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日期 5/10/2022, 8:15:09 PM
大傢好呀,今年作為元宇宙二年,不單各大媒體平台宣布加入元宇宙,各位奢侈品宇宙大牌也開始參與到這個遊戲, 推齣元宇宙內商品 。
聽著就有點離譜, 元宇宙 我都沒進過,你們就開始在裏麵經營(割韭菜)瞭?
(不知道元宇宙是啥的,可以看這篇《元宇宙和我有什麼關係?進去瞭還要打工》瞭解一下。)
但仔細一想,萬一真的有一天元宇宙照進韆傢萬戶,咱們提前購入的虛擬産品就成瞭 元宇宙初代古董 ,能傳給子孫後代也不錯。
而且有些東西就是 發生得無聲無息,潛移默化 。
知名時尚電影《穿Prada的女魔頭》中說過一個 “藍毛衣”理論: 你以為穿在你身上的藍毛衣是你自主選擇的結果,但其實是一群人讓你選的,而你並不知道。
流行有的時候是自上而下 ,秀場、明星、KOL、商場,最後營銷到你頭上。隻要你身處對標社會,你最終都會不自覺被影響。
你要相信,資本投的錢從來不是無的放矢。
不管怎麼說,知己知彼,百戰不殆,咱們今天就來看看 有哪些高奢大牌已經在元宇宙裏布局,他們到底想乾什麼。
大牌布局
首先我們聊聊那些 在元宇宙裏布局的品牌 ,它們的操作更偏嚮宏觀操作,不過也算有意思。
有的操作人一看就明白瞭,有的操作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
GUCCI
因為我本人最喜歡GUCCI ,所以咱們先來講講它乾瞭啥。
GUCCI主要是和The Sandbox閤作 推齣自己的虛擬世界 。簡單來說,The Sandbox好比是元宇宙裏的房地産商,GUCCI買瞭地皮和房子,委托 The Sandbox來建造 屬於GUCCI的時尚區域 。
眾所周知,在極簡主義盛行的今天,GUCCI依然堅定不移的走著 極繁主義路綫 ,極繁主義要想做的讓消費者接受,其實會比極簡主義更難,而且 需要更多的場景構建來襯托。
現在很多GUCCI門店設置和它的秀場和設計師的理念相比,其實太素瞭,沒有辦法完全的體現設計精神。
一旦人人都能進入元宇宙,消費者就能更好的感受到GUCCI的元宇宙世界,感受極繁主義的美好。
我個人還是很期待GUCCI的元宇宙世界的,尤其是我看過GUCCI的手錶廣告片以後。
這種在復雜的三維世界,把手錶襯托齣 不真實的夢幻感 ,如果能夠通過元宇宙或者VR技術來看,應該非常有趣。
雅詩蘭黛
首先我在看到 小棕瓶都有NFT 時,我第一反應是地鐵老人看手機臉。
Excuse me?我在元宇宙裏買買衣服也就算瞭,就當打遊戲買皮膚瞭,我買護膚品乾嘛? 保養虛擬形象的臉蛋嗎? 這難道不是調整一下數據就可以嗎?
但仔細一看,其實無論是雅詩蘭黛今年推齣的小棕瓶NFT,還是子品牌倩碧去年推齣的“ MetaOptimist”,他們根本沒有齣售, 全是送齣去的 。
倩碧總裁對此的解釋是“我們一直在尋找創新的機會, 為消費者提供獨特且引人入勝的互動方式。 ”
由此看來,與其說是雅詩蘭黛集團想在元宇宙撈錢,不如說是彆人都搞元宇宙,他們也不能落後,要給消費者 搞點新奇的體驗,增強用戶粘性 ,也趁著元宇宙這股東風提升一下品牌知名度。
雖然也會麵對消費者的問號臉就是瞭。
Zara
本來不想說Zara的,畢竟Zara之前啥事兒咱們也知道,但是我想想,做人還是要取其精華去其糟粕。所以我們還是講講,人傢在元宇宙這塊的動作。
簡單來說就是它和 虛擬形象社交遊戲Zepeto 閤作推齣瞭Lime Glam係列,這係列裏有 虛擬的衣服、褲子 、眼影、指甲油、鞋子啥,甚至還包含地闆牆壁。
有點接近於 你在LOL上買LV的皮膚,但又比皮膚多瞭一些零部件。
Burberry
如果說以上這些都太過抽象瞭,那Burberry這個就更靠近現實,有點做 裸眼VR 的意思。
Burberry把巨大的3D屏幕奢侈地放在比弗利山莊,身披經典格紋的小鹿栩栩如生,仿佛要衝破屏幕,嚮你奔來。
Burberry傢最近幾年都在 主推小鹿作為品牌形象 ,不過受疫情影響,有點耽誤瞭進程。
這個小鹿就很實際,不但 推廣瞭裸眼VR技術 ,這麼大個小鹿放在市中心倒是真的能讓人 把小鹿和Burberry聯係在一起 , 加深品牌形象 ,畢竟視覺衝擊太大瞭。
這個小鹿將在中國、紐約、日本、韓國等地展示,到時候在附近的人可以去瞅瞅。
Bottega Veneta
在其他品牌大張旗鼓的進軍元宇宙世界時,BV傢來瞭一個似進又無的動作。
首先它傢關瞭ig,然後又 開發瞭自己的應用程序 。
這個應用程序可不是方便你綫上購物,而是讓你 感受和BV有關的虛擬空間 (好像本質也是為瞭賣貨)。
使用這個app掃描綠色物品就能看到BV為你創造的 “神秘虛擬空間” 。
圖源:Vogue
換句話說,它給你做瞭一個 超現實主義濾鏡 ,有一說一是挺好看的,喜歡這個風格的寶子可以下一個來玩玩。
唯一的缺點就是這個BV的水印去不掉(廢話人傢開發的,當然有水印)。
這種方式感覺上會更循序漸進一點, 它不會上來就拉你進元宇宙,而是讓消費者逐漸接受這種視覺上的超現實主義或者說VR感。
等到時機成熟瞭再搭建一個讓人進入元宇宙的渠道 ,這樣就不至於讓消費者産生“你在搞什幺鬼”的想法。
你看這種完全沒有提半個字的元宇宙、NFT,但讓你莫名就能想到元宇宙的操作,其實段位很高唉。
藝術傢聯名與行為
這一部分部分是 關於大牌與藝術傢或者其他行業的聯名與行為 ,在這部分我們既可以看到大牌大刀闊斧的改良,與小試牛刀的謹慎。
HUBLOT 宇舶
因為奢侈品錶類都顯得太old money瞭,所以我一開始都沒往這方麵想,怎麼可能它們就開始搞NFT瞭。
沒想到啊,同行裏總有一個想做齣頭鳥的,居然還是 宇舶 。
宇舶直接跟日本知名藝術傢村上隆閤作,推齣瞭兩款NFT産品,這個動作也是相當大膽。
為什幺說宇舶大膽呢,一般宇宙大牌們搞nft也不會鬧的太離譜,起碼還像個東西,最多卡通瞭一點。
沒想到啊,宇舶直接來瞭一個 數位藝術 ,咋一眼看過去,簡直就是植物大戰僵屍和泡泡龍的綜閤體。
村上隆本尊與宇舶手錶
童趣是真有童趣,有意思也是真有意思,就是 不太有高奢的做派 ,可能這也是人傢大膽進取之處。
彩虹限量版10600美元
雖然它們是 隻麵嚮這款錶的持有者贈送 ,但也不得不感慨他們玩的很大。
黑鑽限量版 27300 美元
第一個吃螃蟹的人,可能痛風,也可能直呼“真香”。
愛馬仕鉑金包
搞維權 搞到瞭元宇宙裏大傢沒想到吧,乾齣這個事兒的就是宇宙大牌――愛馬仕。
事情的原因也很簡單, 知名數字藝術傢Mason Rothschild 發布瞭一係列NFT鉑金包藝術藏品,而且沒有經過愛馬仕授權,就敢賣四萬美元,愛馬仕自己一個普皮birkin也就賣五六萬(不算配貨),完全是不把愛馬仕放在眼裏。
最搞笑的是 Mason Rothschild本人還跟媒體抱怨網上那些仿它的人侵權瞭它創作的Metabirkin。
做一個不太恰當的比喻,就好像是 宇宙大牌被宇宙快時尚抄瞭,宇宙快時尚又被宇宙電商抄瞭。
你看,咱們還沒進入元宇宙呢,人傢就能復刻現實社會的關係鏈。
隻能說,沒所謂,反正我都買不起。
Balenciaga
巴黎世傢這幾年本來就占盡風頭,設計風格一直都 偏前衛感和未來感 ,玩元宇宙這些東西也是有幾分信手拈來的感覺。
比如他們傢和 《Fortnite》 這種未來感遊戲閤作推齣瞭我習慣稱為皮膚,他們稱為nft的東西。
像把巴黎世傢爆款 老爹鞋改成十字鎬鞋 ,又比如把同為爆款的沙漏包改成滑翔翼,都會讓人驚呼,玩玩沒想到還能這麼玩。
看得齣來這種改良是下瞭功夫的,而不是簡單的把logo印上去,也讓人感慨 現實世界多少限製瞭創意總監Demna Gvasalia的發揮,他可能更適閤做一個未來設計師。
對瞭,巴黎世傢自己在也有開發一個遊戲 《After world》 ,大傢有空可以去玩玩,大概就是2031年背景的一個冒險遊戲(雖然很多人用它來找穿搭靈感)。
Tiffany & Co
Tiffany咱就不多介紹啦瞭,超大量級的美國國民珠寶品牌。人傢也開始下海元宇宙瞭瞭。
簡單來說就是它從Tom Sachs Rocket Factory手裏收購瞭Okapi NFT,因為這人專門做和火箭相關的藝術畫, 剛好有個火箭用瞭Tiffany藍,所以Tiffany就找上門買瞭個火箭。
這可花瞭38萬美元啊,買一個火箭畫?就算他們會配套發射一個實體火箭模型,也有些……
令人費解。
對瞭,如果你想要把火箭發射齣去的話, 他們還會給你發火箭發射的視頻 呢。
講道理, 想法很好,但我真的不理解 ,我看瞭半天的新聞,都沒明白這跟賣珠寶的有什麼關係,去月球上賣珠寶嗎?
可能是我格局太小瞭,一時竟不知道人傢在布什幺局,這大概就是普通老百姓和資本之間的差距?
問題在於 Tiffany也沒有發錶任何聲明 ,解釋這和它們的未來計劃有什幺關聯,或者對消費者有什幺影響。
反倒是另一件事,倒是更容易理解。就是 Tiffany副總裁Alexandre Arnault買瞭一個大概41.6萬美元的NFT頭像。
這個頭像還挺齣名的,是 加密朋剋係列 ,一共有10000個,現在這一萬個頭像基本上 每個都上六位數美元 。
Alexandre Arnault買瞭這個頭像以後就 給它齣瞭一個實體珠寶 ,個人感覺比平麵頭像好看,也可能是因為它的真材實料讓我覺得更親切。
不過Alexandre Arnault的老爸,LVMH集團的掌門人對NFT和元宇宙都反應平平,這個咱們馬上就說。
Louis Vuitton
元宇宙這種事兒,我們親切嚴肅又活潑的Louis Vuitton當然也要摻和一腳,其實 LV這麼多年一直活躍在最新鮮的事兒上 。
什幺搞聯名啊,賣滑闆啊,給英雄聯盟做皮膚啊,做奬杯的行李箱啊,你就覺得哪兒都能看到它。
但他們其實不算進瞭元宇宙,就是 開發瞭一個有NFT的遊戲,叫《Louis:The Game》。
這還是為瞭紀念創始人200周年誕辰做的,其實整個遊戲都算是 探索抽卡遊戲 ,除瞭奬品(非常值錢的NFT明信片),沒有哪個涉及到瞭NFT或者元宇宙。
這是為什麼呢?因為LVMH集團的主席兼董事長Bernard Arnault(就是前麵Tiffany副總裁他爹)在2021年度業績電話會議上高調喊話元宇宙:
“以10歐元的價格銷售虛擬運動鞋,我們對此不感興趣。”
所以咱們今天cue到這幺多品牌,除瞭Tiffany、LV有一點點關係,沒有一個來自於LVMH集團。
雖然後麵也說 “我們必須看看哪些‘宇宙’纔是真正有利可圖的”,但是顯然 LVMH傢就是在沉默地圍觀,到底要對元宇宙付齣多少,什幺時候付齣。
而現在,基於大部分人都還不清楚元宇宙的入口在哪兒,這個 正在搭建中的宇宙和商品體係顯然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 ,我們也隻能選擇當個閤格的吃瓜群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