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日期 3/29/2022, 11:59:09 AM
俄烏戰爭傷亡情況公布瞭。
根據俄羅斯國防部公布的數據,在過去一周的戰鬥中,俄方總計有498名軍人陣亡、1597人受傷。
而烏方則有約2870人陣亡、約3700人受傷,且被俘572人。
在巨大戰果的襯托下,俄軍的傷亡似乎可以接受。
盡管戰爭依然沒有結束,傷亡數字也會繼續上漲,但無疑,俄軍已經鎖定瞭勝局。
那麼,俄羅斯的目標是什麼?普京這場反擊的終點在哪裏?
1
俄軍打擊烏剋蘭:剋製又大膽
2月24日淩晨,俄羅斯對烏剋蘭展開瞭軍事行動。
這場軍事行動是大膽的。
俄軍在這場戰爭中,采用瞭精確打擊先行、陸軍縱深穿插的戰術方案。
在戰鬥打響的一瞬間,俄軍就發射瞭113枚精確製導武器,成功摧毀瞭烏剋蘭空軍的大部分兵力與烏剋蘭海軍的全部兵力。
盡管俄軍的遠程精確打擊齣現瞭後繼乏力的情況,但是在第一波次的打擊中俄軍迅猛而有力的錶現,還是為後續地麵作戰打下瞭良好的基礎。
在遠程打擊完成後,俄軍地麵部隊開始進入烏剋蘭。
(基輔周邊軍事目標遭到遠程打擊)
從各方麵的情報來看,我們大概能分析齣, 俄軍的行動是有A、B兩個方案的。
其中A方案,大概是打算以低烈度戰爭威懾基輔當局,迫使其同意俄羅斯的要求。
而B方案,則是展開一場全麵戰爭,以物理的方式徹底消滅烏剋蘭的武裝力量。
起初,俄軍希望主要通過A方案來解決問題。
那麼,A方案是如何執行的呢?
(俄羅斯空中突擊部隊)
在24日當天,俄羅斯著名的空降兵――英文代號為VDV的精銳特種兵,搭乘數十架直升機,從白俄羅斯邊境南下。
這支部隊以兩個連的兵力,在戰鬥機和武裝直升機的掩護下,從空中突襲瞭基輔的安東諾夫國際機場。
隨後,他們遭到瞭烏方首都衛戍部隊一個旅的反攻。
但這支僅有200人的空降兵,還是憑藉機場周邊開闊地形帶來的地理優勢,以及俄軍蘇-24戰鬥機的空中支援,堅守瞭機場兩天一夜,成功的等到瞭俄軍機械化部隊的解圍。
這場大膽的突襲行動,不僅成功地切斷瞭基輔與外界的空中聯係,並且還吸引瞭大批烏剋蘭首都衛戍軍,為俄軍包圍基輔創造瞭條件。
(安東諾夫機場戰鬥中的俄軍蘇-24)
戰鬥打響僅僅兩天不到,俄軍就已經兵臨烏剋蘭首都城下。
而與此呈現明顯反差的,是俄軍在頓巴斯地區――也就是東烏戰場的緩慢推進。
在首日,俄軍僅將戰綫嚮前推進瞭約10公裏。
現在看來,俄軍在東綫緩慢的進攻行動是刻意的,俄軍此時並不想與烏剋蘭主力野戰軍展開正麵會戰。
普京大概是希望, 烏剋蘭總統澤連斯基在看到俄軍通過快速包圍基輔所展現齣的強大軍事實力後,能夠直接投降,免去雙方的麻煩。
但是,無論處於什麼原因,澤連斯基拒絕瞭。
普京接下來該如何齣牌?
(左:澤連斯基,右:普京)
在“攻心為上”的A計劃失敗後,俄軍迅速轉入瞭打一場全麵戰爭的B計劃。
東烏地區的俄軍一改緩慢進軍的步調,突然間就開始瞭每天100公裏的強行軍,展開瞭對頓巴斯地區烏軍主力野戰部隊的穿插包圍。
俄軍的穿插縱隊在行軍中展現齣瞭不惜一切代價的作風,坦剋、車輛若拋錨故障,便直接就地破壞、遺棄,即便遭到伏擊也並不戀戰。
終於,在開戰的第五天結束時, 俄軍基本將烏軍的主力分割包圍在瞭基輔、馬裏烏波爾、哈爾科夫三處。
俄軍在烏剋蘭的大規模穿插包圍,展現齣瞭俄羅斯作戰行動策劃的大膽之處。
同時,俄軍也保持瞭相當大的剋製力。
此次進入烏剋蘭的俄軍作戰部隊,被嚴令禁止嚮平民開火。
直到現在,俄軍都維持著相當好的紀律性,基本做到瞭不擾民、優待俘虜等軍事紀律要求。
在赫爾鬆地區行軍的俄軍,甚至為瞭避免影響正常交通秩序,在經過一處路口時選擇遵守紅綠信號的指揮。
並且為瞭盡可能地避免傷及平民百姓,俄軍也幾乎沒有使用重火力對混入民用目標中的軍事目標發起打擊。
這樣的剋製,也讓俄軍與當地居民之間的關係得到瞭一定的緩和。
(在赫爾鬆禮讓民用車輛的俄軍)
在剛柔並濟的措施下,俄軍也已經通過與當地市政府的談判,完成瞭對赫爾鬆等烏剋蘭西南部城市的和平占領。
如今,戰局勝負已經鎖定。
那麼接下來,俄羅斯想要達成什麼樣的最終目的?俄軍又將在什麼情況下停止軍事行動?
2
美俄對抗加劇?俄羅斯目的何在?
在這次的烏剋蘭戰爭中,北約體係下的諸多國傢紛紛嚮烏剋蘭展開瞭軍事援助。
美國、德國、英國、荷蘭等國傢宣布將嚮烏剋蘭提供反坦剋武器、槍械、防護裝備等物資,波蘭甚至提齣要為烏剋蘭提供米格-29戰鬥機以幫助對抗俄羅斯。
並且,北約的軍事偵察衛星也一直在為烏軍提供情報支持。
就在兩天以前, 一顆西方的高分辨率遙感衛星就拍攝到瞭正在嚮基輔進軍、增援俄軍圍城部隊的車隊,這支車隊的長度,也達到瞭驚人的60公裏。
隻不過以烏軍現在的殘餘力量,也隻能眼睜睜地看著這支龐大的軍事力量嚮基輔逐步逼近。
這顯然也是俄羅斯不能容忍的。
(衛星拍攝到的俄軍車隊)
作為反擊,俄羅斯國傢航天局宣布,如果英國不能嚮俄羅斯保證其衛星不為烏剋蘭提供軍事情報支持,就會拒絕幫其發射衛星。
非常可笑的是,曾經作為世界霸主的英國,現在居然連自己的航天能力都沒有 ,其發射衛星都需要使用俄羅斯的火箭。
就是這樣一個國傢,居然也敢同俄羅斯展開軍事對抗。
不僅如此,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傢也正在展開對俄羅斯的一係列經濟製裁。
例如禁止俄羅斯使用美元貿易體係下的SWIFT跨國結算係統,凍結俄羅斯在歐美銀行的資産,限製進口俄羅斯産品等等。
這些措施無疑加大瞭俄羅斯與北約國傢的對抗程度,而更大的風險,恐怕還在後麵……
(俄羅斯航天局正在取下火箭上的西方國傢旗幟)
當俄羅斯擊敗烏剋蘭主力部隊後,就可以很快地占領烏剋蘭全境。
屆時,俄羅斯軍隊將直接與北約國傢波蘭圍繞邊境對峙,這也就意味著俄軍和北約軍隊擦槍走火的概率急劇增加。
那麼俄羅斯會與北約兵戎相見麼?
恐怕是不會的。
普京是一位政治智慧與經驗非常豐富的領導人,在他指揮下的此次作戰行動,並不是沒有實際意義地逞一時之勇。
恰恰相反, 普京的此次決策,有著非常明確的戰略目標 ,這也代錶俄羅斯並不想要與西方直接開戰。
那麼,普京的戰略目標究竟是什麼呢?
3
重建美俄戰略緩衝
讓我們把時間調迴到2013年底。
歐美通過挑動顔色革命,迫使時任烏剋蘭總統的亞努科維奇下台,繼而推齣瞭親西方的領導人波羅申科。
波羅申科上台後改變瞭亞努科維奇左右逢源的政策,開始推動烏剋蘭加入歐盟與北約。
而一旦波羅申科的目的達成,俄羅斯的經濟中心等腹地就會直接暴露在北約的空中打擊威脅下。
這種政策不僅招緻瞭俄羅斯的不滿,也引爆瞭烏剋蘭國內的對立情緒。
烏剋蘭雖然是一個以斯拉夫民族為主要民族的國傢,但是在曆史的長河中,斯拉夫民族卻演化齣瞭三個分支――俄羅斯人、白俄羅斯人、烏剋蘭人。
加入北約和歐盟的政策,雖然對於主要居住於烏剋蘭西部的烏語區百姓有一定好處,但是對於烏剋蘭東部的俄語區民眾來說,無疑是斷絕瞭他們與母國的聯係。
在嚴重的對立下,烏剋蘭內戰爆發瞭。
在烏剋蘭內戰爆發的初期,普京便迅速地與歐洲各國領導人展開瞭談判,力圖促成烏剋蘭內戰停火。
(烏剋蘭國內烏語區和俄語區)
在2015年,內戰雙方在俄、歐國傢的調停下,達成瞭《明斯剋協議》,該協議規定承認烏剋蘭對東烏地區的主權,但是基輔當局應該賦予東烏地區一定的自治權。
通過這個協議,烏剋蘭的國傢領土主權既能夠得到保證,俄羅斯也不必擔心北約軍隊直接進駐自己的傢門口。
但《明斯剋協議》卻沒有得到執行,西方國傢的承諾僅僅是一紙空文而已。
在協議簽訂後的數年中,基輔方麵並沒有按照協議規定停止對東烏地區的軍事打擊。
連停火都做不到,就更遑論後續事宜瞭。
(新明斯剋協議簽訂)
在經過瞭8年的反復拉鋸與扯皮後,普京做齣瞭齣兵烏剋蘭的決定。
這場軍事行動的目的,與2015年普京推動《明斯剋協議》簽訂的目的是一緻的, 都是為瞭在北約和俄羅斯之間留下一個政治中立的國傢,作為雙方的戰略緩衝帶。
在此次烏剋蘭衝突爆發以後,俄羅斯外交部長拉夫羅夫也錶示:俄軍無意占領烏剋蘭全境,隻要烏剋蘭能夠去軍事化,並且保證在美俄之間政治中立,俄羅斯就會停止軍事行動。
很明顯,普京的戰略意圖已經錶露無疑瞭, 而“緩衝帶”方案,也是俄羅斯基於當下的綜閤國力,做齣的最符閤其戰略利益的決定 ,由此不得不佩服普京的戰略眼光。
除此之外,俄羅斯此次的軍事行動還有另一個不得不提的意圖。
4
極端武裝“亞速營”必須消滅
在2014年開始的烏剋蘭內戰中,誕生瞭這樣一個組織。
這個組織自稱“亞速營”, 他們支持並崇拜二戰中軸心國陣營,不斷宣傳自己的極端思想,甚至嚮各國滲透進行極端活動。
這樣一個極端組織的存在,是對二戰後以反法西斯同盟為基礎形成的國際秩序的公然挑戰,本應受到各方製裁。
但是西烏剋蘭方麵卻因為急需兵源,便將這個組織吸納入正規軍的序列中,嚮其提供武器裝備,並派遣他們參與內戰。
這個組織在烏剋蘭內戰中,製造齣瞭無數慘絕人寰的針對平民百姓的殺戮。
截至目前,類似“亞速營”的武裝甚至發展到瞭1萬人之多,並逐步有脫離烏剋蘭政府控製的勢頭。
(亞速營)
而俄羅斯作為蘇聯衣鉢的最大繼承者,為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勝利做齣瞭不可磨滅的貢獻,自然不會允許這樣的組織繼續存在。
在俄軍此次對烏剋蘭的軍事行動中,有一條重要的原因,就是要消滅烏剋蘭境內的“法西斯”思想勢力。
作為俄軍主要打擊目標的“亞速營”,目前已經被圍睏在瞭馬裏烏波爾,俄軍也將選擇閤適時機對其展開圍殲作戰。
為瞭對付這支犯下種種戰爭罪行的武裝,俄羅斯也派齣瞭其車臣加盟共和國的數萬名士兵, 這些極其擅長巷戰的士兵,將會給“亞速營”帶來毀滅性的打擊。
橫行在烏剋蘭部分地區的“法西斯”思想,也將會隨之覆滅。
(動員中的車臣部隊)
5
結語
在這場已經持續一周有餘的軍事行動中, 普京的種種決定,展現齣瞭一個大國領導人應有的戰略智慧。
在戰爭結束後,美俄間的戰略緩衝帶會重新被建立,烏剋蘭境內的部分極端勢力也將被消滅。
俄羅斯的戰略生存空間也將得到有力的保證。
但這場戰爭,是否從一開始就是可以避免的呢?
如果北約能夠不那麼激進的拉攏各國圍堵俄羅斯,如果烏剋蘭政府能夠在製定戰略政策時充分考慮到國內民眾的意見,如果《明斯剋協議》能夠得到充分的執行。
不管怎樣,我們都希望烏剋蘭的和平與穩定能夠早日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