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日期 1/10/2023, 8:21:08 PM
如何保護老人、孕婦、嬰兒等脆弱人群?疫苗接種仍是最關鍵、最有效的做法之一。
但不同人群所麵臨的情況各有不同,中國市麵上又有四種疫苗可供選擇,公眾該如何選擇最適閤自己的接種方案?
對此,騰訊新聞鵝滴醫生專訪瞭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臨床藥劑師江劍剛(騰訊新聞搜索:寒江獨釣僧)。
一、不同類型新冠疫苗的優缺點
滅活疫苗
滅活疫苗是第一代疫苗,它是把一個完整的病毒滅活處理後打入人體,優勢是生産方便,因為不需要經過任何深化的工序。
另外,滅活疫苗相對更接近病毒本身。因為感染過之後有多種蛋白的反應,滅活疫苗在某種程度上同樣如此。它不但有刺突蛋白的反應,還可能有其他蛋白的反應,當然量相對來說不是太多。因為滅活疫苗畢竟是死的,沒有活性的,而人體的免疫係統是挺聰明的,對於死的東西和活的東西,它是有辨彆能力的,對於死的東西,人體的免疫反應相對來說就弱瞭一點,這就是滅活疫苗的特點。
重組蛋白疫苗
重組蛋白疫苗在安全性上具備優勢,因為它是用生化方式製造刺突蛋白,而且是在體外製造的,由於沒有用任何完整的病毒,所以安全性上比較好。但重組蛋白也有一個缺點,由於它隻用瞭一個小小的刺突蛋白,隻是病毒的一部分,所以當人體發現它的時候,免疫反應不夠激烈。所以我們看到,滅活疫苗開始隻要打兩針,後來不夠再加第三針,而很多重組蛋白疫苗一開始就要打三針。乙肝疫苗就是重組蛋白的疫苗,因為對免疫係統的刺激力度不夠,必須打三針。
腺病毒載體疫苗、流感病毒載體疫苗
腺病毒載體疫苗是通過另外一個載體,把病毒放入人體內,然後讓人體細胞去感染。所以人體會比較容易發現這種異物,從而産生免疫反應,而且免疫反應通常比較強烈。腺病毒載體疫苗通常打一針就夠瞭。
腺病毒載體疫苗的缺點就是它的載體。腺病毒在人體內也會産生免疫反應、産生抗體,從而導緻病毒的基因可能無法到人的細胞裏去,就已經在人的細胞外麵被我們的抗體消滅掉瞭,如果載體已經被消滅掉瞭,這種情況之下就産生不瞭免疫反應。
流感病毒載體疫苗,和腺病毒載體是一樣的概念和原理,區彆是載體不一樣。在我的理解裏麵,流感病毒載體被消滅的可能性比腺病毒還要高一點,因為腺病毒我們還是可以挑選的,但是流感病毒的載體,在某種程度上來說,效果可能還沒有腺病毒好。
應該如何選擇?
對於第三、四針的選擇,我的概念是這樣:腺病毒載體疫苗或者流感載體疫苗,一般一個人打一針到兩針最多瞭,然後同一個載體就沒用瞭。所以說,如果之前打瞭三針滅活疫苗,第四針打腺病毒載體疫苗的話,它免疫反應夠強,但以後如果要打第五針、第六針的話,可能就不能再選擇腺病毒載體疫苗。
重組蛋白疫苗也是一個很好的選擇,但是第四針選擇重組蛋白疫苗的話,要考慮免疫反應不夠強烈的問題,可能短期之內需要打第五針。後續中國如果上市瞭mRNA疫苗,相對來說可能是一個更好的選擇,當然它的免疫反應會更加強烈。
圖源:視覺中國
二、特殊人群的接種策略
三歲以下兒童
三歲以下的兒童,實際上被感染後的重癥風險是非常小的。他們會發燒、會咳嗽,但是要重癥到死亡,幾乎沒有相關的案例。美國在過去三年是疫情重災區,但整個美國過去三年,由於新冠有關死亡的17歲以下的人,大概隻有不到兩韆人,而且隻是和新冠有關的,還不是新冠直接造成肺炎死亡,所以說對這個年齡層來說,我認為危害是相對很小的。
但這是不是兒童不打疫苗的理由?絕對不是。實事求是地說,我們不知道小孩子感染新冠之後,會不會有後遺癥的存在,雖然我們的研究至今為止沒發現,但也不排除長新冠的情況。我們的兒童醫院是接收很多新冠患者的兒童醫院,我們也確實見過有些孩子齣現瞭一些長新冠的現象,比如疲勞癥:一般的孩子精神很好,但有些孩子去上學,中午就開始齣現萎靡不振的情況,且往往持續三到六個月的時間。所以建議還是給孩子接種疫苗,盡量不讓他們感染,或者盡量在感染之後能夠以最快速度痊愈。
腫瘤患者
腫瘤患者,特彆是正在放化療的患者,他們沒有很好的免疫係統,如果感染瞭新冠,基本上是沒有抵抗能力的。所以一般腫瘤患者在進行腫瘤治療之前,我們建議先不要打疫苗,因為在治療過程中,他們的免疫能力還很弱,打瞭疫苗也沒什麼用。而在腫瘤治療前已經打瞭疫苗的患者,則要等腫瘤這個療程做完,再重新評估是否適閤打疫苗。
但是當他們完成腫瘤的療程,白細胞或其他一些指標恢復到相對正常的環境的時候,我們就馬上建議他們打疫苗,也不需要等1~3個月,從數值上麵看白細胞基本正常瞭,基本上就建議打瞭。
孕婦及備孕期夫婦
我們一般建議,大傢最好在備孕前一個月就把疫苗打好。因為懷孕一般分三個階段:前麵三個月、當中三個月、後麵三個月,而造成流産的概率最高的階段是最開始的三個月。這三個月也是人體産生諸如腦組織、神經組織等最最基礎的組織的開始,最容易受到外界的乾擾。
在這段期間,哪怕是發燒,如果持續不退都可能對胎兒造成影響,所以如果在備孕之前一個月打好疫苗瞭,哪怕有疫苗一些反應,幾天也就過去瞭,不會影響懷孕。而且,疫苗的有效時間是3到6個月,懷孕前三個月被感染的機會相對來說不大。等疫苗保護力下降時,基本上也已經過瞭最危險的三個月,中間和後期時,胎兒相對來說比較安全瞭。
如果不知道自己已經懷孕,且已經到瞭第二、三期,可不可以打疫苗?我認為這個時候可以打,但打之前最好和自己的婦科醫生交流,因為每個人的體質情況不一樣。但我們通常認為,懷孕剛開始三個月內盡量不要打疫苗,如果疫情的風險確實很高,醫生評估可以打,那麼就聽醫生的。當然最好的方法還是在懷孕之前就準備好。
這樣的接種策略對男性也一樣。如果夫妻準備懷孕瞭,男性最好也在備孕前一個月打疫苗,因為發燒會影響精子的數量和質量,但精子的重新産生速度是很快的,基本一個月就把發燒的危害全部消滅瞭,對胎兒的影響也會小很多、或者沒有影響。
圖源:視覺中國
哺乳期女性
哺乳期的女性打疫苗沒有任何問題。疫苗隻有這麼小的一個針劑,基本上不可能跑到血液裏麵,因為我們從母親的母乳裏並沒有發現疫苗的殘留物。所以說,疫苗不可能通過母乳給孩子。
同時,打瞭疫苗之後,母乳裏會産生和母體一樣的抗體,雖然現在沒有研究錶明這個抗體一定可以保護孩子,但是從過去的一些疫苗的情況來看,這些抗體可以通過嬰兒的口腔黏膜層進入體內,産生一定的抵抗能力,因為小孩子黏膜是很有滲透性的。所以哺乳期的女性,我們也是建議打疫苗的。
高齡老人
高齡老人是絕對需要打疫苗的,我們生産這些疫苗的主要針對人群就是老人。新冠從2019年底開始的時候,受衝擊最大的就是老年群體。因為他們的免疫係統和免疫能力,從55歲開始就開始下降,所以他們産生抗體的能力,以及抵抗病毒的能力比年輕人弱瞭很多,所以他們應該是最早接種疫苗的人群。
很多老年人會擔心疫苗可能的副作用,但事實上任何一樣東西不能說是100%無害的,醫學本來就是平衡,就是利和弊的衡量。連我們每天呼吸的空氣裏麵都有可能有一些微量的東西對我們身體造成影響,難道我們就不呼吸瞭嗎?所以我們要考慮到如何把這個風險降到最低,哪怕可能齣現一些副作用。
從好處來看,如果這些高齡老人能夠打足疫苗,打好疫苗,雖然不能保證100%所有老人都安全,但根據香港大學在5月份的研究,計算過如果老人在3個月之前打過疫苗,之後重癥和死亡率可以減少20%。這是一個很瞭不起的數字。所以高齡老人要打,而且要打得比較密。
美國的高齡老人,疫苗已經打到第7針,一般老人像我的嶽父、嶽母、父親現在也打第五針瞭。我的父親是乙肝病毒攜帶者、高血壓,我的嶽父是高血壓、中風患者,我的嶽母是20多年的糖尿病患者,都是80歲以上的高風險人群,他們三個人感染之後,由於疫苗打得近,基本上兩三天就沒事瞭,而且他們感染的還是被稱為“地域犬”的BQ.1.1病毒。所以疫苗打得及時,對老年人的保護是很有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