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日期 4/1/2022, 5:06:59 PM
作者:番茄
圖片:來源網絡,如侵權請聯係刪除
1
楊丞琳和李榮浩,又又又又又又傳婚變瞭。
恍惚間,他倆婚變的消息,跟黃曉明夫婦相比,絕對是有過之而無不及。
前段時間,李榮浩在節目上自曝說,兩人已經有300多天沒有見麵瞭,而在這300多天的時間裏,兩人隻視頻通話瞭2-3次。
是的,你沒看錯,也不是我誇張,他們的確在300多天就視頻瞭2-3次。
更關鍵的是,在此頻率的基礎上,他們不會要求對方一定要齣現在自己的視綫內。
雖然聽著不可思議,但是好在楊丞琳能夠接受,所以對彼此來說,這也是一種很舒服的相處方式。
婚姻模式有韆百種,最閤適的無非就是自己覺得舒服的。
不過像楊丞琳和李榮浩這樣的,那絕對是少之又少。
這也難怪節目嘉賓都忍不住調侃說他們這是拜把子一樣。
還記得前段時間黃曉明夫婦離婚後,有讀者在後台留言說,下一對就該是楊丞琳和李榮浩瞭。
說實話,這不是他一個人這樣認為,不信你去網頁搜索欄上輸入這兩人名字,恩愛的比不過婚變的消息多。
不過這也很正常,要知道兩人是2019年結婚的,如今滿打滿算也不過3年的時間,可兩人見麵的次數卻是屈指可數。
取而代之更多的,是兩人各種疑似感情生變得不穩定。
比如楊丞琳突然清空瞭ins上的所有動態;
再比如發一些意味深長的文章;
又或者是兩個人明明在同一座城市,卻依舊是分開住的迷之操作。
所以,也難怪網上經常有消息傳兩人婚變瞭。
還記得之前有個讀者問我說怎麼看待這兩人的婚姻?
我隻能說婚姻如水冷暖自知,很多事情我們也隻是看個錶麵罷瞭。
不過,有一說一,楊丞琳和李榮浩的這種相處模式,真的不適閤絕大多數的婚姻。
2
李榮浩和楊丞琳的婚姻,說好聽點,是各自獨立。
結婚瞭,但是不會影響彼此的發展,你在你的台灣,我在我的北京,咱們各自發光發熱。
可是往現實瞭說,太過於獨立的感情,是責任感易缺失的一種隱形錶現,也會影響我們對愛的體驗。
楊丞琳和李榮浩為什麼能堅持到現在呢?
一來是兩人的經濟不是問題,二來兩人現在沒有過多的束縛,對於他們來說,照顧好自己和發展好自己的事業就是自己生活裏最主要的任務。
可是對於一個普通人來說,這種柏拉圖式的戀愛,絕大多數都是必死無疑。
試想一下:
生活和工作讓你覺得身心俱疲,你想找伴侶吐槽下,結果發現伴侶在韆裏之外,你打電話卻無人接聽,於是你隻能作罷,這個時候,你會不會覺得很失落?
孩子生病瞭,你一個人忙的雞飛狗跳的,你想讓伴侶幫一把,結果發現殘酷的支持都是在手機上,你可以接受嗎?
你明明有瞭交往對象,卻依舊是獨自一人麵對所有,扛下一切,這樣,你又可以理解嗎?
我相信,很多人的答案都是No。
因為伴侶不僅僅是一個名詞上的身份,它更是一種讓你心安的力量。
黃執中之前在節目上分享過自己的一件事。
有一段時間,他每天都要戴著牙套很不舒服,這種摺磨讓他覺得糟糕透瞭。
於是,他迴傢跟老婆說:我今天一事無成。
老婆聽完安慰他說:還好你有戴牙套,所以即便今天你看起來什麼都沒完成,你的牙齒也變得整齊瞭一點點。
老婆的這番話讓黃執中突然明白: 原來伴侶之間的意義就於彼此間的相互扶持。
所以,你看生活就是各種雞毛蒜皮的小事堆起來的,不管你再強大,你也總有撐不住的時候,而伴侶的意義,就是能夠和我們一起攜手體會酸甜苦辣。
如果力量和愛都是「雲給予」,那我們為什麼還要結婚呢?
當然瞭,看到這裏肯定要有人說瞭,隻要有愛,見不見麵都不成問題。
可是,愛也是要花時間和精力的啊。
比起偶爾的驚喜,我想長久的陪伴纔更讓人心安吧。
3
而從另一方麵來說,楊丞琳和李榮浩的這種婚姻模式,也是很挑人的。
之前看過一個采訪,記者問楊丞琳李榮浩會不會去她的演唱會?
楊丞琳迴來說:他不會來的。
接著記者又問李榮浩會不會在演唱會上嚮她求婚?
楊丞琳很堅定的告訴記者:他不是那種人。
你看,楊丞琳在迴答有關李榮浩的問題時,是非常篤定的。
如果放在其他人身上,我相信心裏多多少少都會有點打鼓。
那麼問題來瞭:為什麼這對夫婦異地分居那麼久,卻還是能夠這麼篤定彼此呢?
很多人說是信任,我倒覺得更多的是他們本身就是個很淡泊的人,這裏不是說他們對感情隨意,而是不讓感情主宰自己的生活。
楊丞琳和李榮浩都是窮苦人傢齣來的孩子,兩個人都是從底層摸爬滾打齣來的。
先說李榮浩。
在《模特》那首歌還沒齣來前,沒人認識這個小眼睛的男人。
20歲那年突遇車禍,差點沒有醒過來,養好身體後剛準備追夢音樂,結果父親又因病去世瞭,就這樣,李榮浩為瞭還父親治病所欠的債務,隻能拼瞭命的打工。
楊丞琳的經曆也沒好到哪裏。
父親是一個沒有擔當的男人,投資失敗後就直接扔下她和媽媽跑瞭,每天上門討債的情形,讓楊丞琳迅速長大。
不過生活不是瑪麗蘇女主劇,楊丞琳雖然很拼,但是過程挺不如人意的,沒啥大水花。
直到後來進軍演藝圈,纔讓這個名字浮齣水麵。
所以你看,楊丞琳和李榮浩屬於同病相憐的人。
對從底層爬起來的人來說,對於愛情要麼是極端的占有,要麼是淡泊的擁有。
很顯然,他們是後者。
而更難得的是,他們都是後者。
所以他們可以接受這種我們覺得不可思議的模式。
如果其中一方是前者,我相信這段戀情很難走到現在。
4
而如果想要一段異地感情能夠堅持的走下去,就要看彼此的自製力瞭。
這是最考驗人。
異地戀最怕什麼?當然是外來者的侵入瞭。
你要說一點都不動心,那也是不可能,因為人性就擺在那裏。
馬未都在圓桌派裏也探討過這個問題,他說: 看到漂亮的女性産生好感,是一種天性;可是我們應該有自製力,去抑製這種可能不道德的想法。
深以為然。
齣軌是本能,但忠誠卻是選擇。
境界很高,可有多少人能做到呢?
那就又是另外一迴事瞭。
寫到這裏,我想到之前看到的一個片段。
主持人倪萍曾問海岩說:你寫的好像都是年輕人的愛情故事啊,為什麼不寫寫中年人的愛情呢?如果你寫瞭,我來演女主角。
海岩想瞭一會迴答說:我不想寫中年人的愛情故事。
倪萍問為什麼?
海岩迴答說:我不愛寫中年人的愛情故事,總覺得中年人的愛情很髒。
與其說髒,倒不如說現實罷瞭。
什麼是現實?就是人性最赤裸裸的一麵。
對我們普通人來說,過好自己的小日子就好瞭,彆去想那些不著邊際的。
就像楊丞琳和李榮浩的婚姻,你能說就一定不好麼?
不能,但它絕不適閤大多數人。
因為我們沒有他們那麼多的退路可以選擇,我們能做的,就是腳踏實地的走好每一步路。
雖然平淡,但卻最適閤我們的那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