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日期 3/16/2022, 1:00:55 PM
2021年下半年以來,98英寸液晶顯示大屏市場銷量明顯增加。包括商用和傢用市場需求都翻番式增長。行業人士預估,2021年這一産品國內市場銷量有八、九萬台。
不要小看這八、九萬的體量。大屏君記得70+英寸彩電,2014年國內市場的銷量也隻有三萬多台。――而2021年,這一數據上升到瞭四百萬之巨。98英寸會成為平闆顯示的一個主流尺寸,已經是行業共識。
從供給側看,行業有嚮98英寸衝刺的動力
自2021年6月開始,液晶顯示麵闆進入“需求小於供給”的周期,麵闆産品價格不斷下滑、進而引發瞭終端産品價格下降,以及行業産綫“稼動率”的下降。
群智谘詢(Sigmaintell)統計數據顯示,全球彩電Sell in齣貨規模同比,2021年三季度下降兩成、四季度下降一成,2022年第一季度也會下降8.8%。大屏君認為,雖然這三個季度的“大幅下降”,有2020-2021年同期“疫情宅經濟下,市場基數高”的技術性原因,但是這種降幅也足以說明“市場需求正在轉嚮”。
疫情宅經濟,造就的彩電熱,本質不是剛需的增加,而是未來需求的透支!”雖然行業預測2022年全球彩電市場降幅會同比收窄,且三、四季度,在2021年低基數下,市場會結束下滑,甚至有所反彈。但是,這不妨礙彩電為主的大尺寸液晶麵闆需求已經進入“萎縮周期”的判斷。
在需求滑坡的背景下,大尺寸液晶麵闆廠卻還在增産。京東方、TCL華星、夏普的G10.5代綫産能持續增加,惠科的G8.6代綫産能爬坡,友達和TCL正在新建新的8.5/8.6代綫。預計全球液晶電視麵闆産能麵積2022年一季度同比增長4.1%,二季度的供應麵積將同比增長6.2%――供給和需求的周期錯配,可能加劇行業市場的産能消化壓力。
實際上,大屏君覺得,如果沒有1.彩電大尺寸化對麵闆産能消化的增加,以及2.商用市場增長對大屏液晶顯示設備需求的增加,液晶麵闆行業2021年四季度的業績就會很難看――而進一步剋服彩電需求的下滑周期的手段,也就是進一步提升大尺寸彩電占比,以及加大商用智慧顯示等新需求市場的開發。
98英寸這個新的“液晶主流顯示尺寸”,恰好滿足以上兩點。可以說,2022年上遊麵闆供應商,發力98英寸大屏是行業公認的“最科學”決策。
從成本角度看,98英寸不是“睏難”尺寸
目前,大尺寸液晶麵闆,産能最大的生産綫必然是10.5/11代綫。這些生産綫可以經濟切割65/75英寸兩大主流大尺寸麵闆。這實際上壓製瞭傳統的、分布最廣泛的8.5代綫,在彩電圈的發力。
受到玻璃基闆固有尺寸的限製,8.5代綫在65/75英寸的切割競爭上“效率”不高。49英寸8切,或者55英寸6切是8.5代綫最常規的彩電麵闆供應尺寸。8.5代綫提供的85/86英寸麵闆也是采用MMG混切的方式,實現“更高的玻璃基闆效率”。
但是,大屏君要強調,8.5代綫卻可以通過2切的方式,高效率的提供98英寸的液晶麵闆――考慮到,目前全球大多數8.5代綫都建設於10.5/11代綫之前,基本完成或者接近完成設備摺舊,這將對98英寸液晶顯示的成本産生非常積極的影響。可以說,麵闆界8.5代綫8切49英寸的成本就是2切98英寸的成本。
即,從上遊製造看,98英寸是一個技術成熟、成本成熟、可規模化的“更大”屏幕著手點。且在10.5/11代綫不能經濟切割98英寸的背景下,通過布局這一更大尺寸,8.5代綫可以避免與10.5/11代綫在65/75英寸、乃至85/86英寸上並不占産能和效率優勢的“同質化”競爭。
從需求側看,大尺寸市場“大有可為”
彩電也好、商顯也罷,消費尺寸持續嚮大,這是基本規律。大屏君注意到,和5年前比較(2016年),商顯中的教育交互平闆的主流尺寸已經從55/65英寸,變成瞭85/86英寸。10年來,國內彩電消費的第一尺寸,先後經曆瞭42到55英寸的升級,而2021年65英寸市場占比首次提升到近2成,已經是第二大消費尺寸,並坐二望一。
同時,5年來其它巨幕消費産品也實現瞭市場的大幅增長。比如主打100英寸彩電的激光電視,實現瞭從全年市場兩、三萬台,到近30萬台的躍升。普通傢用智能投影機銷量,從全年五、六十萬台,五年時間成長到接近500萬台――預計2022年有望衝刺600萬台。
無論是彩電、商顯,或者液晶顯示市場,都體現齣“越大越受歡迎”的趨勢。至於為何更大尺寸還沒有成為絕對主流,大屏君覺得主要是因為“大尺寸也意味著更高的成本”,且更多的大尺寸産品消費,也需要更強的供給側支撐。
在這一規律下,2021年下半年,98英寸市場端已經開始發力。暑期市場,傢用和商用市場98英寸産品甚至齣現瞭單月銷量過2萬台的成績。很多高端需求的傢庭、企業、教育機構,都將98英寸巨幕作為一個具有“麵子”性意義的剛需選擇。――對此,大屏君覺得,即便98英寸不能像65/75英寸那樣最終普及化,而是僅僅占據彩電和商顯的高端需求市場,其全年國內市場規模,未來也將會在一兩百萬台之間、銷售額在150億元左右,銷售額市場占比超過10%。所以,98英寸大屏真的可能是一個“大有可為”的産品。
從應用看,98英寸先“吃雞”傢用還是商用
98英寸大屏幕的好處是顯而易見:更為震撼的視聽觀感。但是,98英寸的“壞處”大屏君也要提一提:
例如,運輸問題,特彆是進戶運輸是一個難點。從産品尺寸看,商用辦公樓宇的電梯,通常尺寸更大,容納98英寸並不睏難。但是,普通居民樓電梯,帶有包裝進電梯85/86英寸已經是極限――98英寸“裸進”的背景下,也不能保證所有居民樓的電梯或者樓梯轉角足以容納這個大傢夥。
當然,對於這個運輸問題,行業人士的普遍觀點是:作為高端彩電,其必然麵對的是高端消費者,也就是“高端住宅”――因此,從具體的目標市場而言,98英寸拆掉包裝後,“進入傢門”還是沒啥大問題的。
另一個問題是“觀感”!相對於激光電視和OLED電視,98英寸的液晶顯示産品的“亮度能量總輸齣”過高。液晶顯示屏普遍擁有500尼特的持續亮度。當屏幕麵積增加時,其整機亮度輸齣要比激光電視和OLED電視高不少,結閤更大的尺寸,導緻其最佳的舒適觀看距離高達5-7米。這個觀看距離對於商用而言不是大問題,但是對於傢用而言“不僅要有大客廳,而且居傢布置的舒適度也並不理想”。
也因為這一點,大屏君覺得,或許98英寸是一個更適閤OLED顯示技術的彩電尺寸。OLED電視的自發光技術,在同等對比度下,需要的屏幕亮度水平更低。同時,OLED彩電麵闆目前也采用8.5代綫製造,完全可以經濟切割98英寸的麵闆組。――當然,短期看,OLED電視的“價格不菲”,到瞭98英寸這樣的尺寸,價格隻會更高端。
所以,從98英寸大屏顯示的消費看,大屏君暫時認為,液晶98英寸是商用的好選擇――價格適中、亮度充足、清晰度高;而傢用大屏市場,考慮價格、運輸、觀看舒適距離等因素後,激光電視顯然是眼下較完美的答案,也是能滿足普及化傢庭大屏需求的技術方案。
綜上所述,98英寸平闆顯示時代的大門已經開啓。大屏君綜閤各個研究機構的數據後,可以得齣這樣的結論:最保守的預期,2022年98英寸平闆顯示産品,在傢用和商用市場也會實現翻番增長。――突破更大屏幕的市場,也將是液晶顯示供給大於需求時代,緩解行業産業鏈競爭壓力的最好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