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日期 3/23/2022, 1:02:30 PM
自從晉朝開始南北對立的局勢一直延續長達幾10年,戰爭耗盡的財力和物力,
使得老百姓顛沛流離,也讓國傢陷入瞭生死存亡的緊急狀態。麵對這場戰爭雙方都傾盡瞭全力,這就是著名的鍾離之戰。
鍾離之戰也是一場以少勝多的著名戰役之一。它讓南朝粱得以延續48年,也因為鍾離之戰北魏政權開始衰落,
再也無力統一中原。逐漸走嚮衰敗。梁武帝卻在這場戰爭當中延續瞭南朝梁的片刻繁華。
一、戰前準備
晉朝統一之後國傢的戰爭就沒有片刻停些,五鬍亂華之後南北形成瞭對立的局勢。
剛剛要進入統一狀態的後秦卻在淝水之戰當中失利,再也無力和南朝相抗衡,真正形成瞭多個政權相繼崛起的狀態。
北方形成瞭北周、北魏、北齊等多個政權,南方形成瞭宋齊梁陳五個國傢的交替齣現。
在這個時期混亂的戰爭無數,但起到關鍵性的生死存亡的著名戰役,還要數梁朝的保衛戰,鍾離之戰。
這場戰爭的重要性相當於三國時期的赤壁之戰,失敗瞭南梁就要滅亡,成功瞭北魏就可以統一中原,實現南北的大一統局麵,
因此雙方也都是做瞭充足的戰前準備,生怕這場齣現任何變故。梁武帝還特意派瞭自己的弟弟蕭宏北上。
另一邊的北魏皇帝也沒閑著,緊急召喚剛剛平反瞭叛亂的中山王迴來,中山王王元英擔任瞭這次戰爭的主將,
雙方都氣勢洶洶地來到瞭長江兩側在徐州進行瞭會戰,大兵黑壓壓的兵臨城下緊張的戰爭一觸即發。
二、蕭宏逃走
雙方在這場戰爭中雖然做瞭充足的準備,但長期的徵戰已經使得兩方都有嚴重的積貧積弱問題。
北方政權更迭朝廷相對來說政治比較腐敗,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兵力相對來說也十分薄弱
。
南方經濟稍稍發達一些但將領們也是剛剛調養生息,士兵將領正然存在積弱問題。
因此雙方第一迴閤戰爭並沒有贏得實際上勝利。先是北魏占領瞭南梁的五個城池,然後又是南梁殺掉瞭北魏的一個大將,雙方基本打成瞭平手。
北魏皇帝見此狀況十分著急,於是再一次徵兵集結十萬大軍與梁朝對壘城下。
當蕭宏看到浩浩蕩蕩的大軍已經兵臨城下時,心中一下子害怕起來,緊關城門不齣。而且跟自己部下的將領說“誰若是齣去,格殺勿論”
北魏將軍見到蕭宏如此膽怯,甚至還給他送去瞭女人的衣服,嘲笑蕭宏不敢應戰,
恰如當年的諸葛亮臨城下,在陣前叫罵。司馬懿卻閉守不齣,但那時司馬懿是有相對應的計策,而此刻的蕭宏是全然亂瞭陣腳。
一天夜晚突然下起瞭大暴雨,蕭宏以為是北魏的軍隊夜晚偷襲。立刻獨自一個人逃走瞭,數萬的大軍在軍中找不到將領。
很快就被衝散瞭大軍潰敗而逃,屍體堆積起來竟然和城牆高矮相等。
三、鍾離之戰
蕭宏一路南逃,最後退守到江淮一帶的鍾離城,當時守城的將領隻有3000人。
北魏則乘勝追擊帶領著幾萬人的大軍浩浩蕩蕩的攻來,當時的邢鸞勸告君主應該整頓兵馬,暫作休息,然後再和梁朝進行作戰。
然而北魏的皇帝想盡快結束戰爭,完成中原的統一,並沒有聽從邢鸞的勸告。
隨後派齣瞭蕭寶寅和王元英繼續前行追擊,最後雙方在鍾離城會戰,鍾離是梁朝最後堡壘,如果鍾離城兵敗,北魏大軍潰會勢如破竹地南下梁朝也將滅亡。
守城將領昌羲之決心誓死保衛鍾離城,王源經帶領著北魏士兵反復進宮,死傷的士兵堆積如山,可是鍾離城卻遲遲攻不下來,
昌羲之也帶領著弓箭手輪番在城牆上射箭阻擋北魏的軍隊,戰事十分慘烈。
王元英甚至讓士兵們,背著土袋,一邊作戰一邊掩埋士兵。同時還要守護好過河的橋,以免士兵們有去無迴。
即便如此慘烈,王元英還是一再的給北魏的皇帝上書,鍾離城一定會攻打下來的,希望在多給一點時間。
可是時間不等人,梁武帝這邊也嚮鍾離派去瞭援軍,援軍一道,梁軍變定下瞭火攻的計策,決定燒毀棧橋,切斷梁軍的退路。
結果火勢衝天,士兵後退無路,很多人還沒有作戰就被燒死在淮河岸邊
。
王元英此刻再想撤退已經為時已晚,北魏十幾萬大軍最終沒能戰勝鍾離城內的三韆冰甲,一戰定生死。
北魏的皇帝也因為這場戰爭退齣瞭曆史舞台,而梁武帝卻延續瞭梁朝48年,真可謂是一戰定乾坤。
總結
鍾離之戰看齣瞭很多人的人品,梁武帝蕭衍確實是一位能夠力挽狂瀾的君主,其實他早有打算。
主要還是因為心腸太過軟弱,該抉擇時沒有抉擇,縱使自己的親屬陷害自己,而這一戰中演埋下瞭一個禍根,
就是自己的親弟弟蕭宏,蕭宏性情膽小,不敢和北魏正麵交鋒,又在關鍵時刻獨自逃走,實在難以成為一個大將。
而北魏的王元英恰恰與此相反,他作戰勇猛從前又屢立戰功,在鍾離之戰中他本不應該有如此敗績,
在最該撤退時還選擇繼續迎戰,不懂得進退的要領,導緻王元英和北魏徹底的失敗瞭,鍾離之戰本不應該失敗,可是卻沒能任用最好的將領,這纔是緣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