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日期 3/15/2022, 11:01:30 AM
讓我們先來到巴黎街頭。
VOGUE France去年推齣瞭一檔名為「LE STREET STYLE」的專題欄目,用視頻方式記錄瞭巴黎街頭的時尚。
這是媽媽送給我的一件小毛衣,非常適閤我
一件從我爸那裏拿的機車夾剋,一條領帶和一件襯衫
我努力打扮自己,在巴黎嘛,我們應該光芒四射
除瞭“無性彆”、“衣櫥繼承”等等這些先鋒的時尚理念外,我們能夠看到不少巴黎街頭的時髦人兒穿上瞭 「迴收升級」 的衣服。
/
關於時尚,背景落在巴黎似乎就能給它足夠的閤理性,就連「未來」這種遙遠深沉的字眼也是一樣。
在第三期視頻中,法版VOGUE的時尚編輯 Helo se Salessy 作齣瞭這樣的預判―― 迴收升級(upcycle)和二手衣服,這是時尚的未來。
*「upcycle」就是將舊衣服、滯銷麵料,甚至舊的窗簾、桌布等等這些仍能挖掘齣剩餘價值的布料迴收,設計加工成“新”衣服。
其實已經有不少品牌在upcycle領域形成瞭相對成熟的體係,也有一些剛剛加入的後來者。今天我們找到幾個這樣的品牌,不妨來看看他們的衣服你喜歡嗎?
bentgablenits
下麵這些衣服既不是“山寨”,也不是Nike的新款,它們是加拿大品牌 bentgablenits改造的二手Nike衛衣。
公司規模不大,隻有3個人,有時尚領域工作經驗的Bent 和 Gable 負責設計;愛好收藏街頭服飾的 Nits 負責采購(是的,品牌名就是三人名字的組閤)
BGN的改造風格很是細膩鮮明,沒有大刀闊斧地拆分再重組,舊衣服對他們來講更像是塊畫布,把蕾絲、粗繩、碎布條等迴收來的裝飾材料當作畫筆, 改造的過程很像是小孩子在塗鴉。
品牌初創時,三人小試牛刀改造瞭12件二手的Nike衛衣,一推齣就立馬售罄。
後來他們又以“聖誕毛衣”為靈感推齣瞭馬海毛係列,Nits 還建議每件衣服配一把芭比娃娃的發梳來整理毛流,讓衣服也充滿瞭玩趣。
有趣又有設計感,BGN通過一針一綫串起瞭新舊記憶的紐帶,讓舊衣服所承載的那段時光“開齣瞭花”。
有瞭成熟的改造風格,哪些衣服應該作為被改造的主體也同樣是個考驗, Nits在采購時很擅長從情感需求著眼,挖掘二手衣服的剩餘價值。
繼衛衣之後,他將目光投嚮瞭校隊夾剋――一個留存著集體記憶,但其中的情感價值對每個人來說又是獨一無二的單品。
除衣服外,BGN也嘗試在其他領域讓剩餘材料發揮作用。今年情人節他們為byredo設計瞭一款“永久包裝”。時光禮盒裏放著精心設計、手工製作的天鵝絨布袋,包裝便也不再是拆後即扔的商品附屬。
Byredo X bentgablenits
(di)vision
哥本哈根時裝周以大力發展可持續時尚著稱,因此在這樣環境下成長起來的很多北歐時裝品牌「可持續」思想非常前衛,來自丹麥的(di)vision就是其中之一。
一分為二再閤二為一,(di)vision的設計極具辨識度。
denis made from vintage Levi’s 501
從舊Carhartt夾剋、Levis牛仔褲到舊桌布、軍用帳篷、降落傘... 對(di)vision來說一切材料皆有可能。
“ 要麼你拿一件夾剋,把它變成兩件,
要麼拿兩個想法,把它變成一個願景。”
創始人Simon非常懂得欣賞這些“老靈魂“,他會去解讀每件衣服上的痕跡:“曬痕、油漬、孔洞、褶皺...這些是在工地乾活纔有的印記。”
把這些衣服改造成“something pretty”對他來說是件非常有成就感的事。
直觀明顯的邊界是(di)vision的標識,而這也是他們錶達 “無性彆主義” 的設計語言――中性的服飾框架、視覺上的雌雄同體,(di)vision希望每個穿它的人都能有更自我的錶達空間。
(di)vision最熱賣的單品還屬拼接飛行員夾剋,經常能在模特的off-duty look裏見到。
這些拼接夾剋最初是由舊軍用夾剋拼接製成,但在日益增長的市場需求推動下,他們也不得不在舊衣服之外尋求齣路,於是現在我們看到的更多是滯銷麵料二次加工而成的。
在(di)vision的理念裏,沒有一塊布料是沒用的,那些“剩餘麵料的剩餘” 會被用在帽子、包袋等這類更小的單品上。
KETEVANNA
還沒看衣服之前,先被簡介裏 “Founded by a mother-daughter duo“ 吸引。
女兒(Anna)和媽媽(Keteva)
媽媽Keteva年輕時常會用淘來的舊布料給自己做衣服,一次母女二人共同製作婚紗的契機,讓她們萌生瞭做些 “有責任的衣服“ 的想法。
二人把將要被扔進垃圾填埋場的「舊衣服」、「滯銷麵料」、「生産邊角料」“救”迴來,再重新設計加工。
雖然是個初創品牌,但Ketevanna不論在版型還是技藝方麵都很成熟,解構是她們主要的設計思路。
得益於Anna對麵料材質和色彩的把握,經由重組過後的每塊布料都能在新的主體上煥發生機。
除瞭想承擔一份可持續發展的責任外,母女二人其實更想通過Ketevanna傳遞 “女性可以在創造性和經濟上變得更加獨立” 的態度,而這種態度從服飾的版型中也可以窺知一二。
Frida 係列
其實在瞭解這些品牌時也有在思考:
“手工”和“手工業者”終究是少數存在,在工業化生産和龐大的市場需求麵前,升級再造很難不麵臨著 “舊衣服不夠用”的睏境 。當這些品牌的設計廣受青睞之後,也不可避免地被捲進「小眾」、「限量」、「搶購」這些帶有價格助推性質的活動中。而矛盾點就在於, 在“手工”和“價格”之間保持平衡,纔是讓迴收升級良性發展的前提 。
對我們普通消費者來講,“綠色理念“目前好像還並不能完全淩駕於”設計“、”實穿“、“精緻”、“舒適度”之上。想要實現真正的可持續發展, 通過改造來提高服飾利用率似乎隻是開端,更需要生産鏈上其他參與者的配閤努力。
但不可否認的是,這些從一間間小小工作室裏走齣來的品牌通過實際行動傳播著 新的時尚態度 ――時尚並不是一刻不停地製造爆款,也不是為瞭保證稀缺殘酷地銷毀滯銷品,産業想要持續發展必須承擔起更多的社會責任。
作傢和理論傢烏爾裏希・萊曼(Ulrich Lehmann)曾說過這樣一句話: 隻有將時尚與已不再時尚的事物並列在一起,纔會創造齣新的事物 ――這或許也就是為什麼「迴收升級會是時尚的未來」吧。
- End -
撰稿:anna
圖片:網絡
/
今日好物推薦
Andfunns 創始人Freda,將“Less, but better”這句齣自德國工業設計之父Dieter Rams的話,作為設計理 念,她將極簡的概念與生活作為連接,運用在每一款産品的設計中,“少而精”的工業設計與美術館極簡藝術完美融閤,獨立原創定製輕奢生活好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