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日期 3/12/2022, 12:55:45 PM
"守江必守淮",想要一統天下必須先控製江淮地區,這早已經成瞭共識。
曾經在漫長的曆史歲月裏,中國的經濟中心在北方,呈現齣從東嚮西的發展趨勢。
可是,隨著曆史的變遷,那種安居樂業、其樂融融的狀態逐漸被打破,"分久必閤閤久必分",政權的交替開始變得頻繁,北方常年徵戰不休,民不聊生,土地荒蕪,再加上邊界的少數民族鐵騎入侵,燒殺搶掠,百姓苦不堪言。
為瞭生存,中國北方的政權開始嚮南方轉移。曾經作為多朝古都的西安、洛陽等古都逐漸失去瞭往日璀璨的光環,逐漸布滿塵土,隱沒在歲月的迷煙裏。而南北軸綫上的北京、開封、南京開始粉墨登場,發齣奪目的光彩。
江淮防綫,作用日益凸顯
到瞭這個時候,江淮防綫,在中國的曆史上,逐漸顯齣瞭十分重要的軍事地位。所謂的江淮防綫就是徐州、淮河水係、長江防綫三個因素組成一個完善的預防體係。
對一個王朝來說,江淮防綫的意義不隻是一條區區防綫,在大敵壓境的時候,它能夠起到重要的防守作用,它還是麵積廣闊的戰略區,對王朝的興衰起瞭主導作用。
江淮防綫的作用主要體現在軍事價值上,它是一道綜閤性戰略防綫。隨著大一統觀念的深入人心,在古代很多統治者都不甘心在一方稱雄稱霸,在北方站穩根基的就會想著一起攻下南方,完成大一統的偉業,這纔是事業成功的標誌。
就像隋朝的開國皇帝楊堅稱帝後,韆方百計要滅掉南朝,否則就日夜難眠,心中有所缺憾。而在北方混不下去的帝王也會跑到南方來尋找藏身之處,就像南宋小王朝,被金國的鐵騎追著四處逃散,甚至一度跑到廣州。南北區分這麼明顯主要還是這個江淮防綫的作用。
北方強敵想要入侵南方,首先必須要越過淮河北翼水係,然後再攻占徐州,不過徐州這個重鎮很難能夠攻得下來,想必人們早就聽說過這樣的話"守江必守淮,守淮必守徐",徐州城市是咽喉地帶,城市繁華富裕,人口密集,軍隊占據在這裏,後勤有保障,不用愁糧食供應,這對軍隊來說是十分重要的。
而且徐州交通便利,四通八達,部隊運兵神術,能夠迅速擺布陣容,馬上進入作戰狀態。除此之外,這個城市地理位置得天獨厚,徐州城的東翼、西翼、北翼三麵全部被黃河環繞,形成天然的水屏障,依山傍水,易守難攻,曆來都是"兵傢必爭之地"。
誰要是把這個城市拿下,就等於占領瞭中國的半壁江山,能夠起到"一戰定江山"的效果。
當然,除瞭徐州這個咽喉之地,還可以從襄陽經過從而進入南方。襄陽城這個城市之所以會被人們耳熟能詳,想必金庸先生的作用不容忽視。金庸曾經在小說《神雕俠侶》裏麵詳細描寫瞭郭靖一行人堅守襄陽城的故事。
這是小說的情節,實際上也並非空穴來風,在曆史上卻是曾經發生過長達幾十年的襄陽城拉鋸戰。當年宋濛(元)雙方為瞭爭奪這個水路交通要塞,派齣瞭手頭上最精銳的騎兵和水軍,最先進的作戰武器,雙方割據戰拉長到整整38年,死傷慘重,損失無法計算。
這是一項威風凜凜,所嚮披靡的濛古人所碰到的最硬的一顆鐵釘子,對此又怒又恨,卻又無可奈何,這也使得南宋小王朝能夠躲在南方多會兒苟延殘喘。但是襄陽城一被攻破,整個江淮防禦體係就土崩瓦解,南宋大臣走投無路,隻好兩眼一閉,帶著年僅6歲的小皇帝 躍入大海,自行瞭斷。
襄陽城跟徐州一樣,也是名傢必爭之地。它是貫穿東西南北的十字路口,戰略位置極其重要。不過,襄陽位於三江交匯之處,水網密布,背部靠山,想要攻下襄陽也絕非易事。如果能夠順利拿下這些重鎮,還要麵臨淮河南翼水係,越過之後纔真正麵臨長江水係。
對有些馬背上的民族來說,並不擅長水性,很多士兵都是旱鴨子,掉進水裏就爬不齣來,真的很難跟從小在江邊長大的南方士兵較量。
而且襄陽城靠近江漢平原,洞庭湖、鄱陽湖一帶,物産豐富,糧食供應充足,部隊紮營在這裏,不會鬧飢荒,有吃有喝,人心穩穩的。
這樣打起長久戰來就閤適不過瞭。難怪,南宋身處劣勢,還能跟強大的濛古拉拉扯扯拖他個幾十年。
不過,話說迴來,前麵要是能夠闖關成功,基本上大局就已經定瞭,因為後麵這個長江水係看上去聲勢浩大,河水奔騰,波濤洶湧,不可一世,實際上並沒有太大的防禦作用。
長江防綫的缺陷
曾經有人說長江防綫,固若金湯。他們覺得長江水洶湧翻滾,形成一道天然的屏障,在古代落後的交通條件下,敵人輕易攻打不過來。其實,這種看法十分膚淺,長江縱橫東西,從重慶一直延伸到上海,總長達到1500公裏,堪稱中國第一大河。
這麼長的河,怎麼能夠守得住,你守得住東邊,敵人從西邊橫渡過來,你要是追過去截止,人傢指不定又從哪個角落裏竄齣來,根本就是防不勝防。濛古鐵騎就曾經繞過南宋重兵駐守的重要地區,從重慶這邊渡過長江,對南宋政權形成包圍圈,期間順便還順手滅瞭一些小國充實自己的部隊。
因此想要藉長江這道天塹來抵禦敵人的進攻,顯得有些力不從心。在後來的解放戰爭,國民黨就想劃江而治,在長江邊上駐紮瞭70萬大軍,試圖阻止共産黨過江。事實證明,這個設想是極其錯誤的,長江防綫根本不堪一擊,雄赳赳氣昂昂的解放軍一衝過來,70萬大軍潰散奔逃,一敗塗地。
因此,曆來王朝不會傻乎乎地把重兵布在長江防綫,他們會選擇一些重要的據點嚴防死守,比如荊州、徐州等重要戰略據點。也隻有守住瞭這些據點,長江防綫纔能夠發揮防禦作用。
江淮體係在中國的曆史上憑藉著自身的地理優勢成為瞭維持南北方局勢的一道平衡點。北方政權想要衝破江淮體係,不是三言兩語的事情。
而南方政權憑著江淮體係,也能拖上個三年五載的。要是這道防綫沒有守住,那麼王朝基本上大勢已去。因此江淮防綫對一個王朝的存亡起著決定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