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日期 3/21/2022, 6:16:57 PM
拜關公 結善緣 學關公 行鴻運
對於正史上真實的關羽,我左看右看,橫看竪看,怎麼看都是一尊威風凜凜的戰神,不負“武聖”之譽。
現在有很多人質疑關羽的能力,質疑關羽的“武聖”的資格,一方麵是發現《三國演義》裏關於關羽的許多戰績是不存在的,如溫酒斬華雄,過五關、斬六將,斬文醜等等。另一方麵是關羽走麥城、失荊州,緻使蜀漢局促於益州一地,最終睏蹙而亡。
應該說,這兩方麵質疑都是閤理的。
畢竟,能被稱為“武聖”,其能力就應該與“武”字相貼切:一、個人武力指數超常,有萬夫不當之勇;二、有過人武略,具備將帥之纔。
我們先來說第一點。
論個人武力指數,中國有一句古話,是專門用來形容一個人單兵作戰能力牛逼�耪ㄌ斕模骸壩詘僂蚓�中取上將首級,如探囊取物。”
這句話所描繪的情景,齣現在演義小說中,屢見不鮮。
但在正史中齣現,僅《三國誌.關張馬黃趙傳》中“關羽斬顔良”一例,可謂空前絕後、絕無僅有。
書中寫:“紹遣大將顔良攻東郡太守劉延於白馬,曹公使張遼及羽為先鋒擊之。羽望見良麾蓋,策馬刺良於萬陣之中,斬其首還,紹諸將莫能當者,遂解白馬圍。”
有人不以為然,認為關羽趁人不備,搞偷襲。
但是,認真想一下,顔良上戰場是乾嘛來的?絕不可能是觀光看風景或者讀書打瞌睡,為的就是打仗!而且,顔良端坐於“萬陣之中”,手下有成韆上萬名將士兵卒護衛著,竟然被關羽說來就來,說走就走,“斬其首還”,在陣中將之秒殺,並從容割下首級,提在手裏,“諸將莫能當者”,來去自如,予取予求,猶如無人之境,簡直是天神一般的存在。
一句話,關羽的“萬人敵”之名,絕非《三國演義》的誇大和虛構。
《三國誌》作者陳壽也稱:“關羽、張飛皆稱萬人之敵,為世虎臣!”
自三國以降,曆朝曆代,每有凶悍勇猛之士齣現,人們都喜歡以關羽作為標杆來比較,卻始終無人能復製關羽“於百萬軍中取上將首級,如探囊取物”的好戲。
再說第二點。
蜀漢集團前期經營荊、益二州,關羽獨掌一州,可謂方麵大將,舉足輕重,國之大梁。
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劉備勝利奪取漢中,齣師秦川的條件已經具備。上庸申耽已經投降,後顧之憂也已經解除。
關羽已經年近六旬,油然有一種時不我待的緊迫感,認為已到齣宛、洛之機,於是獨領一軍北伐。
許多持“事後諸葛亮”觀點的人認為關羽這是輕舉妄動、盲動,沒有大局觀,沒有意識到來自東吳方麵的威脅。
其實,關羽也不是沒有防備東吳人的狼子野心。他專門做瞭精心的準備:修築江陵城、建造烽火台預警係統、訓練水軍。
可以說,關羽如果不在這個時候舉行北伐,而坐等樊城的曹仁打過來,一旦惦記著荊州的東吳配閤曹軍做齣從旁協戰之事,形勢會更加窘迫。
所以,關羽主動齣擊,反而占據瞭先機。
北伐戰爭打響,關羽大敗曹仁,自江陵突進五六百裏,圍睏襄陽,又把曹仁鎖死樊城。於禁、龐德引軍來救,結果七軍被淹,於禁跪降,龐德就死。五子良將之一的徐晃心膽俱寒,隻好駐軍原地等待張遼。曹操在許昌都坐不住,一度想遷都以避關羽鋒芒。
彼時,陳壽用瞭“威震華夏”四個字來形容關羽的赫赫威勢。
仔細算算,從北伐開始,到敗走麥城,關羽所牽製和交戰的對手有曹魏方麵的曹仁、於禁、龐德、徐晃、滿寵、張遼;孫吳方麵的呂濛、陸遜、硃然、蔣欽、潘璋;自己一方的叛將糜芳、士仁等等。即關羽是以一己之力對抗孫、曹兩大集團,雖敗猶榮。
遙想當年霸王項羽在擁有絕對優勢的情況下被劉邦逆襲,在垓下做瞭逃兵,尚且成為光照韆古的大英雄。
關羽以興復漢室為己任,審時度勢,強挑橫梁,氣吞山河,攪得中原天翻地覆,幾乎就要成功,且縱觀整個三國時期的大規模戰事,以一人挑大梁獨唱主角的,也僅此一齣,關羽被尊為“武聖”,乃是實至名歸;劉曄贊 “蜀,小國耳,名將唯羽”,絕非虛言。
來源:張老師看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