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是演員伊能靜的52歲生日,消息一齣,很多人直呼怎麼也不敢相信她竟然已經52歲瞭。
不過,伊能靜本人麵對年齡卻不甚在意,一如她往常的作風,伊能靜在微博寫瞭一篇長文錶達瞭自己對過往一年生活的感受。
其中有一段文字這樣寫道:
每一年,我都以為這是最好的年紀瞭,但當我又多長一年,我纔知道原來好還可以更好。
每一件事都心甘情願,每一天都有能力給予,每一次給予都無所謂迴報,雖然是照顧人的角色,但支持著每一個人成為自己的同時,自己也成瞭每個人愛的中心。
52歲,我還是老女孩,活得比任何時候都精彩,笑的比任何時候都燦爛。
從字裏行間可以看齣,如今的伊能靜生活的幸福且滿足。但迴顧她這一路走來的風風雨雨卻絕對稱得上升級打怪的徵程。
01
1968年,伊能靜齣生在台北的一個普通傢庭。
隻是讓誰都沒想到的是,作為傢裏降生的第七個女兒,伊能靜的齣生不但沒有為這個傢庭帶來絲毫的喜悅,反而成瞭壓死它的最後一根救命稻草,重男輕女的父親就因為她是個女孩,覺得沒有麵子,從而選擇瞭拋棄全傢人。
而父親的離開也徹底改變瞭伊能靜的一生,作為間接導緻父親離傢的導火索,在她的成長軌跡裏,伊能靜聽到媽媽說的最多的一句話,就是:
如果沒有你,媽媽可能就會過得好一點。
在這樣的環境下長大的伊能靜,內心産生瞭深深的自卑感,甚至一度覺得自己不應該來到這個世界上。
好在伊能靜足夠堅韌,不管是麵對媽媽日復一日的抱怨,還是四處寄居的流浪生活,伊能靜心中一直都有一個念頭:她一定要做得比男孩子更好,讓父親後悔。
懷揣著這樣的信念,14歲的伊能靜就開始齣來洗盤子打工賺錢,更是在高中還沒畢業的時候就選擇瞭進入娛樂圈開始養傢。
02
那會的伊能靜是幸運的,憑藉姣好的麵容和優美的歌聲,一踏足娛樂圈就得到瞭貴人賞識。
16歲時,她以歌手身份齣道,和裘海正、方文琳結成“飛鷹三姐妹”女子偶像組閤,在當時收獲瞭不少粉絲。
同期的歌手裏,伊能靜絕對算得上發展很順遂的一個,但沒有知道看似風光的背後,她到底經曆瞭些什麼?
剛齣道的時候,因為窮,伊能靜每天都算著吃麵包,一包吐司麵包16片,一天吃2片。
後來情況稍微好一點,她變得像一個感情的機器,每天穿梭在演齣趕場的途中,就連說自己喜歡讀書,也會被人嘲諷—你一個高中都沒畢業的人能讀得懂嗎?
談及那段時間的自己,伊能靜說:
彆人都覺得她驕傲像公主,但是沒人知道如果不是那會每天都提著的那口氣,她都不確定自己下一刻會怎樣。
終於,在她不懈的堅持下,事業一步步穩步發展,後來不僅正音樂方麵取得瞭不錯的成績,主持,演戲各個方麵更是全麵開花。
03
與此同時,伊能靜遇見瞭她人生中第一段刻骨銘心的感情。
18歲的時候,她選擇瞭和比自己大八歲的“音樂纔子”庾澄慶在一起,因為不被男方傢人所接受,兩人長達13年的戀愛都是地下情。哪怕2000年在美國結婚的時候,都選擇瞭隱婚。
在這段感情裏,伊能靜渴望被愛,更恨不得把自己全部的愛傾注進去,甚至愛到瞭失去自我的狀態。
就像她在齣版的《生死遺言》中嚮哈林深情告白時寫得那樣:
想念你的時候,我便聽音樂,然後把所有歌者的聲音想像成你。
有生之年,在我有生之年,我一定要比你多活一天。我會幫你安葬,讓你安心,不受失去的苦痛,然後我再陪伴你。
可惜的是,這段感情在走到第9年的時候愛情終究還是走嚮瞭分離。
後來再迴憶這段感情的時候,伊能靜坦言:
因為原生傢庭的原因,在我遇到一個可靠的人時,我像抓住瞭一個浮木。希望他把我原生傢人的所有痛苦,我對男女關係的睏惑,統統都能解決掉。
那段時間伊能靜倍感痛苦,自責,一度崩潰抑鬱,甚至選擇瞭去看心理醫生。然後,她選擇瞭用5年時間去修煉自己。
04
直到她遇見瞭小她10歲的現任老公秦昊,一切纔真正好瞭起來。
而這段感情之初的時候,因為自己曾經糟糕的婚姻,盡管她對秦昊也有動心,但伊能靜還是嚴厲的拒絕瞭秦昊。
在秦昊嚮她錶達心意的時候,伊能靜直接決絕的甩齣瞭三個問題:
第一,我比你大,大十歲。第二,我有孩子。你能接受嗎?第三,我的過去有很大的輿論,你的傢人能接受嗎?
隻是讓伊能靜怎麼也沒想到的是,兩天後秦昊卻直接打來電話問道:
我們聊聊結婚的事吧?
就這樣,伊能靜嫁給瞭小她10歲的秦昊,並且從一開始就把這段感情放在瞭陽光下。
幸運的是,事實證明:她的選擇沒有錯。
婚後,盡管秦昊從來不會說我愛你,沒有任何花言巧語,甚至不會記得她的生日。但他一直都用自己的方式愛著伊能靜。
每次看見伊能靜紮針的時候,秦昊就會和她講:
如果老天讓我遇見你,就是讓我沒有下一代,那我就認瞭,因為要和我過一輩子的人是你。
好在有心之人終不負,如今,伊能靜不僅擁有瞭幸福美滿的生活,也終於找迴瞭屬於自己的最佳狀態,52歲的她活成瞭真正的少女模樣。
雖然就像她說的生活之中還是會有吵吵鬧鬧,但柴米油鹽醬醋茶的生活卻讓她覺得異常安穩。
其實人生就是這樣:
隻要內心安穩,就是完整,而真正的幸福來自於自己的安定。
關注
@柒語屋
,在文字的世界遇見溫暖,遇見你。文章為作者原創,歡迎留言討論。圖片均來自網絡,侵權刪除。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