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日期 2/25/2022, 11:17:07 PM
近年來,國傢圍繞“降高降強度,提質提風貌”齣台瞭一係列政策文件,武漢市委、市政府提齣全力推進城市能級和品質“雙提升”。
在此背景下,隨著城市建設方式從大刀闊斧的開發,轉嚮精細化、人本化的雕琢, 人們不僅要“居住有品質”,更需要在城市中“安放審美”。
“建築要令人住得舒適,還要滿足市民在精神層麵的審美需求。”在提升住宅功能的同時,應考慮為建築穿上精緻的“外衣”、塑造高挑勻稱的“身材”、設計獨特靚麗的“發型”,進而 打造獨具武漢特色的城市顔值。
為此,武漢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在2017年版《武漢市建築管理審批指導意見(試行)》(“漢十條”)基礎上,結閤當下需求,於2021年初啓動瞭新版“漢十條”的修訂工作。
據悉,新版文件 《武漢市建築管理審批指導意見》 從建築梯度、麵寬、陽台、屋頂等方麵對武漢住宅項目顔值形象提齣瞭更高要求。
升級版“漢十條”有何亮點?
將給市民生活、城市發展帶來什麼影響?
1
升級一:優化建築高度梯度管控
城市天際綫將更有韻律
針對住宅建築高度梯度,新版“漢十條”規定:規模達8萬平方米的項目,應至少采用2個梯度。規模達15萬平方米的項目,建築高度在27米以下的應至少采用2個梯度,建築高度在27米以上的應至少采用3個梯度。
相鄰兩層次高度之間差值, 建築高度在27米以下的應不小於6米,建築高度在27米以上的應不小於20% (以高度較高者為計算基數)。每個建築高度層次的建築棟數不少於總建築棟數的20%,且不少於2棟。
對濱水、臨山及臨城市主乾路一綫的住宅建築,提齣瞭更嚴格的管控要求。在同一項目地塊或相鄰地塊之間,27米及以上連續布局3棟建築以上的,建築高度應有不少於20%的梯度變化。
“舊版‘漢十條’裏對梯級高差的規定是一個固定值25米,在修訂中改為瞭用比例來約束。”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相關負責人解釋,一方麵希望以此 控製住宅建築高度 ;另一方麵, 隨比例“起伏”的建築高度梯度有利於形成更有韻律的天際綫 ,告彆“等差數列式”建築風貌。
2
升級二:明確建築陽台設計要求
重要區域住宅陽台將統一封閉
對於城市重要區域的住宅建築,無論是否在臨街一綫,立麵形象都要求更加簡潔美觀。
新版“漢十條”明確提齣,位於城市重要區域的住宅建築外立麵應當進行公建化設計, 建築陽台須按封閉陽台設計 ,這將成為高品質住宅新風尚。
3
升級三:細化建築屋頂設計形式
住宅將擁有造型多變的“新發型”
漫步在沿江大道上,造型彆緻的曆史建築屋頂常常吸引行人駐足。
新版“漢十條”按照建築高度,對住宅建築屋頂的設計形式進行細分, 讓住宅也擁有造型多元的“新發型”。
要求多層住宅建築屋頂宜采用坡屋頂或平坡結閤等處理方式;高層住宅建築屋頂造型可采用退台、收分等形式, 類似逐級嚮上的“階梯”和層層疊加的“蛋糕”。 若采用平屋頂,宜采用屋頂綠化等形式美化第五立麵。
4
升級四:進一步“收緊”建築麵寬
百米建築再“瘦身”拓寬景觀視綫
人以勻稱為美的年代, 建築也得講究“身材”。
舊版“漢十條”中已經提齣:濱水、臨山及臨城市主乾路的一綫住宅建築,塑造瞭城市的重要界麵,除瞭高度不要一斬平齊外,麵寬也不能過寬而形成一堵視牆。
新版修訂中,對100米以上建築的最大連續展開麵寬提齣瞭更嚴格的要求――不得大於60米, 進一步強化景觀視綫通透性。 並要求建築高度在20米以下的,最大連續展開麵寬不大於80米;20至100米高的,最大連續展開麵寬不大於70米。采用條式的高層住宅,若縱牆麵麵山、麵湖或臨城市主乾路的,其連續布局不得超過2棟。
新版“漢十條”對武漢住宅形象提齣瞭新的要求,同時 也沿用瞭舊版中管控效果較好的內容。
1
沿用一:建築色彩豐富協調
需符閤“暖白灰橙”城市主色調
“顔值”上去瞭,穿著打扮也很重要。住宅 建築色彩應當符閤“暖白灰橙”的城市主色調 ,並與周邊環境相協調。
當住宅項目的建築棟數超過10棟時,宜結閤群體建築布局進行色彩分區規劃,在統一中求變化,避免成片一個樣,産生壓抑感。
2
沿用二:鼓勵“綠色”退界空間
布局高品質藝術化公共空間
對臨城市主、次乾道的住宅項目,鼓勵其臨道路側的退界空間布局為高品質的綠化環境,形成宜人的公共空間。
3
沿用三:“高水平”規劃重要區域
至少邀請2個設計機構比選
對於位於城市重要區域的非市政類建設項目,形象上更要優中選優。
在建築方案報審階段,需 至少邀請2個設計機構編製高水平的比選報建方案進行審查 ,著力打造各區重點標誌性建築,提升城市形象。
助力城市能級和品質“雙提升”
引領武漢人居環境實現新飛躍
自2017年武漢齣台住宅建築管理“漢十條”,對“一般高、一個樣”的城市風貌踩下刹車後,武漢以肉眼可見的速度越來越美。
錯落有緻的兩江四岸天際綫、精心搭配“外衣”的標誌性建築、彰顯文化特色的亮點片區…… 規劃繪就的每一幀城市風景,都成為瞭武漢獨一無二的城市名片。
如今,市民對住宅的需求已經不僅僅停留在有房可居,而是期待居住環境更加舒適優美。
“規劃的目標是要努力將市民的期待真正變成現實。” 武漢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相關負責人錶示, 新版“漢十條”的齣台將進一步提高武漢整體建築設計質量和水平,實現城市能級和品質“雙提升”,助力武漢人居環境和生活品質的飛躍。
轉自:長江日報微信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