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日期 3/9/2022, 2:22:30 PM
梁啓超在他所著的《李鴻章傳》中說他“敬李鴻章之纔”,“惜李鴻章之識”,“悲李鴻章之遇”。李鴻章是曾國藩的得意門生,在李鴻章的青年時代,就被曾國藩稱為是“纔可大用”。
在隨後的政治生涯中,李鴻章不負恩師的厚望,剿滅太平軍,平定撚軍等農民起義,更是創立淮軍和北洋水師,戰功無數。在恩師駕鶴仙去後,再無忌憚的李鴻章漸漸膨脹,鋒芒畢露,犯瞭不少戰略上的失誤,而且貪腐成性,放棄新疆的統治,貪戀政權等等。
史書關於李鴻章的記載,沒有做齣正麵的評價,功過是非任憑他人說。但不可否認的是,他絕對是晚清朝廷的一大能人。號稱“東方俾斯麥”。在1900年,一場浩浩蕩蕩的掃黑除惡的運動席捲廣東。
掌舵人就是李鴻章,他大手一揮,調集海陸軍全方位齣擊,打瞭黑社會個措手不及,一時間橫屍遍野,血流成河。據八國聯軍統帥瓦德西在日記裏記載:人們告訴他,多達五六萬人被李鴻章處決,這個數字讓人不寒而栗。
從1900年1月18日李鴻章到達廣州,到當年7月17日離開廣州北上,在短短的半年時間裏,他平均每個月的處決人數高達近萬人。是什麼原因讓行將就木的李中堂采取如此鐵血的手段?
是非之地的背景
1979的春天,中國改革開放的序幕率先在廣東拉開。隨後,此地經濟發展迅速,成為我國最富裕的地區。也因此吸引瞭眾多有誌嚮的年輕人前往,齣現瞭“孔雀東南飛”的壯觀景象。
然而在100多年前,這裏卻是令朝廷萬般頭痛的是非之地,廣州,作為對外通商的第一大埠,治安情況真是令人堪憂,黃賭毒泛濫,黑道橫行,劫匪齣沒。
彆說我們自己人,就連朝廷嚮來都敬畏三分的洋人,在這裏都過著擔驚受怕的日子,一不小心就會人財兩空,當時的第一強國英國直接喊話清鎮府,你們再不齣手管管,我們就自己動手瞭。此地為什麼如此不堪呢?
自清代立國以來,此地一直活躍著“反清復明”的地下幫會,這裏有不少前朝遺老,依舊做著以恢復前明政權的美夢。後來,隨著時間的推移,人們漸漸認清現實,知道“反清復明”已成為泡影。
沒有瞭政治願望作支撐,這些大大小小的幫會慢慢演變成黑社會,無惡不作,其中尤為齣名的有天地會和白蓮教,這兩個組織存在於清朝很長時間。
他們在廣東這片“沃土”上發展迅速,勢力不斷壯大,盤根錯節,滲透到各行各業,搜颳民脂民膏,嚴重影響瞭社會治安,清政府一直想對他們動手。可是效果一直都不太理想。
坊間流傳著“粵東盜甲天下”的說法,對當時情景略見一斑。而外國勢力在那裏也不是很安分,比如法國人和英國人的勢力範圍一直在不斷擴大,因此與當地的老百姓摩擦不斷,對此外國勢力很不滿,多次喊話北京。
還有就是因為廣東開放,除瞭這些黑社會和外國勢力之外,又湧進瞭不少先進思想的人士,這對朝廷來說更是火上澆油,讓一直以霸道稱名的慈禧太後也是束手無策。
內外形勢加逼下,時局迫切需要一個有膽有謀的將士去鎮守我國的南大門,於是,清廷啓用瞭大臣李鴻章,讓他親自前往廣東對黑惡團隊進行打擊。
是什麼原因讓行將就木的李中堂采取如此鐵血的手段?
李鴻章在政治冷宮中整整等瞭4年,甲午戰敗之後,李鴻章的一切榮譽和實權被剝奪殆盡。而且在百姓眼中,李鴻章是個不摺不扣的賣國賊,提起他都是罵聲四起。
李鴻章急需一個這樣的機會證明自己的能力和決心,洗刷恥辱,再顯當年雄風。因此李鴻章迫不及待地接受代理兩廣總督的任命。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李鴻章到任的第一把利器就是準備“糧草”。俗話說,兵馬未動,糧草先行。
可是慈禧太後任命瞭李鴻章的官職,可惜並沒有撥給他錢銀,一方麵是因為當時清政府實在是窮得可憐,心有餘而力不足;另一方麵就是當朝有很多官員並不支持李鴻章到任,準備看他的笑話,所以竭力阻止朝廷撥款。
還有就是當地黑社會和官員相互勾結,利益盤根錯節,牽一發而動全身,誰也不敢妄自行動。
這種情況放在普通人身上估計早就解甲歸田告老還鄉瞭。可李鴻章不是普通人,他步步為營,主動嚮黑社會靠攏盡快籌集軍餉,李鴻章奏請朝廷放開“闈姓”賭博,采用公開招標的方式,發放博彩營業執照,單執照申請費用高達每年70萬兩白銀。
一時間,各個賭莊莊主樂開瞭花,紛紛轉正,賭莊日日人聲鼎沸,莊主們斂得滾滾白銀,政府也賺得豐厚的“賭餉”。就這樣聰明的李鴻章通過這種方式獲得瞭充足的經費,錢足兵馬勇,接下來就開始動手瞭。
利器二:取得“就地正法權”
古語有雲,“亂世用重典,沉屙下猛藥”。
對待斬刑清朝一直是特彆慎重的,需要地方到中央的一步一步地審批,而且隻皇帝纔有判處斬刑的權利。但是情況危急,李鴻章根本沒時間管這麼多,他獲得先斬後奏的特權,快刀斬亂麻。先抓後審,審完不管有沒有招供一律殺掉。
一時間,被殺掉的黑社會頭領不計其數,連帶與他們有關聯的人一律斬立決,城牆上到處懸掛著他們的首級。但血流成河,滿地屍首換來的是廣東的安寜和百姓的拍手稱贊。
利器三:嚴打從嚴從重處理黑社會
有豐富練兵經驗的李鴻章比起其他官員來說,不談政治能力,就軍事能力也是他們望塵莫及的。他除瞭大辦團練和完善保甲製,派兵清鄉外,還專門為打黑開設瞭機構――緝捕總局,下設各派齣機構。
找到瞭問題的抓手,對癥下藥,一掃之前打黑一陣子,放手半輩子的慵懶局麵。
李鴻章超前的野心
麵對廣東黑社會,李鴻章趕盡殺絕;可麵對有先進思想的攻擊者,李鴻章的態度卻令人意外的十分友好,甚至還和他們頻頻接觸。
王樹增的著作《1911》中,李鴻章居然還和孫中山先生準備密謀見麵,甚至準備劃兩廣獨立,得孫先生的支持當大總統。
除瞭要嚮朝廷交公差外,他還另存私心,就是要保留瞭一大批對當時來說有用的人纔,為國傢以後發展保存實力。
由此不難看齣,他雖不是聖人,但絕對不是一個迂腐之人,這是一個真正的有野心的能人。
結語:
通過1900年的這場打黑運動,我們可以看到李鴻章的學習能力和執行能力真的很強,通過殺戮,將黑社會勢力和官府的勾連連根拔起,最終換得廣東一代的安寜。
大清之所以最後走上滅亡,並非李鴻章等朝廷臣子沒有作為,而是晚清政府早就大勢已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