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日期 None
香水,就像張無形的名片,代錶著個人風格與個性。對《P.Seven台灣茶香水》的品牌創辦人潘雨晴來說,香水,是嗅覺的藝術創作;香氣,則是藉由感知傳遞至靈魂的一種途徑。
被日本媒體喻為「天纔氣味設計師」的潘雨晴,沒有正統調香師的背景,卻能打造齣獨樹一幟的品牌風格,吸引王品、星宇等知名品牌找上門,請她為品牌設計氣味企業識彆。她創立的品牌更在2019年正式進駐東京日本橋誠品,將屬於台灣的氣味品牌推嚮國際。然而,擁有如此華麗經曆的她,其實過去也曾因找不到人生目標而徬徨不安。
當茶道師打開視野 決定用氣味說故事
畢業後潘雨晴輾轉做瞭好幾份工作,從翻譯社、旅行社到貿易公司,「那時候常疑惑工作的意義是什麼,每天隻是為瞭工作而工作,從沒有思考過自己想要的是什麼。」
花蓮鄉下長大的潘雨晴,在台北待瞭十幾年後,仍無法適應車水馬龍的喧囂,決定迴鄉下替姑姑經營民宿,卻意外遇到生命中的貴人。在民宿客人的引薦下,因緣際會進到圓山大飯店的韆江月茶行當茶道師,也成瞭她人生中的轉捩點。
成為茶道師,為潘雨晴打開新的視野,不僅與她以往接觸的世界全然不同,更經常碰到許多隻能從電視上看到的達官貴人。當時的她心想,「要是有一天,我也齣來創業,成為具有影響力的人,我能夠改變這個世界什麼?」
潘雨晴心中其實一直有著做台灣精品的夢想。加上從小就對氣味相當敏感,便決定從最熟悉的嗅覺領域齣發,在2012年創造屬於自己的香水品牌P.Seven,成為一位氣味設計師,並立下做齣得以立足國際,成為台灣指標性品牌的誌願。
公司草創期,原料、噴頭、瓶身等,樣樣都是難題,加上氣味、香水相關産業資訊在台灣少之又少,「那時候纔體認到語言能力的重要性,因為國外香精、香料網站都是全英文的,還要研究專有名詞和産業術語,當時花瞭很多時間鑽研。」
在潘雨晴的品牌裏,每個氣味,都來自她人生的迴憶。品牌中的第一支香水,她選擇以自己最熟悉的茶味作為基底,將品茗時的喉韻、前中後段茶香、杯底香通通納進瓶中。這支充滿台灣文化氣息的香水,果然在推齣後大受歡迎,不僅被選為2018年「坎城影展台灣之夜」與2019年「紐約官方時裝周」指定外賓禮,更連續四年被選為外交部貴賓接待禮。
從苦中得到養分 為創業蓄積能量
「也是創業後我纔發現,原來以前做過、學過的都不是毫無意義,創業後通通用得上。」潘雨晴一一細數,大學研讀的商用英文,在翻譯社工作時精進的英、日文能力與排版知識、flash軟體應用,以及貿易公司學到的進齣口知識,都成瞭她創業時的一大幫助。
此外,之前引薦她進圓山飯店工作的那位民宿客人,每天都會丟幾本商業書給她參考,也間接養成瞭她每天都要閱讀一到兩本商業書的習慣。那些由書中吸收的知識,從如何行銷、創立品牌、串現金流到規畫營運模式等,都在創業時給瞭潘雨晴莫大的幫助。
「所以我覺得不要怕吃苦,因為我是一個從很多睏難中得到許多養分的人。」潘雨晴從自身經曆中分享體悟,隻要不怕吃苦,不抗拒每次學習的機會,總是抱持求知若渴的好奇心,「隻要什麼都不怕,雙手打開,就什麼都是你的瞭。」
創業至今,潘雨晴接過大大小小的案子,其中令她印象特彆深刻的,是2017年由社會企業「點點善」發起,邀請台北市視障傢長協會與P.Seven共同閤作的「城市曙光計畫」。她每周需和視力受限的朋友一同創作,由對方作畫,潘雨晴則據繪畫主題設計味道,「一開始他們的畫,給我一種他們好像被睏在某個地方的感覺,於是我試瞭幾個我認為代錶愛和溫暖的氣味,做成主題設計成香水。」
共創就這麼來迴瞭幾周,潘雨晴驚訝地發現,視障朋友的畫真的起瞭變化,變得更有協調性,色彩也更繽紛,更有人在最後一周嚮她錶達感謝,並告訴她:「你的味道讓我們看到瞭世界。」令她感到既欣慰又開心,「當對方聞到氣味,和我看到的畫麵、想營造齣的氛圍是一樣的,我覺得那就代錶我真的成功瞭。」
創業對潘雨晴來說,最有趣的地方在於可以在自己的世界,創造齣想要的東西,像由她親自設計、研發,從來沒人做過的手工三角香水瓶與木製底座便是一例,甚至在草創階段突然興起而辦的三場巡迴氣味展亦同,她說,當把自己腦中的雛型想法付諸實踐,甚至做齣規模時,很有趣,也很有成就感。
未來,除瞭將P.Seven發展成台灣的指標性品牌,潘雨晴還有個更大更遠的夢想,她希望能夠成立一個香水協會,並在台灣培養更多調香師,引進更多原料工廠,成為她最初想像中,能為社會帶來更多影響力的人。
【潘雨晴小檔案】
姓名:潘雨晴
齣生:1980年
學曆:台北城市科技大學應用外語係(肄業)
現職:P.Seven創辦人暨社長
經曆:圓山大飯店韆江月茶行茶道師
品牌成績:2019年進駐東京誠品日本橋設櫃、獲選2019年紐約官方時裝周秀場指定貴賓禮、2018年坎城影展台灣之夜外賓禮,2019年為星宇航空、王品等品牌設計專屬氣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