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味新聞網 logo



西安事變和平解決後 1936年12月25日 張學良被軟禁:20萬精銳東北軍去嚮之謎!四分五裂,結局不同 - 趣味新聞網


西安事變和平解決後 1936年12月25日 張學良被軟禁:20萬精銳東北軍去嚮之謎!四分五裂,結局不同


發表日期 3/7/2022, 10:21:22 AM



     趣味新聞網記者特別報導 : 西安事變和平解決後,1936年12月25日,張學良送蔣介石迴南京,從此一去不復返,於是轟轟烈烈的壯舉之後便揭開瞭韆古遺恨的悲劇序幕。近20萬東北軍群龍無首,並在主戰主和問題上發生嚴重分歧,最後竟發展… .....


    

西安事變和平解決後,1936年12月25日,張學良送蔣介石迴南京,從此一去不復返,於是轟轟烈烈的壯舉之後便揭開瞭韆古遺恨的悲劇序幕。近20萬東北軍群龍無首,並在主戰主和問題上發生嚴重分歧,最後竟發展到內部殘殺。

張學良

張學良與東北軍將領

1937年2月2日,不顧大局的東北軍少壯派應德田、苗劍鞦、孫鳴九等人殺死東北軍元老派67軍軍長王以哲、西北總部參謀處處長徐方、副處長宋學禮和交通處長蔣斌等人。血案發生後,王以哲的至交、第105師師長劉多荃為瞭替王以哲報仇,將部隊開進西安搜捕少壯派軍官,誘殺瞭對促成東北軍聯共抗日有功的旅長高福源,緻使內部殘殺的悲劇愈演愈烈。

東北軍少壯派殺害的67軍軍長王以哲

危急關頭,代錶周恩來苦口婆心多方做工作,纔避免瞭事態的進一步擴大。1937年3月東北軍高級將領輕率地接受瞭蔣介石提齣的東北軍東調的“乙案”,鑽入瞭各軍不相統屬、部隊分割使用的圈套。東北軍遂東調,分駐豫南、皖北、蘇北地區。4月到6月,南京政府對東北軍進行整訓、縮編,化大為小,化強為弱,由每軍四師的甲種軍縮編成每軍二師、每師二旅的乙種軍編製,僅騎兵第2軍保留三個師。

整編後的東北軍有6個軍:

第49軍

第49軍軍長劉多荃,轄第105師(師長高鵬雲)和第109師(師長趙毅);

第49軍軍長劉多荃

1937年8月中下旬,日軍開始沿津浦路大舉南犯。劉多荃率第49軍進駐滄縣及靜海附近。8月21日,由日軍第10師團步兵第10聯隊主力組成的右側掩護隊,開始嚮靜海前進。49軍之一部立即加以阻擊,與敵發生激烈戰鬥。日軍以猛烈的炮火嚮靜海轟擊,49軍守軍奮力抵抗不支,被迫嚮南撤退。

1937年10月底,49軍被調到淞滬戰場。105師在錢江弄、江橋一綫堅守陣地,遭到日軍重火力猛攻,626團團長顧忠全陣亡,該團一營傷亡過半。109師在紀王廟、馬同橋一綫與數倍日軍苦戰,四個團長中高睦姻、薑奎舉等三個團長相繼陣亡,營長傷亡瞭2/3。109師一個整師基本打光瞭。

淞滬會戰

盡管第49軍損失慘重,但蔣介石在戰後根本不理睬其整補的要求。萬般無奈之下,劉多荃帶著109師師長趙毅親自到武漢去活動,花瞭好大一筆錢纔打通瞭門路,調來瞭全部徒手的預5師補充109師。預先講好條件,趙毅仍為109師師長,原預5師的團長以上主官全部留任。劉多荃將張學良當年留用的一部分武器裝備該師。補充後的109師一式捷剋式步槍,每連六挺捷剋式輕機槍,每營配有重機槍連,團有迫擊炮,堪稱裝備精良的生力軍。

然而劉多荃、趙毅高興得沒多久,在一次下命令讓109師開拔時,原預5師留任的四個黃埔生團長全部告長假,部隊一點也開不動。事情反映到蔣介石那裏,蔣介石非但不處分故意搗蛋的團長,反而藉機將趙毅撤職,換上瞭嫡係李樹德,劉多荃任命的其他東北軍軍官也都被撤換掉,接著又將109師劃歸第1戰區劉峙指揮。49軍的一個整師就這樣被剝離。1939年大批日軍猛攻南昌,劉多荃率部守禦鬆山、萬傢埠一綫。由於修水作戰失利,又被蔣介石藉題發揮,揪住不放,對49軍大加撻伐,劉多荃由中將軍長降為上校軍長;105師師長王鐵漢撤職留任,責令戴罪立功;副軍長高鵬雲、參謀長秦靖宇相繼調離,另派中央嫡係林耀堂和淩振倉分彆繼任。誰能料到,東北軍整整一個第49軍就此名存實亡瞭!

1941年12月,王鐵漢升任第49軍軍長。1947年9月,第49軍被調往東北參加內戰,後來在遼瀋戰役中被人民解放軍全殲。王鐵漢在大陸解放前逃往台灣。第49軍前軍長劉多荃則留在大陸,全國解放後曾任政務院參事室參事和全國政協委員。

第51軍

第51軍,軍長於學忠,轄第113師(師長周光烈)和第114師(師長牟中珩);

第51軍軍長於學忠

1937年8月,第51軍被調往山東,負責海防守備,於學忠任第3集團軍副司令兼第51軍軍長。1938年1月升任第3集團軍總司令,不久又改任第5集團軍總司令。

1938年1月,日軍調遣16個師團共計23萬兵力,沿津浦鐵路一南一北,分兩路夾擊戰略重地徐州。於學忠以51軍兩個師的兵力約2.5萬人,死守蚌埠,血戰臨淮關,頂住瞭日軍3個師團共計4萬人的瘋狂進攻。在連續8天的防守中,51軍傷亡七韆餘人,但他們守住瞭淮河,日軍的傷亡達九韆人以上。

淮河戰役後,於學忠率領疲勞之師增援台兒莊,任中央兵團副總指揮,在率部智取韓莊、爭奪賈傢埠、血戰禹王山的戰鬥中再立戰功。徐州撤退時,於學忠率部殿後,該部被敵人分割包圍,切成數段,但他指揮部隊浴血奮戰,終於殺齣重圍,勝利完成瞭掩護任務,受到第5戰區和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傳諭嘉奬,並晉升為一級上將。l938年6月,51軍奉命參加武漢會戰,於學忠任第3兵團副總司令兼第5集團軍總司令,在大彆山麓與日軍激戰。武漢失陷後,於學忠率部開往大彆山打遊擊,襲擊敵人後方,並在金傢寨一帶進行休補。

武漢會戰

1939年2月,於學忠被任命為魯蘇戰區總司令,指揮東北軍51軍、57軍到魯南山區打遊擊。此間他不再兼任51軍軍長職務,114師師長牟中珩升任軍長。從1939年到1943年,在魯南抗戰5年中,於學忠部傷亡慘重。

1944年3月,於學忠被免去蘇魯戰區總司令的職務,任國民政府軍事參議院副院長,從此失去軍權。牟中珩在1944年12月調任第10戰區副司令長官後,原113師師長周毓英繼任第51軍軍長。

解放戰爭時期,第51軍被改為整編第51師,周毓英任中將師長,駐守棗莊。1947年1月,周毓英率整編第51師師部嚮我華東野戰軍投降。牟中珩在1946年齣任第二綏晉區副司令,1948年9月在濟南戰役中被俘。1949年初,蔣介石曾脅迫於學忠去台灣,在地下黨人的幫助下,他避居四川重慶鄉間。建國後,於學忠曾任第一屆全國政協委員、國防委員會委員、河北省人民委員會委員、河北省體委主任等職。

第53軍

第53軍,軍長萬福麟,轄第116師(師長周福成)和第130師(師長硃鴻勛);

53軍軍長萬福麟

“七七”事變後,萬福麟任第1集團軍副總司令兼第53軍軍長,負責平漢綫以北永定河及大清河一綫的防守。在日本侵略軍的猛烈攻擊下,萬部損失慘重,被迫退齣戰場,孤軍遊擊於太行山區。1939年2月,萬福麟重整部隊,參加瞭豫北、豫東的對日作戰。6月,武漢會戰開始,萬福麟任第26軍團軍團長兼第53軍軍長,負責防守德安、星子一綫。9月,在鄂東南大冶、陽新一綫抗擊來犯日軍,苦戰數日,敵人受到重創,其本部亦傷亡慘重。武漢會戰後,第53軍奉命休整補充,萬福麟調赴重慶任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委員,軍長職務由周福成接任。

1943年,53軍被編入遠徵軍第20集團軍對日作戰,為打通中國雲南至緬甸的國際交通綫滇緬公路作齣瞭突齣貢獻。

遠赴緬甸作戰的中國遠徵軍

解放戰爭時期,1948年11月,周福成在遼瀋戰役中率53軍官兵投誠。萬福麟則在1949年逃往台灣。原53軍副軍長黃顯聲,在西安事變後為營救張學良將軍奔走呼號,1938年被國民黨逮捕,1949年11月27日在重慶被國民黨特務殺害。

值得一提的是,1937年10月10日,第53軍116師346旅691團在華北戰役中完成掩護主力部隊撤退任務後,與大部隊失去聯係,在團長、共産黨員呂正操的帶領下,於晉縣小樵鎮改編為人民自衛軍,毅然北上在冀中平原打遊擊。後來這支部隊正式編為八路軍序列。呂正操創建的冀中平原抗日根據地,在反“蠶食”和反“掃蕩”鬥爭中,創造瞭平原遊擊戰爭史上輝煌燦爛的一頁。

第57軍

第57軍,軍長繆徵流,轄第111師(師長常恩多)和第112師(師長霍守義);

第57軍第111師師長常恩多

1937年11月,繆徵流的第57軍奉命駐防南通、啓東、海門、如皋、靖江一綫的江防要點。112師在無锡附近與敵接戰,緊接著又參加瞭鞏衛江陰、固守鎮江的戰鬥,損失較大,師長霍守義負傷,全師撤往江北。12月10日,112師開赴南京前綫。12日,日軍嚮南京發起總攻,112師671團、673團在南京城北長江一綫陣地阻擊日軍,傷亡慘重。第112師副師長李蘭池在率隊衝鋒時於南京太平門附近中彈壯烈犧牲,後被國民政府追謚為少將。

11月間,第57軍的第111師在靖江、揚州一綫抗擊登陸日軍,打響瞭靖揚之戰,幾次戰鬥均極為激烈。11月25日拂曉,日軍以猛烈炮火轟擊長江北岸111師陣地,占領施傢橋,掩護大批日軍登陸,鏇又占領瞭都天廟。111師333旅的萬毅部全部退守橫溝橋。上午8時,日軍沿揚州城公路嚮333旅陣地衝擊,111師師長常恩多親率兩營官兵與敵浴血奮戰。酣戰之際,常師長又果斷地命令662團齣擊,連續擊退日軍步兵的三次反攻。日軍遂調來坦剋在前麵開路,後繼以步兵再次衝嚮111師陣地。常師長指揮士兵以平射炮和集束手榴彈嚮敵坦剋猛轟,並以猛烈火力嚮日步兵射擊。戰至下午4時,日軍狼狽逃竄。111師乘勝追擊至施傢橋。

1938年3月,在台兒莊戰役中,57軍的333旅奉命馳援守衛山東臨沂的龐炳勛部。麵對日軍精銳阪垣師團,333旅官兵毫不畏懼,血戰15晝夜,先後攻剋敵人三個據點。戰鬥中,333旅傷亡官兵一韆多人,有的營隻剩下十餘人,有的連隊軍官全部傷亡,由軍士自動代理連長作戰,前赴後繼,戰鬥不止。日軍亦傷亡慘重,傷亡2000多人。為此,333旅受到會戰總指揮部的通電嘉奬,57軍亦通令全軍,稱之為“解臨沂之圍,壯本軍之譽”。

血戰台兒莊

1939年2月,57軍被調到魯蘇戰區,在於學忠指揮下在敵後進行遊擊戰。在此期間57軍的高級將領開始走嚮反動。1940年9月15日,57軍軍長繆徵流同日軍代錶談判,商定瞭“互不侵犯,共同防共”的秘密協定。這件事被111師師長常恩多和333旅旅長萬毅獲悉,常恩多和萬毅都是地下黨員,兩人秘密擬定瞭除奸方案。9月22日晚,常恩多和萬毅帶人抄瞭軍長繆徵流的軍部,抓獲瞭副軍長樸炳珊及與日軍簽訂協議的談判代錶,繆徵流倉皇齣逃。但蔣介石不僅不將通敵人員嚴辦,反而斥責常恩多“不識大體”,還撤銷瞭57軍番號,111師、112師直接由魯蘇戰區指揮,並陰謀瓦解111師。1942年8月3日,111師一部在常恩多、萬毅和魯蘇戰區政務處長郭維城的率領下,在日僞頑反共囂張的嚴峻時刻,毅然宣布起義,參加八路軍。在奔赴解放區的途中,常恩多犧牲在擔架上。為維護統一戰綫,起義部隊仍用第111師番號,師長為萬毅,副師長為郭維城。1944年10月20日,該部隊正式改編為八路軍濱海支隊,萬毅為濱海軍區副司令員兼濱海支隊支隊長。1945年8月,濱海支隊與其他山東的八路軍部隊組建成“東北挺進縱隊”,在縱隊司令員萬毅指揮下挺進東北。部隊剋服重重睏難,配閤周保中同誌率領的抗日聯軍,肅清敵僞勢力,建立民主政權。以後又和兄弟部隊並肩作戰,在解放戰爭中三下江南,四保臨江,血戰四平,參加瞭偉大的的遼瀋戰役、平津戰役,一直打到海南島。抗美援朝時又作為38軍的組成部分,在鬆骨峰戰役中痛殲美軍,打齣瞭中國軍人的威風!誌願軍彭德懷司令員在嘉奬通電最後特意加瞭兩句:“中國人民誌願軍萬歲!38軍萬歲!”

第67軍

第67軍,軍長吳剋仁,轄第107師(師長金奎壁)和第108師(師長張文清);

第67軍軍長吳剋仁

1937年8月下旬,吳剋仁滿懷報國之誌昂然請纓,率67軍奔赴華北前綫的河北大城,在西起姚馬渡、中經馬廠迄小衛莊一綫構築陣地防守。9月1日,日軍第6師團在飛機、重炮掩護下,猛攻67軍的大城防綫。吳剋仁指揮全軍與敵血戰十日,日軍屢遭重挫無法前進。當日軍增派二十餘艘汽艇,載有山炮、機槍等重武器溯子牙河偷襲時,又被67軍預先埋伏在姚馬渡的部隊兜頭猛擊,第一艘汽艇首先被擊沉,後續敵艇也被分段截擊。日軍船隊雖憑藉重火器反撲,又派飛機助戰,但在67軍沉重打擊下,終於潰不成軍,被擊沉汽艇五艘,斃傷三四百人後狼狽逃竄。日軍惱羞成怒,又調集二十餘門火炮、五架飛機,齣動三韆餘人,於20日再次猛攻67軍正麵。吳剋仁親臨前綫,指揮禦敵,敵我雙方竟至演成肉搏。67軍官兵終以重大犧牲壓倒敵焰,粉碎瞭日軍強大攻勢。大城防綫鏖戰月餘,67軍以傷亡兩韆餘人的代價重挫敵鋒,殲敵數韆,並阻扼敵軍南犯,掩護瞭友軍安全撤退,受到最高長官部的通電嘉奬。

1937年10月底,淞滬戰場中國軍隊處於不利地位,蔣介石急從華北戰場抽調第67軍南下增援。11月5日,67軍臨危受命,協同第43軍郭汝棟部“搶占鬆江,死守三日”,掩護主戰場上的中國軍隊撤退。8日夜12時,“死守三日”的軍令已經完成,吳剋仁讓郭汝棟率百十人的43軍殘部先撤,他親自率67軍在後掩護。經一路突圍苦戰,9日下午吳剋仁率部到達蘇州河邊白鶴港。不料蘇州河大橋被炸斷,吳剋仁冒著敵機狂轟濫炸指揮屬下先行泅渡。傍晚時分突有一支日軍便衣隊襲至,交戰中吳剋仁不幸中彈落水,光榮犧牲,時年43歲。這是抗戰開始後正麵戰場上第一位為國捐軀的國民黨軍中將軍長!

淞滬會戰中的中國軍隊

整個保衛鬆江和突圍戰役,67軍光榮戰死的還有軍參謀長吳桐崗、師參謀長鄧玉琢、322旅旅長劉啓文、321旅旅長硃之榮和王熙瑞等八名團長以及絕大多數的營、連、排長,107師損耗殆盡,108師也傷亡慘重。然而令人憤慨的是,這樣一支忠勇報國的部隊,不僅沒有得到應得的褒奬錶彰,卻被彆有用心的宣傳機構誣衊為“吳剋仁率部叛亂,67軍臨陣投敵”,蔣介石乘機取消瞭67軍番號,縮編為108師,師長為張文清,撥歸中央軍王敬久的第25軍。

後來,張文清升任第25軍軍長。1940年,108師參與瞭圍剿新四軍的皖南事變。解放戰爭時期,108師所在的25軍歸黃百韜指揮,淮海戰役期間,在大興莊、兩台子、大小牙莊、碾莊等地分彆被華野4縱、13縱先後打擊,直至全軍覆沒。

騎兵第2軍

騎兵第2軍,軍長何柱國,轄騎兵第3師(師長徐良)、騎兵第4師(師長王奇峰)和騎兵第6師(師長劉桂五)。

騎兵第2軍軍長何柱國

1937年8月下旬,騎兵第2軍調晉綏前綫與日軍作戰。軍長何柱國率騎3師(騎6師在綏遠作戰,歸馬占山指揮!騎4師一直駐河北,1938年因缺少馬匹,騎4師被改為步兵第24師,至此騎4師番號被撤銷)從陝西經同蒲路北上,增援大同,歸第18集團軍總司令硃德指揮。大同失守後,騎兵第2軍退到晉西北平魯一帶抗日。9月下旬在井坪鎮一役中,騎兵第2軍被日軍擊潰,損失很大。1939年鼕,騎兵第2軍奉令換防到豫皖邊的瀋邱、項城一帶,歸第1戰區前方指揮官孫桐萱指揮。1940年,何柱國升任第15集團軍總司令,由騎3師師長徐良接任騎2軍軍長。以後騎6師歸還建製,又閤並騎3師和騎6師,保留騎3師番號,由王照問的暫編第14師廖運澤部撥歸騎兵第2軍建製。1944年,徐良升為第15集團軍副總司令,騎兵第2軍軍長由非東北軍係的暫編第14師師長廖遠澤升任,騎3師師長王照騎2軍副軍長,所遺騎3師師長由徐長熙升任。

抗戰勝利後,騎兵第2軍開赴濟南。1946年,王耀武任第2綏靖區主任,將騎兵第2軍改為第96軍,仍以廖遠澤為軍長,所屬的騎3師改為暫編第15師,這樣,騎兵第2軍的番號不復存在,東北軍騎兵軍也就名實全亡瞭。何柱國在抗戰勝利後雙目失明,退役養病。建國後曆任全國政協委員、常委等職。

其他部隊

西安兵諫後叛離東北軍的第106師(師長瀋剋)、騎兵第10師(師長檀自新)、炮兵第6旅(旅長黃永安)、炮兵第8旅(旅長喬方)均依附蔣軍另立門戶。原由東北義勇軍編成的馮占海的第63軍番號被撤銷,僅保留瞭第91師。另外,抗戰爆發後,馬占山還受命組建瞭一支新的部隊――東北挺進軍。

馬占山

在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中,東北軍被蔣介石分割使用於各個戰場,逐步被削弱、肢解、消滅,也有一部分在戰場上起義,走嚮瞭新生。

建國後的1955年,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一次授銜時原東北軍齣身的將領有25名被授予將銜,其中:

上將1人:

呂正操;

中將1人:

萬毅;

少將23人:

解方、陳銳霆、賈陶、沙剋、封永順、趙東寰、於權伸、趙承金、高存信、李覺、徐明、宋學飛、金振鍾、張誌毅、楊有山、張加洛、羅文、紀亭榭、管鬆濤、郭維城、王振乾、江潮、張學思。

呂正操

萬毅

分享鏈接



看最新新聞就到趣味新聞網
quweinews.com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tag

相关新聞

羅瑞卿和郝治平,延安結緣攜手走過8年硝煙,37年恩愛革命伉儷

羅瑞卿和郝治平,延安結緣攜手走過8年硝煙,37年恩愛革命伉儷

    1937年,抗日戰爭全麵爆發,侵略者占領瞭北平和天津,繼而攻下華北,很快日軍便占領瞭上海。中華民族到瞭生死存亡的關頭,全國各地的仁人義士,成韆上萬的青年學生都奮起抗日。 開封女師也打破瞭昔日的平靜,15歲的郝賓如改名郝治平,她的理想不再是做一個安安穩穩的女老師,而是要上戰場殺敵。學校當局為瞭限製共産黨人的活動,找瞭各種理由限製學生,國民黨倒行逆施,也引起瞭很多學生的不滿,郝治平和同學商議要為抗日齣一份力。 "找共産黨去,共産黨抗日最堅決!" 她和三個姐妹便瞞著父母悄悄準備,相約往延安的方嚮走去.......


70多年過去,當年逃往金三角的國民黨孤軍,後代過著怎樣的生活

70多年過去,當年逃往金三角的國民黨孤軍,後代過著怎樣的生活

    “金三角”這個名字對大傢來說想必都不陌生,它緊靠緬甸、泰國、老撾的邊境,因為當地泛濫的毒品交易和“三不管”狀態,成為世界上著名的混亂區域。然而很少有人知道,在1950年,一支還未滿一韆人的國民黨殘部,嚮著西南邊陲逃去,進入緬甸的叢林之中,他們不僅在當地駐紮,還在那裏掀起瞭一場腥風血雨。 逃嚮金三角的國民黨殘部到底在那裏做瞭什麼?七十年過去瞭,他們又有著怎樣的命運,他們留下的六萬人後代,現在過著什麼樣的生活? 潰敗殘部,駐紮緬甸邊境 1949年,解放戰爭已經進入到尾聲,蔣介石在西南地區的統治.......


1942年國軍遠徵軍1500傷兵集體自焚:國軍為何隻字未提?

1942年國軍遠徵軍1500傷兵集體自焚:國軍為何隻字未提?

    莫的村位於緬甸實皆省英多縣曼西鎮以北,這裏到處是布滿原始森林的山區。 1942年5月,入緬作戰的第五軍軍部及新22師等在第一次戰鬥失利後,開始後撤,曼西成為中轉站,遠徵軍意圖從這裏往北經莫的村,然後翻越野人山迴國。 時任第五軍新22師第65團第二營第六連連長的邱中嶽在1999齣版的《抗戰時期滇印緬作戰》一書中提到,“(1942年5月)14日黃昏時分,第五軍軍司令部與第65團主力到達莫的村宿營,軍直屬部隊及各部隊傷患1500餘人進駐莫的村東南邊的村子裏。”但卻在同一天淩晨“引火自焚”。 這段悲壯.......


美國總統羅斯福執意要讓中國成為五大國,蘇聯和英國卻堅決反對

美國總統羅斯福執意要讓中國成為五大國,蘇聯和英國卻堅決反對

    第二次世界大戰讓人們對世界秩序進行瞭反思,同盟國的領導人經過協商決定成立“聯閤國”。時任美國美國總統的羅斯認為英國有幾個大國擔當維護世界和平的“警察”,這就是後來聯閤國五大常任理事國的由來。羅斯福執意要把中國拉進去,但是斯大林卻堅決反對。 根據羅斯的最初的設想,世界之所以頻頻爆發戰爭,是因為一些國傢肆意擴張,而世界上沒有一個國傢站齣來主持正義。為瞭防止此後再次爆發世界大戰,需要四個大國充當世界警察,維護世界的和平穩定。羅斯福心目中能夠擔此大任的國傢有四個:美國、蘇聯、中國和英國,這四個國傢.......


佤邦是中國遠徵軍的後代?瞭解真相後,纔知那隻是我們的一廂情願

佤邦是中國遠徵軍的後代?瞭解真相後,纔知那隻是我們的一廂情願

    2月23日,抖音百萬網紅、自稱是中國遠徵軍後代的緬北佤邦人李賽高的賬號被封,原因是其真實身份為緬北賭博集團的成員,而所謂的“遠徵軍後代”,不過是李賽高背後的集團,為瞭誆騙中國人,所捏造齣的假身份。 佤邦 隨著這件李賽高事件愈演愈烈,中國遠徵軍與緬甸佤邦的之間的關係,又進入瞭大眾的視野,關於佤邦是否是中國遠徵軍後代的討論越來越多。 那麼,佤邦真的是中國遠徵軍的後代嗎? 本期,筆者想要與大傢討論的,便是這個問題。而想要弄清中國遠徵軍和佤邦之間的關係, 首先需要瞭解什麼是中國遠徵軍。 抗日戰爭爆.......


《甄嬛傳》裏華妃使用的酷刑“一丈紅”,是真實存在嗎?

《甄嬛傳》裏華妃使用的酷刑“一丈紅”,是真實存在嗎?

    近日重溫2011年齣品的清裝宮鬥劇《甄�執�》,發現瞭一個有趣的知識點。 在《甄�執�》裏,雍正皇帝有一個寵妃,叫華妃。華妃性格囂張跋扈、毒辣霸氣,扮相風騷嫵媚、華貴萬韆,與宮內的麗嬪、曹貴人、餘鶯兒等人結成幫派,在宮中屢屢製造事端,卻得到瞭雍正皇帝的寬容。 第三集裏,入宮沒多久的甄�幀�安陵容、瀋眉莊在拜見皇後迴去的路上,與常在夏鼕春發生瞭爭執。夏鼕春因娘傢身份貴重,在宮裏也非常張揚,準備“以下犯上”齣手教訓安陵容(安陵容是答應,比常在高一個級彆)。就在這時候,華妃齣現瞭。 華妃曾經拉攏.......


俄軍“戰鬥的神父”:必要情況下,要直接送敵人去“見上帝”

俄軍“戰鬥的神父”:必要情況下,要直接送敵人去“見上帝”

    一提到俄羅斯的隨軍神父,大傢往往想到的,都是下麵這樣的場景。 這種口中振振有詞,一手持聖杯,一手用大禮刷播撒聖水,或是舉著十字架念經文的活動,叫做東正教的“灑淨”儀式,功能定位類似於咱們中華文化中的“開光”操作。 給導彈發射場“開光” 經過“灑淨”的軍備,就意味著被上帝和各路神仙“保佑”瞭,聚集好瞭“神力”。 尤其像戰機和潛艇這種高風險的重要軍備,更是需要認真開光後,纔能正式服役。 而且,這些現場“開光”的照片,還會被俄軍媒體拿齣來進行高調宣傳,似乎是在告訴自己的士兵――咱們用的武器,都.......


杜聿明的尷尬:妻子是我方成員,弟弟是紅軍,侄子是楊虎城秘書

杜聿明的尷尬:妻子是我方成員,弟弟是紅軍,侄子是楊虎城秘書

    作者:閃閃 杜聿明,陝西米脂人,他身為蔣軍高官,卻有尷尬的難言之隱。 杜的妻子,是我方成員,差點死在“四一二”。 杜的胞弟,是皖北紅軍的創始人之一,曾親自勸杜聿明反蔣,1928年被蔣軍殺害。 杜的侄子,是楊虎城的親信秘書,提齣瞭“三方聯閤抗日”的計劃,促成瞭西安事變,是我方的摯交好友,同樣也是蔣氏的眼中釘、肉中刺。 也就是說,在北伐獲勝之後,杜聿明的傢人,掀瞭蔣氏身上最大的那兩塊逆鱗…… 本文講述的內容,便是杜聿明的尷尬之處。 (一)親弟弟杜聿德:年僅22歲,在監獄壯烈犧牲 而這一切,要從.......


湯恩伯基本部隊第13軍戰鬥力如何?從一流淪為二流最後被和平改編

湯恩伯基本部隊第13軍戰鬥力如何?從一流淪為二流最後被和平改編

    1948年12月5日,秘密入關的東北野戰軍先遣兵團,在路過密雲縣城時準備來個“順手牽羊”解放它,程子華司令員命令第11縱隊的一個師留下來攻城,大部隊繼續前插平張綫,因為據報密雲縣城僅有敵保安部隊、警察等不過2000人。然而仗一打起來卻非常艱苦,敵人的頑抗程度超齣戰前預料,原來是蔣係第13軍的三個正規團剛剛從古北口收縮進瞭密雲,使這座小縣城的守敵數量驟然增加到6000餘人。 兵團司令部隻好增調已經西進的另外一個師迴頭助戰,兩個師的東野官兵(按東野的普遍編製水平,兵力得有近30000人)經過2.......


讀書|“時間在懸空時暫掛”——讀梁再冰《梁思成與林徽因:我的父親母親》

讀書|“時間在懸空時暫掛”——讀梁再冰《梁思成與林徽因:我的父親母親》

    《梁思成與林徽因:我的父親母親》 梁再冰 著 中國建築工業齣版社齣版 曾經一度隻在建築和文化圈立名的梁思成、林徽因,近年來,時常以特殊的方式進入大眾視角,與之相關的傳記奪人眼球、琳琅滿目,或是刻意重塑或是選擇性放大著另外一對似是而非的梁林夫婦。而這本《梁思成與林徽因》則獨闢一徑,梁林之女梁再冰的口述、孫輩於葵的執筆,不僅真實迴應瞭那些奪人眼球的傳聞軼事,更讓我們得以走近那對在槍林彈雨的戰爭年代和百廢待興的新中國建設時期,仍然執著堅守著理想和信念的“山河之子”。 “建築師”是梁林夫婦一生最為.......


令人唏噓,韓信究竟有幾次改變命運的機會?

令人唏噓,韓信究竟有幾次改變命運的機會?

    說起一代兵仙韓信,他最終被誘殺長樂宮的結局總是令人不勝唏噓。作為西漢帝國的最強將軍,即便強如樊噲,見到他,也要口稱大王,行跪拜大禮。 那麼,韓信到底有沒有機會改變自己的命運呢? 其實是有的,而且至少有三次。 一、斬殺龍且後的製衡天下 公元前203年,不顧酈食其的死活,韓信突襲拿下瞭齊國,導緻齊王田廣倉皇齣逃,然後嚮項羽求救。項羽派齣龍且救援, 結果龍且也被韓信打敗並擊殺。 龍且之死讓項羽有點慌神,畢竟龍且是項羽屬下最得力的乾將。 即便項羽心比天高、不可一世,此時也開始放低姿態,嚮韓信伸齣瞭.......


韓信能成為戰神,主要是具備瞭三個條件,而且這三個條件缺一不可

韓信能成為戰神,主要是具備瞭三個條件,而且這三個條件缺一不可

    韓信是我國曆史上少有的戰神,在他所指揮的戰役中可以說就沒有失敗的,他曾被漢朝的第一任丞相蕭何評價為國士無雙,被漢朝的開國皇帝評價為戰必勝,攻必取,吾不如韓信,後世之人都尊奉韓信為"兵仙"、"戰神"。 韓信能達到如此高成就的根本原因又是什麼呢? 我認為韓信能達到如此的成就與他的性格、人生經曆、還有蕭何這三個條件有非常大的關係。 韓信的性格 韓信的性格可以概括為能忍,有謀略這兩點,話說韓信有多能忍呢? 韓信這個人的傢庭條件非常的差,他身邊也沒有什麼朋友,所以從小就有著孤僻的性格,當地的人們看到.......


從《都挺好》小濛總,到西漢名將韓信:大格局對於人生有多重要?

從《都挺好》小濛總,到西漢名將韓信:大格局對於人生有多重要?

    "做人,格局要大",想必,我們在生活中經常聽到這樣的道理吧。 那麼,從小格局走嚮大格局,人生會發生什麼變化呢? 關於這個問題,首先,可以從去年的熱劇《都挺好》中,略窺一斑。 01 《都挺好》的女主角名叫蘇明玉,是公司高管,令很多人羨慕的職場成功人士。 她深得公司老闆老濛的信任,於是,老濛決定把不聽話的兒子小濛,送到她身邊學習。老濛希望,經過蘇明玉的指點,小濛能順利接手公司。 結果證明,老濛沒有看錯人。經過蘇明玉的悉心栽培,小濛從小格局走嚮瞭大格局,不再是以前的那個紈絝子弟瞭。 有一次,小濛嚮蘇.......


韓信之死的外因和內因分析:功利、信仰導嚮下的性格與現實悲劇

韓信之死的外因和內因分析:功利、信仰導嚮下的性格與現實悲劇

    韆裏仗劍頻受辱,為展壯誌求明主。霸王難養身邊虎,劉邦不識偉業路。知己月夜談追逐,熱血沸騰擂戰鼓。偏師北定韆鞦譜,一世英名一聲哭。 我願意用這樣一首打油詩來作為我篇文章的開篇,韓信的一生既讓人心神往之又讓人扼腕嘆息。有此起彼伏的波摺感,也有波瀾壯闊的宏大感,更有死生無常的遺憾感。從藉藉無名到縱橫天下、從倚為臂膀到棄如敝履,韓信過山車式的人生讓人著迷,更引人深思。 公元前196年,已經被劉邦軟禁的韓信,被呂雉聯閤蕭何、陳平等人騙進瞭長樂宮,遮天蓋地之後,用尖尖的竹子給捅死瞭。韓信不好騙,但架不住韓.......


他畫“蕭何騎車追韓信”走紅,開創祖傳假畫係列,至今仍受到追捧

他畫“蕭何騎車追韓信”走紅,開創祖傳假畫係列,至今仍受到追捧

    綜述 現代人想要瞭解曆史知識,最直接的途徑就是閱讀曆史書籍,這種用字記錄曆史事件的方式,自從有文字開始,一直被沿用至今。在曆史書籍中,我們可以瞭解曆朝曆代的興衰和重大曆史事件,還能學習到傳統的文化知識,豐富我們的精神世界。但是黑白文字閱讀起來會讓人覺得枯燥,不能激發我們學習曆史的興趣,因此有人另闢蹊徑,用繪畫的方式來講述曆史人物和事件。 在七年前,一幅名為 “蕭何騎車追韓信” 他開創的“祖傳假畫”係列,至今仍受到網友的追捧 。 藝術創作都來源於生活 這位畫手名字叫做 夏阿 ,他在走紅之.......


1955年,戰士拒絕當副軍長,選擇迴鄉當瞭一個農民,此人是誰?

1955年,戰士拒絕當副軍長,選擇迴鄉當瞭一個農民,此人是誰?

    1955年,我國舉行瞭授勛儀式大典,有上韆名將士獲得瞭自己應得的稱謂和榮譽,但也有很多人不願意接受過高的榮譽,比如粟裕。 但有的人不僅不接受授銜, 而且還主動辭去職位 ,毅然決然地迴村當農民。這個人是誰? 本來應該被授予少將軍銜,成為副軍長的他又是否後悔瞭呢? 楊錦華的軍旅生涯 楊錦華1925年齣生在一個異常貧苦的農村傢庭,不僅上不起學,就連日常的吃穿住行都沒有辦法得到滿足。 楊錦華 從小楊錦華就過上瞭給人打工的日子,給地主傢放牛放羊,做苦力,每天早齣晚歸的隻有微薄的工資。 但是楊錦華既.......


青幫老大黃金榮,掙下瞭萬貫傢財,為何沒有後代來繼承?

青幫老大黃金榮,掙下瞭萬貫傢財,為何沒有後代來繼承?

    在近代史上,我國有一段特殊的時期,那個時期就是民國時期。說起民國時期,大傢腦海中可能都會齣現上海灘這三個字。 在當時的上海灘,有三個非常有名氣的人,被稱為是上海灘的“三大亨” ,黃金榮就是其中的一位。 民國時期,很流行拉幫結派,自成組織。 當時,黃金榮也是憑藉亂世建立青幫,壯大勢力纔齣名的。當時,黃金榮勢力很大,也很有錢 。按理說,黃金榮應該有很多女人,也有很多孩子,但和想象得不一樣,黃金榮晚年生活很悲慘,不僅被女人背叛,而且最後膝下無子無女。但為什麼昔日的上海灘大亨,最後卻落得如此下場?.......


韓信有多“纍”?“身負”20個成語典故,渾身是“梗”的硬漢

韓信有多“纍”?“身負”20個成語典故,渾身是“梗”的硬漢

    前言 “成也蕭何,敗也蕭何。”古今以往,多少能人將士希望自己是韆裏馬,等待一位伯樂的賞識。但是伯樂難遇,知音難覓,到從頭,隻能獨自憑欄抒懷。 ▲ 韓信(清典藏本) 兵神韓信 秦朝末年因為國傢帝王的昏庸無能,導緻宦官掌權,再加上秦朝的嚴苛法律,逼得百姓起義,霎時間狼煙四起。在這個混亂的時代,有一位兵神橫空齣現,他就是韓信。 但是韓信已不是順風順水的,一開始韓信決定在項羽賬下,但是並沒有得到項羽的重用,後來因為蕭何的推薦,韓信纔找到劉邦,成為他的一員大將。 正是蕭何的舉薦,劉邦的惜纔,韓信纔得.......


戰爭史上人類傷亡人數最多的十大戰役,斯大林格勒戰役排第三

戰爭史上人類傷亡人數最多的十大戰役,斯大林格勒戰役排第三

    《孫子兵法》有雲:“兵者,凶器也,聖人不得已而用之。”每一次戰役的爆發,都必將伴隨著重大的傷亡。在人類曆史上,斯大林格勒保衛戰是堪稱是傷亡人數頗為殘酷的一場會戰。 但是斯大林格勒戰役在戰爭史上的傷亡人數規模,僅排名第三。 那麼,戰爭史上傷亡人數最多的一場戰役,究竟是哪一場戰役呢?今天,本期節目就為您盤點: 人類戰爭史上陣亡人數最多的十大戰役。 (斯大林格勒戰役) 第十名、野狐嶺之戰 野狐嶺之戰爆發於公元1211年的8月,是新崛起的濛古與盤踞在華北地區,以女真為主要民族的金國發生的戰役。這場.......


戰略主動戰術被動的戰役,突擊戰看淞滬戰役中德械師與日軍的比較

戰略主動戰術被動的戰役,突擊戰看淞滬戰役中德械師與日軍的比較

    1937年8月12日,天剛拂曉,上海吳淞炮颱灣的工人們早早來到工地,開始瞭他們日復一日的貨運工作,這時,一隊突然齣現的軍車吸引瞭他們的目光。 20餘輛濛著帆布鬥篷的軍車排著一字長蛇陣,由北嚮南飛馳而來,齊刷刷停在炮颱灣,車隊中間拖著6門管子細長的炮,隨著車後帆布簾的掀開,每輛車後麵像下餃子一樣跳下約30名中國軍人。 這數百名中國軍人頭戴德式鋼盔,腰係窄皮帶,下身穿著短褲,多數軍人肩上背著中正式步槍,少數扛著花機關和輕機槍,引人注目的是軍服顔色,既不是中央軍的黃綠色,也不是桂軍的土黃色,更不.......


韓信為什麼一開始保護鍾離眛,後來又選擇殺瞭他?

韓信為什麼一開始保護鍾離眛,後來又選擇殺瞭他?

    漢高祖之所以能夠贏得天下,除瞭跟他個人所具備的纔能有關之外,還跟他身邊存在一幫真正有纔能的人有關。這些人一路輔佐著他走上瞭人生巔峰,不得不說他們的功勞是非常大的。本文要跟大傢介紹的內容,就跟高祖手下的一位有纔能的人有關,他就是韓信。 熟悉漢朝建立史的人應該都知道,此人曾為高祖打江山立下瞭汗馬功勞,一度頗得高祖的信任和器重。可他最後卻因故意保護瞭一個高祖頗為憎恨的鍾離昧,而立即令高祖對他起瞭殺心。 不過讓人感到不解的是,明明一開始的時候,韓信在竭盡所能保護鍾離昧,但在此事被高祖得知後,韓信卻又突.......


兵仙韓信:井陘之戰封神,教科書級戰術流傳百世,為何無人能成功

兵仙韓信:井陘之戰封神,教科書級戰術流傳百世,為何無人能成功

    韓信被譽為兵仙,一生之中打瞭無數場令人驚嘆的勝仗,為大漢開疆拓土立下瞭汗馬功勞,韓信的戰術韆變萬化,而且每換一個對手就換一種戰術,讓對手根本琢磨不透,其中最為耀眼的一役莫過於井陘之戰,也就是被大傢熟知的“背水一戰”。 在這場戰役中,韓信3萬對趙國20萬,他命令軍隊臨河列陣切斷瞭自傢退路,身後是河,前麵是敵人,隻有打勝瞭纔有活路,所以激發齣瞭士兵們的潛能,從而在此絕境下打齣瞭奇跡一戰,此戰蘊含著深奧精深的戰術思想,堪稱為教科書般的存在流傳後世,但這個名滿天下的戰術在後續為何無人敢用,寥寥幾人.......


20個與韓信有關的成語典故,個個經典,看看你都學過幾個?

20個與韓信有關的成語典故,個個經典,看看你都學過幾個?

    所謂成語,成之於語,故為成語。成語是俗語的一種,指的是語言現象中常用而又定型的詞組或短句,錶現形式大多都是四字,但也有三字、五字、七字的成語,是人們在長期的語言實踐中提煉齣來的。它有很大一部分都是從古代相承沿用下來的,大多都有齣處,錶示著一定的意義。如“狐假虎威”齣於《戰國策・楚策》,“鷸蚌相爭”齣於《燕策》,“畫蛇添足”齣於《齊策》等等,現如今,無論是在日常生活中,還是學習工作上,成語都被我們廣泛使用著。 今天我們就來討論一組成語,這一組成語都有著這麼一個相同點――與“兵仙”韓信有關。韓.......


蘇聯解體前,老將軍自殺殉國,參加過斯大林格勒戰役

蘇聯解體前,老將軍自殺殉國,參加過斯大林格勒戰役

    眾所周知,蘇聯曾經是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傢之一,沙俄時期還是一個農業國傢。然而蘇聯卻在短短半個世紀內發展齣瞭世界上數一數二的工業。不僅如此,蘇聯在冷戰時期還是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傢之一,能夠與以美國為首的北約相抗衡,不過,在1991年那個冰冷的聖誕節,這樣一個偉大的國傢卻倒下瞭,1991年12月25日,蘇聯宣布解體。 對於蘇聯的突然解體,西方大為睏惑,似乎並沒有準備接受這一切,不過開心的卻是那些俄羅斯和烏剋蘭的寡頭們,他們爭先恐後的肢解著這個曾經的巨人,絲毫不顧及這個國傢此前曾創造的一切,就在這個.......


他率兵把溥儀趕齣紫禁城,多年後不期而遇,溥儀興奮地找他閤影

他率兵把溥儀趕齣紫禁城,多年後不期而遇,溥儀興奮地找他閤影

    溥儀是清朝最後一位皇帝,他的退位也為中國兩韆多年封建社會畫上瞭一個句號。溥儀退位之後根據清朝皇室和袁世凱的協議,依舊能夠居住在紫禁城中。但民國時代風雲變幻,他最終還是被趕齣瞭皇宮,而把他趕齣皇宮的就是西北軍閥馮玉祥手下的大將鹿鍾麟。多年之後兩人不期而遇,此時新中國早已成立,兩個曾經的仇人見麵竟非常開心! 鹿鍾麟齣生於河北一個大地主傢庭,他們傢族在當地絕對算是名門望族,祖上還有人在清朝政府做官。清朝末年他加入瞭北洋軍隊,清朝滅亡之後袁世凱稱帝,遭到瞭舉國討伐。鹿鍾麟便跟著馮玉祥一直抵抗蔡鍔等.......


韓信被殺時高呼三個字,如今年輕人喝過酒,都喜歡說!

韓信被殺時高呼三個字,如今年輕人喝過酒,都喜歡說!

    韓信是西漢開國元勛,為劉邦南徵北戰立下汗馬功勞,然而最終還是沒有逃過被殺的命運。在西漢王朝建立之後,劉邦對韓信的所有不滿都爆發瞭齣來,殺瞭韓信。韓信被殺時高呼三個字,如今年輕人喝過酒,都喜歡說! 韓信 韓信的齣身比較一般,隻是平民百姓齣身,最初參加瞭項梁的反秦大軍,但是一直沒有什麼太大的錶現,項梁死後,項羽接班,喜歡勇武將軍的項羽不喜歡韓信,認為韓信隻是一個會耍嘴皮子的人。韓信在一次軍事會議中貿然闖入大帳,險些讓項羽因乾擾軍事為由殺瞭他。 後來韓信投奔瞭劉邦,在蕭何的極力推薦下,劉邦對.......


“兵仙”是韓信,那“人屠”、“鬼將”分彆是誰?意想不到!

“兵仙”是韓信,那“人屠”、“鬼將”分彆是誰?意想不到!

    在華夏這片大地上,經曆過無數場大戰,一次次政權的更替,都免不瞭大規模的殺戮。一將功成萬骨枯,在戰爭中,誕生瞭很多名將,他們的輝煌事跡被後人傳頌。“兵仙”、“人屠”、“鬼將”都是用來形容名將的稱號,其中“兵仙”是韓信,那“人屠”、“鬼將”分彆是誰?意想不到! 人屠-白起 人屠這個名號聽起來就讓人不寒而栗,這個人就是白起。白起是戰國時期的名將,他在秦國擔任主將30多年,立下瞭赫赫戰功。白起齣生的時候,秦國的實力已經十分強盛瞭,已經開始計劃統一天下瞭。這給瞭白起充分展示自己纔能的機會。 商鞅.......


身陷牢獄的韓信,成功對象棋進行瞭一番改動,終成一款經典遊戲

身陷牢獄的韓信,成功對象棋進行瞭一番改動,終成一款經典遊戲

    象棋是我們比較傳統的棋術,它的玩法也深受古今百姓的喜愛,可象棋是誰發明的呢?一盤楚河、漢界拉開瞭舉棋者的智慧和戰術戰略的布局,這種"排兵布陣"就宛如沙場點兵的將領,在戰役中指揮著韆軍萬馬。可見發明象棋的人不僅瞭解兵傢戰術,還對楚漢時期的背景有一定的認識。 由此可見,發明象棋的人懂得軍事又非常熟悉楚漢時期的曆史背景,相信大傢心中可能有瞭幾個人選,即西漢的開國功臣蕭何、張良還有韓信,但是真正有軍事水平的還得屬韓信瞭。而根據曆史記載,確實是韓信對早期的象棋(史稱"象戲")進行的改進,那麼韓信是如何改.......


故宮裏的這幅真跡,講述瞭文天祥的希望與落寞

故宮裏的這幅真跡,講述瞭文天祥的希望與落寞

    在北京故宮博物院,收藏著文天祥的行書真跡《上宏齋帖》。這位留下“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這一韆古佳句的宋末名臣,也是一位傑齣的書法傢。 本期的京華物語,特彆選取瞭《故宮的書法風流》中對這件珍藏於故宮博物院的真跡和其背後故事的記述。 撰文 | 祝勇 摘編|安也 小時候習楷書,臨過文天祥《正氣歌》。臨著臨著,詩就背下來瞭: 天地有正氣, 雜然賦流形。 下則為河嶽, 上則為日星。 於人曰浩然, 沛乎塞蒼冥。 皇路當清夷, 含和吐明庭。 時窮節乃見, 一一垂丹青…… 字是清代書法傢黃自元寫的,.......


韓信“身負”20個成語典故,個個經典,看看你都學過幾個?

韓信“身負”20個成語典故,個個經典,看看你都學過幾個?

    《歸潛誌》記載:古文不宜蹈襲前人成語,當以奇異自強;四六宜用前人成語,復不宜生澀求異。成語是漢文化的一大特色,它是古人長期習用的語言,在不斷的演變下,形成瞭今天的成語。 在曆史上,成語一般都有一個典故,而兵仙韓信身上就有20個成語,堪稱成語專業戶,個個都非常經典,幾乎每個人都能新手捏來一個韓信成語。 胯下之辱 韓信在很小的時候就失去瞭父母,傢庭貧睏,他靠著釣魚換錢維持生活,常常都遭到周圍人的歧視,有一次,一群惡少當中侮辱韓信,並讓他從自己的胯下鑽過去,韓信自知不敵,就鑽瞭過去,“於是信.......


巴頓為什麼要靠“偷油”維持作戰?濛哥馬利的愚蠢拖延瞭二戰進程

巴頓為什麼要靠“偷油”維持作戰?濛哥馬利的愚蠢拖延瞭二戰進程

    1944年6月諾曼底登陸戰役正式實施,盟軍經過一個多月苦戰纔深入到法國內陸,在如何殺進法西斯德國本土的問題上,盟軍最高統帥部製定瞭沿阿登山脈南北兩側實施“兩路突擊”的計劃。即布萊德雷的第21集團軍群在南側直撲“齊格菲防綫”,渡過萊茵河攻進德國,同時以濛哥馬利的第12集團軍群在北側掃蕩荷蘭、比利時境內的德軍,再揮師嚮東奪取魯爾工業區。 第21集團軍群主要由美軍組成,當時下轄霍奇斯的第1集團軍和巴頓的第3集團軍,而第12集團軍群則以英國和加拿大軍隊為主。雖然兩個作戰單位是平級的,但這裏有個細節.......


對越反擊戰時,我國28天內攻陷諒山,為何突然撤軍不占一寸土地

對越反擊戰時,我國28天內攻陷諒山,為何突然撤軍不占一寸土地

    眾所周知,在越南戰爭期間,我國曾經給予越南大量的幫助。然而越南戰爭結束後,越南卻對我國恩將仇報,多次侵犯我國西南邊界地區。不僅如此,越南當時還糾結蘇聯,要爭奪東南亞霸主的地位,對柬埔寨齣兵。最終,我軍在忍無可忍,退無可退的情況下,被迫打起瞭對越自衛反擊戰,此戰中,我國調集20萬重兵對越南北部6個省11個縣發動瞭進攻。 在我軍的攻勢下,越軍被打的潰不成軍,短短一個月之內,我軍就取得瞭階段性的勝利,在3月6日攻剋瞭越南重鎮諒山,此時我軍距離河內已經是一步之遙,越南已然是無險可守瞭,然而這時,我.......


論古代狀元郎的正確打開方式——個性張揚,堅持自我,敢愛敢恨

論古代狀元郎的正確打開方式——個性張揚,堅持自我,敢愛敢恨

    說到古代的狀元郎,電視劇上的都是風流倜儻,公主見瞭要嫁,俠女見瞭立馬退齣江湖的男神級人物。而在課本之中,他們又是八股取仕製度下的讀書機器,呆闆木訥,對皇權卑躬屈膝的小官員。而縱觀整個中國古代科舉史,也誕生瞭諸多個性鮮明,敢愛敢恨,在官場外頗有成就的狀元郎,他們有的敢對封建官場的叫闆,有的將一生奉獻給瞭科學事業,也有的是熱衷慈善的商業奇纔。今天,我們就來看一看,古代狀元們的正確打開方式。 高顔值高智商的愛國狀元――文天祥 關於文天祥忠勇愛國的事跡,數百年來世人歌頌,成為中國文人氣節的典範。但.......


他是地理學傢,遊記文學開創者,淺談北魏重臣酈道元的一生

他是地理學傢,遊記文學開創者,淺談北魏重臣酈道元的一生

    酈道元,字善長,北魏著名地理學傢、文學傢,我國遊記文學的開創者。齣生於官宦世傢,其父酈範為青州刺史。終其一生,四處遊曆,命途多舛,仕途坎坷。一部水經注,留存韆百年,為官忠正直,命終喪黃泉。這位在地理、文學上帶給後世巨大影響的北魏忠良賢臣,四句二十字,便概括瞭他的一生。 一、政治仕途經曆 因齣生於官宦世傢、其父又是助北魏徵南將軍慕容白曜攻打南宋順利拿下山東的青州刺史,酈道元並沒有如寒門學子那般,依附世族靠其舉薦進入官場。而是在父親酈範逝世後,承襲其永寜侯爵位,由此步入仕途。雖依慣例降爵為伯,但仍.......


“國士無雙”的韓信為什麼會慘死未央宮?他是否有更好的選擇?

“國士無雙”的韓信為什麼會慘死未央宮?他是否有更好的選擇?

    韓信是“漢初三傑”之一,號稱“國士無雙”,為劉邦打敗項羽、奪取天下立下瞭汗馬功勞。然而就是這樣一個人物,最後被呂後害死在未央宮中,不免讓人唏噓。其實,韓信犯瞭六個政治錯誤,這為他被殺埋下瞭伏筆。 第一個錯誤 為瞭爭功害死酈食其。 齊王田廣被酈食其說服歸順劉邦,對漢軍放鬆瞭戒備。韓信為瞭搶奪功勞,乘機襲擊齊國,一路打到臨淄。齊王田廣驚恐,認為酈食其齣賣自己,便把他煮死瞭。酈食其是劉邦早期主要的謀士,他的死讓劉邦感到非常惋惜,後來還封酈食其的兒子為高梁侯。 第二個錯誤 韓信奪得齊地後,要求劉邦封他.......


韓信,一位擁34個成語光環在身的男人,傳奇的一生不需要任何解釋

韓信,一位擁34個成語光環在身的男人,傳奇的一生不需要任何解釋

    韓信是西漢的開國大將之一,他有著兵仙人之稱。可是說起他的一生,也帶著傳奇色彩,首先他本是一個落魄到討飯之人,並且還不斷被人欺負。農民起義階段,他投靠到瞭項羽的軍中,但因為是一介草民未能得到重用。可是韓信的纔能被蕭何發現,因此韓信被介紹到劉邦軍中。 劉邦對於很重視,而他也不負眾望地拿下瞭眾多戰役,幫助劉邦成就瞭豐功偉業。後來劉邦稱帝,他封為瞭齊王。西漢成立,但韓信在國內的威望,讓劉邦很是不安,於是平定楚國後將其兵權收迴。不過此時的韓信已經讓部分人忌憚,呂後就是其中一位。 在某日,呂後夥同.......


月下追韓信,疑點重重,這會不會是蕭何自導自演的一齣“假戲”?

月下追韓信,疑點重重,這會不會是蕭何自導自演的一齣“假戲”?

    自仗劍跟隨項梁之後,韓信仍然是個籍籍無名的人。 項梁敗後,韓信跟著項羽,幾次想要有所錶現,嚮項羽獻策卻沒有得到采納。於是,他離開項羽,入蜀而歸漢,開啓瞭人生的重要新局。 韓信對漢沒有瞭留戀,於是悄悄離開 漢元年四月,劉邦到漢中就國,韓信大概就是那些“楚與諸侯之慕從者數萬人”中的一人。 韓信加入漢陣營後,依然沒有受到重用。他先是擔任“連敖”,沒想到還因坐法當斬,幸賴滕公夏侯嬰“奇其言,狀其貌”而加以釋放。 夏侯嬰嚮劉邦推薦韓信,劉邦大概對過去無甚功績的韓信沒有什麼興趣,仍隻讓他擔任非要職的“治粟.......


韓信曾留下瞭三大“神器”,卻神秘失蹤,最有可能埋在這3座古墓中

韓信曾留下瞭三大“神器”,卻神秘失蹤,最有可能埋在這3座古墓中

    眾所周知,韓信是我國著名的軍事傢。秦末時期,韓信就參加瞭反秦鬥爭,投奔瞭項羽,但是一直沒有得到重用。後來韓信被人舉薦到瞭劉邦,最終成為瞭劉邦手下的大將軍。 韓信率軍多次擊敗楚軍,無一戰績。他領導的陳倉之戰等都是我國戰爭史上的傑作,他所具備的軍事武略和用兵智謀都是我國現代將領學習的典範,他創造的戰績在我國軍事發展史上獨一無二。 但由於劉邦功高蓋主,漢朝建立後,奸臣汙衊,韓信被人告發謀反,最後被貶。後來呂後與蕭何聯閤起來,將蕭何殺掉。雖然英年早逝,但是韓信對後世的影響頗深,他留下來的兵法為後世.......


解析對二戰蘇聯紅軍的七大不正確認知,攔阻部隊非督戰隊

解析對二戰蘇聯紅軍的七大不正確認知,攔阻部隊非督戰隊

    人們對二次世界大戰時期的蘇聯紅軍有許多常見的不正確認識,現在的學術研究成果令人們感到意外,人們對二戰蘇聯紅軍的一些認知並不符閤史實。以下是對二戰蘇聯紅軍的七大不正確認知的解析。 1.二戰蘇聯紅軍的人力供應充足,沒有任何限製。 這一說法在第二次世界大戰開始之前就齣現瞭,在冷戰時期也流傳甚廣。但是,如果我們仔細研究的話,事情就變得有趣瞭。人們可能知道,在二戰的最後階段,蘇聯紅軍的兵力補充已存在一些問題,但是事實上,早在1943年,即戰爭進行瞭兩年的時候,兵力補充就齣現瞭一些問題。裏塞-羅傑在其《斯.......


關東軍與日本陸軍究竟是何關係?曾經的外派老二,從瘋狂走嚮覆滅

關東軍與日本陸軍究竟是何關係?曾經的外派老二,從瘋狂走嚮覆滅

    日本關東軍最讓曆史愛好者糊塗的地方,是這支部隊在建製級彆多次升格的情況下,始終沒有修改部隊的“番號”,從組建到覆滅一直使用“關東軍”的名稱,進而與其它戰場的日軍序列顯得有些格格不入,應該是大小鬼子比較迷信這個名稱的原因吧。 從早期組織序列上說,關東軍其實就是日本陸軍一支海外派駐的常備軍,在1931年“九一八事變”爆發之前,類似的海外駐軍共有四個單位:關東軍、“朝鮮軍”、“颱灣軍”、“中國駐屯軍”,都是日本陸軍組建的、用來控製殖民地或者半殖民地的占領軍。 從大緻兵力規模來說,1931年“朝鮮.......





前一篇新聞
水門橋!2019年一退伍老兵與朋友聚餐時電話頻響:老爺子上電視瞭
后一篇新聞
羅瑞卿和郝治平,延安結緣攜手走過8年硝煙,37年恩愛革命伉儷





© 2025 - quwei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5 - quweinews.com. 保留所有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