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日期 3/21/2022, 3:11:16 PM
每個國傢的教育模式不一樣,每個傢庭的教育方式不一樣,所以傢庭裏的小孩子受教育的程度不一樣,但是一個國傢的整體教育程度呈現齣差距,這和國傢采取的教育方針和政策有關。
拿下一半諾貝爾奬的德國,與我們教育上差距在哪
諾貝爾奬是很多學者心裏最高的榮譽和殊榮,因為它認證瞭全球科學領域,文化領域,經濟領域等的極高的造詣,能夠得到諾貝爾奬不僅是個人的榮譽,更代錶國傢的榮譽。
但是在諾貝爾奬設立以來,得奬最多的國傢就是德國,差不多有超過一半的諾貝爾奬被德國人所獲。僅8韆萬人的德國,憑啥攬下一半諾貝爾奬?看看幼兒園就知差距在哪瞭。
近日,有一個德國的教育紀錄片很好地對這個問題進行瞭解答。在德國的幼兒園裏,不同年級的小朋友會被隨機分配到一個班級裏麵,而且教育模式也不是全日製,而是半天課程半天實踐。
實踐活動的時候會安排許多活動,比如遇到緊急情況應該怎麼自我保護,如何報警,瞭解信件是怎麼被送到收件人對方手裏的,包括政府部門的工作職能,流程和機製等工作的原理。
然後讓孩子們自己動手做衣服,搭配衣服,自己做生活中的事,鍛煉孩子的動手能力和提高孩子的主觀能動性。
而且,德國明令禁止過早開發孩子的智力成長,強調要給孩子留下足夠的想象空間去提升,他們的原則就是讓孩子快樂地成長和學習。
對比國內教育,德國的教育模式能給我們怎樣的啓發?
德國的幼兒園就已經這樣重視教育模式和方法瞭,可想而知,培育齣近一半的諾貝爾奬獲得者也是有它的道理的。而從德國的幼兒園教育模式,再對比國內的"超前教育",父母對孩子的教育有怎樣的一個啓發呢?
1、不要以成績為主導去逼迫孩子成長。因為以分數為主導的教育會帶給孩子一種成績就是唯一的誤區,他們的所有努力就是為瞭提高分數,這樣孩子是不會從學習中真正得到能夠提升自己的技能或者知識的。
2、不能一股腦讓孩子學習各種方麵的知識。孩子的學習要有針對性,除瞭普及日常生活的知識的必要性外,要給孩子一種能夠選擇自己喜歡的東西的感覺,不能急於讓孩子學這個學那個。報瞭奧數班,鋼琴班,然後又去學畫畫,學跳舞,學書法。這樣會讓孩子成為學習的機器。不要讓孩子産生對學習的抗拒感,要以興趣主導。
3、不要破壞孩子的想象力和獨立思考的能力。孩子有想象力和思考能力是好事,要加以保護和引導,不能把孩子一些奇妙的想法加以否定,並強加給他們現實的東西,這樣會讓孩子慢慢失去對一樣事物或現實的自我思考,會讓他們慢慢全盤接受來自外來既定的規律和道理。
如何全麵提高孩子的綜閤素質?
1、 給孩子普及各種社會知識和生活常識。
讓孩子知道某些常見的東西是如何存在的,有些日常工作是如何被完成的,讓孩子腦袋裏麵有個大概的認知,包括一些如何自我保護的方法,如何完成自己該做的事情等等。父母要在日常生活中注意對孩子的慢慢培養,父母要注重言傳身教。
2、讓孩子自己動手。
休息提高孩子的動手能力,不能因為心疼孩子或者以孩子還小為由,幫他們安排好一切,這樣他們會形成一個想法就是父母會幫我做,我可以不用學習。而且久而久之,孩子會慢慢喪失獨立能力。讓他們做自己的事,然後做的不好,可以讓他們一次次改正,這樣子孩子就會形成一種習慣,提高他們的動手能力。
3、培養孩子的想象力,引導他們思考。
讓孩子學習新事物並且讓他們自己思考,這樣他們會在腦袋裏麵有特彆深刻的印象。不能扼殺孩子的想象力,告訴他們想象的都是錯誤的,不存在的,這樣會讓孩子更加有依賴性,不會思考。要營造好的學習環境。
教育孩子,要選對教育模式,尊重孩子的成長,帶給他們一些空間和自由。慢慢挖掘他們的優點,不要破壞孩子天賦和靈性。讓他們慢慢被引導成長起來。
相信每一位傢長都是望子成龍,望女成鳳!
拿世界著名物理學傢楊振寜的話來說:想要讓孩子學好數學,第一步就是要先弄清數學的基本概念;其次是它的基本概念的由來,這就需要父母在輔導孩子數學題的過程中,陪孩子多讀一些數學方麵的書籍,玩一些數學遊戲。
然而,攀登數學的高峰並非易事。世界著名物理學傢楊振寜說:“我也認為數學很枯燥,但一看到劉薰宇的數學書,感到很驚訝。你還能像這樣學數學?”
楊振寜是繼牛頓和愛因斯坦之後最偉大的物理學傢。他能夠認可的數學老師劉薰宇是不會錯的。
劉薰宇又是誰?
劉薰宇與華羅庚、陳景潤等數學傢相比,並不齣名,因為他的精力主要在數學教學和中小學教材的編寫中。
劉薰宇一生寫過很多數學方麵的書,最有名的便是這三本:
第一本是《馬先生講數學》,主要講如何用圖解法求解一些算術四則問題
第二本是《數學趣味》,主要講日常生活中碰到的數學問題,我們講萬物皆數學,通過萬物來學數學是最快的。
第三本是《數學的園地》,這一冊就有點難度瞭,裏麵講瞭函數、連續、誘導函數、微分、積分和總集等概念及它們的運算法的基本原理。雖然有點深,但講解的方法很妙,六年級的娃,還能看懂一部分的內容。
同事把這書拿給孩子看,平時孩子也補習數學,有時候覺得上補習班有點枯燥。可孩子看這個書,卻覺得很有意思,而且還能把他在補習班學到的東西運用過來。
一看就看瞭個把小時還不覺得纍!傢長:實在是難得的好書!
對於劉薰宇先生編著的這套經典數學科普圖書,傢長們也給予瞭很高的評價,傢長錶示“這套叢書總體上有一種循循善誘,由淺入深的感覺,語言特彆有說服力”
可以說,熟讀這套書,小學和初中的數學就不用擔心瞭。
這套經典數學叢書,最大的好處就是能夠激發學生們蘊藏起來的學習熱情和學習欲望,讓學生們愛上學數學 ,許多傢長錶示《數學三書》是難得的好書,不可錯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