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探3》票房突破38億,陳思誠成為中國首個百億票房導演
雖然口碑一直在跌,票房也夾雜著高票價,但不可否認的是,如果把陳思誠導演的履曆當成成績單,數字還是相當漂亮的。
2014電影《北京愛情故事》,票房4.06億;2015年起的《唐探》係列總票房78億,加上《我和我的傢鄉》單元《天下掉下個UFO》票房28億,妥妥的超過100億。
很多人不解,為什麼是陳思誠?
而不是周星馳、張藝謀?為什麼不是徐崢、吳京?
隻能說,成功需要天時、地利、人和。
與他的好兄弟王寶強,一路奮鬥成為150億票房的演員不同,陳思誠一直在平坦的道路上奔跑。
他比吳京,聰明一點比趙薇,精於算計一點比徐崢自信一點關鍵是他起點高而且不懶。
總之,你可以不承認他的人品,卻不能否認他的纔華。
混混小纔子
1978年,趙薇, 2歲時在蕪湖,齣生的安徽,從未想到,今年齣生的陳卓,將來會成為他的同學。
陳卓齣生在瀋陽省會的一個乾部傢庭,父母都是政府機關的領導,這讓他一下子就贏在瞭起跑綫上。
他從小就是優等生之一。他是一個英俊的小偷。他也是一個小偷。他精通歌唱、主持和閱讀。隻要他想學想玩,父母就大力培養他。
那時,他對郭富城,非常著迷,所以他把名字改成瞭陳思成
高中時,憑藉帥氣的外錶和齣眾的口纔,陳思成成為瞭瀋陽電視台《學生時代》的主播。
父母看兒子副業突齣,主業學習一塌糊塗,卻不拘一格。讓他翻來覆去。想必他能看透自己的兒子,因為他不是鐵飯碗的料。
所以,一個人的寬廣視野和寬廣格局,離不開豐厚的傢庭土壤。
16歲時,陳思成離傢前往上海,與趙薇一起考入上海師範大學謝晉影視藝術學院
兩年後,當趙薇考入北京電影學院時,陳思成以第一名的成績考入瞭歌劇專業。
老同學憑藉《還珠格格》迅速一炮而紅,卻因為打架和經常遲到被勒令退學,想考趙薇的學校被拒。
這可能是陳思成一生中最不想提起的汙點,但鮮衣怒馬少年郎,此刻不瘋,更待何時?
兩年後,在導師李學通,教授的推薦和自己的努力下,他又以第一名的成績被中戲大學錄取,並與靳東,陳數和李光潔成為同班同學
中戲在大一的時候,從歌唱比賽中脫穎而齣,成為華納在中國大陸簽約的第一位男歌手。他發行瞭第一張專輯,其中許多是他自己寫的抒情歌麯。
多年後,他迴憶起當時是多麼的愚蠢。那些抒情歌麯是他自己情感的見證,是為追女孩子而寫的。
在電視劇《北京愛情故事》中,陳思成邊彈邊唱給佟麗婭,聽,這纔是真正的唱歌。
除瞭寫歌和唱歌,他還模仿金庸和古龍寫武俠小說。
編成劇本搬上舞台,編劇天分初見端倪。
當然,他的格局決定瞭他不在乎這種小抒情小文藝,他想要的東西遠比這些要宏大。
演員陳思誠
大三時,24歲的陳思成見同學們都去接戲瞭,也蠢蠢欲動,他主演瞭第一部電影《法官媽媽》,就得到瞭百花影帝的提名。
這個榮譽,讓他成功進入電視劇《民工》的劇組,認識瞭人生中的第一位伯樂康洪雷。
康洪雷是近10年來,與《山海情》的孔笙、《甄嬛傳》的鄭曉龍齊名的電視劇大王之一。
雖然陳思成在《民工》的錶現反響平平,但為他日後參演《士兵突擊》打響前炮。
康洪雷拍完《激情燃燒的歲月》後,準備拍軍事勵誌片《士兵突擊》,看瞭劇本的陳思成毛遂自薦想演許三多,但康洪雷說他演不瞭許三多,給瞭他更適閤的角色——成纔。
眼看著爆火的角色給瞭一個草根,陳思成憑著紮實的基本功,把成纔的精明、圓滑和欲望全寫在瞭臉上。
後來采訪時,他說自己骨子裏其實是許三多,成纔隻是他的錶麵,那為啥他演不瞭許三多,因為他沒有草根王寶強那樣憨傻、單純的氣質。
但沒關係,陳思成輸瞭人氣,卻贏瞭王寶強這張未來的王牌,在未來的《唐探》係列裏,他們成瞭形影不離的兄弟,後來還藉錢給兄弟打離婚官司。
“成纔”一角讓大眾記住瞭陳思成這張臉,他卻急於擺脫這個圓滑角色的禁錮,並二次改名:陳思誠。
他推瞭很多類似角色的戲,唯獨接瞭婁燁低成本劇本《春風沉醉的夜晚》,與譚卓、秦昊和張頌文花瞭一年時間拍戲。
當時婁燁被禁,陳思誠演的角色也不討好,遊離在性取嚮的邊緣,他似乎在叛逆,也似乎在宣示:我不是成纔。
但很快,他又輕易地把角色和自己剝離,就像脫掉一件衣服那樣簡單。
他有清晰的自我、精湛的演技和四麵玲瓏的情商,他的聰明決定瞭自己不能像王寶強和張譯那樣吃苦鑽研每一個角色。
當然,讓他轉型的最大原因是,演員太被動瞭,與其成為資深玩傢,不如成為幕後操盤手。
導演陳思誠
精明和算計,對一個演員來說是短闆,但對一個緻力於拍商業電影的導演來說,卻是成功的關鍵。
2010年,陳思誠開始籌拍電視劇《北愛》,他從《東京愛情故事》藉鑒瞭名字,又從4年前拍的電視劇《愛是一顆幸福的子彈》學習瞭劇情,並進行改編。
如何改編?
他把《愛是一顆幸福的子彈》底層、中層和富代的人物,轉換成鳳凰男、拜金女、富二代,利用北漂的背景,把重點落在一個個社會痛點,精準地算計瞭每一個笑點、淚點,配閤著汪峰嘶吼的《北京北京》和低吟的《滴答》,打造瞭一個爆款。
2014年電視劇《北愛》播放量破10億,陳思誠嘗到瞭導演的甜頭,彎道超車轉型成功。
這時,他看見老同學趙薇的電影《緻青春》贏得滿堂紅,馬上籌備《北愛》的電影版,投資瞭3800萬,迴報票房4.06億。
他很不滿意這個成績,說觀眾其實沒看懂,這不是幾個愛情故事的簡單拼湊,而是一對情侶不同階段的情感錶現,專業點說,這是一部諾蘭式電影。
精明又讓陳思誠贏瞭,他把電影定檔情人節,宣稱是自己與佟麗婭的愛情結晶,果然讓很多情侶又相信愛情瞭。
細心的觀眾發現,1997年的電視劇《愛情麻辣燙》,也是講幾對不同年齡情侶的愛情故事。
看來陳思誠的學習藉鑒能力是挺強的,好像每一部電影,都能找到參考的對象。
他執導的《遠大前程》,也是藉鑒瞭張徹的《上海灘十三太保》。
當然,學習藉鑒多瞭,自然會碰撞齣自己的思維。
一天,陳思誠在泰國唐人街跑步時,突然萌發瞭想寫唐人街探案故事的衝動。
國外有柯南、金田一和福爾摩斯走遍世界,而國內隻有保守的包青天和狄仁傑,能不能打造一個國內的偵探IP,徵服世界的偵探迷,他越想越激動,趕緊迴國籌備。
他有這方麵的優勢,從小喜歡犯罪推理小說,戲劇齣身的他更容易抓得住點:人性、獸性和神性。
陳思誠想要的是一種全新的懸疑推理喜劇模式:一個大叔和一個少年,大叔負責搞笑,少年負責破案,嗯,有點類似《泰囧》。
他從徐崢那裏請來已經逆襲成功的王寶強,加入自己唐探宇宙的開發,並量身為其定做唐仁的角色,至於那個少年,挖掘一個萌帥的新人就好瞭。
2015年《唐人街探案》誕生,這次算是陳思誠的創新瞭,他把背景搬到國際化大舞台,藉助迷離的案件,加入喜劇的調料,在本土元素裏滲入異域風情,讓東西方文化碰撞齣爆笑的火花。
笑料並不高級,推理也不縝密,但彼此互相抵消,放在喜慶洋洋的大年初一,更是增添瞭熱鬧、賺足瞭票房。
《唐探》是陳思誠自己寫的劇本,拍戲時還把所有人的戲親自演一遍,這樣有纔華又肯吃苦的導演,不成功纔怪呢。
商人陳思誠
導演大緻分為兩種,一種鍾情拍商業片,一種鍾情拍文藝片,陳思誠兩種都不是,他更像一個商人。
他有敏銳的時代嗅覺,很快嗅齣人們需要的東西,並且不斷嘗試著各種可能性,他有試錯的資本,也有常人的努力。
萬達電影總裁就非常欣賞他係統化的思維,能把故事、人物和當地的特色結閤起來,在美國玩好萊塢大片,在日本玩動漫和cosplay。
《唐探3》其實也在升級:超過26%的畫麵用瞭IMAX拍攝,外掛瞭大量日本優秀演員。
從開始的過度用力,到逐漸地把控自如,陳思誠很清楚想要錶達什麼,因為劇本就是自己寫的。
他骨子裏有著不服輸的精神,很多觀眾看完《唐探3》感嘆:“爺青結”,而他覺得一切纔剛剛開始,當然,不止於唐探,還有其他偵探係列。
然而,他不僅僅想打造一個IP,而是想建立起漫威這樣的宇宙。
《唐探1》後,初具規模的偵探宇宙建起來瞭,到瞭美國,他更是學習瞭工業化和專業化的電影製作模式。
他想學習國外電影的市場,國外電影衍生品占70%,國內纔20%不到,這也是他想要努力的方嚮——IP工業化,所以他開發瞭遊戲,生産瞭衍生品,《唐探2》成功後,名下的偵探筆記本就破瞭500萬。
陳思誠的野心遠遠超齣我們的想象,當我們還在痛惜一部電影的口碑時,他早已在海外打開瞭市場。
他通過電影、網劇和APP的聯動,不斷開拓偵探宇宙的多樣性;另一方麵,他學習漫威提攜新人拍電影的做法,扶持很多新人導演,試圖打造一個專業化的工業電影場,開始編織起以自己為核心的資本、導演、編劇和演員的大網。
所以,為什麼是陳思誠?
答案顯而易見,一個有初心、有恒心、有纔又有財,眼光放在未來和國際舞台的導演,勢必受到時代的褒奬。
-END-
【文 | 野百閤 】
【編輯 | 語非年 】
關注 @柴叔帶你看電影, 更多精彩不迷路:
王姬的辛酸上位史,及她兒子身患“天使病”的真相
“江湖大佬”陳惠敏:我最風光的時候,整個尖沙咀都是我說瞭算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