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日期 3/4/2022, 9:26:24 AM
今年元旦,小天使交響樂團通過綫上直播的形式為聽眾帶來瞭新年音樂會。通訊員供圖
3月5日,廣州小天使交響樂團(下稱“小天使”)將再次站上海珠區少年宮的舞台,展示成立30周年教育教學成果。同一天揭幕展齣的“而立天使、藝演長廊”,則將展現“小天使”的成長史,見證30年的青春與探索。
時針撥迴30年前,廣州小天使交響樂團在廣州友誼劇院首演,一群平均年齡隻有12歲的少年,用一場高水準的演奏贏得瞭滿堂喝彩,成為廣東最早成立的少年交響樂團。誰都沒想到,最早齣發的樂團曆經30年,如今依舊活躍在逐夢路上。
30年光陰,有變,也有不變。不變的是台上喜歡音樂、認真演奏的少年,是小天使“走嚮高雅,走嚮世界”的初心。變化的是整個社會的文化氛圍,不再是春寒料峭中一枝獨秀的小天使,而是各種樂團百花齊放的景象,也摺射齣廣州城市文化綜閤實力齣新齣彩的新變化。
●南方日報記者 傅鵬
通訊員 羅雪蓮
敢為人先 締造多個第一
1992年3月29日,小天使在廣州友誼劇院一戰成名,這齣乎很多人的意料。其誕生之初就伴隨著諸多質疑聲:一個工業區成立的交響樂團能成氣候嗎?資金、師資、生源如何解決?高雅藝術能有市場嗎?樂團能挺到和觀眾見麵嗎?
迴憶起那段艱難歲月,小天使創辦人之一、團長蔡永偵感嘆,當時的海珠還是廣州的工業區,文化産業百廢待興,甚至被嘲諷為“文化沙漠”。此外,流行音樂風頭正猛,高雅藝術往往坐著“冷闆凳”,少年樂團更是聞所未聞。“憋著一口氣!”蔡永偵說,外界越是質疑,他們越是充滿韌勁。
危中藏機。當時,由廣州樂團小提琴演奏傢顧應龍執教的海珠區少年宮小提琴隊,在廣東省器樂比賽中榮獲金奬的第一,這讓蔡永偵看到瞭希望的曙光。“抓住這個機會就不放手瞭。”蔡永偵說,這支30多人規模的小提琴班,也成為小天使的雛形。
但小提琴班再優秀,對於可謂是“器樂大傢族”的交響樂團來說,也隻是一個聲部,其他器樂要怎麼辦?
“除瞭招募,缺的位置隻能藉人。”小天使雙簧管指導教師龍雄也是小天使的“元老”之一,他迴憶說,為解決師資問題,他們對每一個老師幾乎都是“三顧茅廬”,每天去星海音樂學院等學校和其他樂團“藉人”。為瞭讓聲部完整,小天使中還有小提琴學員改拉中提琴和大提琴,大傢都“一根筋”地想把事情做成,想盡瞭各種辦法把隊伍組織瞭起來。
人有瞭,資金怎麼解決?為瞭生存,小天使率先藉鑒瞭市場運作的方式,嘗試與市場主體洽談閤作,敢為人先地采用瞭“冠名”的形式。從“黑妹小天使”到“福壽仙小天使”“南國奧園小天使”,與企業的閤作讓小天使渡過瞭捉襟見肘的創立初期。
就是一次次逢山開路、遇水架橋的堅持下,小天使在廣州友誼劇院的首場演齣一炮而紅,此後更屢戰屢勝,締造多個“第一”。
最為關鍵的一場是1993年,小天使交響樂團代錶廣州前往北京音樂廳演齣。當年的新聞用“容納數韆人的劇場座無虛席”記錄瞭當時演齣的盛況,演齣樂團更是受到國傢領導人的親切接見和高度評價。
走嚮全國後,小天使交響樂團的天籟之聲更是傳遍全球。1996年,小天使應邀赴馬來西亞吉隆坡、檳城等地進行文化交流演齣活動,成為廣州第一支齣訪的青少年交響樂團,在吉隆坡舉行的音樂會在網上嚮全世界同步直播。此後,小天使“飛”到美國、日本、英國、新加坡等地,更捧迴瞭第37屆維也納國際青少年交響樂比賽的金奬。
此外,小天使還陸續發行瞭“小天使CD”“小天使VCD”“小天使DVD”等音像光盤,成為我國首個嚮海外齣版影碟的少年交響樂團。
小天使代錶廣州,在全國掀起瞭一陣交響樂風潮。
永葆青春 30年堅持做好一件事
“如果沒有小天使,我可能不會進入音樂教育這一行。”從星海音樂學院畢業後,溫國楠曾在音樂公司任職,也成功報考上事業單位,最終還是選擇瞭夢想起航的地方,成為瞭小天使的銅管樂團指揮、長號指導教師。正是他小時候看瞭一場小天使的排練,放棄瞭並不喜歡的鋼琴,遇到瞭最喜愛的長號,從此正式走上瞭音樂之路。
溫國楠隻是“迴傢”的一員,現在在小天使任教的老師中,不少就曾是小天使的一員。這麼多年過去瞭,小天使依舊是一群喜歡音樂、享受音樂的孩子們的舞台,而“迴傢”的“大天使”則從學生變成老師。
盡管榮譽載身,但小天使其實是一個區級少年宮組織、一群沒有編製的老師,帶領一群喜歡音樂的孩子們組成的“業餘”樂團。曆經30年,小天使不僅沒有曇花一現,更是愈發青春,原因何在?
在國傢一級指揮、小天使音樂總監侯丹平看來,自由的教學氛圍是一大原因。“沒有想到一做就做瞭快30年。”侯丹平記得,當時是在顧應龍老師的推薦下,於1994年來到小天使擔任指揮,一直任職到現在。當時很多轟轟烈烈齣場的樂隊如今都銷聲匿跡瞭,而不喊口號、默默做事的小天使卻走上良性循環。
“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蔡永偵錶示,小天使創辦之初,幾個創辦人就分工明確,他雖然愛好音樂但終究不是專業人士,所以幾乎不插手老師教學的事情。這個傳統一直沿襲至今,正是把師資擺在首位,保證瞭小天使對音樂追求的純粹。
生源的保證,也是小天使“永葆青春”的一大原因。“曾經一到畢業季就擔心學員流失。”蔡永偵說,所以他們很早就有意建設“梯隊循環”。除瞭和同福中路第一小學、海珠區實驗小學、昌崗中路小學等學校閤作保證生源,他們也探索齣一套人纔培養機製,堅持“錶演場上見真章”,形成良性的優秀樂手升團的選拔機製,也保持瞭演奏的高水準。
在海珠區少年宮主任潘筱茗看來,注重品牌效應、藝術上專傢引領、師資選擇上包容開放、堅持團隊和個人共同成長,這是小天使堅守30年的經驗。“簡單來說,就是30載堅持做好一件事,我們做到瞭,所以成功瞭。”潘筱茗說。
不忘初心 飛嚮更廣闊的星辰大海
今年元旦,小天使舉辦的新年音樂會如約而至,通過綫上直播的形式,延續瞭從1996年至2022年不間斷地舉辦的傳統,共27屆新年音樂會也成為廣州乃至廣東音樂愛好者的集體迴憶。此外,小天使還從1998年至2021年舉辦瞭21屆“六一”音樂會,為孩子們量身打造瞭一個“交響世界”,成為不少少年的音樂啓濛課。
侯丹平依舊記得1996年元旦首次舉行新年音樂會的場景,那時新年音樂會在全國也不多見,“首屆新年音樂會時小天使交響樂團隻有80人,基本是一個蘿蔔一個坑,如果一個學生生病請假,不可能有其他樂手頂上來”。
如今,小天使可謂是人纔濟濟,擁有交響樂、管樂、打擊樂三大係列一、二、三綫12支樂團,來自廣州的中小學樂手逾800多人。“不止是獨立完成一場音樂會,即使連續舉辦我們也能保證麯目不重復。”侯丹平自豪地說,小天使的學員在台下是一群“熊孩子”,但在台上卻是一群小音樂傢。小天使不是衝著培養專業樂手而去,而是培養孩子們對音樂的興趣,結果反而激發瞭孩子們的潛力。
羽翼豐滿後,小天使的目光不再隻聚焦學音樂的孩子,更關注對音樂有興趣的孩子。2012年,“廣州小天使交響樂中心”在海珠區少年宮成立,該中心全力打造成麵嚮廣大青少年音樂愛好者的交響樂學習培訓中心、交流中心、學校交響樂團建設指導中心、交響樂發展研究中心,結閤青少年特點,創新演奏形式、演奏麯目,保持樂團生命力。
“未來,我們希望從一個孩子到整個傢庭,提升整個社會的音樂素養。”潘筱茗透露,海珠區文化服務中心(海珠體育中心二期)已經封頂,其中就包括新的少年宮,有交響樂培訓大廳、交響樂演奏廳等硬件設施,將為提升小天使的輻射力提供新的陣地。此外,他們還在執信中學琶洲實驗學校開設新的分教點,這樣將實現小天使對海珠東中西部的全覆蓋,將音樂素質教育推廣到全區。
小天使的星星之火更是擴散到全市以及廣東。侯丹平介紹,小天使的老師們也幫助廣東各地的學校建立交響樂社團,不少學校如今都取得瞭顯著成果。
一枝獨秀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在潘筱茗看來,盡管走過30年,小天使也麵臨“後輩”少年樂團的挑戰,壓力不小。但良性競爭是好事,當年小天使的一枝獨秀,也從一個側麵反映瞭高雅藝術市場的不景氣,如今萬帆競發正是整個社會音樂素養提高的體現,小天使將不忘“走嚮高雅,走嚮世界”的初心,在音樂教育的麵上、質上再發力。
麵對星辰大海,小天使的新故事還在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