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日期 2019-12-29 15:48:58
【文、圖/摘自蘋果屋《自己的皮膚自己救!》,作者豊田雅彥】
「嗚、好癢喔……」
你是不是經常這樣一邊喊癢、一邊忍不住伸手去抓呢?
就算努力實行肌活,難以忍受的癢感還是三不五時找上門,對吧?但隻要抓傷皮膚,原本透過肌活一點一滴纍積起來的成果就會功虧一簣,萬一傷口愈抓愈深,還可能引發感染或產生其他皮膚疾病。
要是「馬上就醫」對你來說有睏難,不妨先試著將重點放在「立即」。
以下就讓我們一起來認識緊急止癢的處理步驟,輕鬆擺平。
說穿瞭,做法其實很簡單。
隻要冷卻患部即可。
將保冷劑或冰塊用乾淨的紗布或手帕包好,搔癢部位。如果手邊沒有冰塊或保冷劑,也可以把濕毛巾擰乾再輕壓患處,或是拿寶特瓶裝水冰敷。
為什麼替患部降溫就能有效止癢?原因有以下兩點:
‧血管遇冷收縮能降低周圍神經對「癢」的傳導速率,達到暫時止癢的效果
‧溫度降低能抑製引起搔癢的細胞與物質作用,暫緩人體對癢的感知
要注意的是,別讓冰塊或保冷劑直接接觸肌膚,因為這樣有可能會傷害到錶皮與皮下組織。
也不要冰敷太久。因為冰敷時間過長,血管反而會急速擴張、讓搔癢不減反增。 依照美國皮膚科學會指示,冰敷時間應控製在 「5~10分鐘以內,或達到止癢效果即可。」
同理,也可以搭配薄荷油有效止癢,因為瞬間清涼感能讓人暫時忘卻難耐的搔癢。
不過,這方法無法達到與上述冰敷抑製發炎物質與細胞作用的相同效果,稍嫌不足。
患部冷卻、搔癢也止住之後,還是要記得前往皮膚科看診。
尤其若是慢性搔癢或嚴重發炎,更務必請皮膚專科醫師診斷是否為濕疹、帶狀皰疹、尋麻疹、乾癬等皮膚疾病,甚至應進一步檢查,確認是否為白癬(足癬、股癬、頭部白癬等)及疥癬之類的感染病癥。
肌膚搔癢的成因很多,也可能齣自多重因素交互作用。所以,也許患者以為自己「隻是被蟲子咬瞭」,但實際原因往往齣人意料之外;而且,大多時候不是找不到原因,就是難以聯想到其中的關聯性。也因此, 若自行貿然判斷又處理不當,隻會加速病情惡化、誘發其他癥狀,相當危險。
另外,還有一點非常重要,就是不要未經醫師許可隨便使用坊間的藥膏,這點務必切記。
我曾遇過一位60多歲的男性患者,就是因為自行處理不慎導緻癥狀惡化。
他在某天整理完庭院後,忽然感到脖子與手臂一陣搔癢。由於過去隻要類似狀況發生,塗個萬用藥膏就沒事瞭,所以這迴他也比照辦理。
不料,這次卻完全行不通。不隻患處奇癢無比,皮膚還齣現紅腫發炎,連洗澡碰到熱水都會引起陣陣刺痛。而睡覺時無意識的搔抓,更讓發炎範圍擴大至前胸、後背、腿部甚至遍及全身,每天癢不成眠,終於忍無可忍前來就診。
診斷之後,我發現這位患者得瞭由植物引起的「植物性皮膚炎」,因此開立瞭消炎用的外用類固醇以及止癢用的抗組織胺口服藥給他。
就診後第四天,他的搔癢就消失得無影無蹤,全身上下的濕疹與紅腫也在兩週後痊癒。
看瞭上述例子,我希望各位不要重蹈覆轍。
肌膚一發癢,還沒釐清原因就拿傢裡的藥膏亂塗,這樣無法達到真正止癢效果。 偶爾碰到剛好發揮藥效,或是身上的搔癢癥狀恰巧屬於暫時性,所以癢感很快消退,但這些狀況通常是運氣成份居多。
然而,很多人便因此掉以輕心,認為「以後皮膚一癢擦這個就沒事瞭!」事實上,這樣做很危險,因為我已經看過太多自行誤用皮膚藥導緻癥狀惡化、拖到緊要關頭纔跑來皮膚科求診的例子。
最常被拿來應急亂塗的就是OronineH軟膏(日本大塚製藥),也許就是因為它給消費者一種「萬用」的印象吧。
然而,儘管其中所含的「葡萄糖酸氯己定(Chlorhexidine Gluconate)」成分對割傷、擦傷有一定的殺菌消毒作用,卻完全不能消炎止癢。
而且,該項藥品的使用說明也有清楚標示: 「不適用於濕疹(糜爛、起疹等)與蚊蟲叮咬癥狀。」 請大傢務必詳讀之後再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