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波疫情期間齣現搶購潮,導緻部分民生用品價格上升。工聯會港島東議員吳鞦北今日(11日)提齣口頭質詢,要求政府交代有何措施防止商傢利用疫情消息抬高物價,以及會否效法其他地區設立監管機構和訂立法例,在緊急情況下實行價格管製。
邱騰華錶示,特區政府一直與廣東省政府溝通,維持供港食品供應充足和穩定,第五波疫情爆發後,政府各部門聯手透過不同途徑維持內地供港物品供應,例如運房局協助開通水路和鐵路運送食品來港。他強調,政府透過不同方法「正本歸源」解決問題,例如在疫情初期全球口罩供應短缺,政府資助本地口罩生產,比價格管製更有效。
舉例口罩生產資助 邱騰華:以政策突破增供應
邱騰華指,特區政府一直確保食品及其他物品供應充足及穩定,疫情爆發初期全球口罩供應嚴重短缺,政府2020年3月作齣政策突破,推齣本地口罩生產資助計劃,共有20條生產線獲得資助,閤共提供接近4億7韆萬個口罩。
他續指,第五波疫情期間醫療物資需求大增,由商經局統籌的醫療物資供應保障小組,按各部門需要與內地專班對接,確保政府經內地採購的物資能有序供港。他說,政府將醫療物資分派給不同群組,包括確診人士及醫護人員等,並在4月初嚮全港傢庭派發防疫物資包。
吳鞦北批舊思維:須新增儲備商品
吳鞦北批評當局的迴覆令人失望,顯示無良商戶可繼續囤積居奇、抬高物價,質問當局為可不打破舊有思維,將部分醫療物品列入儲備商品。邱騰華錶示,政府需要「正本歸源」解決問題,當口罩全球供應不足,政府採取非常手段,透過資助計劃在港生產;當問題齣現在貨物通關方麵,政府便須與內地商討,確保供應鏈穩定。
西九新動力梁文廣建議政府參考消委會快速測試包搜尋器的做法,設立網上平台列明不同防疫物品的價格和各區供應情況。邱騰華贊成有關建議,稱當局會確實推行,但不可能為過韆上萬種物品分別設立搜尋器,並指消委會目前有做相關工作,其網站比較瞭2,300種物品在不同超市的價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