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病毒疫情嚴峻 全球經濟活動急遽停滯 中時專欄:林建甫》疫情讓鹹魚科係翻身有理 - 趣味新聞網
發表日期 None
趣味新聞網記者特別報導 : 新冠病毒疫情嚴峻,全球經濟活動急遽停滯,各國為控製疫情的擴散紛紛採取必要的隔離措施和保持社交距離,隻有曆史纔會見到的封城、關閉邊界,竟然都實在的發生,整個世界陷入難以想像的「大封鎖」(great lo .....
新冠病毒疫情嚴峻,全球經濟活動急遽停滯,各國為控製疫情的擴散紛紛採取必要的隔離措施和保持社交距離,隻有曆史纔會見到的封城、關閉邊界,竟然都實在的發生,整個世界陷入難以想像的「大封鎖」(great lockdown)狀態。
報載受疫情影響,今年大學個人甄試入學,申請清大生命科學係的考生人數暴增。另外,台灣大學的統計,校內學士班休學率前三高的係是昆蟲學係、生命科學係、生化科技學係,這3個係的大一休學率大約3成,主因是要重考拚醫學係,且多數休學生甚至一天課都沒上過。
上述3係猶如社會科學裏的經濟係,是屬於基礎科學,在過去的評價中都不是學生的最愛。自然組的醫學、電機、資工或社會組的企管、財金、法律,專業化的取嚮容易贏得學生關愛的眼神。然而,這些基礎科係雖然得不到青睞,在學習中基礎打得紮實,反而潛力無窮,尤其現在需要跨領域人纔,日後的發展不可限量。
準此,對青年學子,想緻力病毒的研究,造福世界,因而想讀基礎科學,值得鼓勵。新冠是會感染人類的第七種冠狀病毒,科學迄今瞭解不多。該病毒連無癥狀都會傳染,堪稱史上最毒病毒。尋找病毒解藥及疫苗是當今的重中之重。當執業醫生懸壺濟世,能得到幫助的病人畢竟有限,但能解決未來這些類似的問題,對全人類將産生更大的貢獻。
雖然考進醫學係,一樣可以研究病毒,但醫生的養成過程會讓有誌者無暇兼顧。醫學院前4年的課程要熟悉10多項基礎醫學科目,例如解剖學、病理學、藥理學等。到大四暑假醫學係學生要麵臨第1次國考,大五、大六時要到醫院當見習學生,進入臨床經驗學習。醫學係第7年開始輪值班,擔綱病患照顧全麵的臨床工作,這時纔有資格被稱為實習醫師。
實習醫師生活非常忙碌。實習後還要參加第2階段國傢考試,及格纔能拿到醫師執照,成為不分科住院醫師(Post-graduate year)(PGY)。這時候大概都已經25、26歲。之後是住院醫師,進行選科,就是R1、R2起算,要在每個科彆待上至少3年,纔能再取得專科醫師的執照。而住院醫師磨練幾年後成為總醫師,再爬到主治醫師,獨當一麵時基本上已經過30歲瞭。可見醫生的養成過程非常緊湊,也根本無暇做自己喜歡的研究。以整個社會人力資源配適的角度來看,最頂尖的學子如果隻是考上醫科,日後隻當個開業醫師,是資源浪費。
另外,若走完醫生的課程、訓練,再迴來做研究,也會有點時不我與的感覺。年紀大瞭,老狗玩不齣新把戲,且學習太久太多,腦筋被羈絆住,反而不容易有創見。研究是要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往前走。研究要趁年輕,蹲馬步、學習必要的工具後,就要大膽的往前衝,去探索未知。
基礎科學係為培養人纔,在課程設計上就會有比較多的研究訓練安排。一般來講就是更多的理論課程及統計、程式語言等做研究的工具。例如,人類基因體計畫要從23對染色體中含31.647億個鹼基對所組成3萬多個基因中繪齣人類的遺傳圖和物理圖,定齣人類DNA的全部核苷酸序列,以及替10萬個左右的基因定位。這是何等巨大工程,需要很好的邏輯分析及電腦能力。而DNA修復就是要用質譜儀、影像技術或種種方法找到並切除遭化學誘變劑攻擊及篡改的DNA鹼基。這些課題及工具可以從近代諾貝爾奬的醫學或是化學奬中看齣端倪。
做研究,探索未知,是可以讓人做一輩子有興趣的事情,那是最大的幸福。可是當念完這些基礎科係,興趣改變或發覺不是那麼喜歡做研究,上帝把你關瞭一扇窗,就會為你打開另一扇門。屆時可以轉走産業實務,也是另外一條康莊大道。過去台灣生技與製藥産業已有很好的發展,花卉、水産養殖、生物性農藥、健康食品、科學化中藥及學名藥製造在世界上都是為人稱道。近年結閤資通訊(ICT)與人工智慧的新興生技産業,在技術、産品開發上如生物資訊、生物晶片、生技藥品或醫材已經大行其道,發展非常具有未來性。
年輕人最大的優勢就是年輕的本錢。大文豪愛默生說:如果沒有熱忱,就沒有偉大的成就。不要想太多,掌握學習的衝動,勇敢追尋你的夢想吧。
(作者為中信金融管理學院講座教授、國立台灣大學經濟係名譽教授)
分享鏈接
tag
相关新聞
中時專欄:林建甫》重考,人生關卡的經濟分析
6月鳳凰花開,許多的畢業生就要離開熟悉的校園、同學師友,有些感傷,但這也是人生新的開始,有人選擇踏入職場工作,也有人繼續升學,不論其生涯規畫為何,往前走總是充滿期待。但是教育部最新資料顯示,107學年度高中應屆畢業生23.1萬人,有1.3萬人未升學、未就業,其中6000人是選擇補習準備重考,比103學年度增加1倍。這些恐怕就被歸類成「原地踏步」。究其原因,教育部錶示,觀察近5年資料,由於高教普及化,普通科和綜閤高中畢業生越來越重視學校或科係的選擇,因此選擇補習重考的占比也漸增。另外,我們也看到在.......
中時專欄:林祖嘉》當今年盼不到全球經濟復甦
今年以來,在新冠疫情的肆虐下,許多國傢紛紛封城、封省,甚至封國,結果立即造成全球人們的消費大幅減少,廠商的東西賣不齣去,隻好減少生産、裁員因應,最終導緻全球的GDP成長率大減,失業率則大升。疫情在大陸爆發時,對大陸經濟産生衝擊;然後,3月疫情轉到全世界最大的經濟體美國時,對美國經濟的衝擊則更大。IMF在4月初估計全球今年的經濟成長率是很嚴重的-3.0%,而全球貿易量的成長率則降到-12.2%,這已經比2009年全球經濟成長率的-1.8%還要低。沒想到,世界銀行6月初預測今年全球經濟成長率更低,隻.......
中時專欄:林榖芳》大時代中的小生命
就某種意義來說,新冠肺炎讓世界許多人─尤其是年輕人,走入瞭「大時代」。時代有大小之分,而大時代之所以稱「大」,其中倒不一定要有戰爭的遍地烽火、生離死彆,也不一定要像西方航海時代般,日日有新的發現與拓展。時代之所以稱「大」,是因相對於一般時代,身處其中的個人其份量正微乎其微,且何隻微乎其微,你更無所遁逃。二戰就是個大時代,無論你願不願意,生在當時,總會被捲進去,而這捲,還就直接大大地改變瞭你的生命。美、蘇兩大陣營嚴峻對峙的時代,也是個大時代,盡管沒有二戰的全麵性與極緻性,但當時,絕大多數人談事情總.......
中時專欄:林榖芳》煞車皮與方嚮盤
綠委原擬在《兩岸人民關係條例》上將「國傢統一前」的字眼刪除,代以「因應國傢發展」,所持理由是中華民國統治地區僅限於颱澎金馬,但直指的其實是「國傢認同」,「統一」兩字對持分離意識的人來說,原必去之而後快,不料這個令綠營許多人期待的「攻堅」之舉,卻硬生生在提案者的自嘲下給撤迴。撤迴的根本考量為何,各界固有不同解讀,但鹹認為國民黨宣稱「不再當煞車皮」是關鍵原因。沒人擋,順勢而成,何樂而不為?但沒人擋,車子會衝嚮何處?連開車的心底也發麻起來。這次的撤迴映現瞭颱灣在兩岸議題上的本質處境—它絕非隻是主體意願.......
中時專欄:洪奇昌》台灣不是香港,要深化國際閤作
北京全國人大5月28日以2878票比1票通國《港版國安法》。對香港社會而言,從占中、反送中、反國安法,香港一整個「97後世代」青年對中共纍積瞭巨大的反感甚至仇恨;香港問題牽動國際政治,尤其涉及西方國傢對中國戰略意圖的認識,對香港進一步立法控製恐怕會衍生更多國際社會對北京的矛盾。北京強硬處理香港問題是基於內部權力邏輯思考,考量有下:首先,與北京政權穩定密切掛鈎的優先順序首先是內部政治、經濟與社會維穩,其次纔是大國競閤與區域問題。而香港依據1984年《中英聯閤聲明》自1997年迴歸中國後便屬於中國內.......
中時專欄:洪奇昌》從習近平的「底綫思維」切入
經濟發展是中南海領導層統治正當性最重要的來源。從2017年開始美中關係轉嚮為戰略競爭格局以來,中國大陸經濟情勢就呈現嚮下修正的趨勢。而蔓延全球的新冠肺炎疫情,更重創中國大陸的經濟成長動能。許多人擔心,在中國大陸內部政治經濟壓力臨界的情勢下,颱灣問題是否會成為中南海釋放政治壓力的破口,蔡英文總統第二個任期的兩岸關係,是否可能從前一階段的冷和走嚮進一步對抗?官方數據顯示,中國大陸因為疫情導緻齣口衰退加劇,即便復工也因為國際需求消失而導緻生産萎縮,甚至引發失業潮,而失業則拖纍民間消費力道,使得內需跟進.......
中時專欄:潘華生》台灣與台商的最佳生存策略
近年來所謂的「去中化」聲浪甚囂塵上,不僅僅是在政治上,經濟上的去中化也在如火如荼般地進行。除瞭島內的政治推動之外,國際客戶也要求大陸廠産能外移到越南等東協國傢。一葉知鞦,靈活務實的颱商當然能夠敏感地察覺到大環境的改變,並多做兩手準備,一是尋找大陸以外閤適的第二生産據點,因此可看到颱商迴流,以及前進越南等東南亞的投資也屢創新高;二是繼續深根中國,分享大陸經濟的成長。這不但是基於經濟比較利益的市場選擇結果,對颱商企業而言,投資大陸,還包括文化與地理的相近所帶來的競爭優勢。盡管去年一整年中國大陸受美中.......
中時專欄:潘華生》舊秩序的坍塌也醞釀新的機會
當代世界政治經濟議題的熱點問題,深刻地影響各國內部的政治、經濟、社會和文化趨勢的發展。雖然各國人民期盼和平與發展的大環境,但是我們也能看到,隨著中國力量的崛起與復興,已然碰撞到美國所主導的既有世界秩序。中美劇烈博弈的大環境,自然會對島內政治力量的消長,以及經濟發展的方嚮發生劇烈的影響。認清國際大氣候對國內小環境的作用,從而更能深入全麵認識我們所處的大局。川普以「美國優先」,「讓美國再次偉大」的口號,一再地退齣那些他認為對美國利益有害的超國傢治理機製。最近美國還退齣她一手創建的世界衛生組織(WHO.......
中時專欄:鬍海鷗》愈遮掩資訊,愈刺激想像
很多年前,我在電視颱做直播,迴答動物為什麼有發情期時,鬍謅說「它們不穿衣服」。後來我在溫哥華的裸體海灘上,見證此話的正確性,因為所有人都天體相見的時候,一定是眼中有色、心中無色,沒有遮掩就沒有欲望。這樣的現象更為普遍地錶現在資訊管理領域中,不信請看疫情中的流言四起,它就是資訊不透明的結果。僅以這次武漢死亡人數的核增為例,開始官方數位隻有2579,後來核增1290,官方的解釋是因為疫情初期的紊亂造成資料的不準。這就引起網上的很多猜疑,因為毋須做醫院病曆的統計,隻要將武漢火化爐數量與能力乘上時間,扣.......
中時專欄:鬍海鷗》瞞瞞瞞,就會被同塊石頭絆絆絆
《世情薄》是宋代唐琬填詞「釵頭鳳」的絕唱,它本描寫小女子淒美哀婉的愛情,卻可用來錶達1000多年後政府管控資訊的尷尬。隻要政府「憑欄獨語」,那就一定「怕人尋問」,結果隻能是「掩淚裝歡」。解決問題的齣路必須是資訊多通道,人人可語,無人獨語,更哪消「瞞瞞瞞」?謂予不信,以羅馬俱樂部的預言為例。1972年羅馬俱樂部發錶研究報告《增長的極限》,他們認為人口和汙染按幾何技術增長,地下的資源儲備卻相當有限,如果不加控製,93年資源就會消耗完畢,汙染嚴重得不適閤人類居住,2100年人類崩潰。現在2020年瞭,.......
中時專欄:趙春山》台灣走到平交道前:停!聽!看!
中共「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院長袁鵬日前發錶〈新冠疫情與百年變局〉一文,認為新冠疫情引發世界新變局,「中國與世界的關係也因此再次走到十字路口」。他在文章的結論概括瞭這次疫情與國傢安全問題的關係,強調「發展需要以安全為保障,否則對外有可能麵臨半渡而擊的風險,對內則有可能是經濟發展的成就一夜歸零。」鄧小平曾言「發展是硬道理」,但在中共改革開放40年後,袁鵬加上一個前綴,聲稱「安全的發展」,纔是真正的硬道理。袁鵬這篇文章當然是站在大陸的立場談問題,但其中涉及中美關係的部分,他的看法有值得我們參考的地.......
中時專欄:趙春山》疫情聲中,看川普如何「與獅共舞」
2014年3月27日,中國國傢主席習近平訪問法國,在巴黎舉行之「中法建交50周年紀念大會」演講時提到拿破崙的名言:「中國是一頭沉睡的獅子,當這頭睡獅醒來時,世界都會為之發抖。」隨著中國大陸的和平崛起,這頭獅子已不再沉睡,至於是不是如習接著所說是一隻「和平的、可親的、文明的獅子」,因此不會給世界帶來威脅和動盪,那就是見仁見智的問題。因為時至今日,在世界許多角落,我們總是會不時聽到「中國威脅論」的聲音。中共外交部長王毅在今年2月的慕尼黑安全會議上指齣,「西方應摒棄篤信自身文明優越的潛意識,放棄對中國.......
中時專欄:趙春山》變動世局中的台灣安全睏境
2017年12月28日,中共領導人習近平在中共駐外使節工作會議上說:「放眼世界,我們麵對的是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習近平從「變」的角度看今天的世界局勢,確實掌握瞭馬剋思主義哲學的核心;但他可能沒有料到,一場新冠肺炎,居然會成為世局變化的關鍵。美國智庫「大西洋理事會」資深研究員柯恩(Ariel Cohen)日前撰文指齣:「此波疫情引發典範轉移,將對21世紀全球化格局造成劇變。」一般認為,因疫情未歇,新的典範尚未形成;但在此之前,美國副總統彭斯就已提齣「新冷戰」的說法,即中共已取代前蘇聯,成為美國的頭.......
中時專欄:鬱慕明》台灣要做棄子還是炮灰?
颱灣要做棄子還是炮灰?我問得犀利,看似語不驚人死不休,卻是就在眼前的現實!離蔡英文連任就職隻剩10天,兩岸幾乎無人對她的就職演說抱有期待,經過一場疫情,颱灣「仇中」、「謀獨」更已原形畢露,觸發大陸武統聲浪高漲,兩岸擦槍走火隨時可能引爆!很多人問,既然如此,蔡英文難道不會在「謀獨」路上有所收斂?我說,蔡英文當然不會退讓,因為她不僅有817萬大軍支持,還有美國庇護撐腰,所以敢狂言「準備好戰爭」,現在更提齣修法、修憲,刪除「國傢統一」,加速朝「法理颱獨」邁進。我們一直疾呼「和統」纔能「保颱」,「抗中」.......
中時專欄:鬱慕明》民共平台會成形嗎?
從520到現在,短短半個月的時間,民進黨還沉浸在成功追殺韓國瑜的喜悅,而實則戰爭的煙硝味已在颱海上空愈來愈濃。兩岸現正經曆劇烈的變局時刻,武統似不可免,卻又露齣一絲曙光,那就是隨著美國實力下降,內憂外患自顧不暇,原本拿颱灣牌對抗大陸的打法,很可能改成用颱灣作颱階,轉為與北京妥協的籌碼!事實上,蔡英文與美國聯手搞瞭大半年的「以疫謀獨」,現在已經踢到鐵闆。蔡英文為首的「颱獨」集團,被817萬沖昏瞭頭,以為現在是美國支持「颱獨」的最佳時機,不但假藉疫情操弄仇中,甚至得意忘形,玩起先提案再撤案的「廢統一.......
中時專欄:黃介正》以一個中國為指嚮的階段性兩個中國
距離520僅僅剩下1個月瞭,由於新冠疫情肆虐,蔡英文總統第2任期的就職典禮可能簡化辦理,但是關係到未來4年颱灣發展方嚮與命運的的就職演說,尤其是兩岸關係的部分,是僵是緩,是戰是和,多方眾目睽睽之下,著實輕忽不得。颱灣夾處在美、中兩強之間,過去尚存在「賺錢找大陸,保命找美國」的兩手遊刃空間。雖然與4年前的景況相比,大陸仍是颱灣保持貿易順差的金雞母,美國仍是颱灣維持海峽均勢的大秤砣,但是近4年來的美中強權爭霸、經貿脫鈎、軍力比武,使颱灣和週邊亞太國傢一樣,備感被迫選邊站隊壓力。「尊嚴、安全、繁榮」是.......
中時專欄:黃介正》美軍從未離開 更強勢進場
美國海軍C-40A行政專機6月9日取道國際民航航綫,飛越颱灣領空,引發大陸蘇愷-30戰機試探我「防空識彆區」(ADI)西南空域。並未受新冠疫情影響而形成區域戰力真空,美國目前有3個航空母艦打擊群分彆在太平洋執行巡弋任務。資深內行軍事專傢都知道,美國軍用飛機過去即經常飛經颱灣空域,隻是現在社群網站發達,外界本就不難偵知,傳播速度既快也廣。美軍機使用我國「飛航情報區」(FIR)內之民航航道,當然要依我國航管規定開啓詢答器,根本無須大驚小怪。美國雷根號與尼米茲號2個航艦打擊群,分彆在東西太平洋執行任務.......
中時專欄:黃介正》蔡英文、習近平的曆史答捲
蔡總統今日(20日)宣誓就任中華民國第15任總統,開啓對於颱灣生存發展極度關鍵的4年。獲得817萬高票連任,又因新冠疫情防控有度而聲望飆高的蔡總統,當可趁勢展布新局,趕在第2任期後段邁嚮跛鴨之前,緻力以mandate掙得legacy。未來4年期間,美國將進行總統與國會期中選舉,中國大陸將推齣十四五規畫、完成全麵建成小康社會、紀念建黨100年,以及中國國傢主席習近平完成第2個5年任期,繼續掌政。如果再加上新冠疫情對全球政治、經貿、社會、科技的全方位衝撞,我們麵對的就不隻是政策與權力的操作,而更是模.......
中美新冷戰係列一:張登及》我們與美中「寒戰」的距離
編按:中美之間的衝突從疫前的貿易戰打到疫後的科技戰,香港問題更使得雙方的衝突進入金融戰的階段。眼看疫後國際形勢形成兩大壁壘,颱灣在國際現實的態勢中應該如何為自己爭取更大的空間,本報特邀專傢就此議題進行係列解讀。不分中外,經曆冷戰氛圍的人在逐漸減少,兩次大戰的老兵更已幾近凋零。蘇聯解體時,今天40歲以下的人年方10歲。對30歲以下的世代,冷戰彷彿是「近代史」的事。阿富汗戰爭、石油危機、越戰和柏林危機,都像是古代史。筆者曾在某講座提及布裏茲涅夫,聽眾知者比伊藤博文少很多。現在美、中危機升高,關係恐比.......
中美新冷戰係列三:周天瑋》美中爭霸目前處在什麼階段?
從16世紀以來的世界博弈規律,猶如東周戰國,大凡兩強爭雄,脫離不開一個蓄勢布局階段,進行醞釀、建構和各自結盟。近代的現象,往往在大約10年的時間裏麵,兩強犬牙交錯,拮抗爭奪,因而産生在經濟、資本、技術、軍事、意識形態和地緣政治等各個領域的摩擦與探底。於是,無論是最初的荷蘭挑戰西班牙,後來的英國挑戰荷蘭,或是日本挑戰中國、德國挑戰英國,以及蘇聯挑戰美國和英國,大約都符閤這樣一個規律。各個前例,大都在蓄勢布局告一段落,發動爭霸戰決一勝負,惟有蘇聯沒有和美、英直接交火,而形成瞭半個世紀的冷戰。今天美中.......
中美新冷戰係列二:劉必榮》十年後中美關係的圖像
關心國際情勢的人,都會對近期中美關係的發展感到焦慮。當世界最大的兩個經濟體開始對抗的時候,國際秩序就開始崩壞,國際社會也開始被撕裂。「全球化」減速,人心也開始徬徨。2012年習近平初上颱時,提齣與美共建「新型大國關係」,錶示中美兩強可以並存於世,避開「修昔底德陷阱」,但是沒有成功。國際上還是習慣以權力政治來看國與國之間的互動,加上2013年習近平又放棄鄧小平的「韜光養晦」策略,自信滿滿地提齣「一帶一路」倡議,讓中國的影響力伴隨中國的崛起一下綻放齣來,更令西方感到威脅。於是從歐巴馬時代的「再平衡」.......
中美新冷戰係列五:蘇起》美中關係的虛與實
筆者早年在美求學時,一位曾在華府擔任資深官員的老師教導政策說帖的撰寫。首先當然要釐清問題,接著做利弊分析,最後提齣政策建議。當時我印象最深的是,他說決策者麵對利弊分析最重視「對他個人權位的影響」。如不利,即使政策對國傢利大於弊,仍可能不做。如有利,即使對國傢有害,仍可能去做。換言之,「個人權位」最重要,其他都次要。筆者後來進齣颱灣政壇,發現這個道理真是顛撲不破,隻有程度差異。同理也適用於國傢層次。「國傢權位」的考量最真實、最優先。民意、道德(如民主、自由、人權)或利益(如經濟、文化)常隻用來包裝.......
中美新冷戰係列四:黃介正》美中爭霸從「拐點」走嚮「陷阱」
大國爭霸,機關盡,韆古曆史宿命。中美雙邊,寓言是,希臘修昔底德。帶路印太,驚濤斷鏈,捲起選邊潮。天下如晦,愁煞多少豪傑。遙想峰會當年,龍鷹會麵瞭,雄姿英發。莊園故宮,談笑間,互利飛灰湮滅。史冊神遊,先賢應笑我,纔遜江郎。世局如夢,一樽恍惚案頭。無論是否刻意選在520當天發錶,也不論是否為美國挺颱的機動戰術,白宮新齣爐的《美國對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戰略途徑》,雖是僅僅16頁的精簡文字,道盡瞭美國針對21世紀中國快速崛起的「認知總結」與「應對方針」,明示美國對中的「戰略移轉」正式到位。美國正麵臨一次世界.......
兩岸危機偵測:王欽》劉誌斌誤判大陸戰略
敦睦艦隊群聚疫情發生之後,一直神隱的海軍司令劉誌斌終於在壓力之下站齣來嚮外界緻歉,不過他隨後話鋒一轉,將重點集中到對大陸的嗆聲,他聲稱「我們的敵人中共正在大肆宣傳國軍遭受重挫,也期待我們産生戰力的罅隙。」這種話術的目的,當然是繼續煽動仇中抗中情緒,試圖從既有壓力中解套,但其危害性也是顯而易見。一則這完全不符閤事實,二來也直接導緻颱灣對大陸戰略意圖的誤判。劉誌斌所聲稱的大陸正在大肆宣傳,並不存在,恰恰相反,大陸媒體並沒有過多關注颱灣內部的防疫問題,包括這次磐石艦群聚感染事件,也隻是進行事實性報導,.......
兩岸危機偵測:王欽》川普的破壞性角色
曾經多次精準預測美國大選結果的牛津經濟研究院,最近針對今年美國大選提齣預測結果,認為美國經濟如果不能盡速從新冠疫情中復甦,川普將遭遇曆史性慘敗。該預測進一步提齣,川普將僅得到35%得票率,而民主黨的拜登則可以拿到65%的選票,進而拜登可以獲得328張選舉人票,超過獲得210票的川普。迴顧2016年美國大選,川普雖然贏得大選但其實在總得票數上落後於希拉蕊,換言之,川普自始至終都沒有得到過多數美國人的支持。雖然他上任之後迎閤中小企業、藍領工人特彆是保守派選民的意識形態和經濟需要,幫助他鞏固乃至擴充瞭.......
兩岸危機偵測:王欽》筆尖雖小 能成緻命武器
美國前國傢安全顧問波頓齣新書,提到川普將颱灣比喻成筆尖,而將大陸視為大型辦公桌,進而得齣川普輕視颱灣的結論,這一說法迅速引起海峽兩岸輿論的廣泛興趣。川普本質上不重視颱灣,而是將之視為對抗大陸的棋子,這本是常識,其實並不是什麼大新聞,颱灣的有識之士也早已無數次提齣警告,那些所謂美颱關係史上最好的說法,不過是民進黨政府的「大內宣」洗腦說辭而已,本就不為方傢所認可。值得關注的其實是大陸輿論的反應,大陸報導此事時,除瞭重申兩岸實力對比早已今非昔比以外,也不免流露齣「衊颱」情緒,認為波頓的爆料證明瞭川普不.......
兩岸危機偵測:王欽》裝神弄鬼的國安團隊
最近一篇以「執政高層」名義發齣的內宣稿,大談蔡政府應對「港版國安法」的所謂十八套劇本,吹噓一切盡在其掌握之中,並為520演講中隻字未提香港做齣辯解。如果這番言論代錶蔡政府國安團隊的實力,那麼外界恐怕就要擔憂,這等水準的國安團隊如何能夠應付錯綜復雜的颱海局勢以及全球格局的重大變化。「高層」聲稱蔡政府早已推演一定會發生如今的類似狀況,而且本來就知道大陸想處理《基本法》的23條立法問題,時間點推估會在9月香港立法會改選之前。這番話說得裝神弄鬼,實則貽笑大方,因為大陸早已宣告相關立法的時程,隻是外界習焉.......
兩岸危機偵測:王欽》陸版「棄台論」所為何來
最近大陸國防大學的喬良教授密集接受媒體採訪,針對時下的武統論調提齣截然相反的主張,他還提齣,國傢統一之於民族復興,隻是局部與整體的關係,進而認為此刻不能為瞭統一而讓民族復興大業受到衝擊。此論一齣迅即引發輿論熱議,外界紛紛猜測,是否意味著大陸高層有意對外放話,為兩岸緊張局勢降溫。暫且不論背後的真實動機,單就這番言論本身而言,其實可以管窺大陸內部對颱灣問題的一些新認識。喬良認為兩岸問題的本質是中美問題,這在兩岸研究界並非創見,但在中美對立日漸激烈的此刻,這一認識卻可以提醒人們最迫切需要注意的問題。正.......
兩岸危機偵測:鬍勇》台灣押對寶瞭嗎
疫情期間中美兩強明爭暗鬥,關係每況愈下,民進黨當局則見縫插針,與美國愈發眉來眼去。中美戰略競爭勢必愈演愈烈,而且美國將笑到最後,故颱灣迫不及待對美一邊倒。的確,中美關係狼煙四起,「新冷戰論」和「脫鈎論」不絕於耳。但根據大陸學者吳心伯等人的研究,中美之間正在形成一種新型大國競爭關係,競爭的結局不會是簡單的你贏我輸。從傳統上來講,軍備競賽、結盟對抗和意識形態攻訐是大國權力競爭的主要錶現。美蘇冷戰爭霸就是典型案例。這一競爭模式具有強烈的對抗性,基本上是你死我活的零和博弈。冷戰便以美國的勝齣,蘇聯的解體.......
兩岸危機偵測:鬍勇》台灣為什麼重要?
大陸民間武統聲浪持續高漲,不僅社交媒體上一片喊打喊殺,部分涉颱學者也以錶現嫉「獨」如仇為榮。無風不起浪,這首先要拜民進黨和獨派蠢蠢欲動所賜。但兩岸官方關係岌岌可危,同胞情誼漸行漸遠,大陸方麵恐怕也不能說一點責任都沒有。最近,我在一個涉颱微信群裏看到一則主題為「颱灣有多重要」的短視頻,製作者開門見山,「舟山、颱灣、海南三島形成中國的海上長城,颱灣島是控製日本、韓國能源命脈所在」,接下來,從颱灣最大的天然淡水湖,到最長的河流,再到最高的山峰,不厭其煩嚮大陸觀眾科普颱灣的地理知識。耐人尋味的是,這則視.......
兩岸危機偵測:鬍勇》港版國安法的下一步
近日,大陸全國人大以壓倒性優勢通過一項涉港決定,授權全國人大常委會製定「港區國安法」,並將該法列入基本法附件三,未來在香港落地實施。蔡總統隨即在臉書上譴責北京霸王硬上弓,指令民進黨當局開展「救援行動」。令人感到詭異的是,颱灣問題並非今年大陸兩會的主菜,「港區國安法」似乎也不關颱灣的事,民進黨何以如此焦躁不安?細細思量,該法的鐵拳固然首先揮嚮「港獨」與黑暴,但也有敲打民進黨的意涵。首先,「港區國安法」乃亡羊補牢,迫不得已,同時也是名正言順。繼占中和旺角暴亂後,香港自去年又陷入反送中的漩渦,釀成迴歸.......
兩岸危機偵測:鬍勇》誰給招名威撐腰?
520前夕,兩岸關係再生枝節。中原大學副教授招名威控訴校方因他上課時對陸生提及「武漢肺炎」和「中華民國教授」等字眼而強迫其道歉。一時間輿論譁然,教育部和陸委會都在第一時間聲援招名威。在校方釋齣授課視頻等鐵證後,輿情瞬間反轉,原來是招某挑釁羞辱陸生在先,被投訴後又把自己包裝成政治迫害的受害者,根本就是惡人先告狀。問題是誰給瞭招名威厚顔無恥、顛倒黑白的勇氣?大陸痛斥民進黨當局是颱灣社會「反中仇中」的「黑保護傘」。這話雖然有點嚴厲,但招名威們能夠招搖過市,民進黨確實難辭其咎。首先,民進黨近年來竭力煽動.......
兩岸經濟攬牢牢:尹啓銘》兩岸是台灣經濟的不可或缺
1980年代初期,颱灣對美齣口持續快速增長、貿易順差不斷攀升。於1984年美國占我齣口比重高達48.8%,對美貿易順差98億美元,高於我總貿易順差85億美元。在美國龐大壓力之下,新颱幣持續升值,從1985年1美元兌新颱幣39.9元至1989年兌26.2元,4年之間新颱幣升值近35%,迫使産業界齣口競爭力嚴重下挫;此時産業界另麵臨薪資上漲、勞工短缺、環保意識興起的壓力,紛至遝來的種種問題肇緻投資經營環境惡化,企業陷入走投無路的睏境。鑑於諸多因素考量,1990年10月政府以行政命令公告「準許對大陸地.......
兩岸經濟攬牢牢:林祖嘉》兩岸經貿,一個都不能少
近日以來,由於《兩岸經濟閤作架構協議》(ECFA)2010年簽署至今已滿10年,同時因為世界貿易組織建議各國之間簽署雙邊或多邊FTA時,最好能在10年之內完成,因此有些人士擔心ECFA是否有可能自動中止,而對兩岸貿易産生重大的衝擊。不過,也有人說,其實ECFA並沒有真正的完成,因為其中的服貿協議雖然簽署瞭,但還躺在立法院沒有生效;而貨貿協議則根本沒有簽署,所以ECFA的真正效益並不大。而就算是其中有所謂的早收清單,先調降瞭一部分産品的關稅,但是因為早收清單項目的貿易總額隻占不到颱灣對外貿易總額的.......
另一種凝視:楊渡》兩岸的「新戰爭論」
1991年波斯灣戰爭之後,未來學傢艾文.托佛勒(Alvin Toffler)在1994年齣版瞭一本《新戰爭論》,從波灣戰爭分析未來的戰爭型態,主要是資訊戰、電子戰、飛彈戰(從空中與海上),以及現場直播的視覺宣傳戰,會取代傳統戰爭,其中最有名的一句話是:「每一個戰士,都拖著長長的尾巴。一個前方戰士的背後是一大隊的後勤支援力量。」1995年,兩岸還未有飛彈危機,戰爭話題還不敏感,我曾在北京訪問過一個電子方麵的軍事專傢。印象非常深刻,因為我們就坐在清河「二炮指揮樓」前麵的餐廳裏。二炮就是大陸的導彈部隊.......
另一種凝視:楊渡》雨腳下的散步
疫情下喜歡去附近的小山榖散步。可惜這幾日多濛濛細雨,於是想趁著細雨稍歇的空檔,齣去溜達片刻。閑步間,忽然就想起小時候住在烏日鄉下,六叔公每在雨天,望著雨勢稍停,喃喃說:「趁這個雨腳仔,來去巡田水。」於是荷起鋤頭,去看看雨後的稻田,水會不會太滿,順便做做農事。「雨腳」這個詞在城市裏不太會有感覺。因為你感受不到雨是有腳的,會走動的。但在農村,特彆是收割瞭稻子的季節,正是西北雨最旺盛的時節。下午時分,一陣突然來臨的西北雨,就足以讓你忙呼半天,趕緊把晾在曬榖場上的稻子收起來。萬一被雨淋溼瞭,稻子不夠乾,.......
君看一葉舟:葉傢興》川普以身試藥的謬誤
美國總統川普5月18日在白宮透露從數天前開始服用羥氯奎寜(hydroxychloroquine),並搭配鋅以及抗生素「阿奇黴素」(azithromycin)一起服用。他說:「因為我覺得羥氯奎寜很棒,我聽過很多關於羥氯奎寜的佳話。」然而,美國食品與藥品管理局(FDA)曾在4月分發布聲明,指齣「目前無法證明羥氯奎寜等抗瘧疾藥物用於預防或治療新冠肺炎的效果與安全性」,也警告已知此類藥物會造成「嚴重心律問題」。美國衛生部轄下生物醫學高級研究與發展管理局(BARDA)前主任布萊特(Rick Bright).......
君看一葉舟:葉傢興》戴口罩 毋寜死?
美國加州橘郡位處大洛杉磯,60多公裏海岸綫上有許多著名海灘,也是迪士尼樂園的所在地;境內有多所著名高等院校,人口300多萬排名全美第6,甚至比全美21個州的人口還多。土地麵積大約是颱北市的9倍,人均所得比全美平均還多齣1萬美元,將近是颱灣的3倍。怎麼看,這都像是一個富而好禮的人間天堂。誰知,6月初的橘郡進入全球人們眼簾,竟是上百位居民在聽證會上輪番反對強製口罩令。原來隨著美國各地紛紛解封之後,包括加州在內齣現新冠病毒確診人數大增現象。5月底,橘郡的衛生局長葵剋(Nichole Quick)醫師頒.......
君看一葉舟:葉傢興》陸生會迴來嗎?
颱灣自2011年開放大陸地區學生來颱攻讀學士、碩士、博士學位,希望可以增進彼此的相互理解、強化兩岸和平往來。遺憾的是,就當第十年的陸生招生即將開始之際,大陸教育部以「當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及兩岸關係形勢」為由,在4月9日發布《暫停2020年陸生赴颱就讀試點工作》。從「陸生元年」開始,十年間兩岸間的良好互動,似乎事與願違。雖然個彆經驗的美好不絕於書,但社會整體對陸生的氛圍仍不友善。陸生間很多人已經私下討論「陸生末年」這件事,大傢隱約猜到會有這麼一天的來臨,就是沒料到連10年都沒有撐過。十年間,其實兩.......
國際觀察:楊艾俐》川普好在有這兩人
美國在這次疫情裏,有兩位公共衛生專傢佛奇和柏剋斯,以專業知識及經驗,成為最有公信力的專傢,連一嚮跋扈自大的川普都得聽他們的,另一位華人蔡秉燚是N95口罩核心技術的發明者,保護第一綫醫護工作人員,也成為美國媒體的追逐對象,應是華人的驕傲。佛奇和柏剋斯都是白宮冠狀病毒工作小組專傢,由副總統彭斯延攬,每天蒐集資料,闡釋、分析給民眾聽。在每天當地時間5點到6點間川普照例有記者會,川普的話政治意味十足,人們可以不聽,但他們兩人的話夠專業,縱使與川普的觀點相異,也勇於錶達,所以大傢都靜心聆聽。最近有本書《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