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唐鎮宇/專題報導
國內重癥傢庭照顧長期依賴移工,導緻長照資源集中在輕、中癥傢庭,政府調查也顯示民眾憂心機構品質,入住住宿型機構意願低落,學者與民間團體批評長照製度對重癥傢庭入住機構補助太低。衛福部迴應,正研擬調高入住機構補助金額,朝失能等級越高、補助金額的方嚮研擬,但因國人孝道觀念影響,對入住機構補助仍會低於對社區與居傢服務補助,避免齣現由照顧者主導讓長輩入住機構的誘因。
有20萬人聘移工 僅9萬人住機構
目前政府對於對於失能長輩、身障者入住住宿型機構補助是以所得區分,所得稅率未達20%者都可獲得補助,最高可獲得每年6萬元,相當於一個月5000元補助。而依衛福部推估,目前國內有長期照顧需求人數約有85萬5000多人,但統計顯示,僅約11%、約9萬5000多人入住住宿型機構,和目前有近20萬名傢庭聘用外籍看護有不小落差。
《東森新媒體ETtoday》這次走訪瞭住宿型機構,機構內雖有臥床的老人,但也有積極復健,想要早日迴傢的阿嬤。96歲的蔡奶奶(化名),在我們到訪的那一天下午,在復健區雙手扶著欄杆,一步一步的復健。復健師用數片巧拼疊成「門檻」,讓奶奶做跨步練習,奶奶每跨齣一步,嘴上還一邊複述「跨過去!」、「再一次」、「跨過去!」,認真的樣子令人相當感動。一問之下,原來是傢中的「爺爺在等她」,奶奶想要趕快迴去跟爺爺一起生活。
太陽長照林口住宿長照住宿機構主任張詠淇說,蔡奶奶1年前齣過車禍,來機構的時候人隻能躺在床上。因傢中是老華廈,上電梯前仍有樓梯要爬,兒子心疼媽媽爬不動,乾脆讓媽媽來這「集中訓練」,練好瞭爬樓梯再迴傢。所以在這裡與其說像養老院,不如說像「訓練營」。
▲96歲的蔡奶奶為瞭能早日迴傢陪老伴,每天積極復健。(圖/記者瀋君帆攝)
張詠淇說,當有傢屬聯繫想要讓長輩入住機構時,工作人員都會和傢屬溝通,看看對方是否有使用到長照資源,「說不定不用入住?」入住後也會和傢屬溝通,若目標是想要讓長輩以迴傢為目標,機構就會幫長輩安排復健課程,每天吃飽瞭、休息夠瞭,就來這裡「練功夫」。
長輩來機構「訓練」 努力復健趕著迴傢
長輩的訓練營,會有「來不及迴傢」的時候嗎?張詠淇分享瞭一個不為外人道的事。另一位張奶奶(化名),入住後也很積極復健,因為她知道隻有讓自己可以不用靠別人攙扶行走,纔能趕快迴傢。所以她每次吃完飯就急著要上廁所,上完廁所就可以開始復健瞭。
有一天,奶奶吃完飯後就急著拄著助行器要去上廁所,但照顧員手邊正在忙其他事而抽不開身,結果奶奶就不慎在廁所跌倒,沒多久就因腦溢血過世。奶奶為什麼這麼急?就是想要趕在兩天後齣院,能迴傢和傢人過年。
張詠淇說,傢屬事後並沒有責怪機構,因為傢屬說,他們看過太多把老人綁在床上的療養院,很感謝這裡願意給老人自由跟尊嚴,張轉述傢屬想法:「如果提告瞭,是不是反而讓這樣的機構害怕讓老人危險?」
張詠淇說,目前台灣住宿型機構的量能、品質、人力素質和從業人數都遠遠不足。以從業人數來說,因照服員人數與床數有比例規定,隻要有照服員請假,立刻就會影響機構的經營。在太陽長照,就曾發生照服員因傢中也有傢人需長期照顧而被迫請長假,使得機構可入住床位數無法提高的情況。就算在人力銀行刊登招募照服員廣告,大半年就隻有兩個人來應徵。張說,政府一定要解決照顧人力問題,否則移工、長照、機構都無法滿足傢庭需求,就會讓台灣勞動力辭職迴傢照顧,勞動力會不斷流失。
重癥傢庭多依賴移工 機構補助不足
▲目前國內住宿型機構收費很高,政府一個月又僅補助5000元,重癥傢庭很可能為瞭負擔機構費用而陷入照顧貧窮。(圖/記者梁建裕攝)
長期研究長照製度的空中大學社會科學係副教授林榖燕指齣目前政府政策矛盾之處。林說,重癥傢庭因需要全日照顧或密集照顧,自費聘用移工照顧或使用住宿型機構照顧,但聘請移工時,可使用的長照補助變少,若再遇到移工缺工,就得改用機構式照顧,但目前國內住宿型機構收費很高,政府補助最高一個月僅5000元,導緻重癥傢庭很可能為瞭負擔機構費用而陷入照顧貧窮。
中華民國傢庭照顧者關懷總會秘書長陳景寧也說,相較於政府對入住機構的補助,若民眾選擇在傢照顧,長照的專業服務、交通、購買輔具等補助加起來一個月可達3萬6000元,顯然政府挹注給重度傢庭幫助太少,應考慮提高入住機構的補助。
林榖燕說,若要提高或是普及這類補助,又涉及長照財源是否足夠。長照2.0計畫將在2026年到期,下一步要怎麼走?要繼續用稅收方式嗎?或是要改用長照保險的方式?
長照製度的財務來源是長期照顧發展基金。3年前長照基金估算報告曾預估基金將在2027年破產,但依基金財報,這兩年長照基金實際收入較預估大幅增加75%、約540億元,原因就是受惠於房地閤一稅大幅增加影響,對照內政部長徐國勇日前一席「房地產是經濟火車頭」惹議,其實房地產是長照的火車頭。
衛福部長期照顧司司長祝健芳說,長照基金是「以支齣決定收入」,決定當年支齣,再扣除菸稅、房地閤一稅、遺贈稅後,不足部分再由公務預算支應,因此不會有破產問題。若開辦保險,還涉及增加雇主負擔與世代正義問題,且保險基金不足,最後也還是由政府負責。祝健芳說,《長期照顧服務機構法人條例》已明定設立機構時財產至少要1000萬元、跨縣市機構要3000萬元,就是為瞭確保機構品質:另外機構收費標準也要報地方政府核定。
至於提高入住機構補助,祝健芳說正在研議中,未來希望能將補助金額與入住者失能等級結閤,失能等級越高,補助越高。但她說,因目前國人觀念仍認為「讓長輩入住機構就是不孝」,因此對入住機構的補助仍會低於社區及居傢的長照服務補助,避免變成「由照顧者決定長輩是否住進機構」的誘因。
更多長照傢庭專題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