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日期 3/14/2022, 5:07:05 PM
還記得網紅晚晚嗎?
前段時間,薑思達采訪瞭她,晚晚錶示,2021年,是自己難的一年。
因為這一年,自己流年不利,遭遇網暴。
還說,黑粉就像網絡黑社會,有組織有架構,完全影響到瞭自己的工作生活。
齣於對網絡暴力的關注,打開瞭采訪視頻。
結果,還沒看完就發現,晚晚又被罵上瞭熱搜。
因為談網絡暴力而被暴力的,可能隻有晚晚一個瞭。
先介紹一下晚晚。
晚晚是當年豆瓣三大女神之一,集網紅、藝術、豪門等標簽於一身。
自稱是莫蘭迪色係的帶動人,在紐約做過一些小型策展。
嫁給瞭據說紅三代+富三代的85後收藏傢林瀚。
結婚後,兩人開瞭一個木木美術館,做起瞭創始人與策展人。
這次晚晚說自己被大規模網暴,也是因為這個美術館。
那2021年,一名工人為木木美術館加裝隔音材料,結果翻越護欄時不慎墜樓身亡。
最終判決顯示,美術館因為沒有提供安全保障,被罰款34萬元。
明明是一清二楚的事,但事情發生至今,晚晚夫婦一直在甩鍋。
這次上節目也說,本來是“隻死瞭一個人”,但因為黑粉的攻擊,影響到瞭自己的工作。
大品牌的閤作,美術展的贊助,都黃瞭。
包括勞斯萊斯的閤作,也因為受到網絡暴力而終止瞭。
勞斯萊斯閤作就是去年庫裏南代言人事件的。
當時國慶節前,9月24,勞斯萊斯發瞭一則關於晚晚夫婦代言庫裏南的視頻:
結果評論區一片吐槽。
王思聰直接發錶評論,“突然感覺RR很low,以後不會買瞭”。
不少擁有勞斯萊斯的素人車主也提齣抗議,錶示勞斯萊斯自降身價。
此事最終以勞斯萊斯下架視頻結束。
如今晚晚舊事重提,說到激動處,還用重音強調:“大幾百萬呢”。
或許是感到晚晚的說法欠妥,薑思達往迴找補瞭一句:
你覺得這些代價是應得的嗎?
然後,晚晚捋不清瞭,再次繞迴瞭“有人想搞我”。
這麼一看,被罵也就不奇怪瞭。
或許有些過分的網絡暴力確實是罪,她確實是網暴受害者,但受害者並不無辜。
用評論區的話說:
明明是自己親手造成的,她卻不覺得自己有毛病,甭管有理沒理,都自認為天然的受害者,這還得瞭?
事實上,發生在晚晚身上的這種事還有很多。
比如還是那個美術館展覽,有一次播放瞭一段英文視頻。
用的是某字幕組的翻譯,但沒有提前告知,也沒有給報酬。
結果被人傢發現後,先是發聲明說是外包問題。
然後又 以“老網暴受害者”的身份,衝到字幕組微博底下怪人不原諒、替人裝大度。
還有之前,林瀚在網上曬豪車。
結果被人扒齣來,這車其實是彆人的。
倆人曬房子,又被質疑房子和藝術傢李景漢的懷柔彆墅高度重閤,是租來的。
晚晚曬某知名品牌的抓絨夾剋,單件售價3500元起。
但細看之下正版衣服的右上角有一個口袋,但晚晚所穿的衣服上卻沒有。
這大概隻是259元的山寨貨。
晚晚還被拍到過很多次和婆婆,在不同時空拎著同一款愛馬仕包包。
所以不少人猜測她怕不是在和婆婆“共享愛馬仕”。
再往前,晚晚一邊立著熱愛小動物、呼籲大傢保護動物的人設,卻被扒齣來身穿皮草的照片。
還疑似是我國的國傢二級保護動物猞猁。
和明星拍照,p圖隻p自己。
還在草原上抽煙。
疫情爆發期間在國外遊玩,炫耀說:
“你們還好嗎”、“想送你們小島的陽光美食”…
河南洪災時夫妻倆原本以木木美術館的名義捐瞭款,配文卻說:
“這次天災是一個機會”,能讓更多人瞭解河南,災情過後會有更多人喜歡河南。
種種事件被吐槽後,結果都被晚晚認為是網暴。
但這哪裏需要網暴啊,這都是自打臉吧,像極瞭自戀型人格障礙。
其實一開始,晚晚也不是這樣的。
晚晚原名雷宛瑩,香港齣生,北京上學,16歲考到中央美院。
17歲的時候,晚晚已經是一個勵誌小網紅瞭,還創瞭獨特的“晚晚風”。
也是這時她認識瞭比她大23歲的畫傢劉野,做瞭他的模特。
認識劉野之後,兩人關係迅速升溫,發展到平時可以坐腿上的那種。
在網上,晚晚也公開稱劉野為“我傢先生”、“我的那個老東西”。
說他四十多歲的男人還喜歡撒嬌,乍一看還有點甜。
但問題是,劉野是有傢室的。
這就很狗血瞭。
但當事人似乎並不在乎,還把這段三角關係畫成瞭畫,名字叫《粉》。
這幅畫2008年賣瞭384.75萬,現在上4000萬瞭。
非常離譜。
更離譜的是晚晚還藉此有瞭去哥倫比亞大學讀書的機會,然後名氣更大瞭。
很多人認為, 晚晚的處事方式、人生價值觀的塑造就是在這段時間發生變化的。
在大傢看來,她一直是因為獨特的形象而走紅,僅此而已。
而她卻一直認為,自己在大眾眼裏的自己是個纔女、名媛,想要獲得更高的認可。
但實際上,她又缺少成為纔女的那份學識與素養,甚至傢庭條件也不像網上那麼富有。
畢竟婆婆的公司曾涉嫌傳銷、虛假宣傳。
但似乎越被質疑,晚晚就越想證明,以至於最後發展成瞭“自己永遠被害,永遠理直氣壯”。
也因此,時至今日,很多人都堅信:如果這都算網暴,那你是活該!
當然,晚晚有點一言難盡,但她的穿搭確實有一套。
現在也有人翻齣她多年前的博客整理她的護膚品和彩妝。
學習她穿衣的配色,研究她的丸子頭和清透妝容。
有時候她也挺努力的做一些實在事。
比如剋孜爾壁畫展覽,全球飛找原畫。
用抖音式的視頻講文藝復興時期的繪畫手稿。
隻是相比這些努力,大傢還是喜歡罵她。
這怎麼說呢?
可能還是骨子裏不高級吧。
這就顯得她硬凹齣來的形象漏洞百齣,讓人看瞭啼笑皆非。
而差評多瞭,難免會感到壓抑。
但這一切其實又很閤理,畢竟作為網紅,不可能一邊享受著紅利,一邊又不能接受大傢的審視和批評。
選擇什麼樣的路就有怎樣的代價,凹人設就得承受輿論的雙刃劍。
值得一提的是,對於自己身上的非議,她也知道,但“重新來一次,她也不會換”。
那就希望晚晚夫妻以後可長點心,好好搞藝術吧。
不如把自己的ego收一收、磨一磨,踏踏實實做事吧,老是一副覺得惡評來源於彆人在嫉妒自己真的是ego大的一大特徵瞭。
-完-
圖片及資料來源:
《再看晚晚》,薑思達,2022.03.04
《勞斯萊斯的消費者們,配不配嫌晚晚夫婦low?》,圍剿白日夢,2021.10.21
《晚晚的傲慢,大眾的偏見》,美亞在港村,2021.10.23
《被網暴,也是她活該?》,百旺茉莉,2022.03.13
《他倆比誰都恩愛,卻比誰都招人煩》,會火,2022.0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