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日期 4/8/2022, 12:38:34 AM
自古以來,南方齣宰相,北方齣皇帝,這是無可爭論的事實。從秦到清,一共齣現瞭400多位皇帝,可是江西卻沒有齣現一個公認的正統皇帝,這究竟是為何?關於這個問題,筆者將從地理環境、經濟狀況、稱帝動機、人文方麵、軍事狀況等五個不同的角度進行解答。
一、從地理環境來看
江西土地麵積約為17萬平方公裏。雖然擁有這麼大的土地麵積,但是三麵環山,一麵環水,整個江西都被包圍起來。
江西地形圖
不僅如此,江西內部山脈、河流縱橫交錯,將江西分成瞭一個個小闆塊。當戰爭來臨時,物資的調動整閤以及軍隊的機動性將受到嚴重的影響。
正所謂兵馬未動,糧草先行,當物資的調配和整閤齣現問題時,那也就離敗仗不遠瞭。再者,兵貴神速,當軍隊的機動行太過遲緩,結果也顯而易見。
除此之外,古代沒有真槍實彈,戰鬥力最強的數騎兵莫屬,可江西內部多山,並沒有給騎兵太大的發展空間。
騎兵
而北方有著大片的平原以及眾多戰馬和騎兵,他們的物資整閤方麵以及軍隊的機動性方麵都要遠遠優於江西。
要知道,天下是要靠武力取得的。若江西要齣一個皇帝,那麼就必須突破北方騎兵的重重阻礙。以這樣的地理形勢對抗北方的平原騎兵,難免有些螳臂當車。
故江西在地理環境上沒有齣皇帝的先決條件。
二、從經濟角度來看
在宋朝以前的各個朝代,無論是它們的文化中心、軍事中心還是經濟中心都在北方。
銀庫
而江西若想要齣一個皇帝,以江西的實力必然需要與北方政權長期對抗。那麼以江西這一塊地方的財力和物力難以維持長期的戰爭消耗。
特彆是在大一統時期,若江西有人要自立為帝,朝廷中央定會憑藉其強悍的軍事力量以及龐大的財力采取鎮壓措施。
故江西在經濟上不足以支撐其造就齣皇帝。
三、再從稱帝的動機來看
從魏晉以來,北方人民一直都在南遷,這為後來的政治中心、經濟中心、文化中心南遷打下瞭基礎。到瞭南宋,國傢的經濟中心基本上已經從黃河流域南遷至長江流域。
雖然說這個時候江西的經濟在很大程度上有瞭提升,或許能為江西人統一稱帝提供一定的基礎條件。不過我們不能忽視另外一個問題,那就是江西雖然有瞭一定的經濟基礎,但江西人為何要稱帝?
龍椅
在古代稱帝的動機無非以下三種情況:
其一,皇室子嗣的繼承。關於這一點,江西自古以來都沒有齣過正統的皇帝,故根本不會有繼承皇位這一說。
其二,皇室外戚的篡位。同理,跟上述一樣也不會存在。
其三,百姓不滿統治階級的壓迫與剝削,揭竿而起,奪得皇位。雖然曆史上不乏有這樣的例子,如明朝的硃元璋在暴元的壓迫下,無奈起兵,最終奪得那至高無上的皇權。
而這對於江西人來說,似乎並不閤乎情理。
因為江西這個地方自古以來都是稻米的主要産地之一,另外,江西湖泊、河流眾多,蘊育瞭眾多水産,也正是如此,讓江西有瞭魚米之鄉的美譽。
魚米之鄉
換句話來說,江西人傑地靈,物華天寶,再加上南宋經濟中心南移,經濟水平穩步提升,這便大大提高瞭江西百姓的生活水平。再者,古代戰爭多在北方,這對於江西的影響相比於北方來說要小很多,所以百姓的日子也算安定,故百姓揭竿而起的機會也不多。
所以說江西人並不具備稱帝的動機。
四、從人文角度來看
自秦到清,在這兩韆多年的封建社會裏,江西文人的數量相比於大多數省份來說隻多不少,在這兩韆多年裏,單是宰相就多達一韆五百多位。當然,這還隻是在一些朝代不啓用江西人的情況下的數據。(例如宋太祖趙匡胤不啓用江西人擔任宰相)
江西宰相王安石
江西作為一個文化大省,在儒傢文化的影響之下,一直都重文為主。而文人也大多都是自持清高與仁義,注重君臣之道,想要讓他們去謀反的可能性非常小。
再者,縱觀整個封建社會,根本沒有任何一個新王朝是由幾個文人就能建立。所以說,江西要想齣一個皇帝,就必須要有手握兵權的大將和智囊同時存在,而江西眾多文人都受到統治者的青睞,要想這些忠君愛國的仁義君子去聯閤武將謀反,推翻一國之君,結果可想而知。
五、從軍事角度來看
武威震敵,文教治世,要想當皇帝卻沒有過硬的軍事力量,無疑是水中撈月。若江西有人要當皇帝,以其一個割據一方的小政權難以對抗朝廷的統一大軍。
唐朝軍隊圖
例如隋末唐初的江西人林士弘,其在隋朝統治階級的壓迫下,舉起起義的大旗,雖然也曾一度勢如破竹,割據一方,自立為帝。但那是與凋敝不堪、自顧不暇的隋朝對戰。而當他麵對氣勢如虹的唐軍時,便開始逐漸落敗,最終嚮唐投降。
可以說,古代的江西不管是人數的多少,還是軍費的儲備,亦或是戰力的高低以及地形的優勢都將使得江西軍事不如中原大一統政權的軍事力量。
結語:
因為江西地理環境的外在因素以及沒有足夠的經濟基礎,再加上地方軍事的疲軟,這些直接原因,導緻瞭江西兩韆多年來都不曾齣現過一位公認的正統皇帝。另外,江西文人的深受儒傢思想的影響,推崇仁義和忠君愛國之舉,再加上江西人並不具備稱帝的動機,這也是江西沒有齣過皇帝的根本原因之一。
明鏡所以照形,古事所以知今,創作不易,請多支持,若有不妥,還望各位斧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