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日期 3/13/2022, 10:40:19 AM
“有呂武之纔,無呂武之惡。”
關於章獻皇後劉娥的影視劇太多太多,前幾年的《少年包青天》《新包青天》《開封府傳奇》《大宋驚世傳奇》等,這些電視劇都以民間傳說為劇本,注重渲染“狸貓換太子”的說法,更加深瞭劉皇後在民間狠辣陰險的形象。這幾年,電視劇《大宋宮詞》和《清平樂》等,多采用正史記述,試圖還原劉娥的真實形象,也算是還劉娥一個清白瞭。
(電視劇《清平樂》吳越扮演的劉娥)
那麼,曆史中真實的章獻劉皇後到底是怎樣的一個女人?她是怎樣成為皇後的?她垂簾聽政的影響是怎樣的?
一、蜀地一位齣身寒微的平民孤女
對於劉娥的齣身,正史和野史的記載略有不同,綜閤來看,基本可以還原的是,劉娥是蜀地一位齣身普通的民間女子,父親早亡,寄養在娘傢。她善歌舞雜技,是一位處於底層的歌女。後來。劉娥嫁給一個銀匠。二人到京城謀生,劉娥偶然間得以和時為襄王的趙恒相遇,趙恒就是後來的宋真宗,陰差陽錯下趙恒納劉娥為妾。趙恒乳母不喜歡劉娥,告知宋太宗,太宗命趙恒把劉娥趕齣去。趙恒不捨,把劉娥藏在張耆傢。宋太宗駕崩後,趙恒繼位,把劉娥召迴宮,此後地位不斷攀升,終至皇後。
司馬光《涑水記聞》捲五記載:
司馬光《涑水記聞》捲六記載:
李燾《續資治通鑒長篇》記載:
“劉氏始嫁蜀人龔美,美攜以入京,既而傢貧,欲更嫁之。”
《宋史》記載:
章獻明肅劉皇後,其先傢太原,後徙益州,為華陽人。祖延慶,在晉、漢間為右驍衛大將軍;父通,虎捷都指揮使、嘉州刺史,從徵太原,道卒。後,通第二女也。
初,母龐夢月入懷,已而有娠,遂生後。後在繈褓而孤,鞠於外氏。善播鞀。蜀人龔美者,以鍛銀為業,摧之入京師。後年十五入襄邸,王乳母秦國夫人性嚴整,因為太宗言之,令王斥去。王不得已,置之王宮指使張耆傢。太宗崩,真宗即位,入為美人。以其無宗族,乃更以美為兄弟,改姓劉。大中祥符中,為修儀,進德妃。
古代極為重視門第齣身,劉娥後來貴為皇後,自然要抬高自己的門望,稱自己是北漢劉氏皇族的支屬,並且強行和劉氏望族攀親。
按照劉娥自己的說法,她齣生於968年,祖籍太原,傢族世代為官。她的祖父劉延慶是後晉、後漢時的右驍衛大將軍,她的父親劉通是宋太祖時的虎捷都指揮使,領嘉州(今四川樂山)刺史,因此,劉傢舉傢遷至成都華陽。
劉娥母親龐氏夢到明月入懷,不久便懷有身孕,生下一女,取名劉娥。劉娥還在繈褓的時候,就成瞭孤兒。無依無靠的劉娥由母親龐氏的娘傢養育成人。作為一個孤兒,她能學到的謀生本領,並非《大宋宮詞》中所說的點茶之法和蜀綉,而是“善播鞀”,就是善於一邊搖撥浪鼓一邊唱歌。也就是說,劉娥起初是一名歌女或雜藝演員。
(電視劇《大宋宮詞》劉濤飾演的劉娥)
二、偶入王府,便登皇門,趙恒納為侍妾
在年僅十三四歲時,劉娥就被龐傢嫁給瞭一個名叫龔美的銀匠。龔美帶著劉娥來京城開封謀生,因傢貧難支,就打算將劉娥重新賣掉。
恰在這時,龔美被人介紹到襄王府做鍛銀工。襄王就是後來的宋真宗趙恒。趙恒聽說蜀地女子多是美麗聰慧的,因此想納個蜀地女子做侍妾。龔美就謊稱自己是劉娥的錶哥,順水推舟將劉娥引見給趙恒。此時劉娥年方十五,聰明伶俐,美麗大方。趙恒一見到劉娥,大為喜悅,一見傾心,納為姬妾。
(《大宋宮詞》裏的劉娥)
婚後,趙恒對劉娥異常寵愛,二人如膠似漆。但是,趙恒的乳母秦國夫人非常不喜歡劉娥,認為她齣身貧寒,不配做皇子的侍妾,於是秦國夫人勸趙恒把劉娥打發走。
趙恒非常寵愛劉娥,不願趕她走,二人整日廝守,夜夜歡愉,以緻趙恒容貌憔悴。宋太宗發覺瞭趙恒的異樣,問乳母趙恒身邊有什麼人,秦國夫人就將趙恒納平民女子劉娥為妾的事告訴瞭宋太宗。宋太宗大怒,命令將劉娥趕齣京城,並為17歲的趙恒賜婚。
迫於皇命,趙恒把劉娥送齣瞭王府,但趙恒實在不捨,就偷偷將劉娥藏在王府指揮使張耆的傢裏。在這期間,二人不時偷偷私會,就這樣過瞭15年。
三、勤學苦讀,遍讀史籍,蛻繭成蝶,母儀天下
劉娥居住在張耆傢中的這十幾年,是她人生中重要的蛻變時刻。這段時間,劉娥生活安穩,於是她利用這難得的機會,勤學苦讀,博覽群書,努力研習琴棋書畫。十幾年的勤奮學習,此時的劉娥,已經全新蛻變,成瞭一名通曉史書、纔華齣眾、沉穩持重的女子。
997年,宋太宗趙光義病逝,太子趙恒繼位,是為宋真宗。宋真宗並沒有忘記和自己一同經曆風雨磨難的劉娥,於是將她接迴宮中。1004年,劉娥被封為“美人”,此時她已經36歲瞭。盡管宮中新人不斷,但宋真宗對劉娥一直寵愛有加。
(宋真宗畫像)
1007年,宋真宗的郭皇後因病去世瞭,她生的皇子也都不幸夭摺瞭。此時,後宮中地位最高的就是劉娥瞭。因為劉娥聰慧多識,對國傢大事也頗有見解,常常陪伴宋真宗批閱奏章,真宗非常依賴她。於是,真宗有意立劉娥為後,但是她既無子嗣又齣身低微,群臣們都極力反對。
劉娥雖然常年受寵,卻無法懷孕。於是宋真宗和劉娥想到瞭“藉腹生子”的辦法。劉娥身邊侍女李氏,得到真宗臨幸,很快就懷有身孕,並於1010年生下瞭一個兒子,就是後來的宋仁宗趙禎。李氏被晉封為纔人,正式成瞭嬪妃的一員。
早在孩子齣生前三個月,宋真宗就對外宣布劉娥懷孕,同時冊封劉娥為修儀。等到李氏生下孩子後,就將孩子抱給劉娥撫養。雖然名義上皇子是劉娥的兒子,但是,劉娥已經40多歲瞭,精力不如從前,就將孩子交由和自己情同姐妹的楊婕妤來撫養。後來,仁宗趙禎稱劉娥為“大娘娘”,稱楊婕妤為“小娘娘”。
《宋史》記載:
自章穆崩,真宗欲立為皇後,大臣多以為不可,帝卒立之。李宸妃生仁宗,後以為己子,與楊淑妃撫禮甚至。後性警悟,曉書史,聞朝廷事,能記其本末。真宗退朝,閱天下封奏,多至中夜,後皆預聞。宮圍事有問,輒傅引故實以對。天禧四年,帝久疾居宮中,事多決於後。宰相上寇準密議奏請皇太子監國,以謀泄罷相,用丁謂代之。既而,入內都知周懷政謀廢後殺謂,復用準以輔太子。客省使楊崇勛、內殿承製楊懷吉詣謂告,謂夜乘犢車,挾崇勛、懷吉造樞密使曹利用謀。明日,誅懷政,貶準衡州司馬。於是詔皇太子開資善堂,引大臣決天下事,後裁製於內。
然而,後世將劉娥“藉腹生子”的事添油加醋,演繹成瞭“狸貓換太子”。這個故事大傢耳熟能詳:宋真宗的劉德妃和李宸妃同時有孕,李宸妃先産下皇子,劉德妃妒忌,勾結李宸妃身邊內官,把一隻剝瞭皮的狸貓換去皇子,真宗以為李宸妃産下怪胎,把李宸妃打入冷宮,將劉德妃生下的皇子立為太子,並冊立劉德妃為皇後。並說劉氏逼李宸妃自盡,卻有好心的宮人代李妃而死,李妃流落民間,後來包拯橫空齣世,得以揭開這樁驚天迷案,使李妃與兒子相認。劉氏因為做瞭壞事不久便死去。
曆史真相是,“狸貓換太子”完全是假,“藉腹生子”是真。李氏也並沒有被放逐民間或打入冷宮,還因此受到晉封,隻是終生沒能與仁宗相認。成為皇後的劉娥還特意提拔過李氏的弟弟。
(《大宋宮詞》劉濤飾演的劉娥)
劉娥已經“誕下皇子”,宋真宗便詔告群臣,欲立劉娥為皇後。但是,群臣心知肚明是怎麼一迴事,仍然錶示反對。1012年,宋真宗將劉娥由修儀晉封為德妃,罷免瞭提反對意見的趙安仁,並給百官加官進爵,答應冊後禮儀一切從簡,既不讓官員進賀,也不搞封後儀式,封後詔書隻傳至中書省。同年十二月,纔成功將劉娥立為皇後,此時劉娥已經44歲。
四、臨朝聽政,穩重持國,天下晏然
1020年,宋真宗病重,就下詔說:“太子趙楨即位,皇後劉氏為皇太後,楊淑妃為皇太妃,軍國重事‘權取’皇太後處分。” 1022年,宋真宗病逝,太子趙禎即位,是為宋仁宗。
此時,小皇帝趙楨隻有11歲,實際上就是由劉娥處理政務。然而丁謂欺上瞞下,想獨攬大權。當初劉娥因為後位不穩信任過他,但多年下來早已看清丁謂的麵目,於是決心除掉他。將與丁謂勾結的宦官雷允恭誅殺,丁謂罷相被貶。從此,劉太後和宋仁宗趙楨一起聽政決事,正式垂簾聽政。
《宋史》記載:
真宗崩,遺詔尊後為皇太後,軍國重事,權取處分。謂等請太後禦彆殿,太後遣張景宗、雷允恭諭曰:“皇帝視事,當朝夕在側,何須彆禦一殿?”於是請帝與太後五日一禦承明殿,帝位左,太後位右,垂簾決事。議已定,太後忽齣手書,第欲禁中閱章奏,遇大事即召對輔臣。其謀齣於丁謂,非太後意也。謂既貶,馮拯等三上奏,請如初議。帝亦以為言,於是始同禦承明殿。百官錶賀,太後哀慟。有司請製令稱“吾”,以生日為長寜節,齣入禦大安輦,鳴鞭侍衛如乘輿。令天下避太後父諱。群臣上尊號曰應元崇德仁壽慈聖太後,禦文德殿受冊。
劉太後自知齣身卑微,因此大力抬高身傢,一直追尊加封祖宗。追封曾祖父劉維嶽為天平軍節度使兼侍中兼中書令兼尚書令,追封曾祖母宋氏為安國太夫人;追封祖父劉延慶為彰化軍節度使兼中書令兼許國公,追封祖母元氏為齊國太夫人;追封父親劉通為開府儀同三司魏王,追封母親龐氏為晉國太夫人。
劉娥聽政後,號令嚴明,賞罰有度,非常尊重士大夫們的意見,王曾、張知白、呂夷簡、魯宗道等人都得到瞭重用。但劉娥並沒有像武則天一樣自立為帝。在1033年的太廟大典上,劉娥自覺命不久矣,便身著天子袞冕去祭祀瞭太廟,此後還政於趙禎。
《宋史》記載:
天聖五年正旦,太後禦會慶殿。群臣及契丹使者班廷中,帝再拜跪上壽。是歲郊祀前,齣手書諭百官,毋請加尊號。禮成,帝率百官恭謝如元日。七年鼕至,天子又率百官上壽,範仲淹力言其非,不聽。九月,詔長寜節百官賜衣,天下賜宴,皆如乾元節。
明道元年鼕至,復禦文德殿。有司陳黃麾仗,設宮架、登歌、二舞。明年,帝親耕籍田,太後亦謁太廟,乘玉輅,服�t衣、九龍花釵冠,齋於廟。質明,服袞衣,十章,減宗彝、藻,去劍,冠儀天,前後垂珠翠十旒。薦獻七室,皇太妃亞獻,皇後終獻。加上尊號曰應天齊聖顯功崇德慈仁保壽太後。
是歲崩,年六十五。謚曰章獻明肅,葬於永定陵之西北。舊製皇後皆二謚,稱製,加四謚自後始。追贈三世皆至太師、尚書令、兼中書令,父封魏王。
雖然太後劉娥執掌朝政大權,但她並沒有飛揚跋扈,而是依然低調內斂,仁善寬厚。
對於仁宗的生母李氏,劉娥也晉封她為順容,遷往真宗永定陵,成為守陵的先帝諸妃之一。而且早在真宗年間,便尋訪到李氏傢人封官,真宗去世後,劉娥依然厚待李氏。
劉娥也非常節儉,當初身為皇後時服飾簡樸,當瞭太後依然保持這種作風。太後侍女見皇帝侍女服飾華麗,便心生羨慕,嚮劉太後告知,劉太後說:“那是皇帝嬪禦纔能享有的,你們哪有這樣的資格!”
1032年,仁宗生母李氏患瞭重病,太後劉娥連忙派太醫前去診治,並晉封她為宸妃。然而李氏封妃當天,便病逝瞭。劉娥以一品禮儀將李妃殯殮,並給李妃穿上皇後冠服。李妃的父親得到追封,兄弟李用和也再次晉升。
劉娥攝政期間,從未想過自立。程琳獻圖《武後臨朝圖》,她親手擲於地上,說:“我絕不會做這樣的事!”聽瞭這話,仁宗心懷感激,恭孝唯謹,於1029年頒布詔書,將太後生辰長寜節的儀禮升級到與皇帝生辰乾元節相同的程度。
1033年2月,朝廷要舉行祭太廟大典,劉娥自覺命不久矣,想要在生前穿一次天子袞冕,便提齣要著袞冕祭祀太廟。群臣隻得將皇帝袞衣上的飾物減瞭幾樣,呈給太後。祭祀當日,皇太後劉娥身著天子袞衣、頭戴儀天冠,在近侍引導下步入太廟行祭典之禮。儀式結束後,劉太後在太廟文德殿接受瞭群臣給自己上的尊號:應天齊聖顯功崇德慈仁保壽皇太後。此後,徹底還政於仁宗趙禎。
1033年3月,太後劉娥病重,宋仁宗大赦天下,四處徵召名醫,幾天後,劉娥病逝於寶慈殿,享年65歲。
第二天,宋仁宗在皇儀殿召集群臣,哭道:“太後臨終前數度拉扯身上衣服,可有什麼心願未瞭?”參知政事薛奎道:“太後應心想,先帝不願見她身穿天子服入葬。”仁宗恍然大悟,下令給劉娥換上皇後冠服。
(永定陵)
太後劉娥曾有遺詔,讓仁宗尊養母楊太妃為皇太後。宋仁宗遵其旨意,尊封楊氏為保慶皇太後,盡孝道奉養。楊太後去世後,謚為莊惠皇後,後改章惠皇後。
劉娥由一介平民孤女,成為母儀天下的皇太後,深得真宗寵愛,卻沒有恃寵而驕。雖臨朝聽政十幾年,但並沒有貪戀權力,沒有自立為帝。雖高居太後之位,卻節儉樸素,寬厚待人。在她執政的十幾年,百姓富足安定,天下太平。
《宋史》說:
“太後臨朝十餘年,天下晏然。”
正史裏如此正麵評價一個太後,是很少見的。
蘇軾說:
“宋興七十餘年,民不知兵,富而教之,至天聖、景�v極矣。”
天聖、景�v,正是劉娥臨朝聽政的時期。
司馬光說:
“章獻明肅皇太後保護聖躬,綱紀四方,進賢退奸,鎮撫中外,於趙氏實有大功。”
劉娥勤學聰慧,不卑不亢,穩重持國,得此女子,確是趙傢幸事。
(《清平樂》中的劉娥)
人以類聚,善念相傳。趙恒、劉娥、張耆、楊淑妃、李宸妃,以及宋仁宗,他們共同的性格特徵就是謹慎、持重、寬厚。他們的相聚,為百姓帶來瞭富足,為天下帶來瞭安定。
劉娥無父無母,無子無嗣,身在皇宮,無依無靠,隻有一直對她不離不棄、相互廝守的宋真宗趙恒。劉娥齣身平民,受盡瞭冷嘲熱諷,經曆過風雨苦難,而她最終收獲瞭大宋皇帝趙恒對她癡癡相守的摯愛。她內心絕不能辜負的,就是丈夫趙恒的愛。
有人說,劉娥既不貪權力,又不貪財物,也不貪享受。那她圖什麼呢?她臨朝聽政,仁善寬厚,把天下治理得安定有序,為的就是為丈夫守業,為摯愛她一生的宋真宗守好這份基業。她圖的就是用一生的操持,守好基業,順利將大宋江山傳遞下去,來迴報趙恒對她的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