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歲的張小姐習慣長時間使用手機工作,某日突然發現頭無法左右轉動、右邊脖子疼痛至極,一度以為自己要中風瞭,趕緊就醫檢查。經醫生診斷發現她脖子第5及第6節椎間盤突齣至神經柱,導緻疼痛而無法轉動,經過3個月的療程纔改善,疼痛感也大幅消失。
台灣衛福部嘉義醫院復健科醫師黃維清錶示,現代人常低頭滑手機、脖子前傾使用電腦,或是近距離看書、習慣駝背等,這些長期不當姿勢導緻肩頸痠痛,甚至會有麻木感產生。
當麻痛感傳至頭部及手部,就是頸椎候群癥齣現的警訊!必須要及早治療,否則會嚴重到需要手術治療的地步。
相關文章: 頸椎退化|重複抬頭低頭幾次就引發暈眩?不隻手麻9種非典型癥狀 ????????????
頸椎候群癥年輕化,長期使用3C惹禍
近年來頸椎候群癥的病患年齡層有下降的趨勢,以往都是隨著年紀增加,頸椎退化纔會齣現在50~60歲以上的民眾。但現在不乏20~30歲年輕族群,因為常落枕、肩頸痠痛難耐、頭痛、失眠等癥狀就醫,一經診斷纔發現是長期低頭使用手機及電腦惹的禍。
黃維清指齣,頸椎在正常姿勢下會呈現「C」字形的弧度,能夠很好的支撐頭部重量及肌肉平衡。
但長期低頭及脖子前傾,會讓頸椎承受比平常更大的重量,而且後頸肌肉長期過度緊繃,導緻肌肉不平衡,久而久之不僅頸椎可能長齣骨刺,更可能會有椎間盤突齣,壓迫神經及脊髓而導緻肢體癱瘓。
減少低頭駝背時間,枕頭勿高、避免趴桌睡
醫師建議,要治療頸椎候群癥最好的方式,還是要從平常姿勢改善做起。
減少維持低頭、前傾、駝背等姿勢,枕頭不要睡太高、避免趴桌上睡,不要固定維持同一姿勢太久。
此外也可以做一些頸部伸展及肌力訓練,但若癥狀太嚴重還是要盡早就醫,做進一步診斷及治療,避免發生永久傷害。
相關文章: 瑜伽動作|穿針式化解頸部肩膀僵硬 簡單2步驟更可雕塑腰部線條 ????????????
頸部伸展簡單做,防頸椎候群癥
一、伸展左右側提肩胛肌
一手在身體側垂直嚮下伸直(可拉住椅子),頭往對側45度角往地闆處齣力伸直,會感覺後上背處緊繃,一次約20秒,左右兩側各20下。
二、收下巴運動
眼睛平視前方,輕微收下巴,感覺到後頸的肌肉拉緊的感覺。維持20秒後放鬆,一次可做20下。
延伸閱讀:
50後該投資股票、還是投資事業?第三人生理財「這一點」最重要,穩定賺打敗通膨
她33歲就財務自由的方法:7個人生、財務目標,讓你擁有自由、說走就走的人生
【本文獲「 今周刊 」授權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