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日期 3/13/2022, 4:59:24 PM
“給我1000架殲-6,我將革命之火播到全世界”一個擲地有聲的聲音傳瞭齣來,我們可以從他的聲音中聽齣他對革命的那種熱愛,以及慷慨激昂,而這個人的名字就叫黃永勝。
黃永勝是我國的開國上將,他的一生經曆瞭很多的大起大落,在那個風雨飄零的年代,他為革命奉獻瞭20多年,是一位英勇無敵的驍將,可他卻在晚年的時候走上瞭一些彎路,最後落得個晚節不保的名聲。
值得慶幸的是,他的妻子項輝方在他被抓之後,堅決和他劃清界限,所以並沒有受到黃永勝的牽連,甚至還將官越做越大,不過不知為何,項輝方在去世之後,選擇和黃永勝閤葬陵園,那麼他們之間有怎樣的故事呢?
相識於微時
1918年,項輝方齣生瞭,她的這個名字也是父母對她的期許以及重視。雖然傢境並不是很富裕,但父母為瞭可以給她更好的教育,還是毅然決然地將她送到瞭保定女子師範學院,而項輝方也不讓人失望,在校期間就多次獲得先進青年的稱號。
上世紀的中國,內憂外患,風雨飄零,這所有的一切都牽動著項輝方的心,為瞭幫助更多的人,她毅然決然的決定投身於革命。
當一名軍人,努力學習著先進的思想與知識,最終憑藉自己的努力成為婦女抗日救國會組織部的部長,哪怕在革命事業處於低潮的時候,也從來沒有放棄過自己的信念,一直在用自己的積極樂觀影響著身邊所有人,帶動著他們一起剋服睏難。
也是在這個時候,項輝方遇到瞭自己的愛情。她和黃永勝是在工作的時候認識的,黃永勝在偶然間見到瞭英姿颯爽的項輝方,一見鍾情,兩人有著共同的理想和目標,很容易便走在瞭一起。
在那個戰亂的年代,他們兩人相互扶持,經曆過戰火的洗禮之後,愛情也隨之升溫,最終結成瞭伴侶。
意見相左生矛盾
在那個動亂的時期,有很多人一招不慎,滿盤皆輸,黃永勝也不例外。
黃永勝,原名黃敘錢,他早在鞦收起義的時候參加瞭革命,隨著部隊一起到達瞭井岡山,而這個時候他纔是一個班長。
在之後的一次戰鬥中,紅四軍軍部附近突然齣現瞭一股敵軍,情況十分危急,是黃永勝帶著全班的戰士展開反擊,並且將這股敵軍擊退,這纔保障瞭紅四軍軍部和前衛的安全,他也因此得到瞭主席的錶揚,“黃永勝”這個名字是主席幫他改的,寓意就是希望他在之後的革命道路上能夠勇往直前。
黃永勝也確實沒有辜負主席的希望,在之後的土地革命戰爭和抗日戰爭,解放戰爭時都立下瞭赫赫戰功。可與此同時,他也做瞭很多錯事和壞事,他有著許多男人都有的惡習――沾花惹草。
黃永勝曾因為和一個地主小姐交往的事情,受到瞭司令員的狠狠批評,之後在解放戰爭的時候被調到瞭林的手下,也算是入瞭他的陣營。
如果生活作風在一定程度上還可以被寬容的話,那麼思想上的滑坡就絕對不可原諒。在全國處於特殊時期的時候,黃永勝為瞭博齣位,大肆編織罪名,陷害曾經的同僚和上司,最後被判處瞭長達十幾年的刑期和開除黨籍。
其實在黃永勝犯錯誤之後,項輝方一開始對他的那些所作所為錶示反對,並且還強調過,如果黃永勝一再執迷不悟,自己將會與其解決夫妻關係,奈何黃永勝一條道走到黑,最後成為瞭囚徒。
與黃永勝不同,項輝方無論在什麼時候都一直堅持自己的底綫,從來沒有攀扯過他人,不僅如此,她還會不顧個人安危盡自己最大的力量去保護那些受迫害的人,也會對一些不好的活動進行製止。
人生分叉成兩路
黃永勝在70年代初期被撤銷瞭一切職務,和他一起被撤的,還有另外三位將軍,他們幾個一起被關押在北京的衛戍區第三師師部。
一開始他們的夥食和普通人都一樣,每天隻有八毛錢,可對他們幾位早已吃慣瞭美味佳肴的將軍來說,這些簡直難以下咽。
黃永勝忍無可忍,選擇寫信嚮上麵反映,希望能將夥食適當的提高一些,主席看到之後當即批復:他們應該吃好,也有資格吃好。
有瞭主席的同意,他們的夥食很快得到瞭改善,基本上頓頓都有肉,偶爾還可以喝上一點牛奶,生活的很不錯。
1981年,黃永勝被判刑13年,不過當時考慮到他年事已高,身體也不是很好,而他也畢竟功勛赫赫,於是在他被判刑三個月之後,決定將他保外就醫安排到瞭青島生活,1983年4月26日,黃永勝因病去世,享年73歲。
與黃永勝不同的是,項輝方並沒有受到影響,在黃永勝剛剛被撤職的時候,兩人便辦理瞭離婚手續,之後的項輝方仍然奮戰在第一綫,繼續乾著自己的本職工作。
因為從年少開始便從事婦女方麵的工作,項輝方也很瞭解婦女兒童到底需要的是什麼,之後的她也一直為讓軍人子弟接受良好的教育,而四處奔波,終於在根據地為孩子們建瞭一所乾部子弟學校,也為全國的隨軍子弟的上學難題做瞭很好的錶率。
哪怕在新中國成立以後,項輝方也從未停止腳步,她一直秉持著“活到老,學到老”的良好品質,不斷學習著新的知識和新思想,還經常跑到各個地方的子弟學校進行實習,努力提高著自己的能力。
而當1964年她迴到工作崗位上的時候,就獲得瞭組織的嘉奬,之後的她更是不斷的升職,擔任過中央軍委總參謀部的辦公室主任以及軍政大學的辦公室主任等職位。
2003年3月6日,項輝方因病去世,終年85歲。而在她去世之後,他的子女們在經過考慮之後,還是選擇將兩人閤葬,兩人也終於在湖南省鹹寜的園林中再次團聚,所有的是非皆有定論,而這對於他們兩個應該也是最好的結局瞭吧。
結語:
"夏日消溶,江河橫溢,人或為魚鱉。韆鞦功罪,誰人曾與評說?"其實這世間萬物都可以算得上是矛盾復雜的結閤體,人當然也不例外,我們沒有辦法隻憑事情的錶麵便簡簡單單的去評論一個人的是與非、功與過,往往一個人看待問題的角度不同,就會發現人的多麵性和豐富性。
對黃永勝和項輝方來說,他們最大的不同就是,項輝方一直堅守本心,絕不動搖,一心一意的跟著黨和組織走,哪怕受到打擊,也會一直堅持下去,這纔有瞭後來的輝煌,而黃永勝卻在後來的日子把對組織的熱忱弄丟瞭,從來都不懂得剋製自己,最後導緻思想上有瞭滑坡,這纔從一名將軍成為瞭囚徒。
而項輝方“活到老,學到老”的這種精神,也很值得我們學習,這不僅僅是一種自我充實,還是一種生活態度,所以一定要無時無刻的堅守本心,不忘初心,在麵對問題的時候,可以做齣正確的抉擇,不為世俗所惑,這樣纔能活齣精彩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