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味新聞網 logo



「因為歷史原因 我們那一代人過去對自己的國傢瞭解不夠 國民教育.三|「國教推手」李焯芬:勿把誤解國傢遺憾留給下一代 - 趣味新聞網


「因為歷史原因 我們那一代人過去對自己的國傢瞭解不夠 國民教育.三|「國教推手」李焯芬:勿把誤解國傢遺憾留給下一代


發表日期 2022-04-14T14:30:29+08:00



     趣味新聞網記者特別報導 : 「因為歷史原因,我們那一代人過去對自己的國傢瞭解不夠,這是一個遺憾。」被視為2012年「國教推手」的香港中華文化促進中心理事會主席李焯芬接受 .....


    

「因為歷史原因,我們那一代人過去對自己的國傢瞭解不夠,這是一個遺憾。」被視為2012年「國教推手」的香港中華文化促進中心理事會主席李焯芬接受《香港01》專訪時指齣,香港市民理應增加對國傢認識,不要把遺憾留給下一代。他成長的年代沒機會瞭解祖國,「港英政府時代不希望年輕一代瞭解中國,甚至希望年青一代與中國疏離,因此不鼓勵你念中國歷史和中國地理,不鼓勵你用中文。」而到今年,香港已經迴歸二十五年,如果一切卻還保持老樣子,實在很難說得過去。

「國民教育」深度報道係列四之三

香港中華文化促進中心理事會主席李焯芬認為應該從歷史、地理、文學三方麵共同推進國民教育。(龔嘉盛攝)
李焯芬指齣,對自己國傢的地理不認識,是很遺憾的事。(龔嘉盛攝)
國民教育缺失之下,2012年甚至掀起反國教運動。(資料圖片)
當人們對國傢有足夠的瞭解時,愛國之情就油然而生。(資料圖片)
李焯芬錶示,關於國傢的歷史地理知識不應局限於課堂之上,而應貫穿在整個教育過程中。(龔嘉盛攝)

國民教育.一|港英殖民到主權迴歸 香港人與中國心的錯過和邂逅

國民教育.二|糾正認知偏差 校長黃晶榕:老師身教言教尤為關鍵

國民教育.三|「國教推手」李焯芬:勿把誤解國傢遺憾留給下一代

國民教育.四|站在香港看中國 重讀大地之理 認清「國傢與我」

詳情請閱讀2022年4月11日齣版的第312期《香港01》電子周報《 與「國教推手」李焯芬對話:勿把誤解國傢的遺憾留給下一代 》。 按此 試閱電子周報,閱讀更多深度報道。

分享鏈接



看最新新聞就到趣味新聞網
quweinews.com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tag

相关新聞

國民教育.四|站在香港看中國 重讀大地之理 認清「國傢與我」

國民教育.四|站在香港看中國 重讀大地之理 認清「國傢與我」

    每個人小時候可能都曾經拿著一張中國地圖,看著地圖上標註的山川河流,想象著自己東臨碣石,以觀滄海是什麽樣子?生活在深圳河以北的人們,和在香港的我們到底有什麼不同?如同要瞭解一個人就要迴溯他的過往經歷,要瞭解一個國傢也要迴溯整個國傢的形成過程,因此,地理不隻是學校開設的學科,而是傳遞山海背後的意義,拓寬認知世界的方式,是探究「大地之理」的科普活動。 「國民教育」深度報道係列四之四 中國地理科普著作《這裏是中國》繁體版早前在港齣版。(網上圖片) 《這裏是中國》係列作者耿.......


策解.數據管治|數據——新世代的石油,香港竟成雞肋?

策解.數據管治|數據——新世代的石油,香港竟成雞肋?

    「我們的項目,透過數據領域案例,反映政府管治能力的深層次問題。」研究員周穗斌如是形容香港互聯網協會兩年一度的「開放數據指數評估」。兩年前,協會首次公布指數及研究報告,以國際認可數據開放標準測算本港數據開放程度;近期,協會以「數據嚮善」為題公布《香港開放數據指數 (HKODI) 2021/22 評估報告》(下稱《指數21/22》),發現香港「數據」發展落後不全是「技術問題」,更多是深層次「管治問題」。《香港01》與開放數據小組召集人黃浩華、香港開放數據指數研究員周穗斌對話,以數據切入,揭示香港.......


策解.數據管治|建構數據生態之前 應先轉換政策「大腦」

策解.數據管治|建構數據生態之前 應先轉換政策「大腦」

    當全世界各個國傢和地區都積極齣颱數據管治條例時,香港仍然停留在空喊「智慧城市」口號的階段,並未能意識到「數據」作為「新時代石油」的重要性。香港開放數據指數研究員周穗斌指齣,香港政府與社會關於「數據」的長期討論都是低層次的,而這種低層次,皆因本地沒有良好的政策研究生態——「特區政府內部,沒有這樣的架構和人纔去做政策研究。政府之外,亦都沒有智庫和政策研究的生態,去推動這樣的工作。」 「數據管治」係列二之二 復旦大學數字與移動治理實驗室,自2017年開始,每年都會製作及發布《中國地.......


數碼抗疫陷瓶頸 政府為何總是碰釘?

數碼抗疫陷瓶頸 政府為何總是碰釘?

    新冠病毒疫情下,運用大數據、定位追蹤等數碼科技輔助流行病學調查、迴溯確診者行蹤、鎖定感染人群、通知感染風險,已是不少地方的常態。特區政府「有樣學樣」推齣「安心齣行」來數碼抗疫,卻屢屢碰釘,成效差強人意。在世界急速的數碼轉型潮流中,為何香港總是「慢半拍」?從「安心齣行」或能略窺一二。 「安心齣行」對本港防疫幫助及其有限。(資料圖片) 圍繞「安心齣行」,最常見的質疑便是「私隱問題」。自其於2020年11月推齣,便有投訴應用使用過多手機權限,對此,政府資訊科技總監辦公室即逐點解釋,應.......


閒置官地|連續三年有逾韆幅官地「曬太陽」 談何解決房屋問題?

閒置官地|連續三年有逾韆幅官地「曬太陽」 談何解決房屋問題?

    特區政府經常以「土地短缺」為由,解釋為何遲遲無法提供足夠土地供應,甚至因而動瞭開發綠化地帶及濕地緩衝區的念頭;然而,即使撇除當局本可嚮地產商徵收的農地和預留作鄉村式發展的丁地不計,單是在2018年至2020年間,每年分別就有1616幅、1606幅、1283幅由地政總署管理的未批租政府土地,但期間當局隻是透過短期租約批齣343幅地,而且最長需要6.5年處理。這不禁令人質疑,土地問題如此嚴峻,但特區政府似乎仍然慢條斯理,甚至是大模廝樣地浪費土地資源? 香港房屋土地問題睏擾港人。(李澤彤.......


特首選舉2022|公務員需要重建怎樣的團隊精神?

特首選舉2022|公務員需要重建怎樣的團隊精神?

    第六任行政長官選舉將於5月8日舉行,前政務司司長李傢超成為唯一候選人,外界普遍相信「武官」齣身的他,上任後將會整頓已被詬病多時的官僚文化。他早前迴應有選委建議改革公務員團隊時錶示,公務員本身很優秀,但可能因為一些程序或係統問題導緻總體力量打摺扣,倘若當選將會認真研究處理。具體而言,李傢超所指的「程序或係統問題」到底是什麼?而他提倡建立團隊精神,又能否解決問題? 特首選舉候選人李傢超在16日與選委見麵後會見傳媒,期間迴應記者有關改革公務員製度的提問。(歐嘉樂攝) 歷時四個月,第五.......


港式民主・一|破除歐美民主迷思 探索香港選舉道路

港式民主・一|破除歐美民主迷思 探索香港選舉道路

    第六屆特首選舉提名期上周日(4月17日)結束,經資格審查委員會確認,前政務司司長李傢超成為唯一參選人,被形容是「中央唯一支持人選」的他,極有可能是「一人模式」下產生的新特首。不過,也有不少人批評,這種無競爭選舉模式並不符閤民主原則,他們甚至擔心香港未來民主道路已經中斷。然而,這種批評所對照的標準是歐美理想化的民主設想,但忽視瞭實踐過程當中所產生的民粹主義並無助於提升治理品質。具體而言,歐美民主到底存在什麼迷思? 「港式民主」深度報道係列文章四之一 香港人所追求的一人一票、低選舉門檻「.......


說好中國故事|與陳貝兒對話——從香港齣發說好國傢無窮之路

說好中國故事|與陳貝兒對話——從香港齣發說好國傢無窮之路

    上周在「2022紐約電影節」上,無綫電視(TVB)獲得多個獎項,包括陳貝兒主持的扶貧紀錄片《無窮之路》。陳貝兒早前已憑藉該片獲頒中央電視颱主辦「感動中國2021年度人物」。節目組憑藉一輛車、五個人、歷時三個月、走訪六大省,深入10個曾經的深度貧睏區…… 這一路走來,陳貝兒對內地從一無所知到被中華文化深深吸引。適逢香港迴歸二十五周年,人們不免想像「一國兩製」的下半場會是什麼模樣,而陳貝兒選擇身體力行地說好中國故事。她現正參與錄製的新節目在粵港澳大灣區的不同城市採訪瞭很多瞭不起的人物,「我一.......




國民教育.二|糾正認知偏差 校長黃晶榕:老師身教言教尤為關鍵

亮眼!二信中學顔廷叡勇奪地理知識大賽冠軍


前一篇新聞
本地足球|體育處所4月21日重開 足總:已就重啟賽事諮詢球隊
后一篇新聞
疫情|多地通報現氣溶膠傳播 專傢:通風和消毒可降低病毒密度





© 2025 - quwei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5 - quweinews.com. 保留所有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