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日期 3/8/2022, 9:48:35 PM
迴想一下,你身邊的大學同學都是來自什麼地方?
之前和清北的幾個朋友聊天,他們說大部分都是來自於城市,隻有很小一部分來自於農村。
我問他們:對於這件事,你怎麼看?
朋友迴答:他們或許很努力,但有時候就是這樣子,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
之後,我又約瞭一些重本學校的朋友,他們告訴我,說:兩極分化很嚴重,在重本學校裏,城市人在一起,農村人玩在一起。 因為重本裏麵的機會比較多嘛,所以會經常組織一些活動,但是會發現活動也變成瞭一些圈子的活動;畢業後的分化就會越來越大。
於是,我又拜訪瞭一些普本和大專的朋友,從得到的反饋來說,這個圈層還是比較好的,大傢都玩的比較開心。
是啊,僅僅三四年的大學生涯,就會發現其實已經發生瞭很大的變化,有的人開始發力,但有些人開始提前適應老年生活。
在大的環境下,努力是基本功,但用處可能沒有那麼大。
1、學區房, 最典型的階級固化。 同樣的一個城市,一街之隔,在學區房內的價格是周邊房價的2倍都不止。
2、考題內捲,數學題開始變成論述題。 之前很多時候隻要公式運用的好,是可以寫齣標準答案的,但是無形中好像要證明的東西比較多瞭,就差讓你寫齣這個公式的起源瞭。
3、實踐性更強。比如語文之前都是憑藉智商就可以直接背誦完成,但現在增加瞭實踐課程,對於農村的孩子來說,這就是一件非常麻煩的事情。舉例:城市的孩子鋼琴考試,完全可以靠錢解決,但是農村的孩子不行。
@慈母手中棍:我一年級的兒子上次語文考試,有一題是拼卡通人物的音節,米老鼠,葫蘆娃,派大星,光頭強,不是不提倡孩子看電視嗎,不看電視的孩子肯定做不齣來
4、素質評測:業務愛好變成指標:現在開始重視技能,比如音樂、畫畫、書法等。 天呢,這對於農村的孩子簡直就是奢望,很多人連讀書的成本都已經非常昂貴,還指望能買架鋼琴,買些宣紙? 在專傢的建議下,這成為瞭提高素質的錶現形式。大哥,你是認真的嗎? 讓人一度想起:何不食肉糜?
刷二維碼很難嗎?開車很難嗎? 如果有條件都會的好嘛? 隻不過很多人沒見過罷瞭。 歐美國傢為什麼會形成階層固化,就是因為搞瞭一大堆的素質評測,導緻窮人傢的孩子接觸不到。
以前的大學畢業生就是看學曆和履曆,現在可瞭不得,學曆是基本,還要看你之前獲得瞭什麼證書,然後參與瞭什麼項目。 在一係列的操作下,傢庭條件不好的被越拉越遠。
985、211的不一定是人纔,也可能是錢多辦個北京戶口。於是,專傢起瞭一個很好的名字,叫地域優勢。
5、優秀教師集中在大城市,馬太效應,強者愈強。 你以為K12是福利嗎?網絡教育是福利嗎? 這在一定程度上更加深瞭固化好嘛。優秀的教師都被資本集中在特定的地方。詳細內容可以看之前的寫的文章 #教育培訓機構對教育,是促進公平還是逆差?
那些燒錢的各種補習班就不說瞭,疫情期間上網課,很多寒門的傢庭是沒有網絡,沒有電腦的,但是學校還要求網上做作業,網上考試。長點心吧,北上廣不能代錶廣大的老百姓。他們是一群更需要被照顧的。
6、小地方教育質量下降,有責任的老師減少。 你敢張口說英語嗎? 一開口就是地道的方言吧。 但是城市人就不一樣瞭,處於同樣階段,他們小學的時候的英語就很棒瞭。
7、手機對留守兒童的影響很大,但是又有什麼辦法呢? 他們除瞭手機,沒有任何的工具。
變形記還記得嗎? 富人為瞭讓孩子體驗農事、憶苦思甜,舉辦瞭各種活動。但真的有用嗎?下地15分鍾就跑的沒影瞭好吧,連傢長都堅持不瞭,更彆說小孩。
8、畢業後,城市人的孩子可以依靠父母長輩的關係,就會迅速地適應社會,並獲得一份不錯的工作,取得一份不錯的收入。但農村人的孩子不行,他們隻能憑藉自己在學校積纍的微微成績,然後赤裸裸地踏上這個社會。
寒門再難齣貴子,不是因為不夠努力,而是因為思維完全跟不上城市同齡人的節奏。
當這些孩子碰在一起的時候,就像是劉姥姥進大觀園一樣。
再把時間拉上幾個月,會讓人落淚。
這些寒門的學子,要想和城市的孩子處在同一地位,都是含著淚咬著牙,一路叫爸爸過來。
或許很難聽,但社會會告訴你:條條大路通羅馬,但有人齣生就在羅馬。
就以個人來說,作為一個土生土長的農村人,尤其是山東這種高考大省,確實吃瞭更多的苦;一步步走來,被騙瞭好多次。感謝生命中的每一盞明燈,照亮前方泥濘的道路。
相信相信的力量
後來做公司,有一個北方省份畢業的大學生來麵試,也是普本畢業,開口就要1W塊錢的工資。
我問他:你有過類似的經驗嗎? 對方說沒有。
我又問他:既然沒有,那1W塊錢工資的價值在哪裏? 對方說是什麼什麼大學畢業。
我說:是啊,我知道你畢業的學校非常優秀,但對於剛畢業的學生來說,我可以選擇一個重本學校的啊。
然後就聽到對方抱怨說:因為自己傢庭條件不好,傢裏的父母啥也不會,什麼都沒有留下;在學校的時候這也沒有,那也沒有。
我安安靜靜聽完瞭對方說的所有抱怨;每個人都有每個人的不幸,能做的隻有忍著。
其實,我也是一個農村人,而且還是寒門中的寒門。我深刻地記得,小時候因為窮,跟著母親藉7分錢做玉米糊。(這個山東的朋友應該理解是什麼意思)
7分錢,什麼概念啊。那時候村裏已經有萬元戶瞭,我傢還在為7分錢奔走。
小時候,因為皮各種搗亂,打碎彆人傢的玻璃,一塊玻璃4塊錢,為瞭怕母親擔心,自己藉錢買玻璃給彆人換上,然後自己發傳單賺錢還錢,忙一天也僅僅值幾塊玻璃的錢。
一晃就是15年,15年都沒怎麼敢和傢裏要錢,能自己賺錢的就自己解決掉。
15年後離開瞭山東,到瞭大城市,也是在這時候發現外麵的世界這麼大。
記得,那一年到瞭四川峨眉山,我的第一念頭就是:諸子百傢,唯我縱橫。
過瞭沒多久,就退學瞭。
當時很多人都在勸,說“學曆是敲門磚”,如果沒有學曆,以後寸步難行。
是啊,道理都懂,但又能怎樣。有太多太多的變量瞭,尤其是當你要承擔未來的時候。
每次遇到睏難的時候,我就喜歡在杭州的湖濱銀泰走一走,霓虹璀璨,人來人往;然後我就不止一次的說,總有機會的,總有機會。
那時候不止一次想過,跳進去吧。
幸好,這個世界還是照顧一些努力的人,終於,做到瞭第一個百萬,第一個韆萬,做到瞭福布斯U30的牌子。
所以,在後來和朋友開玩笑的時候,經常會說:如果一個人沒有要過飯,那就不算難。
有的人,經受不住社會的毒打可以抱怨父母無能,但是很多人連父母都沒有。
是啊,寒門想要逆襲要付齣的比一般人大得多。
但是,傢境不好,並沒有斬斷一個人成功的可能性。
堅持住,還有機會。
雖然已經有瞭這麼大的差距,但總是有些機會。
寒門還有一個最大的優勢:無所畏懼。
感謝貧窮,磨練人的意誌;感謝貧窮,讓人更加的認清現實。
想不開的時候,就想想過往的經曆,那麼苦,那麼卑微的時刻,都熬過來瞭。
對這個世界,還有一腔孤勇。
堅持住,還有機會。
願你曆經滄桑,還相信一路陽光。
(注:本文中的寒門是狹義寒門,整體上和窮的農村人放在瞭一起。如果大傢對寒門有不一樣的理解,請不要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