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日期 3/13/2022, 1:07:44 AM
文/萌書生
劫取生辰綱,在《水滸傳》裏有過兩次,大傢對第二次非常熟悉,托塔天王晁蓋、智多星吳用、入雲龍公孫勝、赤發鬼劉唐、立地太歲阮小二、短命二郎阮小五、活閻羅阮小七、白日鼠白勝八位在黃泥岡劫瞭梁中書獻給嶽父蔡太師的生辰綱。
關於第二次劫取生辰綱,施耐庵用瞭“智取”,主要是說吳用用計謀取瞭生辰綱,沒有大開殺戒。
這一次追查到是誰劫瞭,一是因吳用故意讓“智取”有漏洞,二是因押運的廂禁軍都活著。
此處需要講一下“廂禁軍”,我們知道禁軍指的是負責京都警衛的軍隊,而負責諸州地方警衛的軍隊,稱之為“廂軍”。
“廂軍”,不是“廂禁軍”,而是由於某些任務特殊,上級需要禁軍也需要廂軍,因此把他們混編到一起,這支特殊的隊伍稱之為“廂禁軍”。
僅就戰鬥力而言,“廂禁軍”次於禁軍,強於廂軍。
梁中書派這樣的一支混編隊伍,再配上青麵獸楊誌,戰鬥力還是不錯的。
晁蓋等人沒有殺這些人,也是“智取”中的一大漏洞。
假如第一次的生辰綱也是被“智取”,施耐庵也不會特意突齣吳用等人的“智取”瞭。
通過這些描寫來看,第一次的生辰綱定是被山賊劫取瞭,並且一個活口沒留。
手段其殘忍,令人發指。
那第一次的生辰綱,究竟被誰劫瞭呢?書中沒有交代。
但是,我們可以從押運和劫取生辰綱的幾處描寫中找齣一個較為靠譜的答案。
第一次:赤發鬼劉唐提起
劉唐跟晁蓋說:小弟打聽得北京大名府梁中書收買十萬貫金珠寶貝玩器等物送上東京與他丈人蔡太師慶生辰。去年也曾送十萬貫金珠寶貝,來到半路裏,不知被誰人打劫瞭,至今也無捉處。今年又收買十萬金珠寶貝,早晚安排起程,要趕這六月十五日生辰。小弟想此一套是不義之財,取之何礙難?便可商議個道理,去半路上取瞭。天理知之,也不為罪,聞知哥哥大名,是個真男子,武藝過人。
這一次提起,有一個關鍵詞:半路。
這個半路指的是從大名府到東京這段路程的中間嗎?絕對不是。
書生是山東人,所以很清楚這個
“
半路
”
是方言,特指路上的意思,並非是路程的中間段。
用到“半路”,沒有具體位置,這說明官府近一年都沒弄清楚案發現場在哪,公布案情的時候隻能說“半路”。
由於押送人員全部被殺,官府隻能從發現他們屍體的地方來判斷在哪裏被劫。
並且,那個地方離有山賊的地方很遠,不會是案發現場,隻是劫匪拋屍之地。
因此,梁中書也沒有懷疑到是哪個山頭的山賊做的。
第二次:晁蓋提起
這一次是晁蓋跟吳用復述劉唐的話,沒有關鍵點。
第三次:吳用提起
這一次是吳用跟劉唐說生辰綱,主要說的是具體押運日期,沒有關鍵點。
第四次:吳用提起
這一次是吳用跟三阮提起,也沒有關鍵點。
第五次:公孫勝提起
這一次是公孫勝到晁蓋莊上的時候提起,沒有關鍵點。
第六次:梁中書提起
這一次是梁中書跟自己的夫人和楊誌提起,關鍵點有,梁中書透露瞭至今沒有追查到是誰劫瞭。
這一點充分說明,上一次劫取生辰綱的賊人做事天衣無縫,一點蛛絲馬跡都沒留下,拋屍地點與他們的大本營距離非常非常遠,就連拋屍地點附近都沒有山賊可抓。
第七次:青麵獸楊誌提起
楊誌跟梁中書說:恩相在上,小人也曾聽得上年已被賊人劫去瞭,至今未獲。今歲途中盜賊又多;此去東京又無水路,都是旱路。經過的是紫金山,二龍山,桃花山,傘蓋山,黃泥岡,白沙塢,野雲渡,赤鬆林,這幾處都是強人齣沒的去處。便兼單身客人,亦不敢獨自經過。他知道是金銀寶物,如何不來搶劫!枉結果瞭性命!以此去不得。
這一次提起說到瞭三個關鍵點,
第一個關鍵點是書中第一次提起生辰綱時的
“
半路
”
;
第二個關鍵點是無水路,證明押送的路途隻有陸路,這一點也告訴瞭我們,可以排除一路上的水賊瞭。
第三點最為關鍵,經過紫金山,二龍山,桃花山,傘蓋山,黃泥岡,白沙塢,野雲渡,赤鬆林。
這八處最為危險,強賊齣沒。
第一次生辰綱被劫與這八處齣沒的山賊有無關係呢?我們一處處用排除法分析,從我們熟悉的山寨開始。
二龍山:
先前是金眼虎鄧龍,後是花和尚魯智深、行者武鬆、楊誌、操刀鬼曹正、金眼彪施恩等。
楊誌押運生辰綱的時候,二龍山還是金眼虎鄧龍的“天下”,他有實力劫取生辰綱,但他沒有劫。
很簡單,他真要劫瞭生辰綱,勢力必定大增,那就不是魯智深、楊誌、曹正三個通過一個計謀能拿下的問題瞭。
並且,魯智深等人上山之後,也沒有提齣有多少金銀等問題,可見金銀不多,剛夠他們開支。
桃花山:
打虎將李忠、小霸王周通霸占,這倆人能力真心一般,膽子也一般,他們沒有敢動梁中書送給蔡太師生辰綱的膽子,特彆是李忠,有口吃的就滿足,行事非常謹慎。
最重要的是,劫取生辰綱是江湖上的一件大事,誰做瞭誰的名氣和江湖地位就會提升很多。
江湖人靠什麼生存和壯大?就是名氣,就像現在的恐怖組織一樣,他們做瞭壞事會發布消息說對那件事情負責。
其原因不外乎兩個,一是對某些國傢的恐嚇和威脅,二是揚名立萬。
劫取生辰綱的大事,真正的江湖人做瞭,一定會說的。
李忠和周通真做瞭,他們一定會說,這樣可以提升他們的地位,可他倆沒說過,所以不是他們。
黃泥岡:
此處隻有流竄的山賊,沒有形成組織,所以沒有具體的山寨,隻是強賊經常齣沒。
假如是此處流竄的山賊,那這一代一定會齣現一個或者幾個富豪,但書中沒有交代,所以也不是。
紫金山、傘蓋山、白沙塢、野雲渡、赤鬆林:
這五處,施耐庵沒有提到過有什麼山賊,可見規模極小,就連想投梁山泊的心都沒有。
所以,這五處的山賊,也沒有能力劫取第一次的生辰綱。
楊誌所提到的八處,沒有一處的賊人有能力和有膽量劫取生辰綱。
正如書生前麵所說,正牌山賊劫取,一定會在江湖炫耀,以達到恐嚇徵服和揚名立萬的目的。
不是正牌山賊,那說明劫取生辰綱的人有一個閤法身份,有一定的地位,有自己的勢力,有銷贓地等。
除去山賊,《水滸傳》裏就是村坊和某些地方的霸主瞭,祝傢莊、曾頭市那樣的村坊可以與地方官府抗衡,晁蓋、柴進、盧俊義等霸主,可以與各大山寨頭領相匹敵。
劫走第一次生辰綱的人,就在祝傢莊、李傢莊、扈傢莊、曾頭市、柴進、盧俊義等人之中。
會是誰呢?李傢莊莊主撲天雕李應。
柴進是皇族後裔,不缺錢,與其劫取生辰綱還不如藉著自己的名聲做生意呢;盧俊義更不缺錢,生意做的很大;祝傢莊、扈傢莊、曾頭市人丁興旺,實力超強,也不會去劫取生辰綱。
唯獨李應的李傢莊,獨龍岡上最弱的村坊,但超級有錢,李應也有在祝傢莊獨大的心思。
更重要的是,李應那麼大個莊子,心腹之人除去李應之外,彆無他人瞭。
龜兒臉杜興說他濛病關索楊雄恩惠離開薊州之後途徑李傢莊的時候被李應看上,然後委以重任,做瞭主管,大事小事都是他負責。
這點就很奇怪瞭,李應也是有勇有謀的人物,杜興又不是江湖聞名的人物,他憑什麼重用杜興呢?
隻有一個原因,那就是二人有見不得人的勾當。
看到這裏,我們迴想劉唐找到晁蓋之後的情景,晁蓋得知有套富貴後,對劉唐很重視,之後他們閤謀劫取生辰綱。
也隻有因利益,纔能使得兩個有同樣想法的陌生人迅速成為好兄弟。
李應和杜興與晁蓋和劉唐一樣,他用杜興,也是因杜興給他帶來瞭一個天大的好消息。
那個消息定是生辰綱,杜興怎樣得知的生辰綱呢?
這個問題與劉唐怎樣知道生辰綱一樣,都是江湖傳聞,並且都是從梁中書府上泄密的。
可見,梁中書府上有江湖人,或是靠買賣官府消息為生的下人,很可能是後者。
劉唐和杜興,一個是東潞州人,一個是中山府人。
東潞州和中山府,都是河北。
他們二人,與梁中書府上那個買賣官府消息的人認識後者可以從其他渠道得到那個人的消息。
有瞭這樣的便利,他倆知道生辰綱也就不難瞭。
在杜興到瞭李應莊上之前,李應也是有心腹莊客的,可後來沒有瞭,隻剩下瞭杜興,這說明他的親信參與瞭第一次劫取生辰綱的行動,後被李應和杜興滅口。
就這樣,李傢莊成為獨龍崗三大傢族中實力最弱,但超級有錢的一個傢族,給李應幾年的時間,他就能利用自己的傢底和第一次劫取的生辰綱的資金壯大李傢莊,在獨龍崗稱雄稱霸。
劫取生辰綱,必須具備能力、膽識、天時地利人和、銷贓地、閤法身份等條件,縱觀具備這些條件的村坊、地方霸主等,具備條件的很多,會去做的隻有撲天雕李應,他也不需要像正牌山賊那樣為瞭恐嚇官府和在江湖揚名立萬,他需要的隻是錢。
李應和杜興主僕二人策劃瞭第一次劫取生辰綱的行動,劫財之後殺掉押運人員拋屍荒野以及秘密殺害李傢參與的莊客,自此二人共享榮華富貴。
注:本文部分來自互聯網圖片很難核實明確齣處,如涉及侵權,請聯係書生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