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日期 2/28/2022, 3:07:02 PM
元宇宙到底是什麼?有人說,它是電影《頭號玩傢》裏的“綠洲”,即人們以虛擬化身的形式自由生活的另一個世界。也有人說,元宇宙僅僅是個資本運作下産生的烏托邦而已。
元宇宙玄之又玄,很多人高呼著,它已經露齣鋒利的牙齒,將革新真實的世界。
於是乎,一些不法分子開始以“元宇宙投資項目”“元宇宙鏈遊”等噱頭引導著大傢情緒,吸收大量資金。可在監管看來,這實則涉嫌非法集資、詐騙等違法犯罪活動。
且現下,元宇宙最直觀的錶現,隻不過是VR之下的沙盒遊戲。而日前,柒財經去瞭北京綫下VR門店體驗瞭一番後發現,如今VR遊戲尚達不到完全沉浸式的狀態。
團購10分鍾118元!玩傢纔剛剛“熱身”
戴上VR眼鏡,手執“槍械”,“負重”3公斤的VR主闆,玩傢們就可在數百平米的VR綫下場館中自由奔跑。
在一傢名為“未來戰場”的遊戲競技中心,據店員介紹,該門店總占地麵積達1000平米,是STEPVR的首傢直營門店。
由於是工作日,店內玩傢寥寥幾人。店員錶示,體驗館客流量主要集中在休息日。“周六周日兩天來的玩傢基本上都是需要排隊的。”
“一場進5―10人,每場時間基本都是10分鍾,排隊的話,也是比較快的。”他稱道,單日客流量能達到200―400左右。
於價格而言, “未來之戰”(遊戲十選一)10分鍾經典大空間VR單人券團購價118元/人(未標識,均為人民幣)。這樣算下來,玩傢每分鍾需花費11.8元。
而周末VR暢玩2小時售價366元/人,25次遊戲會員卡售價1380元。值得注意的是,商場中固定站位或固定座椅的VR綫下體驗店售價也在70至100元/人不等,時間均為10分鍾。
另外,針對一些團戰、多人組隊遊戲等,10分鍾的體驗時間僅夠“熱身”,部分玩傢在體驗10分鍾後會要求續費延時,而一些遊戲“發燒友”則直接選擇時間長的套餐。
五感尚未實現 體驗感有待加強
體驗館內,一體式VR設備主要有3部分:VR頭顯、形似背包的主機及釋放技能的“槍械”。
相比,大多外接式VR必須要連接不可移動的設備。而一體式VR的主機直接“化身”為背包,玩傢們可“帶機”在近百平米的空曠場館中運動。
以王者峽榖為例,玩傢遊戲角色“over”後,失去戰鬥力,敵方會趁機強攻。
為保護自己防禦塔不被攻擊,玩傢需迅速“復活”。而這時,被“over”的玩傢至少要跑100米纔能到達復活區“加血”,完成上述操作後,便可再與敵方交鋒。
店員錶示,10分鍾的劇烈運動包括奔跑、跳躍等,玩傢運動量至少達1公裏。 另外,其他人還可通過場館內的液晶顯示屏實時觀察,玩傢所處的虛擬現實遊戲中的環境和位置。
帶上VR設備後,柒財經眼前空曠的場館就變成瞭王者峽榖。遊戲過程中,柒財經和敵方均“爭分奪秒”試圖擊殺對方贏得遊戲勝利。雙方在這個過程中,需不停地奔跑、跳躍。
值得一提的是,STEPVR總裁郭成於去年年底公開錶示,元宇宙想進入下一個階段首先要有能調集用戶“五感”(視覺、聽覺、味覺、觸覺、前庭感覺)的設備。
且郭成提到,STEPVR真正集閤五感的設備將在今年麵世。而如今,柒財經在未來之戰的綫下門店中,僅能體驗到可調動玩傢視覺、聽覺兩種感覺的VR遊戲。
事實上,“體驗感”這一評價産品的重要指標,睏擾VR行業已久。
自2016年VR産業進入元年以來,眾多廠商相繼推齣VR設備,但用戶體驗感較差、技術受限、VR軟件不夠成熟等問題紛紛齣現,大量消費者不願再為其所謂的“科技感”買單。
好比,pico官方旗艦店中,一體機piconeo3先鋒版128GB/256GB內存分彆售價3199元/台、3599元/台。而用戶評價中,“頭暈”“後悔”“買來放灰”等不在少數。
此外,一位資深玩傢告訴柒財經,“長時間佩戴VR眼鏡會卡腦袋,綁帶鬆一些的話,我在奔跑、劇烈跳動時的視覺效果不好,太緊又會感覺壓鼻梁和眼眶。”
Oculus2銷量達韆萬 VR已迎來春天?
除綫下玩傢體驗感仍有待改善外,VR高端設備綫上銷售價格同樣“不菲”。以HTC VIVE Pro 2專業版為例,其官方標配售價約1.29萬元/台。
若用戶想連接遊戲PC端,其電腦最低配置需為i5處理器、USB3.0或更高版本端口及Windows 10係統。
也就是說,用戶想要連接電腦端體驗遊戲,不僅需購買VR眼鏡,還需有一係列能夠與之相匹配的設備。這也進一步增加瞭用戶體驗成本。
較高的體驗成本令普通消費者望而卻步。不過,部分企業已意識到C端價格問題,並作齣瞭相應的調整措施。
Meta創始人紮剋伯格曾論斷,要成為新一代VR平台,其需要銷售至少1000萬台Oculus設備,纔能吸引足夠的開發人員來構建生態。
Mate去年推齣的第二代Oculus Quest2,64GB、256GB內存儲存空間的版本售價分彆為299美元、399美元,而這一價格較一代便宜100美元。
而VR價格的下降確實刺激瞭消費。據Superdata數據顯示,Oculus Quest 2在2020年第四季度的銷量突破100萬台。目前,其齣貨量已超1000萬台,達到文紮剋伯格之前斷論。
隨著VR設備技術提升,銷量隨之上漲,加之綫下體驗店進一步升級,新注冊企業的數量也在暴漲,但離真正的元宇宙、全民VR還有一定的距離。
究竟,VR能否成為人們的“剛需”?還有待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