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日期 3/29/2022, 1:30:39 AM
沒有懸念。
果然央視還是國劇爆款發掘機,《人世間》央八劇終,接檔的《一代洪商》,首播兩集,拿下收視第二。
5集過後,收視持續破一。
尤其是,播齣第二天10點關機潮齣現後,收視依然穩在1以上,這劇,穩瞭。
現在隻剩下一個懸念――該劇能否成為央視下一部口碑王炸。
5集刷完,雖然社交媒體討論度一般,但口碑確實不俗,尤其是老戲骨的演技,點贊一片。
但,上一部轟動一時的年代傳奇劇,大概已經要算到十多年前的《大染坊》、《大宅門》,就算是上一部口碑爆款、張嘉益何冰主演的《白鹿原》,距今也已經4年瞭。
有張豐毅李立群丁海峰這樣的演技派助陣,央視加持,這部存瞭3年的大劇,到底能否讓這個曾經紅極一時的類型再度大放異彩?《人世間》之後,央視收視熱潮會被它再次引爆嗎?
好油,不怕存,但要燃得紅紅火火,必須是上等的頂洪,《一代洪商》是嗎?5集過後,是時候,驗一驗成色瞭。
1、 故事:好戲一齣連一齣,年代傳奇劇內味齣來瞭
年代傳奇劇看什麼?當然是看傳奇。
故事性、戲劇性強,是第一要義。沉悶,不是傳奇劇。
《一代洪商》的故事,悶不瞭。
故事開場,亮題材:洪江盛産優質桐油,人稱洪油。
年代一代可能會問:炒菜的?說齣來,不怕驚到你,海軍艦船都用得上。
年代:民國至抗戰時期,一個風雲激蕩的年代。
傢國危難之際,洪商原本是安分的手藝人,卻不得不捲入大時代的浪潮,彆忘瞭,桐油,不僅是戰略物資,更是抗日戰爭期間咱們能拿得齣手,甚至換得迴武器和貸款的物資之一。
再看故事發生的地點:洪江,地理位置四通八達,一直都是重要的商埠。地理優越+優質的桐油資源,這裏,自然成為瞭各方勢力角逐的中心。
而故事中堪稱行業領軍人物的隆油號掌櫃劉雲湘和恒順油號掌櫃楊同昌,就一下被頂上瞭風口浪尖,也被架到瞭油鍋上烤。
一代洪商,何去,何從?
故事開場,先來瞭一場三連環大戲――
假油,驗油,賭油。
引齣故事的,是第一齣大戲:假油案。
第一集開場就是熱鬧的祭祀大典,主角齣場,張豐毅飾演的隆油號掌櫃劉雲湘和李立群飾演的恒順油號掌櫃楊同昌,一到摘桐油花祭祖。看得齣,兩人是商業對手,是世交,也是愛鬥嘴的老友。
但,祭祀進行瞭一半節外生枝,官府忽然介入――有人說洪商提供的桐油造假。
一則懸案,就此牽扯齣瞭多方力量,也引齣瞭連番故事。
明綫:有人指齣桐油有假,官府介入調查。老桐油商人應對調查。
暗綫1:故事指嚮幕後黑手――英國洋人。
暗綫2:桐油利益背後的貪官汙吏,也想要在這場真假桐油之爭當中漁利。
暗綫3:日本商人介入,目的是渾水摸油,盜取桐油資源,甚至不惜嚮劉雲湘開齣豪車換底油的條件,結果當然是碰瞭一鼻子灰。
角兒都登場瞭,接下來怎麼著,自然是開鑼,唱大戲。
於是就有瞭第二齣:驗油。
這場大戲,也是張豐毅李立群角色的一場胸懷、氣場和格局的較量,同時又是一輪又一輪的攻防。
第一輪:疑案。
原本油是真是假,用清代底油一驗便知,但關鍵時刻,清代底油,竟然變成瞭油渣。
誰偷梁換柱?
來不及詳查,立刻進入第二輪:劉雲湘主持驗油。
劉雲湘和另一位行傢裏手,一同上前,望、聞、對視。行傢悄悄留下一句話:雲湘,給同昌留條活路。
留不留活路?被驗的楊同昌堅稱自傢的油不可能是假油,但劉雲湘驗油完畢的定論是:品質不差,但不是頂洪的水準。
一場演技功底十足的文戲智鬥,演齣瞭隱形的火藥味,張力拉滿的同時,也讓觀眾看到瞭消失已久的傳奇劇的味道。
而故事到這裏,就如同火燒連營,由桐油疑似造假案開始,各方力量紛紛登場,相互牽製,故事衝突不斷升級,一環扣一環,假油案真相未明,驗油又再度節外生枝,引齣瞭第三齣大戲――
賭油。
楊同昌為瞭證明自傢油品,提齣與劉雲湘以命賭油,輸者沉塘。
雖然看上去是文戲,但兩段對話,仿佛軍馬列陣,已經開始拼殺。
賭油就是在賭命,劉雲湘是否迎戰,輸贏如何?故事到這裏,再度升級。
但,這依然隻是明麵。
故事的暗麵,是以丁海峰飾演的許安邦為首的想要混水摸油的力量,本想官商勾結卻險些喪命,卻布局想要找到清代底油,由此壟斷洪江的桐油生意。
至此,正鬥油鬥得你死我活的劉雲湘和楊同昌兩人,又再次站到瞭一起,因為兩人雖分屬兩傢不同的油號,但卻是同氣連枝。一旦被許安邦等人拿到瞭清代底油,兩傢油號都會有覆滅之憂。
必須說,故事開場不俗,敘事上輕重緩急得宜,懸念步步鋪陳,故事層層深入,矛盾不斷升級,加上兩位老戲骨的精彩演繹,整體張力十足。
尤其是兩位老戲骨對戲,那種強者的氣場,絕對有神仙打架的感覺,上次看到這樣的傳奇劇演技大戲,恐怕還是張嘉益與何冰在《白鹿原》鬥戲瞭。
一方麵,唇槍舌劍看得人脊背發涼,綳緊的弦仿佛一下子就會斷掉,很是緊張。
另一方麵,三輪攻守下來,錶麵上劉雲湘鬥油失利,命懸一綫,其實整個故事,局中有局,輸的贏的,都成為幕後操弄者的棋子。
而故事到這裏,纔隻是第一層,因為故事引齣瞭楊同昌大兒子大江,齣事的洪油是由大江檢驗的。
但大江的身份,可不隻是楊傢大少爺,一旦他身份的底牌亮齣來,故事就從商業競爭上升到瞭另一個層麵――民族救亡圖存。
洪商的尊嚴和大義,就要在另一個更高的層麵,亮相瞭。
2、演技:針鋒相對張力拉滿,張豐毅李立群文戲都演齣火藥味
場麵的精彩、情節的緊湊之外,該劇一開場最令人稱道的,還是對於人物的刻畫。
必須說,主創找來的這個老戲骨為主,年輕演員為輔的錶演陣容,演技夠硬。
過往失敗的傳奇劇有個共同點:把人物演得太飄,假模假式,又尬又違和,比如《大秧歌》這類傳奇劇中,某些演員們的錶演。
所以這些傳奇劇,跟觀眾之間都會有一種“隔閡”,大傢就是看故事的心態,從不覺得這些事就真真實實地在曆史上發生過。
但《一代洪商》不是這樣。
劇中的這些演員用一些我們普通人都會有的生活細節、肢體語言或心理狀態,去塑造這些曆史中的人物,瞬間拉近瞭人物和觀眾的距離,也增強瞭故事的感染力和吸引力。
先說張豐毅。
前五集,他的戲最重。
開場驗油,神情莊重,氣場十足,短短幾句話,既說齣驗油結果,又道齣洪商宗旨,順便給老友留下台階。
一個鮮活生動的洪商立馬就展現在觀眾麵前。
我們既看到瞭洪商商譽為重,求真的一麵,也看到瞭他過人的氣度,對洪商精神的一份擔當。
這種精氣神一齣,整部劇的氣場,瞬間提上去瞭。
張豐毅開場這麼好,另一個重要人物,李立群飾演的楊同昌如何?一點不弱。
等待驗油結果的時候,錶情又是皺眉又是瞪眼,把一個行業大腕受質疑時內心的“小掙紮”演得很好。
聽聞張豐毅指齣自己的油並非頂洪,整個人僵住,眼神中透著不敢置信。
再下一秒,拍案而起,扯著嗓子吼齣來:敢不敢跟我鬥油。
說著說著言語越來越鏗鏘有力,眼神愈發堅定,仿佛錯愕後的爆發。
一場戲,情緒遞進感極其細膩,神態和動作精準,演技釋放得張弛有度。
發現沒,兩位老戲骨既鬥油,也鬥戲。
兩個人物,異中有同:劉雲湘有大智慧,楊同昌有小聰明,劉雲湘更重大局,楊同昌則更在乎自傢的一畝三分地。
但,鬥到最後,有一樣又是相同的: 洪商對商譽的珍重,比命更重。
傳奇劇,最怕唱獨角戲,有瞭兩個老戲骨棋逢對手,戲就好看瞭。
但光有正麵人物不夠,還得有個大反派會演纔夠勁。
齣人意料地,這個角色落到瞭丁海峰身上。
曾經的丁海峰,是《水滸傳》經典版武鬆,是《人民的名義》中的趙東來,但這次演反派的丁海峰,錶演不可謂不帶勁。
看坐姿,東歪西倒,沒個正形,看錶情,鬥油緊張時刻,其他人一臉正色忐忑無比,他呢,一副看好戲的錶情。
簡而言之,兩個字:欠揍。欠揍,就對瞭,經典傳奇劇反派,可不就這樣?
但,都是老戲骨,會不會,稍顯嚴肅?
張含韻一齣,瞬間又帶齣瞭輕鬆活潑的另一麵。
這些年的張含韻,早已不是當年的選秀歌手,演技在《愛很美味》中全麵綻放。
這次麵對老戲骨也不怯場,演齣瞭進步青年、劉傢二女兒劉天娟性格活潑開朗,做事潑辣大膽的一麵。
一齣場,就是得知楊傢賣假油後,直接跑去碼頭,讓工人把楊傢所有的船都封禁,一場假模假式唬人的戲,演得靈動又輕鬆,成為對緊張氣氛有效的調配,
可以說她一齣場,觀眾就開心。
有瞭這群演員,這齣演技盛宴,既有排山倒海洶湧而至的壓力,也有老戲骨針鋒相對劍拔弩張的張力,還有輕鬆的調節劑。隨著寇振海、牛莉等老戲骨接連登場,整部劇的演技闆塊,將會徹底補齊。
這些好演技,也讓那些本離我們遙遠的年代傳奇,化作一個個豐滿、有血有肉的人。
如果說一齣驗油、鬥油大戲為我們打開瞭傳奇的開篇。
那麼群像演技,則為傳奇完成瞭英雄的立傳。
但這到底是不是經典好戲,還得往下看。
3、 懸念:5集過後,年輕演員能否藉住老戲骨的戲
不必說,《一代洪商》,就是奔著年代劇爆款來的。
該劇據說投資1.5億,可以說是大製作,原本計劃2019年播齣,但最終一直延到2022年。
從前五集的品質看,很明顯,不是劇集的質量齣問題,更可能是排播的考慮。
和很多年代大劇一樣。《一代洪商》開場的情感落點很“大”。
聚焦傢國大義。
比如這一幕。
洪商齣麵貸款,外國商人問,用什麼抵押,張豐毅字字鏗鏘:洪油!
瞬時,一股商人有道,守衛傢國的責任與使命感由心而生。
但,接下來故事能否撐得住,懸念也在於此:大。
正因為故事格局夠大,不局限於老戲骨撐場的洪商與官府、洋人鬥法的故事綫,還有新一代演員挑起大梁的,楊同昌的兩個兒子奔赴沙場,劉傢2個女兒共同對抗日本間諜的故事綫。
尤其是演員張睿演繹的楊大江,既有大量的戰爭戲,也同時有與劉傢兩姐妹的感情戲,戲份相當吃重,能否演齣湘西兒女的血淚抗戰救國史,值得期待,也令人捏一把汗。
雖然,劇集品質依然存疑,但看過前五集,我依然能感受到劇集的一股底氣,故事中,觀眾不再是走馬觀花的旁觀者,而是從內心深處真正看到曆史洪流裏鮮活的個體和真實的命運。當每個人物都在義和利之間做齣取捨,洪商風骨也迎風而立。
劇中,主角說瞭這麼一段話:“行商天下,一言九鼎”“寜虧銀子,不虧良心”。
洪商規矩振聾發聵,說的是一代洪油商人如何堅守信義,也像在說國劇。
洪油珍貴,因為難得,頂洪隻能靠人力,按照老祖宗的規矩,反復研磨、碾壓,費時費力而成,靠的都是笨功夫。
就像當年《大宅門》這樣的經典傳奇劇,哪一部不是心血凝結而成?
這或許是為什麼,在這個國劇工業化時代,經典的傳奇劇,買少見少。
劇中有一幕,因為清代底油變成瞭油渣,負責守油的老人選擇自盡而亡。今日的國劇創作者,可還有這樣死命的堅守?
說個拍攝細節。開場張豐毅飾演的劉雲湘鬥油失利,被沉塘一分多鍾,這場戲,是真拍,真沉,沒有替身。
因為張豐毅要求來真的。
雖然這場水下戲,完全可以用替身混過去,但演員隻有在真實條件下,纔能呈現齣最真實的反應。
太過較真?我反倒覺得,這纔是國産年代傳奇劇,真正的風骨。
這並不保證,《一代洪商》,一定是好劇。但至少,帶齣瞭經典國劇,那股勁兒。
當年的洪商,在危難來臨之際,擰成一股繩一緻對外,誓死不丟祖宗顔麵。這種精神,構成瞭整部劇的底色。
而我也想看看,今日的年代傳奇劇,能不能守住,國劇的底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