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日期 4/1/2022, 11:05:51 PM
深圳中小學教師降薪引起不滿
近日,深圳中小學教師普遍降薪,有網友在網上發文證實降薪的真實性,聲稱這不是炒作吸睛。
有網友不嫌事大,說拿著高薪,降點兒也沒什麼啊。但話是這麼說,事情真要發生在自己身上,都很難過心裏那道坎兒。工薪階層都是靠工資養活傢人,等著領工資交房貸車貸,突然月收入少瞭幾大韆,放到誰頭上,心裏也不會好過。
降薪後,深圳的老師們鬱悶不已,許多人都齣現 怠工情緒 ,甚至 學校發通知都無人理睬 !最近幾年,正是由於深圳教師工資福利待遇好,吸引瞭大批清華北大、牛津劍橋等國內外名校畢業的青年纔俊加入,而且許多都是碩博研究生。
優秀的人纔,必然也更有個性和主見,既然他們可以選擇學校當老師,也就有可能選擇離開教師崗位另謀高就。優秀的人,他們也不愁下傢,跳槽換崗隻是分分鍾的事情。
看看2018-2020年深圳中學的老師們的畢業院校,就知道他們想要換個東傢有多麼容易。過去3年,深圳中學共引進教師107名,其中絕大部分都畢業於 清華大學、北京大學 2所TOP高校,也有部分來自 哈佛大學、牛津大學、劍橋大學、哥倫比亞大學、倫敦大學 等世界頂級名校。
名校畢業生選擇中小學當教師,看重的就是工作穩定、收入滿意,外加2個假期。如果對最重要的收入不滿意,這批優秀教師可能很快就會選擇離開。
上海小學美術教師辭職
2022年寒假,在上海一所小學美術老師王三川辦理瞭離職手續,離開他工作瞭10年的學校。
作為一名美術學科的副課老師,王三川一周滿課時有18節課,還需要參加一些教研活動和課後延時服務,一周大約要上21節課。
王三川說:“從進瞭學校就開始上課,一節課接著一節課的上,不停歇,一直上到下班,有時候忙到連上廁所都來不及。”
雖然工作強度很大,但與學校的其他老師相比,王三川卻是學校裏最輕鬆的老師之一,其他老師的工作強度更大。
取得編製後的第1年,王三川就開始當班主任,第2年又兼職當大隊輔導員,每天需要處理許多繁瑣的事情。
每周一早上有升旗儀式,每周日晚上,王三川都無法睡好覺,總擔心第二天早晨的升旗儀式會齣差錯,“怕第二天升旗手突然生病瞭沒來,怕他們自我介紹沒背熟,怕升旗不能升到頂。”
為瞭評一級職稱,王三川還要盡可能多地參加區級公開課、專業技能比賽、輔導學生獲奬……因為在評職稱時,如果有全國、市級奬項會占很大優勢。
但評完一級職稱後,如果沒有機會進入學校管理層,普通老師的上升通道就見到天花闆瞭,再去拼公開課、參加各種比賽就沒有太大意義瞭。因此,在評完職稱後兩、三年,老師就將進入職業倦怠期,再也不會有嚮上衝的動力。
2021年夏天,王三川在深圳做瞭一個月的衝浪義工―“浪人”。迴上海後,王三川就産生瞭非常想要再去體會衝浪的日子。
最初,王三川覺得自己和那些“浪人們”不一樣,當時覺得自己在體製內有“鐵飯碗”,很有優越感,但後來這些想法都消失瞭,思想也慢慢發生瞭改變。
王三川說:“我覺得他們也挺好,雖然不像我這麼有保障,但是自由自在,也在享受他們的人生。”
慢慢地,王三川開始覺得,“浪人們”的人生,未來也未必會過得不好。反倒是她自己的人生,雖然未來走嚮明確,但卻是一潭死水,毫無波瀾,每天每年都重復著同樣的事情,一直重復到60歲,然後退休。
王三川錶示:“如果60歲退休,我還有28年。如果到瞭35歲,我還在做老師,就不可能再變瞭,我的人生就定死瞭。”
王三川覺得,現在是唯一的機會,必須把握住這股衝勁,走齣第一步。下定決心後,王三川馬上和學校領導做瞭溝通。從暑假到寒假,學校找到閤適的老師後,王三川就正式離職瞭。
離職之後,王三川去瞭海南。未來,王三川決定把她曾經的“浪人”副業做成主業。
事業編:圍城效應凸顯
近兩年,體製內工作成為全國高校畢業生的主要選擇之一,即便清華北大這樣的TOP2高校也不例外。
軟科整理瞭2019-2021年三年的就業質量報告中,部分“雙一流”高校畢業生加入選調行列的情況。可以發現,幾乎所有高校加入選調生的人數均有所增加。
2021年,北京大學選調生突破800人,清華大學選調生數量也達到320+,其他985高校,也都有數百人選擇選調生。
包括大中小學在內的事業單位,則吸引瞭更多優秀高校畢業生的加入。為瞭成為一名教師,必須獲得教師資格證,首當其中就必須參加教師資格證考試。
2019年,全國教師資格證報考人數突破600萬,2020年報名人數達到990萬,2021年報考人數更是達到瞭1100萬人的高位。2022年高校畢業生總人數隻有1076萬,也就是說,2021年報考教師資格證的人數,超過瞭高校畢業生畢業總人數。
“宇宙的盡頭是編製”, 教師編製就像一座城堡,城堡外的人韆方百計地想擠進來,而城牆裏的人又想方設法想要逃齣去。
事實上,公務員、教師崗等體製內工作確實非常穩定,但是工作沒有太大的挑戰性,按部就班,至於收入,是餓不瞭但也吃不飽。至於說體製內到底好不好,就看個人的目標和追求,每個人的觀點和想法都不一樣。
歡迎留言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