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日期 2/28/2022, 6:59:51 PM
傳言纏身的融信正在努力打一個“翻身仗”。
2月25日午間,融信嚮外界透漏, 公司已嚮境外賬戶匯齣資金,用於償還存續的於2022年3月1日到期的10.5%優先票據 。
受兄弟公司正榮股價閃崩、尋求債務展期等負麵事件影響,融信的資金安全也一度受到外界質疑。某種程度上,該筆美元債的償還進度成瞭檢驗公司安全與否的“試金石”。
動作頻頻
2月11日,正榮股價午間開盤後遭遇跳水式下跌,期間跌幅一度超80%。同日,融信3月到期的美元債亦創下瞭自2019年發行以來的最大單日跌幅。
彼時,市場有消息稱, 暴跌或是由於市場傳言該公司正在與券商商談該筆美元債的展期事宜。
隨後,融信方麵闢謠,錶示公司不存在違約或延遲支付本息的情況,償債能力未發生重大不利變化,未來將盡力保證存續公司債券能夠按時、足額償付本息。
寥寥數語,對市場的安撫作用有限。此後數日,該筆債券價格仍持續走低。
2月15日,市場再度傳來聲音,稱融信已聘請國泰君安、年利達律所進場幫助解決境外債券問題,三方已組建項目組著手開展多隻債券的一攬子重組計劃。其中,對於3月1日到期的美元債,該公司傾嚮於開展交換要約。
對於這一言論,融信沒有正麵迴應,但數日後,關於注銷該筆美元債的消息接連傳來。 該公司分彆於2月20日、2月22日、2月24日披露瞭關於迴購注銷該筆美元債的信息,三次閤計迴購約1.94億美元,占票據發行本金總額的38.78% 。
《國際金融報》記者注意到,該筆美元債發行於2019年,閤計本金5億美元,是融信目前存續美元債中息票率最高的一筆。
或是考慮到利息太高,發行後的第二年,即2020年,融信就開始對該筆美元債進行迴購,2020年至2021年期間共迴購瞭五筆,隻是迴購量皆不算大。
此次趕在流言四起、價格探底時大量迴購,除瞭想嚮市場傳遞信心外,另一層考慮或是為瞭節省成本,但不論怎樣, 多次迴購後,這筆美元債的未償還餘額減少至2.63億美元左右 ,而這部分餘額也於近期得到兌付。
2月25日,融信稱已匯齣資金至境外還款賬戶,用於償還於2022年3月1日到期的優先票據2.63億美元及已纍計未支付利息金額2396.57萬美元, 閤計約2.87億美元 。至此,該公司今年上半年的美元債已經全部清償。
集體“亮傢底”
打響美元債迴購戰的不止是融信。
2021年以來,房地産市場調控不斷,融資渠道收緊,銷售端承壓,部分開發商陷入流動性危機,行業信心極其脆弱,甚至有些較為穩健的企業也遭遇瞭一通“誤殺”。
為提振市場, 包括中梁、融創、金科、建業等多傢房企掀起美元債迴購潮,試圖嚮外界傳遞資金麵健康的信號 。
而除瞭這種方式外,利用證券市場信息披露製度,主動披露企業經營狀況,將自身債務情況放在“陽光下”,有助於提高投資者對企業的認知,亦便於嚮市場傳遞信心。
2月24日, 龍湖集團、保利發展、新城控股、新希望地産、旭輝集團、華發股份、金地集團、中國金茂 等多傢企業主動公開企業經營狀況,主要內容包括銷售情況、融資情況、戰略發展等 。
整體看來,各傢開發商都將促銷售、拉迴款、保兌付納入瞭公司的戰略規劃之中,甚至有企業直言將堅持利潤與規模平衡發展。
譬如金地集團,截至2021年6月末,該公司存有短期藉款金額40.46億元,一年內到期的非流動負債為344.87億元,算上其他應付款(付息項)及其他流動負債,公司短期有息負責閤計394.44億元。
2021年內,金地集團共完成兩期公司債券的發行,纍計發行規模49.95億元,各期債券全部按時兌付兌息 。其直言,未來公司將堅持利潤與規模平衡發展的戰略思想,努力提高經營管理質量,增強抗風險能力,保持公司可持續發展。
華發股份亦稱,將控製負債閤理規模,推動銷售與迴款,尋求良性發展空間。截至2021年末,該公司在交易所市場存續境內公司債及資産支持證券(閤並口徑)餘額173.64億元(不含次級債券)。其中 有7.8億元將在3個月內到期,一年內到期的規模為15.99億元 ,“公司將全力做好自有資金籌措、藉新還舊、精準兌付等舉措,按時全額償還公開市場債券信息”。
新希望地産亦交代瞭其負債情況。截至2022年1月31日,其存續境內公司債及資産支持證券餘額61.95億元,未發行境外債務。該公司一年內到期的債務規模為108.66億元,公司債與資産支持證券規模為15.24億元,“公司有息負債均按時還本付息”。
記者 吳典
編輯 左宇
熱文推薦,看這裏
好看的人都點瞭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