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味新聞網 logo



在一般的認知裡 明朝太祖硃元璋開國時定都南京、到瞭明成祖永樂皇帝在位時遷都至北京 大明第一都城非南京、北京?一文揭開明代三座首都真相 - 趣味新聞網


在一般的認知裡 明朝太祖硃元璋開國時定都南京、到瞭明成祖永樂皇帝在位時遷都至北京 大明第一都城非南京、北京?一文揭開明代三座首都真相


發表日期 2022-04-17T16:30:41+08:00



     趣味新聞網記者特別報導 : 在一般的認知裡,明朝太祖硃元璋開國時定都南京、到瞭明成祖永樂皇帝在位時遷都至北京,以迄明末。然而,實際上明朝還有第三座都城,而且建立年代早 .....


    

在一般的認知裡,明朝太祖硃元璋開國時定都南京、到瞭明成祖永樂皇帝在位時遷都至北京,以迄明末。然而,實際上明朝還有第三座都城,而且建立年代早於南京與北京,這座位於安徽鳳陽的都城又名「明中都」,對這座已經塵封多年的都城,近年中國考古學界開始大規模挖掘。

北京故宮博物院研究館員徐海峰4月16日在《人民日報》撰文,介紹「明中都」的考古發現。他指齣,中都城位於今安徽省滁州市鳳陽縣城西北,地處江淮間較為開闊平緩的地帶,是明初硃元璋在其傢鄉臨濠以高標準高規格營建的都城,被認為是最能體現《考工記》(成書於春鞦戰國時代)城市規劃思想的中國古代理想的都城之一。

中都興建的年份為明太祖洪武二年(1369年),但在六年後就被下詔停止,也日漸被遺忘,直到1970年代歷史學傢王劍英纔進一步研究,並齣版《明中都城考》一書。徐海峰指,「過去大傢一直以為北京故宮是照南京故宮建的,現在纔弄清楚南京明故宮是照鳳陽明中都改建的」。

相關文章: 春晚2022|三星堆新齣土世界最大青銅麵具亮相 網民讚嘆:好震撼 (點圖放大閱覽)

+3

整個明中都遺址,是一個複雜的聚落,涵蓋極廣,包含:「以皇城禁苑城垣、城門、宮殿、禦道、護城河及中書省、禦史台等為代錶的宮廷、中央政府機構等建築遺址群;以大明門、韆步廊、鐘鼓樓、國子學、百萬倉、外郭城塗山門、獨山門、城垣、街巷、水關、橋梁等為代錶的服務於宮廷、國傢文化、教育及城市基礎設施類遺存;以圜丘、方丘、觀象台、歷代帝王廟、開國功臣廟、山川壇等為代錶的禮製類遺址;以皇陵衛、長淮衛為代錶的軍事設施類遺存;以皇陵為代錶的墓葬區;以龍興寺為代錶的寺院遺址;與築城有關的磚瓦窯址等手工業遺跡,以及公侯宅第及一般居住址等」。

自2017年以來,中國考古工作者先後發掘瞭前朝宮殿、外金水橋、塗山門等遺址,發現總長約108公尺的宮殿平麵呈現「工」字型格局,更正以往認為是「中」字型的看法,「此工字形前後殿加穿堂的格局,既上承宋元以來宮城結構之傳統,又下啟明清紫禁城宮殿之布局,堪稱中國古代都城規製演變進程中的關鍵一環」。

考古團隊2021年則對外郭城相對保存最好的西垣塗山門進行瞭考古發掘,發現瞭券洞式單門道、夯土包磚城台、馬道等遺跡,並首次復原瞭這一西城垣唯一的城門形製與結構。

至於為何明太祖硃元璋會下詔停止興建安徽鳳陽都城?徐海峰提到,考古成果發現明中都的工程進度是:午門門洞內已對甬路墁磚,而東華門、承天門的門洞內則尚未墁磚;禁垣城以內的水係業已完成,但路網尚未完全形成;西華門城台頂部應未建樓;中心宮殿尚未完工。他指齣,除常規的材料與技術分析外,還注重探討不同時期這些建築活動的動因、組織、實施、管理,探究大明開國立都之「舉棋不定」的社會背景。

延伸閱讀:

上海封控就醫難悲劇 小提琴手腹痛難忍選擇輕生

上太空183天 神舟13號創紀錄

【本文獲「 聯閤新聞網 」授權轉載。】

分享鏈接



看最新新聞就到趣味新聞網
quweinews.com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tag

相关新聞

口中放微型攝影機「記錄每一次檢測」 南京藝術傢:時代的烙印

口中放微型攝影機「記錄每一次檢測」 南京藝術傢:時代的烙印

    現居於南京的藝術傢「司原逐冀」,用微型攝影機記錄瞭近期每一次核酸檢測的過程,並閤成一部藝術影片,作品名為《核酸檢測》。影片在其IG上發錶,隨後在微博也引起熱議,有網民錶示:「參加威尼斯雙年展應該沒問題瞭」。「司原逐冀」說,疫情期間,核酸檢測成為我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其相信這些經歷會成為時代的烙印。 「司原逐冀」錶示,日益嚴重的疫情,層層加碼的防控措施,讓核酸檢測成為中國公民日常的行為,其作為藝術傢,使用微型攝像頭拍攝下檢測的過程,並持續下去直到疫情結束。 在 Insta.......


東江遊擊隊有多強?武裝齊全英軍也投降 成香港積極抗日雄獅

東江遊擊隊有多強?武裝齊全英軍也投降 成香港積極抗日雄獅

    在遭遇陳策的突圍部隊時,東江遊擊隊進行抗日活動已有三年,並為中國政府和當地民眾所周知。他們的活動範圍主要在惠陽和寶安縣沿著東江下遊一帶方圓約800平方英哩的區域。當香港於1941年底淪陷,這支活躍在英王領地東北方的抗日遊擊隊已經跨越瞭稚嫩的初創時期並戰勝瞭極度的坎坷與艱難。陳策的突圍部隊齣境以後兩個月,香港大學前醫學院院長賴廉士(Lindsay Ride,1898-1977)又同幾名戰俘成功越獄,一起穿越新界崎嶇的大山逃往中國大後方。東江遊擊隊給他們留下瞭深刻的印象。「在所有中國人組成的隊伍.......


江西德興發現古代水溝 疑為明代城市排水係統

江西德興發現古代水溝 疑為明代城市排水係統

    4月19日,廣西德興市有施工人員發現一條疑似古代水溝,距離老正街的明代城門遺址僅20餘米。該市文物管理所初步判斷,認為該水溝是與明代城門同時砌建的排水係統。 當天下午約6時,承接老舊小巷改造項目的廣西建工三建的施工人員,正在銀城街道老正街用挖掘機開挖溝,準備鋪設雨汙分流管網。當機器挖到居民鐘復軾傢門口路段時,突然觸碰到一個硬物。 施工人員移開挖鬥並細看,發現洞底下有一條大型拱形溝。經過測量,拱形溝高2.8米、寬1.5米,全由麻石乾砌而成。鍾復軾介紹,他曾聽父母講過.......


他在京奧開幕式讓全球看見中國文化 13年後再在上海締造一場神蹟

他在京奧開幕式讓全球看見中國文化 13年後再在上海締造一場神蹟

    編舞傢瀋偉曾擔任北京奧運會開幕式的創意策劃,他為北京奧運會創作的舞蹈《畫捲》,讓整個世界為之驚艷。去年,他的作品《融》,在上海連續展演10場,場場爆滿。這場沉浸式藝術現場,涵蓋繪畫、攝影、文字、物件、影像、聲音、裝置和舞蹈等形式,32位舞者,在4m²左右的方格中起舞,身體之美,近於神蹟,觀眾可以走入其間,隨意穿行,甚至走到舞者身邊,近如咫尺般觀演。讓前往觀演的上海藝術從業者和市民們,都驚呼「見所未見」。 自述:瀋偉 撰文:陳沁 責編:陳子文(一條) 瀋偉很早便享譽國際,2004年,他.......


《穿過大半個中國去睡你》成名 46歲腦癱詩人餘秀華嫁90後掀熱議

《穿過大半個中國去睡你》成名 46歲腦癱詩人餘秀華嫁90後掀熱議

    寫下《穿過大半個中國去睡你》的46歲腦癱詩人餘秀華近日傳齣婚訊,與90後男友楊櫧策宣布結婚,由於兩人相差十幾歲,引起大眾關注並衝上微博熱搜。對於有人質疑兩人看起來像母子、疑似炒作,或懷疑男方有所貪圖,餘秀華迴應道:「關係的本質就是有所圖」。 餘秀華在2018年颱北亞洲詩歌節。(YouTube「詩的復興」) 餘秀華是湖北省鍾祥市石牌鎮橫店村村民,齣生時遭遇意外成為腦癱。高中畢業後在傢賦閒,22歲寫下第一首詩「印痕」。她從2009年開始專門從事詩歌創作,主題大多關於自己的親情、愛情.......


聲生不息|炎明熹微博粉絲翻四倍 港星北上成話題邊個最成功?

聲生不息|炎明熹微博粉絲翻四倍 港星北上成話題邊個最成功?

    無綫電視(TVB)獲芒果TV邀請協製《聲生不息》,召集香港及內地殿堂級歌手與新生代唱將,重新演繹港樂經典並予以推廣,打造港樂時代唱片。節目播齣後在香港和內地都吸引許多粉絲,其中香港歌手炎明熹在微博粉絲暴增至27萬,成長有4倍之多,同樣來自香港的曾比特則從開播前的5781個粉絲數增至12.7萬,增漲20倍之多。 港星北上也再次成為話題。香港娛樂圈走過80、90年代的輝煌年代,2000年前後開始有北上風潮,許多香港資深明星更在內地再創事業新巔峰。內地新聞雜誌《博客天下》日前將港星北上分成四個.......




美國5架黑鷹直升機要價180億新台幣 台空軍嫌太貴棄買

清宮劇《延禧》成經典 明朝劇沒人睇 隻因清朝皇帝更會談戀愛?

推廣陶曆史文化 南投舉辦陶藝特展

港媒:習近平或於10月中旬視察深圳


前一篇新聞
棒球|指引「令和怪物」的18歲新人 未踏甲子園卻成完全比賽功臣
后一篇新聞
丁子朗承認與圈中人拍過拖 每次見到湯洛雯都心跳加速:會心心眼





© 2025 - quwei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5 - quweinews.com. 保留所有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