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日期 3/21/2022, 1:47:33 PM
在當代社會,“就業難”已成為公開的秘密,而且最讓人感到無奈的是,不僅初中生、中專生就業難,就連大專生、本科生都直言就業難度大,如今就業大環境的現狀是:學曆越高的人,就業難度可能越大。
2021年的畢業季來瞭,在嚴峻的就業大環境下,今年又有一大波應屆畢業生湧入公務員、研究生的報考隊伍,前者希望獲得有保障的鐵飯碗,後者則寄希望於提高學曆和綜閤實力,好在將來的就業市場上一展拳腳,這兩種選擇都很值得鼓勵。
不過同樣是考研和考公,有一類畢業生可不值得鼓勵,雖然很多學生都是為瞭前途纔決定考研考公,但還有一部分學生選擇這條路,居然是為瞭逃避現實,為瞭暫時不去麵對激烈的就業競爭。
這種“逃避主義”很不值得提倡,不僅對學生本人沒有好處,也是對傢人的為難,這類學生往往缺乏強烈的考公或者考研意嚮,成功考取的可能性也不大,最終22歲不去麵對的問題,到瞭24歲也要去麵對,到時候的競爭力很可能還不如剛畢業。
麵對激烈的就業環境,有人提齣瞭疑問:普通本科生找工作難度大,重點大學本科生找工作是不是就好多瞭?對此隻能說:情況會好些,但也並不絕對!在筆者身邊,就不乏一些畢業於985、211,但工作方麵也同樣一籌莫展的人。
高校畢業生嚴重“供過於求”
要說到大學生就業難的問題,根本原因還得從高校擴招說起,時間倒退到20年前,那個時候考大學的難度非常大,並不是試題難度大,而是大學招生名額有限。
所以那個時代的人們,無論考上本科大學,還是考上專科大學,畢業以後在就業市場上都比較吃香,找一份穩定的好工作不是大問題,可是20年以後的今天,隨著教育水平的不斷發展,我國各大院校紛紛擴招,錄取人數越來越多。
招收的學生數量越來越多,畢業生也就越來越多,社會能提供的崗位就那麼多,但高校畢業生的數量卻一年比一年龐大,社會崗位無法吸收這麼多人纔,高校畢業生當然就嚴重供過於求瞭。
所以客觀來說,當前高校畢業生就業難並非是大傢不夠優秀,就業環境也要負上很大的責任,哪怕是985或者211大學的畢業生,也避免不瞭“就業難”的現狀。
985畢業當環衛工,碩士畢業成外賣小哥
在此之前,相信不少網友都曾留意過一則新聞:武漢大學畢業生因為找不到閤適工作,於是加入瞭環衛工的隊伍,並且這份工作一做就是四年,雖然工作辛苦,薪資待遇也不是很高,但自己心裏很踏實。
就連武漢大學這樣全國前十的985,畢業生都麵臨著就業難的問題,就更不用說普通211,甚至普通本科生,以及專科生瞭,看到這裏心中是不是平衡多瞭?彆著急,後麵還有更讓人驚訝的。
在如今快節奏的生活下,大傢幾乎都離不開外賣小哥瞭,據相關數據統計,到目前為止,我國共有幾百萬人從事送外賣的工作,而且讓人感到意外的是,其中1%,也就是將近七萬人左右居然都是碩士畢業!
除1%的碩士畢業生外,還有3%是本科畢業生,大專畢業生更是占到11%,這三者加起來,外賣小哥隊伍有15%都是“高學曆人纔”,是不是再一次刷新瞭三觀?
在大部分人眼中,高學曆人纔肯定是從事高大上的工作,又怎麼會甘心做外賣小哥?這豈不是高學曆也淪為窮人瞭?但客觀來說,高學曆人纔真的就不能從事外賣工作嗎?
高學曆也會淪為“窮人”?
拋開外賣小哥等風吹日曬不談,光看薪資這一欄,外賣小哥的心思還是很可觀的,特彆是勤勞刻苦的外賣小哥,收入基本上都在6000元以上,這還是三四綫小城市,到瞭北上廣等大都市,薪資都在萬元以上。
單從薪資方麵來看,外賣小哥的收入絕對不能算低,甚至已經超過很多辦公室工作人員瞭,當代社會生活壓力這麼大,為瞭掙到更多的錢,高學曆人纔當然可以從事外賣工作。
而且再者說瞭,隨著經濟的不斷發展,教育水平也會越來越高,同時我國上大學的人數,高學曆人纔肯定越來越多,有朝一日可能大部分青年人都成為“高學曆”,假使大傢都不願意從事環衛工、外賣員等工作,這些行業缺口應該怎麼辦?
其實即使高學曆人纔選擇送外賣,也不應該成為人們抨擊的理由,高學曆代錶的是學習能力,但將來從事什麼樣的工作,完全取決於畢業生自己的選擇,畢竟工作是不分貴賤的。
相信每一位傢長都是望子成龍,望女成鳳,文章末尾為各位傢長分享一本好書,都彆錯過瞭!
拿世界著名物理學傢楊振寜的話來說:
想要讓孩子學好數學,第一步就是要先弄清數學的基本概念;其次是它的基本概念的由來,這就需要父母在輔導孩子數學題的過程中,陪孩子多讀一些數學方麵的書籍,玩一些數學遊戲。
然而,攀登數學的高峰並非易事。世界著名物理學傢楊振寜說:“我也認為數學很枯燥,但一看到劉薰宇的數學書,感到很驚訝。你還能像這樣學數學?”
楊振寜是繼牛頓和愛因斯坦之後最偉大的物理學傢。他能夠認可的數學老師劉薰宇是不會錯的。
劉薰宇又是誰?
劉薰宇與華羅庚、陳景潤等數學傢相比,並不齣名,因為他的精力主要在數學教學和中小學教材的編寫中。
劉薰宇一生寫過很多數學方麵的書,最有名的便是這三本:
第一本是《馬先生講數學》,主要講如何用圖解法求解一些算術四則問題
第二本是《數學趣味》,主要講日常生活中碰到的數學問題,我們講萬物皆數學,通過萬物來學數學是最快的。
第三本是《數學的園地》,這一冊就有點難度瞭,裏麵講瞭函數、連續、誘導函數、微分、積分和總集等概念及它們的運算法的基本原理。雖然有點深,但講解的方法很妙,六年級的娃,還能看懂一部分的內容。
同時把這書拿給孩子看,平時孩子也補習數學,有時候覺得上補習班有點枯燥。可孩子看這本書,卻覺得很有意思,而且還能把他在補習班學到的東西運用過來。
一看就看瞭個把小時還不覺得纍!傢長:實在是難得的好書!
對於劉薰宇先生編著的這套經典數學科普圖書,傢長們也給予瞭很高的評價,傢長錶示“這套叢書總體上有一種循循善誘,由淺入深的感覺,語言特彆有說服力”
可以說,熟讀這套書,小學和初中的數學就不用擔心瞭。
這套經典數學叢書,最大的好處就是能夠激發學生們蘊藏起來的學習熱情和學習欲望,讓學生們愛上學數學 ,許多傢長錶示《數學三書》是難得的好書,不可錯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