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開 又稱澄懷堂主 壬寅·2022年當代書畫人物誌——譚開 - 趣味新聞網
發表日期 3/9/2022, 4:09:24 PM
趣味新聞網記者特別報導 : 譚開,又稱澄懷堂主,生於廣西巴馬。曾就讀於南京藝術學院國畫專業,研修於北京畫院高研班,擅長詩、書、畫。現為中國人民解放軍國防大學書畫研究院常務副院長、中國和平統一促進會理事、中國美術傢協會會員。作品… .....
譚開,又稱澄懷堂主,生於廣西巴馬。曾就讀於南京藝術學院國畫專業,研修於北京畫院高研班,擅長詩、書、畫。現為中國人民解放軍國防大學書畫研究院常務副院長、中國和平統一促進會理事、中國美術傢協會會員。作品在國內外各大展覽中多次獲奬並結集齣版。1994 年,於廣西柳州市博物館舉辦個人畫展;1999 年,於中國美術館舉辦個人畫展;2000年,於深圳市關山月美術館舉辦個人畫展。近年來在南寜、桂林、大連、太原、廣州等地舉辦瞭聯展、雙人展和全國巡迴展等。
作品被人民大會堂、釣魚台國賓館、統戰部禮堂等機構及個人收藏,並在國內嘉德、翰海、保利等機構拍賣。曾在《人民日報》《美術報》《中國書畫報》《美術觀察》《統一論壇》等國內幾十種報刊刊登作品及專題推介。齣版有《譚開畫集》《著名畫傢譚開畫專集》《譚開畫精品選刊》《譚開書畫集》《著名畫傢譚開小品精選》等。
我和譚開是生活中摯友,又是書畫道友,故而相知甚深,常有切磋小聚。近日,他說要齣一本書畫集,約我寫篇文章。我想也好,給大傢說說其人其畫其書,體味其畫內書內之趣,瞭解其畫外之功,不失為一件樂事。
先說譚開其人。譚開的人生經曆雖然簡單,但卻不乏神秘和傳奇。他齣生在桂西遙遠偏僻的毛南族村寨,那裏至今仍然依稀可見祖輩刀耕火種的印記與遺風。正是那片天人閤一、充滿原始風情的山水,啓迪、哺育、滋養瞭譚開的大美意識與大道之法,使他從小獲得真善美的藝術靈性,形成譚開特有的山水情操。譚開坦言,對生於斯、養於斯的傢鄉山水有著特殊的情愫,將畢生以我心、我情、我性錶現之。因而,譚開的作品,使我們感受到一種神秘色彩,體驗到情感的衝動,仿佛進入純真聖潔之境。
桂西山水,沒有名山大川,亦無大江大河,卻為譚開作品而廣為人知,成為當代中國畫壇一道獨特的風景令人神往,成為中國水墨山水一個鮮明的語言符號被人銘記。譚開的傳奇人生,在於兩度從軍。上世紀七十年代末,作為士兵參加對越自衛還擊作戰,穿越瞭槍林彈雨。二十年後,作為藝術人生纔被解放軍國防大學特聘,並擔任瞭該校書畫研究院常務副院長。
一個有軍人經曆,尤其是經受血與火、生於死考驗的人,對人類與自然、人生與藝術等必然有著更深的感悟,並直接影響其藝術觀的形成。這是一種特殊的無可替代的畫外書外的修為。當代享有盛譽的李鐸、劉大為、周韶華、李寶林等藝術大傢,都從其軍旅生涯中獲得瞭不竭的豐富資源,是成功藝術傢的典範。
譚開為人真誠豁達、勤奮多思,藝術素養、藝術感覺甚好,他的藝術上的成功,可謂天造地就,水到渠成。再說譚開其畫。譚開主攻山水。也作花鳥。他的水墨山水,以黃賓虹為主脈,廣泛涉獵研習,兼取曆代大傢之長,因而諸法皆備,又能記取自由。他的筆墨精妙純熟,富有情趣,學界認為已形成“譚傢山水”麵貌。
2006年夏,筆者與當代著名美術理論傢、時任《美術》雜誌主編的王仲先生觀看譚開山水新作,王仲先生十分驚喜,對其筆墨功夫贊不絕口!當然,譚開的追求不隻如此,他更注重中國傳統水墨的精神品質與人文格調。在他的筆下,桂西的山山水水,清靜、幽遠、空靈、野逸,生動、含蓄。譚開的畫,不是那種一“覽”無餘、走馬可觀的膚淺之作,初看似乎不大讀懂讀透,然而愈看愈有發現,愈加迴味無窮。
展開譚開的山水畫捲,畫麵風潤、華滋,一般清氣夾帶著芳香即刻彌漫開來,沁人肺腑。那種被他有意無意營造的空靈與靜寂,讓你感覺到詩意般的享受,那裏不是那種巍峨崎嶇的壯美,使人敬而遠之,也不同於陶淵明桃花源的浮華,讓人流連忘返,而是一塊敬謐、和美、安寜的心靈棲息地。
說到譚開,不能不說其書。譚開以畫名世,但其書功力深厚、技法精到,極具特色。許多書畫界同仁認為,譚開書比畫好。他善書行草,取法二王,兼學漢隸魏碑,自齣新意,麵目一新。譚開諳熟墨色變化之妙,結字欹正之妙,書寫提按之妙,章法布局之妙,尤其擅書榜書與對聯,灑脫、渾厚、大氣,常能彆齣心裁。
客觀地說,譚開所書所畫均達到很高的水平與境界,這種“雙絕”藝術傢當代是不多見的。他的成功,也許正是因為他對中國書畫同源本質的深切洞悉、感悟與探索。近年來,譚開又在詩詞歌賦方麵下瞭不少功夫,並有可喜的進步與收獲。因此,我們有理由對譚開其人其畫其書抱有更多更大的期待。
作者:張升民
分享鏈接
tag
相关新聞
左都建|福虎迎春—中國當代書畫名傢趵突泉迎春展
指導單位 山東省美術傢協會 濟南文旅發展集團 主辦單位 濟南天下第一泉風景區服務中心 協辦單位 李苦禪紀念館 王雪濤紀念館 承辦單位 山東大美泉城文化傳媒有限公司 展覽時間 2022年1月25日―2月20日 展覽地點 濟南趵突泉公園萬竹園、滄園 前言 趵突泉,位居濟南七十二名泉之冠。乾隆皇帝南巡時曾冊封趵突泉為“天下第一泉”,為國傢AAAAA級景區,王雪濤紀念館位公園內的滄園,為趵突泉園中園,是一古典形式的建築,園內大廳三座,排列在一條中軸綫上,每廳皆有外廊環繞,園周麯廊相圍,沿廊修竹婆娑.......
《青島市民間文藝集成(剪紙·年畫捲)》齣版
半島網3月9日訊(記者 梁湘)近日,由青島市民間文藝傢協會主辦,曆時2年、凝聚瞭數十位青島市民間文藝學者智慧和心血的《青島市民間文藝集成(剪紙・年畫捲)》正式齣版。本書由青島市民間文藝傢協會副主席、青島市手工藝協會會長魯漢主編,青島大學美術學院副院長侍錦教授等數十位民間文藝學者共同編纂。 2020年,在青島市文聯支持下,青島市民間文藝傢協會啓動《青島市民間文藝集成》編纂計劃,成功入選青島市文藝精品扶持項目。本書是《青島市民間文藝集成》第一捲,後期將陸續對青島地區民間文藝進行編纂齣版。之所以.......
現代舞翩躚的《日齣》四月來京 金星版陳白露能引發共振嗎?
被巴金稱作“中國新文學運動中最好收獲”的《日齣》,是戲劇大師曹禺的代錶作之一。但這部以黎明、黃昏、午夜、日齣組成的四幕劇,卻是公認的難改難演。在多個改編版本中,舞蹈傢金星亦導亦演的版本,無疑是話題最多的一個,去年烏鎮戲劇節的亮相便可見一斑。 今年4月7日至10日,該劇將在上海文化廣場再度啓航,隨即開啓2022年全國巡演,4月22日、23日,將登陸天橋藝術中心。 以主人公陳白露為代錶的社會各階層人物在金錢與權勢驅使下的異化,以及在犀利的群像塑造與哀傷的詩意錶達中,生命個體所麵臨的不安處境,也.......
保定徐水:享文化滋養 做知性麗人
徐水區插花技能公益培訓受到廣大婦女歡迎。 李月英攝 人民網保定3月9日電 “我們不僅要有陽光、鮮花,更要有知識、素養。不斷豐富和提升自己,更好地讓黨的創新理論、先進文化‘飛入尋常百姓傢’。”3月8日上午,保定市徐水區委黨校慶“三八”國學知識講座結束後,聽講的女教師們交流心得,收獲滿滿。 徐水區國學文化沙龍有益有趣。 張雲峰攝 開展公益講座、網絡法治宣傳、傳統文化沙龍、插花技能培訓……在“三八”國際婦女節期間,徐水區根據疫情防控形勢要求,通過綫上綫下、分散有序、小型專業的靈活方式,圍繞城.......
離石區文聯舉辦“書香石州”讀書會
讀書會活動現場 3月3日,離石區文聯舉辦“傾聽心靈的聲音――書香石州”讀書會,這是離石區文聯今年舉辦的首場讀書會,區文聯全體人員和部分文學愛好者參加瞭誦讀,以讀書的形式親近文學、探討人生、交流心得。 本場讀書會選讀的內容是倪萍《姥姥語錄》一書的節選部分,這篇文章是董卿主編的《朗讀者》一書裏的內容。《姥姥語錄》文筆樸實,感情真摯,倪萍講述自己遭遇兒子病情後四處求醫的急切心情和姥姥智慧樸素的人生哲理。朗讀者在朗讀過程中被文字感染,各自交流瞭自己人生的特殊經曆和麵對苦難到來時的某個淚目瞬間,交流.......
禹風長篇力作《大裁縫》|寜波大裁縫在上海的百年冒險
近日, 作傢禹風 長篇曆史小說 《大裁縫》齣版。 將視角對準1860年至 1943年的上海社會百態。 該書講述瞭以寜波裁縫喬方纔為代錶的三代人遊走於上海灘的近百年傢族秘史,以文學界前所未有的視角描寫浙江人從鄉野走嚮開埠碼頭、深度介入上海曆史變遷的“百年舊事”。 以大裁縫為切口,白描上海灘眾生相 服裝是人物身份與性情的象徵物,也正因如此,西服、旗袍、中山裝等不同樣式的服飾在小說中也代錶瞭混雜的身份,呼應著那個動蕩年代紛亂的景象。 小說中的喬傢裁縫作為穿針引綫的主人公,從寜波奉化鄉村輾轉到魔.......
陳舞雩最新曆史作品《豁然開朗的中國史》齣版
鴻門宴上放走劉邦的項羽太愚蠢? 嶽飛情商是否低? 明朝的朝貢是當冤大頭? 課堂上學不到的中國史 有趣有料有考點 有理有據有真相 近日,陳舞雩最新曆史題材作品《豁然開朗的中國史》由上海文藝齣版社齣版。該書提供切實的觀點與解讀,倡導質實與理性的思維。 本書講述秦皇漢武、唐宗宋祖等封建社會風雲人物的雄心霸業與曆史功過,展現能臣將相的人生抉擇與命運結局。 同時橫覽世界,勾勒王朝在世界所處的位置。深入具體的曆史語境,辨析貽誤眾人、似是而非的觀點,超越曆史時空,探究曆史的興亡周期。語言通俗易懂、.......
【佳作主場】虎年說老虎,這些虎文化知識,你知曉多少?
牛耕沃野揚長去,虎嘯群山闊步來。虎年伊始,祥瑞、威猛的老虎浮現於腦海,我便動筆寫文說老虎。 老虎是大型貓科食肉動物,除瞭彆名“大蟲”“寅獸”“寅客”“嘯風子”等彆名外,還有“斑寅將軍”的美名,“白額侯”“白額將軍”的雅號。生活在我國境內的主要有東北虎和華南虎。 在十二生肖中,老虎雖排位第三,可它在人們心目中的位置僅次於至尊的龍。俗話說,雲從龍,風從虎。虎,威武、勇猛、剛烈有力,是名副其實的百獸之王。 韆百年來,在泱泱中華,虎就是權力、地位、力量和勇敢的象徵。中國古代掌管軍隊者用的兵符就是用.......
【專訪】廣西工藝美術大師李鼕梅:韆年瑤族織錦技藝“染”齣時代風采
韆年瑤族織錦技藝“染”齣時代風采 ――專訪富川瑤族織錦技藝省級非遺傳承人、廣西工藝美術大師李鼕梅 □ 本報記者 王薛淄 瑤族是我國曆史悠久、源遠流長的古老民族,因起源傳說、生産方式、居住和服飾等方麵的特點,有“盤瑤”“過山瑤”“茶山瑤”“平地瑤”等30餘種不同稱呼。其中,瑤族織錦技藝正是流傳在瑤族平地瑤居住區婦女世世代代流傳的一種傳統技藝,至今已有1000餘年曆史。2018年,瑤族織錦技藝正式入選廣西壯族自治區級非遺名錄。 3月24日至27日,富川瑤族織錦技藝省級非遺傳承人、廣西工藝美.......
青未瞭|春耕,在大地上寫下詩行
文 | 仇士鵬 春耕,是緘默寡言的農傢人對土地的一次盛大抒情。 水田裏,白鷺三三兩兩地立著,披著經鼕未消的白雪,邁著細長的腿,側耳諦聽春天的脈動。燕子剪開瞭柳葉,銜著從南國帶迴的陽春的消息,在天地間奔走相告。村莊靜臥在一片水墨色的流雲下,它還沒從嚴鼕的僵硬中緩過勁來,睜著惺忪的睡眼,望著冉冉升起的炊煙齣神。風中,春寒猶在,卻已潤上瞭晨光的明媚,擁抱著父親的每一次呼吸,在水田裏劃開道道漣漪。 “走,下田去。”父親抖瞭抖牛繩,招呼著老夥計,共赴這場與春天的約會。 蓑衣是父親的禮服,鬥笠上有一年年春.......
下一站|百年漫畫看上海
中國的國漫誕生於上海,那麼100多年的漫畫曆史中,記錄瞭多少上海的民生百態?中外不同的漫畫傢筆下,上海又有多少不同的樣子?昨晚東方衛視播齣的《下一站》,就走進瞭上海文化廣場正在展齣的“畫上海-漫畫中的上海風情”。在18位中外漫畫傢和4位收藏傢的近600件畫作中,探尋上海這座城市在漫畫中的世界。 從豐子愷、張樂平、賀友直、戴敦邦、丁悚等大師,到茅盾文學奬作傢金宇澄、當代漫畫傢Tango、以及6位外國漫畫傢,在不同的年代,不同的視角下,上海有什麼不同的樣子呢? 連環畫大傢賀友直畫的是老上海的三百六.......
下一站|當上海牌古董車遇上金宇澄
上海文化廣場門口停著的一輛老爺車頗吸引眼球。這輛車本身以及車身上的漫畫塗裝,都很有來頭。 車頭的上海牌logo,標誌著這是一輛僅存於1958-1991年之間的古董車。也是上海最早的國産車,由上海汽車製造廠製造。 車身的漫畫,僅看這個簽名――金宇澄,就知道不同凡響。眾所周知,作傢金宇澄,是《繁花》的作者。但很少有人知道的是,他也很愛畫畫,《繁花》書中的插圖,都齣自他自己的手筆。 這次,金宇澄以畫傢身份參加瞭藝術展《畫上海 漫畫中的上海風情》。車身的畫,就是他參展的作品《理想》,畫的是他所居住.......
“天真的小說”《本巴》麵世,劉亮程:我的心中一直住著個孩子
廣袤的北疆大地上,白雪皚皚,萬物蒼涼,一群身著黑衣、神情肅穆的塑像靜默挺立於此,仿佛已走過韆年萬年。近日,劉亮程拍攝的一段視頻在朋友與讀者間廣為流傳。這些塑像被劉亮程稱為“莽古斯”,齣自濛古族英雄史詩《江格爾》,也是劉亮程新書《本巴》中無數戰士為保衛傢園與之戰鬥的妖魔強敵。近日,劉亮程的新書《本巴》由譯林齣版社推齣,劉亮程在接受采訪時錶示:“《本巴》是我寫得最愉快的一部小說,也是我寫給自己的童年史詩,是我寫作曆史中最天真的一次。” 一直用來自童年的眼光在看這個世界 “是我寫作曆史中最天真的.......
麻雀雖小五髒俱全,80後做齣迷你版《人世間》周秉昆的傢
電視劇《人世間》完結瞭,還有不少觀眾還在迴味著這部劇帶來的辛酸苦辣,生活百味。來自山東濟南的80後李壽升作為《人世間》劇粉的一份子,用自己精妙的微縮模型製作手藝把周秉昆的傢給等比還原瞭下來,模型雖小,但大到磚牆石壁,小到櫃子上的幾棵大白菜,全都栩栩如生的再現齣來,著實叫人驚嘆不已。 14天的還原曆程,等比微縮有難度 1988年齣生的李壽升算到今日已經從事微縮模型製作有十個年頭瞭,在這方麵堪稱是一位“老師傅”,舞颱美術專業齣身的他不僅有手工藝製作和美術審美的基礎,而且對於手工製品製作更是相.......
利沃夫:為古建築和雕塑加裝防護裝置
3月8日,工人為烏剋蘭利沃夫老城的古建築和雕塑加裝防護裝置,保護它們免受戰火破壞。 新華社記者 任珂 攝 作者:任珂 來源:新華網 .......
【詩詞年鑒】陳仁德 辛醜五律 捲
【雲帆頭條】 陳仁德 辛醜五律捲 作者簡介 陳仁德,網名虞廷。重慶市忠縣人,中華詩詞學會二、三、四屆理事,重慶市文史書畫研究會副會長、詩詞研究院院長,重慶市詩詞學會副會長,雲帆詩友會顧問,香港詩詞學會首席顧問,齣版《陳仁德詩詞鈔》《雲氣軒吟稿》《陳仁德詩詞三百首》《陳仁德七律三百首》《新版聲律啓濛》等著作十多種,文化散文《蠻兒巴女唱竹枝》被北大錢理群教授選入《新語文讀本・初中捲》第五冊。 與張亮羅洪鋼相聚樂東,彼二人已分彆四十九年也 久彆令人老,相逢感不禁。 猶存豪俠氣,尚有是非心.......
【當代詩人詠鼕天·第三季】曹國祥 捲
【詩詞人物】 當代詩人詠鼕天・第三季 曹國祥 捲 作者簡介 曹國祥,生於1962年,湖南嶽陽人。醫學博士,就職於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協和醫院,從事臨床核醫學工作。業餘愛好古典詩詞。 啜茗 裊裊茶煙白,騰騰香氣新。 五三雲外葉,憶得去年春。 雪後觀梅 梅自花開早,衝寒足可持。 縱然因雪落,欣未誤春時。 蕙蘭 廬結清涼境,何妨足染塵。 常經天雨洗,香透一年春。 林下有聞 風翻落葉似寒聲,常伴空林野雀鳴。 入耳何須言正負,靜聆天籟自怡情。 寒雨夜 叩窗風又送寒聲,老葉空枝鳥不鳴.......
全國政協委員閻晶明:80~300元/韆字的基本稿酬標準至少漲一倍
今年全國兩會期間,全國政協委員、中國作傢協會副主席閻晶明提交瞭一份“建議提高基本稿酬標準 激發作傢更多創作動力”的提案。 3月9日,閻晶明在接受紅星新聞記者采訪時錶示,提案中的“基本稿酬”,是指“在文學刊物、報紙副刊上發錶文學作品,以及齣版社齣版文學著作的稿酬標準。” 閻晶明 圖據視覺中國 據閻晶明介紹,1958年,我國第一次明確稿費標準――每韆字4元至15元;隨後,稿費標準在1980年、1984年、1990年和1999年進行瞭四次提升,原創作品的稿酬標準達到每韆字30元至100元;此次修.......
【國潮興文化行】全國人大代錶歐陽黔森:影視作品拓寬貴州國潮産品市場
“貴州的文化是豐富多彩的,貴州的文化自信也是堅定的。”全國人大代錶、貴州省文聯主席、省作傢協會主席歐陽黔森認為,貴州文化資源具有鮮明的地方特色。當下,要激發優秀傳統文化在新時代的生命力,要用心用情用功做好文化節目創作播齣,讓貴州文化符號、文創産品演繹國潮傳奇,進一步打通多彩貴州民族文化走嚮大韆世界的“任督二脈”。 ▲全國人大代錶、貴州省文聯主席歐陽黔森。 歐陽黔森一直視“深入生活,紮根人民”為文學創作的圭臬,他的每一部報告文學都化身為助力貴州鄉村振興的鏗鏘力量。 歐陽黔森告訴記者,貴州.......
固鎮縣楊廟鄉開展“繽紛三月 花樣生活”女職工花藝培訓活動
為構建和諧楊廟,豐富女職工的業餘文化生活,展現女職工的精神風貌,3月8日,固鎮縣楊廟鄉婦聯組織開展“繽紛三月 花樣生活”主題花藝培訓活動,30餘名女職工參加瞭此次活動。 活動現場。楊廟鄉供圖 活動邀請瞭花藝老師到現場進行培訓、指導。花藝老師先是帶領大傢識彆本次課程用的花材,並講解日常鮮花養護的技巧、花的分類運用,講授瞭選花、裁剪、顔色搭配、造型等方麵的插花技巧,並現場進行瞭插花演示,指導學員製作插花作品。活動現場氣氛熱烈,花香四溢,參與者歡聲笑語,邊學邊做,享受著創作帶來的快樂。(陳晨) .......
周邦彥思念故鄉杭州,寫下一首唯美的荷花詞,讀來讓人心曠神怡
清水齣芙蓉,天然去雕飾。 ――李白 這是唐代詩人李白贊美韋太守的文章自然清新時寫的詩句,同時也是詩人主張詩歌應該純美自然,反對裝飾雕琢的詩歌創作經驗。 不光是詩歌,任何一種文學作品,那種宛如齣水芙蓉、不加任何雕琢的純美自然的風格也會給人帶來美的享受和體驗。說到美的享受和體驗,與詩歌雙峰並峙的“一代文學”宋詞中,純美自然的作品更是不勝枚舉。 這不,有一位叫周邦彥的北宋詞人,他的詞風雖然以精雕細琢著稱,但是他也寫過不少清新自然的詞作。其中這首《蘇幕遮》便是其中之一,原詞如下: 燎沉香,消溽.......
河南省記協聯閤建業集團組織河南省女新聞工作者“三八”節活動
陽春三月,繁花似錦。在和煦的春風中,第112個國際勞動婦女節如期而至。為嚮奮鬥在新聞戰綫的女記者、女編輯送去節日祝福,豐富她們的業餘文化生活,3月8日,河南省記協聯閤建業集團組織部分中央駐豫和省內新聞單位的女新聞工作者參觀“隻有河南・戲劇幻城”,感受中原文化、黃河文明的深刻內涵,近距離體驗戲劇文化的獨特魅力。 到達“隻有河南・戲劇幻城”後,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片百畝麥田和一堵由現代工法夯成的高大城牆,大傢紛紛在此處拍照留念。進入戲劇幻城內部,紅廟學校、幻城劇場、第七機車車輛廠禮堂、老庫房…….......
長沙洋湖街道金綫巷社區:巧手插花,綻放芳華
新湖南客戶端3月9日(通訊員 李果)3月8日,長沙市嶽麓區洋湖街道金綫巷社區組織轄區女性同胞開展以“追夢新時代 巾幗綻芳華”為主題的“三八”婦女節活動,活動分為手工製作手提袋和插花兩個環節,轄區30餘名婦女群眾共聚一堂,感受藝術的獨特魅力。 手提袋DIY現場,活動參與者選擇自己喜歡的圖案進行繪畫,有的選擇素雅的小花,有的選擇可愛的動物,還有的選擇卡通圖案,大傢在老師的指導和幫助下,紛紛完成瞭自己的手工手提袋,並與周圍的同伴們分享製作的心得與體會。 “這次活動讓我學到瞭不少花藝知識,放鬆身心.......
長沙金科園社區:巧手迎“三八”,荷包刺綉寄廉意
新湖南客戶端3月9日(通訊員 潘虹)3月8日,長沙市雨花區砂子塘街道金科園社區聯閤寸草心社會服務中心組織轄區女性黨員、誌願者開展“荷包刺綉寄廉意”活動,將廉潔元素融入其中,賦予傳統荷包刺綉的寓意。 活動伊始,授課老師從刺綉的針法、顔色的搭配、構圖的技巧等幾個方麵進行詳細講解,並進行現場演示。老師講解完後,大傢便迫不及待地開始刺綉,從穿針引綫到輪廓綉,一針一綫,猶如畫筆,在她們手中靈巧地穿梭著,不一會就勾勒齣瞭荷花、竹子的圖案,大傢互相幫忙,活動現場氛圍融洽。 荷包雖小卻浸潤瞭廉潔清風,.......
在南方生長的詩學|王堯評《莉莉姨媽的細小南方》
讀者翹首以盼多年,硃文穎長篇小說代錶作《莉莉姨媽的細小南方》終於再版瞭。該書被評論傢譽為“一麯蘇州版的《長恨歌》”,它在漢語的優雅節拍中透露瞭姑蘇人性的密碼,受到李敬澤、蘇童、謝有順、程永新、王超等一係列作傢、評論傢和導演的強烈推薦:“它幾乎可以看作是這一代作傢正試圖重新齣發的象徵”;而對普通讀者來說,“莉莉姨媽的南方其實就是我們大傢的南方”。 想瞭解更多《莉莉姨媽的細小南方》那些道不盡的麯摺婉轉,就讓蘇州大學文學院教授王堯帶領我們一起品味該書“在南方生長的詩學”吧。 《莉莉姨媽的細小南方.......
一首荷花詞,一闋思鄉情:周邦彥的這首荷花詞,讀來讓人心曠神怡
清水齣芙蓉,天然去雕飾。 ――李白 這是唐代詩人李白贊美韋太守的文章自然清新時寫的詩句,同時也是詩人主張詩歌應該純美自然,反對裝飾雕琢的詩歌創作經驗。 不光是詩歌,任何一種文學作品,那種宛如齣水芙蓉、不加任何雕琢的純美自然的風格也會給人帶來美的享受和體驗。說到美的享受和體驗,與詩歌雙峰並峙的“一代文學”宋詞中,純美自然的作品更是不勝枚舉。 這不,有一位叫周邦彥的北宋詞人,他的詞風雖然以精雕細琢著稱,但是他也寫過不少清新自然的詞作。其中這首《蘇幕遮》便是其中之一,原詞如下: 燎沉香,消溽.......
對話·數字經濟|潘魯生:數字化為傳統文化打開新時空
央視網消息(記者 硃春燕 潘聰 彭俊):2022年年初,國務院印發《“十四五”數字經濟發展規劃》,明確“十四五”時期,我國數字經濟轉嚮深化應用、規範發展、普惠共享的新階段。 如何理解數字經濟?數字經濟的發展將會帶來怎樣的機遇和挑戰?如何讓數字經濟更好地為我們的美好生活服務? 2022年全國兩會召開之際,央視網特彆策劃《對話・數字經濟》係列報道,與代錶、委員對話,請他們從不同角度,談談對數字經濟發展的解讀和分析。 傳統文化,是幾韆年來,我們民族理解和錶達真善美的習慣和經驗。全國政協委員、中.......
西寜市城中區各校“開學第一課”
近期以來,西寜市城中區教育係統把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教育納入“開學第一課”,以班隊會、報告會、觀看視頻等形式開展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教育,努力把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貫穿於學校教書育人全過程,從小樹立維護民族團結、祖國統一的意識,把愛我中華的種子埋入每個學生的心靈深處,不斷增強各族學生對偉大祖國、中華民族、中華文化、中國共産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認同感,以民族團結教育花,築牢民族團結之基。 主題隊會培苗育苗。南川東路小學開展瞭“喜迎新學期・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主題的少先隊中隊會活動,.......
北京市西城區公開徵集國慶等重大節慶活動花壇設計方案
光明網訊近日,北京市西城區園林綠化局嚮社會公開徵集2022年國慶等重大節慶活動花壇設計方案,徵集活動截至4月31日。 參與徵集的設計方案要主題鮮明,創意獨特,結構造型新穎,具有鮮明的外觀特徵,具有較強的吸引力和震撼力。方案要體現中國傳統文化元素和精神底蘊,內涵豐富、富有象徵寓意;可融入藝術、高新技術構思,增加其藝術性、技術性及創新性。本次徵集活動,設計地點包括:廣安門南街,金融街中心綠地廣場,鼓樓站地鐵口,什刹海荷花市場廣場,月亮灣公園,金融街中央公園等21處。 徵集工作結束後,活動組織方.......
贊!吉林藝術學院獲批2022年度國傢藝術基金!
近日,國傢藝術基金發布瞭2022年度立項公示名單,在2022年度資助的大型舞颱藝術項目中,吉林省以3個立項位列全國第八,吉林藝術學院申報的《消失與重現》獲得該類彆立項支持;在2022年藝術人纔培訓項目中,吉林省以3個立項位列全國第九,吉林藝術學院申報的《東北地區珍稀瀕危劇種音樂人纔培養》項目獲得該類彆立項支持。 沉浸式戲劇作品《消失與重現》通過對生活在兩個不同時代記者方大曾與馮雪鬆的隔空描寫,讓過去與當下的人物在交錯的時空中相遇,摺射齣我們對曆史、對生活、對生命的尊重和對責任、對擔當、.......
隱藏在鄉村裏的文創園
隨著鄉村振興戰略的深入推進,鄉村正變得越來越美,文化形式也越來越豐富。在金山區山陽鎮楊傢村裏竟然隱藏瞭一座文創園。開樂・楊傢村文創園是由一幢老舊的農村廠房改造而成,園區融閤茶空間、非遺空間、村史館,形成一個特色“慢生活”文創園,讓遊客感受新舊文化的交替與碰撞。 本報記者 陶磊 攝 .......
曹可凡:文化工作者要將自己的心、情、思放到創造中去
全國人大代錶、東方衛視中心主持人曹可凡在3月5日全國兩會現場發言中談到,文化工作者必須遵循“生活就是人民、人民就是生活”原則,深入生活,深入群眾,感知人民的喜怒哀樂,洞悉生活本質,把握時代脈動,將自己的心、情、思放到創造中去,創作齣無愧於時代,無愧於人民,經得住時間考驗,真正受人民歡迎的好作品,書寫新時代文化新篇章。 曹可凡 他在發言中還談到,博大精深的中華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精神標誌。“用好傳統文化一個很重要的前提,我們一定要真正地懂得它,沉下心來瞭解,這個是非常重要的。”在參加全國兩會間.......
青未瞭|田文華:我隻看懂牡丹的一半
我隻看懂牡丹的一半 文/田文華 四月,各地的牡丹趕著趟,展開瞭它雍容的花姿。 對於牡丹,我並不陌生。兒時,曾居住的鄉村,傢中或鄰居傢中的各種傢具上有木雕著的各種牡丹,被麵上也印著紅紅的牡丹。還因那時的鄉下,也有愛花的人,在小院、田間地頭種植幾株牡丹,隻感到花長得很漂亮,但再漂亮的東西,如果經常見,也就變得尋常瞭。那時,在我眼裏,牡丹無非是植物從種子到結果的必經階段。 近年來,遊走他鄉,許是念舊,暮春時節便想去看看牡丹。 一個陽光明媚、惠風和煦的日子,我和朋友們奔赴一場的牡丹花海.......
郭靖能學全降龍十八掌,為何更聰明的耶律齊不行?其實是個漏洞
金庸先生小說《神雕俠侶》中,耶律齊是丐幫第二十一代幫主,也是大俠郭靖的女婿。 丐幫是“江湖第一大幫”,有曆代相傳的兩大絕學,其一是無堅不摧的“降龍十八掌”;其二是精妙絕倫的“打狗棒法”。 身為丐幫幫主,除非是女性,不然是必須要修習“降龍十八掌”的。 耶律齊為人穩重,忠厚老實,性格很像郭靖,但同時他又很聰明,天賦極高,可以說是“升級版的郭靖”。 然而,在《倚天屠龍記》中,卻提到過,耶律齊並沒有學全“降龍十八掌”? 上代丐幫幫主所傳的那降龍十八掌,在耶律齊手中便已沒能學全,此後丐幫曆任幫生,最.......
古詩故事-月下獨酌
天上星羅密布,月光灑在一片桃花園,桃花像是帶一麵銀色的麵紗。一陣微風吹過,帶著淡淡的花香。看著天上的一輪明月,有點想念傢鄉。 不知不覺來到,桃花園中的小亭子裏,上麵擺放著一壺美酒。自己喝酒有點無趣,不如舉起手中的酒杯,邀請天上的明月,陪我一起。當低頭喝酒時,發現月光把自己影子照瞭齣來,不如也把影子也請進來。 想到明月不會飲酒,影子伴隨在我左右。誰與我把酒言歡,道盡紅塵情緣。明月看盡人世間的多少紅塵,我在紅塵之中,經曆瞭多少酸甜苦辣。 那怕沒有朋友陪伴,也不能辜負這春天的美景與美酒。讓我與明月和.......
周慶榮:執燈而立|詩集選讀
周慶榮,筆名老風。中國作傢協會會員、中國詩歌學會第四屆理事會常務理事、首都師範大學中國詩歌研究中心兼職研究員、“我們-北土城散文詩群”主要發起人。《大詩歌》主編、《星星.散文詩》名譽主編。齣版作品有:《愛是一棵月亮樹》(1990)、《飛不走的蝴蝶》(1992)、《愛是一棵月亮樹》(閤集,2000)、《風景般的歲月》(2004)、《周慶榮散文詩選》(2006)、《我們》(中英文典藏版,2010)、《有理想的人》(2011)、《預言》(2014)、《有遠方的人》(2014)、《有溫度的人》(2.......
三月送暖,春意安閑
【三月送暖,春意安閑】 作者:落雪染塵 三月的陽光已經捲到隨處可見,溫和的暖,柔和明媚的光,總是想忍不住的想去觸碰。 然後再有不大的風吹起散落的青絲,閉目靜享。慵懶的長風,落在瞭睡夢朦朧的窗前,便順帶的聽瞭一段午後清夢的安閑。 歲月纔開始長上草木的新綠,花已經是開在瞭前頭,玉蘭素白和淺紫的一樹,似錦繁華。連翹和迎春著實長的太像,淺黃的花一大片一大片的開,其實分不得太清,可看花即是看花,倒也不甚重要。 藉風藉暖,也該齣去走走。滿天的紙鳶闖入,原來好多年已經沒放過風箏。孩子們放風箏很熱鬧,.......
工人翻修舊屋發現奇怪木塊,七年後文物普查中,專傢說為洪秀全的
在1975年的時候,居住在現今南京瞻園路173號的居民,因為覺得自傢房屋年久失修,所以想對舊屋進行翻修。當時,他們請來瞭一支施工團隊對舊屋進行翻修作業,哪曾想施工的工人竟然於無意間在這屋屋頂天窗的天花闆上發現瞭一個奇怪的東西。 這個東西看起來像是一塊木頭,而且已經幾乎快被塵土掩埋。發現瞭這個木塊的工人將它取齣後交給這傢的住戶,但這傢居民也並不知道這是什麼物件,隻是看上去好像有一些文字花紋的雕刻,於是他們就將它收瞭起來。在七年後,當地展開瞭一次文物普查活動,當時這傢居民將自己傢中收藏的木塊拿.......
青冥一齣,號令天下——青冥劍
在中國的傳統刀劍文化中,刀劍曾經一度占據著重要的地位,刀劍在古時,是戰場上士兵手中的殺伐利器,也是象徵帝王的權利的象徵。更是文人墨客必備的佩戴之物。 隨著近些年,科技的飛速發展,刀劍行業,也重新煥然新生,最大的改變,就是刀劍開始默默的走嚮銀幕,各種刀劍相關記錄片,也層齣不窮,《古兵器大揭秘》和《刀劍傳奇》,算是受眾最廣的刀劍專題紀錄片,它們生動形象的講述瞭刀劍以及其相關曆史,這也讓更多人,能夠更清晰的認識刀劍以及其背後的曆史文化。 ▲紀錄片《古兵器大揭秘》片段 ▲2000年的《臥虎.......
我奏的上弦月,殘缺過後亦是殘缺
我奏的上弦月,殘缺過後亦是殘缺 我擁有過一片月光 在我十七歲的雨季 朦朧的雲雨淋濕我的衣襟 一縷馨香潛進我的心扉 我不敢抬頭堵目那憐細愁 我怕我再也忘不掉這冷月 我的夢鏡脫掉冷寂的殼 開始溫熱 夢裏南山的桃花盛開又凋落 一片一片 在我心口生成一片霏紅 隱沒後又繁現 一束一束 她們最後簇擁成我心尖的一顆紅痣 是大雪走後的一片紅紛駭綠 年華在似水延綿 我秉燭對著西窗夜語 你離我總是遙遠 我亦知你遙遙無期 如若那天往事沒有隨風 如若我寫的信就此迷失在雪海茫茫裏 你會不會不在跋山涉水 遠去故土 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