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日期 2/25/2022, 5:42:21 PM
隨著高校去編製化改革大幕拉開,高校內部博士師資儲備過剩,人纔引進門檻節節拔高。引進特聘研究員成為不少高校保持科研競爭力的手段之一。
那麼, 選擇承受巨大的成果考核壓力、有非升即走風險的特聘研究員作為導師 ,是怎樣的體驗呢?以下是四位同學的真實經曆,他們酸甜苦辣的人生體驗,或為後來者提供些許指引。
01
如果可以重來一次,我會謹慎選擇
男-28 歲-坐標:武漢
我的博導是學校引進的第一批特聘研究員之一, 迴國時手握兩篇美國科學院院刊,乘著中部地區人纔引進的東風進入瞭我們學院。 用宮鬥劇中所言,導師齣身於大組,大組大牛多、方嚮多、課題多,凡是從該組齣來的人必有 CNS 傍身。
導師在美國做研究時,有專門的工作人員負責日常雜務,有傑齣的博後老闆層齣不窮的科研新思路,他隻需要做好實驗、寫好文章,兩耳不聞窗外事,學術成果猶如井噴式齣現。
然而,導師迴國後似乎開始水土不服。記得五年前剛建立實驗室時,作為開山弟子,我和同級學生承擔瞭大量采購任務,一點一滴地布置實驗室,可謂是創業的冰寒期。
成為導師後,他的身份發生質的變化,再加傢庭瑣事頻發,分身乏術居多, 和學校行政人員的日常交涉、和學術大牛的嫡係部隊相處時的暗流湧動 ,都會令內嚮且不善交際的導師倍感睏擾。如此種種,不勝枚舉。
背無大樹好乘涼,前方路途長漫漫,長期的高壓令導師無比疲憊。而壓垮導師精神的最後一根稻草,是他博士期間最好的兄弟,在沿海某所雙一流高校崗位上猝死, 讓他徹底變得佛係,放棄掙紮 。
博導最後一年考核期沒過,他選擇以高層次人纔的身份迴到傢鄉某所二本院校。而我,在讀博最後一年,成為瞭無導師、無實驗室、無課題的三無人員。所幸,勉強達到博士畢業最低標準,隻是時光若要倒流,我定會謹慎選擇。
02
畢業後,我就成瞭你
男-32 歲-坐標:成都
我 23 歲進入瞭導師實驗室讀研,從此開始瞭碩博連讀的生涯。彼時我的導師剛從國外某大牛門下博後齣站,三十來歲的年紀成為學校首批特聘研究員。保研學生交流見麵會上, 他神采奕奕地勾畫著科研藍圖,意氣風發、自信滿滿的樣子瞬間讓我決定選擇他成為我的導師 。
在我的眼裏,比起老師,他更像一位兄長。導師齣身於湖北某偏遠山村,靠著過人的天賦和努力,一步一步地走到今天,是寒門子弟改變命運的典範,讓從小失去父親、傢境艱難的我將其視為精神偶像。年輕的我渴望做齣一番事業。
實驗室建立初期,導師手把手帶著我們做實驗,從移液器使用規則到精密儀器的掌握,課題的閤理設計到學術道德的遵守,事無巨細地進行囑咐,讓我獲益匪淺。作為特聘研究員,導師承受著巨大的考核壓力,因而實驗室最早來的是他,最晚走的也是他。 哪怕妻子生孩子,他也隻是早上陪産,下午便匆匆地迴到實驗室指導學生論文, 我驚嘆於他將事業置於一切之上的決心與魄力。
功不唐捐,無數個晚歸的夜晚和清晨的陽光見證下,導師帶著我們刷新瞭學院的發文曆史,五年之期他順理成章地通過考核。而我,博士畢業後奔赴海外做博後三年,如今迴到傢鄉,踏上瞭和博導當年一樣的徵途,實現瞭年少的夢想!
03
我遇到瞭真實的自我
女-27 歲-坐標:廣州
我的博導是位年輕乾練的女性,她是一位單身主義者 。33 歲的年紀依然有著滿滿的少女感,並非那種網絡鼓吹的白幼瘦審美、精緻妝容保養極好的「少女」,而是充滿著真正的少女該有的元氣活力感和好奇心。看著她,你會不由自主地期待明天,期待那陽光明媚的明天,希冀那繁花似錦的明天,仿佛世界全無惡意。
她讓我看到瞭人生的另一種可能,原來人可以自由自在地從心而動, 原來人可以不按照社會時鍾去走完這一生。 博導是學院的特聘研究員,工作時她很享受自己全身心投入事業的狀態,生活裏她遊刃有餘,悠閑時彈得一手好鋼琴。自信從容的她永遠在發光。
一直到 25 歲,我未曾談過戀愛,即使動心也會被各種理性思緒壓製,工作似乎是我的第一愛好,不斷地變得優秀纔是安全感的來源。的確,全神貫注地工作讓我的事業春風得意,情場卻一片空白。 看到瞭她,我想或許我該勇敢地掙脫內心的繭,隨心而動,去做自己想做的事 ,去接受一顆真摯的心。
我想,博導帶給我最大的幫助不是科研成績,而是她讓我開始學會從容勇敢地麵對一切未知,而我也相信,我不再是最初的 babygirl, 我有足夠的力量主宰人生。
04
殺不死你的隻會讓你變得更強大
女-30 歲-坐標:上海
即使已經工作兩年,午夜夢迴之時想起讀博期間那段不愉快的時光,我內心依然會泛起陣陣波瀾,想要擁抱過去那個受傷的自己。
我的導師是特聘研究員, 傳說中極其「push」的老闆 。導師齣生於 80 年代中期,卻有著老年人般的古闆和苛刻,完美主義在他的身上呈現得淋灕盡緻。每周日雷打不動、風雨無阻的組會匯報是令人如坐針氈的時刻, 我並非怕苦怕纍之人,我隻是受不瞭導師那嘲諷的眼神和劈頭蓋臉的怒罵。
每天從早到晚地工作 14 小時,在導師的眼裏是你活該,年輕人就應該像草一樣長在實驗室,不迴寢室。齣現陽性的實驗結果,說明他指導得好,與學生並無關係; 齣現陰性的實驗結果,說明學生無用,做不齣漂亮的工作 。
離開傢鄉到上海四年,我從未去過外灘一次,因為沒時間進行遊玩,因為每天得隨時待命導師的召喚。導師的 push 的確卓有成效, 大量高質量論文誕生在他的考核期 。然而,性格溫厚的師兄被逼得罹患抑鬱癥,日日服藥。 我博士畢業後從此對科研産生瞭陰影,不再選擇從事本專業,成為瞭一名朝九晚五的體製內人員。
我慶幸我健康地活瞭下來,生活走入瞭正軌。那些殺不死我的讓我變得更強大,而我也知道走過低榖,便是春暖花開。
讀研讀博是人生中重要的體驗,有時選擇比努力更加重要!導師作為我們學術生涯中最重要的人,有一位好導師會讓你體驗到科學的魅力、人生的價值。總之,讀研讀博不易,要做好一定的心理準備,無論外界環境如何變化,保護好身心健康纔是最佳對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