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味新聞網 logo



因應數位時代的來臨 行政院長蘇貞昌日前在立法院答覆立法委員質詢時 工商社論》提升跨部會協調功能纔是組改關鍵 - 趣味新聞網


因應數位時代的來臨 行政院長蘇貞昌日前在立法院答覆立法委員質詢時 工商社論》提升跨部會協調功能纔是組改關鍵


發表日期 2020-10-11T04:10:00+08:00



     趣味新聞網記者特別報導 : 因應數位時代的來臨,行政院長蘇貞昌日前在立法院答覆立法委員質詢時,明確指齣政府將成立數位發展部。目前草案研擬已到瞭最後階段,預計年底前就可推齣新版的行政院組織改造方案。而有關成立數位發展部,本會期就會 .....


    因應數位時代的來臨,行政院長蘇貞昌日前在立法院答覆立法委員質詢時,明確指齣政府將成立數位發展部。目前草案研擬已到瞭最後階段,預計年底前就可推齣新版的行政院組織改造方案。而有關成立數位發展部,本會期就會送入立法院審議。

    關於推動成立數位發展部,無疑是蔡蘇當局為求在第二任期內,完成曠日廢時的政府組織改造方案的最新亮點。迴顧從上世紀末就啓動的行政院組織改造工程,著眼於透過組織精簡及效能提升,除瞭針對當時僵化的八部二會,進行通盤檢討。同時也因應新時代所帶來的新挑戰與新機會,先後分彆成立瞭環保署、勞委會、文建會、陸委會、衛生署等新行政單位。而堪稱當時組織改造方案最大亮點的,則是規劃成立環境資源部。以便從原先環保署隻聚焦於環境議題的規範管理,期待能夠進階為結閤環境保護與資源開發與整理。

    然而,行政當局所規畫推動的此一改造方案,絕大多數的部會已依序完成新組織的設立或舊組織的整併,而唯獨當時被視為最具前瞻視野和創意亮點的環境資源部,卻遲遲未能完成組織改造的立法程序。

    進一步探討環資部的設立何以遲遲未能落實,關鍵並不在於決策當局的改絃易轍。其癥結乃在於預計將整併納入新環資部的原分屬不同部會的單位,不隻是消極的反對被併入,更且還遊說各相關的立法委員,對環資部組織條例的審議,採取消極不作為的方式。加之以在立法院全麵改選後,為瞭凸顯立法議事效率,在議事規則中增訂任何法案如在立法委員的四年任期內未能完成三讀程序,則在新一屆立法委員組成後,這些尚未能完成立法的草案,將依「屆期不延續」原則,停止審議退迴原提案單位。結果此一審議新規,乃意外成為泥阻環境資源部組織法遲遲未能過關的絆腳石。

    檢視環境資源部的設立所遭遇到的運用「屆期不延續」原則予以杯葛、泥阻的案例,恰恰可以提供蘇揆做為前車之鑑。沒有錯,蘇揆拍闆要設立「數位發展部」,本意是要打造涵蓋資訊、資安、電信、網路、傳播五大領域的中央級數位主管機關。所以原先也考慮將NCC(國傢通訊傳播委員會)、行政院直屬的資安處、國發會的資管處、經濟部工業局的電子組和技術處、交通部的郵電司,以及科技部在産業政策、科技相關業務有所重疊的單位,通通整併納入數位發展部。

    然而,此一整併規畫尚未定案之際,NCC在第一時間就跳齣來反對。強調NCC做為獨立機關,由於其主要職責在於對通訊媒體的內容監理,如果貿然併入一般部會,則恐引發政府是否將藉此直接介入對媒體報導內容的監理。因此NCC隻錶態有關協助媒體産業發展的業務,可以劃入數位發展部統籌管理,而強調應繼續以獨立機關的身分負責對內容的監理工作。

    除瞭NCC藉機順勢把非其所長的協助産業發展的燙手山芋丟給未來的數位發展部之外,其他包括經濟部、交通部麵對要把原屬於其管轄的業務和單位移轉給數位發展部,目前雖未見如NCC的挺身反對,但如果以過往環境資源部的整閤經驗,擬議併入的經濟部水利署、礦物局,以及交通部的氣象局等,其實都是心照不宣的採取消極、拖延的策略!

    而同樣在被列入整併規畫中的科技部,到底何去何從,則令人好奇。談到科技部,其前身本是國科會,但在既有的行政組織體係中,「部」相較於「會」,嚮來被視為地位高一層。「部」所能掌控的資源一般也較「會」為多。因此過去以來,但見原先是委員會的行政組織,總要想方設法爭取升格為部。如文建會變身為文化部,勞委會升格為勞動部,衛生署轉為衛福部均屬顯例。同樣的,科技部也是好不容易纔從國科會晉級為科技部。但麵對數位發展部的行將橫空齣世,科技部掌管的業務又與數發部多所重疊,因此政院傾嚮科技部除瞭部分重疊的業務應併入數位發展部之外,未來將朝嚮委員會方嚮調整,以期能強化科技預算及政策的橫嚮跨部會協調功能。

    主導這一波政府組改的蘇揆,如果以此理由將科技部打迴為委員會,姑不論是否會引發科技部的反彈,但其所持理由,恰恰彰顯現有中央部會體係之間的橫嚮協調功能不彰。我們認為,各部會之間但知站在本位立場,使跨部會的協調功能不彰,則不論是力挽狂瀾讓環境資源部的設立得以敗部復活,抑或憧憬數位發展部的設立,能夠提升國傢整體戰略的整閤,隻怕又是一次望梅止渴的虛假想像瞭!

分享鏈接



看最新新聞就到趣味新聞網
quweinews.com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tag

相关新聞

工商社論》造就台灣資本市場擴張和波動的ETF

工商社論》造就台灣資本市場擴張和波動的ETF

   低利率的環境,讓凡是打著有利可圖的商品都能吸引市場遊資追逐。因應市場需求,這幾年各種創新的投資商品大量在市場上齣現,以國內而言,最熱門且規模成長最快速的非ETF莫屬。目前國內ETF規模已直逼2兆元大關,熱絡景況不但引起主管機關的注意,也經常示警投資人:要留意溢價追漲的風險,連花旗銀行也在日前齣專文指齣,ETF飆速成長,已讓颱灣成為亞洲基金市場的新巨人。國內ETF市場發展起步進程落後國際,在2003年纔齣現第一檔以連結颱股加權指數為主的本土股票型ETF基金,之後相隔五年纔有産業型及主題型ETF掛牌.......




有綫電視9年換照明年展開 吉隆第一棒

宏麗數位打造時尚經濟圈 布局時尚數位版圖

日係車持穩 韓係車奮起

海研五號失事一年仍躺海底 科技部長:盡快處理

彰化海岸溼地 358個大安公園


前一篇新聞
工商社論》推動勞保年改 執簡馭繁是不二法門
后一篇新聞
工商社論》改變僵化思維為台灣經濟添動能





© 2025 - quwei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5 - quweinews.com. 保留所有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