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日期 1/10/2023, 8:17:12 AM
速覽
瑞士金融網站finews.com於2020年8月發布文章將卡西斯采訪與瑞士一項公投相聯係,並錶示該公投有可能影響瑞士銀行在香港的發展。這項公投最終未能通過,且瑞士政府始終反對該提案,公投結果並沒有顯示齣與“凍結存款”的直接關係。
100名中國人在瑞士有7.8萬億元資産的數據可能齣自瑞銀集團(UBS)聯閤普華永道發布的《2018年億萬富翁報告》,該報告稱,截至2017年中國共有373名億萬富豪,他們擁有1.12萬億美元(當時摺閤人民幣約7.8萬億元)的資産。而這份報告數據所指的也並非他們在瑞士銀行的儲蓄額。
事件背景
近日,推特有網友發布圖片稱,“瑞士外交部長凱西斯(卡西斯)錶示:若中國堅持香港國安法,則將凍結100位中國人在瑞士存款7.8兆人民幣,平均每人780億人民幣,還不包括保險箱裏的黃金鑽石。”該推文獲得3000餘點贊,近800轉發。
明查
2020年6月30日,《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彆行政區維護國傢安全法》經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次會議審議通過,並列入《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彆行政區基本法》附件三在香港特彆行政區公布實施。圍繞這一時間點並結閤“瑞士外交部長”“香港國安法”等關鍵詞在榖歌檢索,相關說法可追溯至2020年8月1日來自瑞士周日報紙SonntagsBlick的報道。瑞士外交部長伊尼亞齊奧·卡西斯接受專訪時錶示,在與中國建交的70年中,法治和人權一直是對話的一部分,“瑞士必須更加有力地捍衛自身利益和價值觀,例如加強國際法和多邊體係。”同時,卡西斯在采訪中宣稱,“中國已經放棄瞭‘一國兩製’方針,這會影響到很多在香港的瑞士公司。如果中國堅持‘新路綫’,西方世界將做齣更果斷的反應。”
SonntagsBlick 2020年8月對瑞士外交部長專訪報道截圖
不過,原報道中並沒有談及凍結中國人存款一事。此外,瑞士《新蘇黎世報》在同一日的報道中采訪瞭瑞士聯邦議會國民院議員羅蘭·比歇爾,他錶示,聯邦委員會沒有就此舉行會議,因而卡西斯此番言論並沒有聯邦委員會給予的官方依據。
2020年8月5日,中華人民共和國駐瑞士聯邦大使館發錶聲明,迴應瞭瑞士外交部“對香港國安法妄加質疑和評論”的行為,“香港國安立法目的是堵上香港國傢安全的緻命漏洞,不僅完全符閤‘一國兩製’方針,也將保障‘一國兩製’行穩緻遠。香港國安法僅針對四類行為,即分裂國傢、顛覆國傢政權、恐怖活動、勾結外國或者境外勢力危害國傢安全的行為或活動,香港居民依法享有的各項權利和自由不受影響。”
2020年駐瑞士使館發言人就瑞士外交部發錶涉香港言論發錶聲明截圖
那麼“卡西斯聲稱要凍結中國人存款”的說法又從何而來呢?
進一步結閤“瑞士銀行”“存款”等關鍵詞交叉檢索,瑞士金融網站finews曾於2020年8月7日發錶過相關文章,該文將卡西斯對香港國安法的評論與瑞士將於2020年11月舉行公投的一項擬議法律相聯係,錶示“該法律規定公司將對其海外公司侵犯人權的行為負責,這也適用於香港的情況,如果民眾公投贊成該法律,瑞士銀行將重新檢視他們在香港的運作”。根據該文說法,瑞士外交部長對香港局勢的質疑已經顯示齣瞭“瑞士銀行在中國發展戰略”這一問題的敏感性,由於香港國安法規定銀行不能與違反國安法的對象閤作,瑞士這項擬議法律有可能會與香港國安法衝突。
而同一時段,則可核查到有多傢中文網站將finews所述公投引嚮“凍結中國人資産”,還有自媒體聲稱該公投意味著瑞士銀行將“不能與侵犯人權的對象閤作”。
finews相關文章並未提及“凍結存款”,但是聯結瞭卡西斯的言論、瑞士公投以及瑞士銀行和金融業,並強調瞭該公投對香港可能産生影響。
但這項公投是否真能造成網傳後果?
在瑞士政府官網核查,其公投檔案中確實存在一項主旨為“瑞士的海外企業應維護人權”的提案,全稱為“負責任的企業——保護人權和環境(For responsible businesses - protecting human rights and the environment)”,簡稱RBI。公投結果顯示盡管普選贊成票多於反對票,為50.7%對49.3%,但由於州選票中反對票(14.5)比贊成票(8.5)多6票,該提案最終未能通過。
瑞士聯邦政府官網中RBI公投截圖
瑞士德語廣播網站SRF關於RBI的投票結果截圖
從時間上來看,RBI是由瑞士民間社會組織於2015年發起的倡議,旨在引入有效法律框架,讓總部在瑞士的跨國公司為其(包括子公司、供應商以及業務閤作夥伴)在海外犯下的侵犯人權和環境的行為負責,如果有海外閤作方侵犯人權,該公司可在瑞士被直接起訴。該提案於2020年6月就確定瞭公投時間為2020年11月29日,與香港國安法並無直接聯係。
從法案內容來說,根據瑞士國傢廣播電視集團旗下Swissinfo的報道,企業人士和民眾對RBI的態度分歧主要存在於“實現方法”,因為RBI對企業監控其供應商和閤作夥伴的力度要求極高,很容易影響企業對外經濟活動。
瑞士政府始終反對該提案,並就此提齣瞭“間接反提案(Indirect counterproposal)”,作為RBI被否決後的施行法案。普華永道(PwC)曾對兩項方案做過對比報告,相比於RBI,政府方案要求瑞士企業對其人權和環境的營運是否符閤標準進行申報,並進行強製性的非財務信息公開,而企業隻有在其涉及人權和環境的項目未經申報或申報齣現問題時,纔需要承擔刑事責任。可以說“間接反提案”在法律執行層麵留有餘地且更溫和,如果對可能齣現的問題已經進行申報,則企業不會被起訴。
普華永道對比報告摘要截圖
而瑞士政府公開的“間接反提案義務守則”中,主要強調瞭涉及礦石和金屬的企業申報要求,並沒有突齣金融業或銀行應做齣的具體調整。因此該公投結果很難直接引申齣“瑞士將凍結中國人財産”。
瑞士政府公開的“間接反提案義務守則”截圖
100名中國人平均每人在瑞士存款780億人民幣?
這一說法曾多次以不同形式流傳於中文網絡中,2022年8月,“福建闢謠”官方賬號曾對此進行核查。
2018年10月,總部位於瑞士蘇黎世的瑞銀集團(UBS)聯閤普華永道發布的《2018年億萬富翁報告》顯示,2017年全球億萬富翁總財富增長19%,至8.9萬億美元。截至2017年的數據,中國共有373名億萬富豪。這些富豪們大多來自科技以及零售行業,並擁有1.12萬億美元的資産(當時摺閤人民幣約7.8萬億元)。
2022年1月,“澎湃明查”的報道《明查|瑞銀公布中國貪官存款,遭警告“謹慎公開客戶財政信息”?》就涉及瑞銀集團這一報告。核查結果錶明,該報告使用的分析數據來自包括“轉變中的傢族商業”(Transforming family businesses)、“普華永道下一代研究2017”(PwC Next Gen Study 2017)、“第21屆年度全球CEO調查”(21th Annual Global CEO Survey)等齣版物,普華永道內部數據庫,MSCI AC世界指數,以及世界銀行全球經濟展望(Global Economic Prospects)等數據庫。這說明780億元的數據所指並非瑞士銀行儲蓄額,網傳說法係謠傳。
綜上所述,網傳說法可能源自2020年8月瑞士媒體SonntagsBlick對瑞士外交部長卡西斯的采訪,但原報道中僅涵蓋卡西斯對香港國安法的評論,並不涉及“凍結存款”。瑞士金融網站finews.com於2020年8月發布文章將卡西斯采訪與瑞士一項公投相聯係,並錶示該公投有可能影響瑞士銀行在香港的發展。但這項公投最終未能通過,且瑞士政府始終反對該提案,公投結果並沒有與“凍結存款”的直接關係。100名中國人在瑞士有7.8萬億元資産的數據可能齣自瑞銀集團(UBS)聯閤普華永道發布的《2018年億萬富翁報告》,該報告稱,截至2017年中國共有373名億萬富豪,他們擁有1.12萬億美元(當時摺閤人民幣約7.8萬億元)的資産。而這份報告數據所指的也並非他們在瑞士銀行的儲蓄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