火力優勢,嚮45師據守的597.9和537.7高地猛轟。
因為裝備之間的差距,美軍在戰役的前幾天攻占瞭上甘嶺的大部分錶麵陣地,我誌願軍主力部隊不得不退入坑道進行堅守。
等到短暫適應過後,誌願軍便開始部署反擊,10月19日夜間,45師師長崔建功集結瞭6個連的兵力在炮火的掩護下嚮丟失的上甘嶺錶麵陣地發起進攻。
第135團6連經過大半夜的血戰攻剋瞭6號及5號陣地,可是美軍畢竟火力太猛,部隊減員嚴重,連長萬福來嚮上級請求支援。
得到批準後,二營代參謀長張廣生帶著5連2排前來增援,兩相匯閤下又攻剋4號陣地,等打到0號前陣地時,這個加強連已經隻剩下16個人。
上甘嶺戰役地點
張廣生見到如此情景叫通瞭師部,然而當時師部也沒有力量增援瞭,師長崔建功厲聲命令不惜一切代價也要拿下0號陣地。
這道命令雖然不近人情,但也是齣於無奈。當年我國的武器裝備落後,製空權基本都在美國的手中,因此誌願軍一般都在晚上發起攻勢,如果天亮瞭,美軍有瞭空中支援,那麼依托0號陣地又能發起反攻,那先前的犧牲都白費瞭。
張廣生和萬福來也明白這個道理,商量後決定將剩下的人員編成三個爆破小組對敵堡實施爆破。此時的0號陣地上還有美軍四個地堡組成的子母堡,憑藉工事與火力一直在抵抗著。
很可惜,這三個爆破小組還沒接近地堡就已全部傷亡,這時距離天亮僅剩不到一個小時瞭,但此時的6連已經沒有一個戰鬥人員。
誌願軍指揮
黃繼光是張廣生營部的通訊員,之前也是6連的戰士,見到這種情形主動請戰,6連的通訊員吳三羊和肖登良見此也擠瞭過來,要求跟黃繼光一起上。
張廣生見此也沒有辦法,於是臨時任命黃繼光為6連6班的班長,去執行爆破任務。萬福來直言如果這三人沒能成功,那麼剩餘所有人都會親自上前,一定要炸掉這些碉堡。
三人迅速由通訊兵變成戰士,黃繼光嚮另外兩名戰友招瞭招手,隨即交替掩護前行,黃繼光與肖登良分彆炸掉瞭東西兩側的子地堡,吳三羊在炸另一個子地堡的同時也不幸中彈犧牲。
等到嚮最後的主地堡前行時,肖登良也被機槍掃中受瞭重傷,如此一來黃繼光就沒瞭掩護,被敵人的機槍壓製。
6連的指導員馮玉慶眼見於此心中焦急,此時離天亮不到半小時瞭,隻好上前從犧牲的機槍手身邊拖過機槍嚮敵堡猛烈掃射,黃繼光也趁這個機會繼續前進。
英雄陣地
身後的人本是振奮,但黃繼光的身影突然停頓瞭一下就倒瞭下去,眾人知道這是中彈瞭。不過黃繼光隻是停留瞭數秒就繼續緩慢地嚮敵堡匍匐而去。
敵人沒有發現,黃繼光得以來到瞭敵堡周邊,奮力扔齣瞭最後一顆手雷然後一頭栽倒。“哄”的一聲爆炸聲起,但是這個主堡太過堅固,隻炸塌瞭一個角,美軍又換瞭個射擊孔繼續射擊。
萬來福看到這幅情景,以為黃繼光已經犧牲瞭,於是抓起兩顆手雷就準備上。不過這時眾人發現黃繼光又動瞭!
黃繼光拖著早已傷痕纍纍的身體艱難地往上挪動,當爬到主堡的射擊死角處用力支起身軀,側轉過去嚮身後的戰友招瞭招手,馮玉慶看明白瞭這個手勢的含義,招呼好張廣生和萬福來準備衝鋒。
黃繼光
黃繼光用盡身體的最後的力氣,張開雙臂縱身一躍,用他並不寬厚的身軀擋住瞭敵方機槍噴射的火焰。
馮玉慶等人心中悲痛,但及時抓住瞭這個機會,拿起武器衝上陣地,對著地堡內的美軍猛烈開槍,解決掉敵人後把黃繼光抱瞭下來。這時纔發現黃繼光的雙手仍然緊緊摳住瞭堡頂的麻包,胸腹都被美軍的機槍打穿,渾身上下七處傷口,如此勇氣令人動容!
正是因為有太多這樣的英雄,誌願軍纔能在裝備武器落後的情況下,打贏瞭這場艱難的戰爭。他們都是共和國的脊梁!
戰後黃繼光被追記特等功,授予特級英雄的稱號,這個稱號整個抗美援朝中隻有兩人獲得,黃繼光在去世時也不過21歲,但他的精神卻流傳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