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日期 5/4/2022, 4:22:59 AM
努爾哈赤建後金稱汗後不久,先後乾瞭三件大事:
一是處死瞭弟弟舒爾哈齊。
二是處死自己的長子褚英。
三是將屢立戰功的嫡次子代善選為汗位繼任者。
努爾哈赤的猜忌
濛古有父死子繼的習俗,即父親死後,長子將繼承父親的牛羊,妻妾,而滿清的習俗和濛古的習俗相似。
公元1620年,側妃德因澤密報努爾哈赤:大妃阿巴亥曾兩次給代善送去吃的東西,代善很可能與阿巴亥有染。
阿巴亥為瞭給自己母子留條後路,曾先後給代善、皇太極送去吃的東西。
然而,皇太極雖然接受瞭阿巴亥送來的食物,但他卻在第一時間將食物麵呈給瞭努爾哈赤。
皇太極此舉便是嚮努爾哈赤證明瞭自己的清白。
反觀另一邊,代善卻欣然接受瞭阿巴亥送來的食物。
雖然滿清和濛古的習俗類似,但對於代善而言情況卻有所不同。
代善的兄長褚英,就是因為努爾哈赤的猜忌降旨處死。代善欣然接受阿巴亥送來的食物,努爾哈赤會作何感想?
自己還沒有死,代善就惦記自己的妃子,代善是不是急於上位,想要提前除去自己呢?
從理論來說,代善確實有圖謀不軌之嫌。
此事的發生,不僅使努爾哈赤冷落瞭阿巴亥。同時也對代善産生瞭厭惡之情。
壓死代善的“最後一根稻草”
隨後發生的一件事,讓努爾哈赤對代善更加不滿。甚至直接剝奪瞭代善汗位繼承人的資格。
代善因寵愛側福晉,苛待嫡妻所生的兩個兒子嶽托和碩��。努爾哈赤知情後將其叫到麵前訓斥。
原本隻是努爾哈赤的無心之舉,而代善卻請求誅殺自己的兩個兒子。
這樣請求不免會給努爾哈赤留下“刻薄寡恩,罔顧人倫”的不佳印象。
努爾哈赤大怒,在廢除代善儲君身份的同時,還將代善與兩個兒子分傢。此後正紅旗依然歸代善管理,鑲紅旗劃由嶽托掌管。
心灰意冷的代善
這兩件事成為代善一生的汙點。
努爾哈赤駕崩後,幾位掌權貝勒便以代善德行有虧為由,擁立皇太極成為新的汗王。
皇太極掌權後,為瞭維護統治便開始打壓代善、莽古爾泰、阿敏等三位掌權貝勒。其中莽古爾泰更是因為意圖謀反之事,被皇太極幽禁處死。
公元1643年,皇太極突然駕崩。
隨著皇太極崩逝而來的,便是後金皇族內部對汗位的激烈爭奪。
當時豪格掌管正黃、鑲黃、正藍三旗。而多爾袞兄弟掌管著正白、鑲白兩旗。代善本來是支持豪格繼承汗位,但豪格卻自謙的說瞭句自己“福小德薄”。
多鐸抓住豪格話術上的漏洞,錶示要麼讓自己做新的汗王,要麼讓代善做新汗王。
可以明確,多鐸的話就是一種變相的逼宮。
古代雖然講究兄終弟及,父死子繼,但從沒有發生過弟弟死後兄長繼承汗位的一幕。
努爾哈赤駕崩時,代善因私德有虧拒絕汗位,皇太極駕崩時,老邁的代善對於汗位已經心灰意冷。
代善與兩個兒子分傢後並不和睦,年過六十的代善即使奪得汗位,未來他又能將汗位傳給誰呢?
當時,代善膝下唯一齣眾的後人隻有孫子阿達禮一人,而阿達禮擁護的對象卻是多爾袞。
此時代善仗勢爭奪汗位,未來不管是皇太極的子嗣奪迴汗位,還是多爾袞奪迴汗位,都不會善待代善的後人。
皆大歡喜的結局
在眾人爭論不休時,索尼和鰲拜站瞭齣來,二人錶示汗位必須由皇太極的子嗣來繼承。
有趣的是,鰲拜齣身正白旗,而當時正白旗的旗主正是多爾袞。
早年間,鰲拜曾得罪過多爾袞,幸好得到皇太極庇護,纔沒有被多爾袞論罪處死。投桃報李之下,正白旗齣身的鰲拜便開始效忠皇太極父子。
眼見形勢劍拔弩張的濟爾哈朗(舒爾哈齊的後人),隨即提齣瞭一項建議――汗位由皇太極第九子福臨繼承,代善、濟爾哈朗、多爾袞成為輔政親王,同時兩宮太後輔佐福臨聽政。
就這樣福臨被擁立登基,成為後金第三任皇帝:順治帝。
題外話
皇太極執掌後金時,在打壓代善、阿敏、莽古爾泰的同時,曾下令史官刪除史料中有關代善生母的相關記載。
皇太極還下令,以先帝妃子之禮將代善的生母遷葬到瀋陽。
皇太極此舉就是在刻意貶低代善嫡子的身份,至今清史資料記載,代善生母的身份也隻是元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