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日期 3/26/2022, 6:39:56 PM
不知是曠世的愛情成就瞭文人,還是多情的文人成就瞭愛情。在我們所讀到的那些美妙的愛情故事中,我們可以從中讀到他們中愛情的甜蜜,也能讀到文人追愛不得的痛苦。
司馬相如的一麯《鳳求凰》讓人們感受到瞭愛情的美好;陸遊的一首《釵頭鳳》,又讓人們體會到瞭愛情的悲劇。
而我們的主角,二人也是有著纔子、纔女之名,但最終還是因為造化弄人,他們並沒有走到一起。至於為什麼沒有走到一起原因,除卻身為當事人的他們,也就隻有當時的大文豪能看清楚瞭。
這一對纔子佳人,是徐誌摩與林徽因,而這位大文豪,是印度詩人泰戈爾。
訪華帶來的情緣
1924年,泰戈爾為瞭體驗不同的風土人情,同樣也為瞭嚮中國文學界傳遞其彆具一格的藝術氣息,便前往我國來進行學術交流。
這對當時的中國文壇來說,1913年獲得諾貝爾文學奬的泰戈爾訪華可謂是一大盛事,自然而然的也要組織接待團來幫助他進行學術交流,而當時林徽因的父親林長民便是接待團的一員。
父親可以加入接待團,那麼身為女兒的林徽因自然也少不瞭加入其中。隻能說當時中國的文學圈子太小,這個代錶團裏不僅有林徽因,還有著當時的著名詩人徐誌摩與大文豪梁啓超之子梁思成。
當時的徐誌摩為瞭追求林徽因,便在歸國之後決然地與自己的發妻張幼儀離瞭婚;而歸國不久的林徽因也是經過傢人的介紹認識瞭梁思成,並且雙方傢族有意聯姻。
現在就是這麼復雜關係的齣現,讓這個接待團有瞭不一樣的火花。但所幸,泰戈爾的中國之行不僅是在北京,中國彆的城市他也想進行瀏覽,這也很好地避免瞭尷尬情況的齣現。
但是縱使這樣,年輕人的情情愛愛仍是逃不過泰戈爾的眼睛。
在接待團中,林徽因與徐誌摩一樣,共同作為泰戈爾的翻譯。經過數周的拜訪,泰戈爾、徐誌摩、林徽因三人建立起瞭深厚的友誼。一人白麵素袍、一人風度翩翩、另一人嬌艷似花,三人在一起時甚至會被戲稱為一幅三友圖。
而此時的梁思成也僅僅是趁著泰戈爾在北京之際接待過一段時間。
但即便如此,泰戈爾還是通過三人之間的接觸判斷齣瞭他們之間的大緻情況。
要說這事還得怨徐誌摩,在當時泰戈爾訪華期間,隻要有林徽因齣現的地方徐誌摩便高興極瞭,並且在各個方麵大齣風頭;相反當梁思成齣現時,徐誌摩要麼稱事不來,即便來瞭也是無精打采。
所以在走之前,泰戈爾寫下瞭:
天空的蔚藍,
愛上瞭大地的碧綠,
他們之間的微風嘆瞭聲:"唉!"
並將此事贈予伴其走到最後的林徽因。
這首詩雖然隻有短短的三句,但是三種不同的意象卻代錶著三人。天空、大地與微風的故事。
正如詩文所言,天空愛上瞭大地,但是卻因為微風的阻攔並沒有在一起。
其實當時的泰戈爾是欣賞徐誌摩的,因為他敢於追求自己的愛情,所以便將其指做飄逸的天空;而習慣理性思考的林徽因總喜歡腳踏實地地辦實事,所以泰戈爾將其比作大地。
但是他們中間的微風指的是誰,我們就不得而知瞭。有可能是指梁思成,因為林徽因最終是嫁與梁思成;也有可能是泰戈爾,甚至有可能是身為旁觀者的我們。
但是不論微風指的是誰,天空與大地無法接觸的事實是誰也改變不瞭的。果不其然,在泰戈爾離開中國後,徐誌摩身為翻譯與其一起去瞭日本,而林徽因確實是與梁思成一起前往瞭美國。
當他們二人再次相見時,時間已經到達瞭四年後。而這四年中,徐誌摩與林徽因亦分彆成婚。
直至1931年鼕,搭乘飛機前往北平參加陸小曼演講的徐誌摩不幸罹難,二人之間的故事也落下瞭帷幕。
據說當時徐誌摩飛機失事的時候梁思成剛好在當地考察,於是他便前往現場幫忙處理後事。後來的他撿瞭一塊燒焦的飛機殘骸帶迴傢,交給林徽因。而林徽因在收到這塊殘骸之後便將其掛在瞭臥室床頭,直至去世。
倘若這件事是事實,那麼也足以見林徽因的情深義重。
其實在二人認識初期,英國認識的他們之間並沒有太多的傢庭束縛。所以縱使當時的徐誌摩身有婚約,但還是不可抵擋得喜歡上瞭林徽因,而林徽因也對這個年長自己近十歲的男人心懷好感。
但是因為當時前往英國的是林長民與林徽因父女二人,豐富的閱曆告訴林長民這一對纔子佳人並無後續的可能。
況且當時年僅十幾歲的林徽因正是傢族中寶貝的存在,怎麼能讓她在這個年紀就被捲入徐誌摩與張幼儀的婚姻風波中?
齣於這方麵考慮的林長民最終決定在1921年選擇迴國,並且他們的離開沒有通知任何人。
結識瞭剛半年的林徽因離開,給瞭當時的徐誌摩一個不小的打擊。徐誌摩隻能開始選擇寫詩來度過剩下的求學生涯,也正是因為這樣,一個偉大的詩人徐誌摩纔得以齣現。
1922年,徐誌摩求學所成,因為思念在中國的林徽因便選擇歸國。
但是在剛迴來不久就聽到梁思成與林徽因相戀的事實。要說纔子就得是纔子,徐誌摩打聽到雖然二人有著婚約但並沒有公開訂婚,癡情的他仍然抱著將其追迴的想法。
雖然林徽因在後來發錶說自己"隻做原配,不做繼室"的話語,並且提齣瞭不願與徐誌摩一起的決心,但這仍阻擋不瞭徐誌摩的攻勢。
當時的梁思成父親梁啓超時任北京鬆坡圖書館館長,在快學堂辦公。快學堂是一個幽靜的小院,並且因為是圖書館的原因周末不對外開放,而這裏就成為瞭梁思成與林徽因周末約會的最佳去處。
但是!徐誌摩不知道從哪裏得到瞭這條消息,便每逢周末就前往快學堂。因為他是圖書館的英文秘書,所以可以在周末進去。
去個一兩次還好,梁思成也不能對他說什麼。隨著徐誌摩去的次數越來越多,慢慢地就引起瞭梁思成的反感。
無奈之下的梁思成隻能在學堂門口貼瞭一張紙條:"Lovers want to be left alone"(情人不願受乾擾)。因為紙條的齣現徐誌摩隻能放棄瞭每周末去打攪他們的計劃。
徐誌摩也因此放棄瞭追到林徽因的機會,1922年的徐誌摩又結識瞭陸小曼,便開始將重心放置陸小曼身上。
後來雙方分離,直至雙方成婚,二者也開始慢慢認清瞭彼此的關係。但是縱使如此,他們之間仍保持著書信往來。
結語
在徐誌摩不幸罹難之後,林徽因便發錶瞭《悼徐誌摩》來悼念徐誌摩短暫但精彩的人生,也因此來掩飾自己對其的思念。
多年以後,林徽因對自己的女兒說道:"徐誌摩當初愛的並不是真正的我,他愛的是用自己詩人浪漫情緒所想象的林徽因。"這也剛好對應泰戈爾所說的天空與大地永遠不能接觸的事實。
"悄悄的我走瞭,正如我悄悄的來;我揮一揮衣袖,不帶走一片雲彩。"這是徐誌摩在1928年再次見到林徽因的那一年作下的詩篇。徐誌摩以康橋為主要描寫對象來藉此抒發對往昔的懷念與現實的無可奈何。
二者因康橋生情,亦藉康橋收尾,不由令人唏噓這一段淒美的愛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