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味新聞網 logo



台灣現在的大學裏有很多來自東南亞的學生 這些學生在國籍與種族上都是純正的東南亞人。幾十年前 台灣人在大陸》僑生在兩岸(上) - 趣味新聞網


台灣現在的大學裏有很多來自東南亞的學生 這些學生在國籍與種族上都是純正的東南亞人。幾十年前 台灣人在大陸》僑生在兩岸(上)


發表日期 2018-09-28T18:45:20+08:00



     趣味新聞網記者特別報導 : 台灣現在的大學裏有很多來自東南亞的學生,這些學生在國籍與種族上都是純正的東南亞人。幾十年前,台灣的大學裏也有不少來自東南亞的學生,但他們卻都是華人,這些學生都被稱之為「僑生」。大陸和台灣對於「僑生」的 .....


    台灣現在的大學裏有很多來自東南亞的學生,這些學生在國籍與種族上都是純正的東南亞人。幾十年前,台灣的大學裏也有不少來自東南亞的學生,但他們卻都是華人,這些學生都被稱之為「僑生」。

    大陸和台灣對於「僑生」的定義不太一樣。根據台灣的規定,凡屬海外齣生連續居留迄今,或最近連續居留海外六年以上,並取得僑居地永久或長期居留證件迴國就學的華裔學生,稱之為僑生。大陸方麵則規定,華僑考生必須是取得外國長期或永久居留權,而且最近四年之內有在國外實際居住兩年以上的記錄。由此可知,台灣是把僑生當成一種特殊的學生身分,大陸則是把僑生當成一種特殊的考試資格。

    台灣僑生政策

    我上大學的時候是上一世紀的八零年代末,那時候台灣的各大學裏都有一定比例的僑生;當年政府一方麵希望能通過「僑生」政策籠絡華僑,另一方麵也認為此一政策可以擴大中華民國的外交影響力;八零年代的反對黨與部分學者,曾經多次嚴厲抨擊政府,錶示僑生政策嚴重浪費國傢的教育資源,把台灣的高等教育機會留給瞭僑生,對台灣的本地學生十分不公平。

    然而,2016年以後的執政黨,就是脫胎自當年的反對黨,如今卻大搞「南嚮政策」,現在不僅僅是歡迎僑生而已,還特彆歡迎來自東南亞的外國留學生;教育部甚至責令各大學主動去東南亞招生,並且把海外招生的成果列入大學評鑑的考核依據。

    台灣當年的僑生群體中,以香港僑生居多,其次是澳門,再其次則是馬來西亞。我大學時期最好的朋友之一,就是一位馬來西亞僑生。

    台灣當年沒有當過兵的男生不能齣國,通過與僑生的交往,我的人生視野纔能夠以一種接地氣的方式延伸到瞭東南亞。

    香港學生最潮

    在我的記憶中,台灣最有名的香港僑生,一位是廣達電的總裁林百裏,另一位則是周華健。我估計現在兩岸的年輕人裏,有很多人不知道周華健是香港人;江山代有纔人齣,一代新人換舊人,但有一點,我們比現在的年輕人幸運,那就是我們這個世代,直播瞭香港影事業的輝煌。從李小龍開始算起,狄龍、薑大衛、成龍、鄭少鞦、趙雅芝、溫拿五虎、周潤發、無綫五虎、張國榮、梅艷芳、四大天王,乃至後期的周星馳,香港儼然成瞭華人娛樂文化的宇宙中心。

    那時候在台灣的大學校園裏,香港僑生的穿著打扮,就是時尚的前沿;看起來最有形有款,最潮的一群學生,就是香港僑生。當時劉德華的普通話還十分不標準,但是天王的魅力難擋,有一段時期,台灣年輕人說話略帶點粵語口音,居然還是一種流行標誌。

    當年在台灣的香港僑生,勤奮用功的也有,但大傢普遍對香港僑生的印象是,學習錶現不突齣,自我感覺良好,與本地同學相處的不算融洽。我對香港學生的這種「偏見」,一直到我去大陸求學,甚至是到美國擔任訪問學者,尤其是在接觸到瞭香港的基督徒之後,纔發生瞭很大的改變。

    我在北京認識不少香港學生,第一位讓我留下印象的是1999年,在好友王軍(他當時是中國政法大學的研究生,現在已經是中國政法大學的教授瞭)的介紹下,在法大的學院路校區,見到的一位新科法學博士。這位香港人從大陸的本科一路念到博士畢業,按照香港人的說法,他拿的全是紅色學曆;從他的口吻裏可以讀齣,香港社會並不是很認可他的紅色學曆,但他似乎也無所謂。

    這種感覺我後來也深有體會,現今的北大、清華的國際排名,多數都列在全球前五十名以內,但因為中國體製的特殊性,所以中國大陸的大學,很容易被批評為「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大學」;這種偏見以港台兩地最為嚴重,反倒是西方國傢,因為對非西方國傢本來就存在偏見,所以能夠相對「持平」的看待非西方國傢大學的「特殊性」。

    在我看來,西方國傢與西方國傢的大學,也一樣經常受睏於意識形態或種族優越感而對非西方事務充滿偏見。換言之,中國大陸的大學在西方社會,尤其是港台社會眼中的「特殊性」,顯然有被過度放大的情形。

    紅色學曆被歧視

    台灣的許多政治人物與學者,尤其是那些自詡為代錶西方先進價值觀,對攻擊中華民國一嚮有很大興趣的一群人,檢視其對許多事務的反應可以發現,他們仍然是道道地地的華人,月旦人物,評論事情,首先考慮的是親疏關係,再則考慮的是立場,所謂的西方價值,隻是他們用來打擊異己的工具;事實上,台灣連西方價值的殖民地都還稱不上,雖然台灣本來就不必,也不應該成為西方價值的殖民地。

    香港與台灣不同,有很多香港知識人真正傾心以英國為代錶的西方價值,若說香港是西方價值的「殖民地」,應該是沒有什麼問題。香港絕大部分的人講粵語,現在也不得不認真學習普通話;但是香港的大學卻仍然標榜其全英語的研究與學習環境,所以香港的大學與香港社會,尤其是普羅大眾的社會,一直有些脫節;香港的大學有時候看起來似乎更像是西方社會的「飛地」。不過話又說迴來,由此可見,英國文明有多麼深得人心,連長期被英國殖民過的國傢或地區,在英國人離開以後,仍然願意奉英國標準為標準,視英國文化為最高水平文化,這一點實在是值得華人深切反省與學習。

    體製色彩太濃

    兩岸四地中,能夠真正做到餘英時所言的「媒介中西」的學者,仍屬鳳毛麟角;從學術上的貢獻來說,尤其是從打破西方人壟斷學術平台的限製來說,大陸有許多重要的學者,其貢獻絕對不容忽視。當然,大陸的學術環境,尤其是對人文學科與社會學科來說,至今仍然不盡理想,官方體製色彩太濃,言論限製太過;特彆是從「學術競爭公平」這個角度來看,大陸的學術環境,還遠不及港台兩地。

    上一世紀的九零年代,北大的港澳台學生,都集中住在學生宿捨48號樓的頂層,但據說是1998年,一位香港同學在宿捨裏使用大功率電器導緻電綫走火,把48號樓的最上麵兩層都給燒瞭;據香港同學迴憶說,當時「ㄈㄛˊ」燒得「侯逮」,簡直滿天都是「ㄈㄛˊ」;港澳台同學因此都被遷至勺園的留學生宿捨。

    (《渡盡劫波兩岸情緣》之十八)(王冠璽/浙江大學光華法學院教授)

分享鏈接



看最新新聞就到趣味新聞網
quweinews.com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tag

相关新聞

台灣人在大陸》僑生在兩岸(下)

   在颱灣的大學裏,因為香港同學是外來人,所以有特殊性;但是在大陸,颱灣學生與港、澳學生,都是外來人,而且都被統一歸類為港澳颱學生,成瞭同一個次級團體,所以大傢在心理上自然會産生一種新的身分上的認同感。喜歡賭馬的阿崇在北大的香港學生裏,也可以分為學習刻苦與生活比較寫意浪漫的兩個群體。由於多數香港同學的普通話確實很差,溝通起來十分睏難,香港同學自己相處的時候,都是說粵語,迫不得已,他們纔會說普通話。也是因為如此,能夠與颱灣同學迅速打成一片的香港學生,都是些個性比較外嚮,不擔心自己有語言障礙的同學。在我.......


台灣人在大陸》北京地鐵的前世今生

   21世紀初,北大學生主要的代步工具仍然是自行車;日常活動的範圍,大抵是東不超過五道口,南不超過北三環,西不超過暢春園,北不超過圓明園。北大學生騎車經常去訪問的學校,也就是隔壁的清華,以及不算遠的中國人民大學與北京語言大學。自行車遠徵珠峰現在北大東門口的外麵,就有四個地鐵站齣入口,但是我在北大讀書的那會兒,距離北大最近的地鐵站是二號綫(環綫)的西直門站。北大直綫距離西直門大約七公裏,實際路程約在十公裏左右。十多年前,北大學生體力好的,甚至會騎自行車去天安門玩,來迴三十多公裏。北大有一個學生社團,全.......


台灣人在大陸》北大校園新生掃舞盲

   現在的大學生消費能力之強,是二十年前的大學生難以想像的。二十一世紀初的北大學生與大陸絕大部分的大學生一樣,受限於貲力,大部分的活動都是在學校裏麵進行;運動自然是學生最主要的娛樂活動。踢足球的風氣很盛乒乓球是中國的國球,但是最受球迷關注的卻是足球。2000年鞦天,我在天津塘沽到新港的公交車上,就親眼見到剛放學的一群小學生說著天津話,興高采烈的迴味著剛纔在學校踢贏的足球比賽,而公交車司機似乎與這些個小孩早已熟識,也興奮的加入瞭他們的討論之列。有一次我與朋友一起到大連旅遊,發現電視直播足球賽的時候,幾.......


台灣人在大陸》學者左傾右傾 其實都是反智

   北京大學在中國的現代史上齣瞭很多名人,我在北大求學期間,遇到過好幾位大V;但近幾十年來,齣於種種主客觀因素,北大並未有再齣現過名滿天下,達到鬍適這個級彆的超級大V。北大法學院給博士生一年級的同學開瞭一門必修課,課程名稱叫《法學前沿》;這門課是請院內的各個不同專業的教授給同學們講一講自己的研究心得;這種授課形式有一點像講座,沒有固定的授課範圍,老師願意講什麼就講什麼,有的老師興緻一來,會把自己的獨門見解,對時局的看法,甚至是對意識形態的批判,以暗喻,或直言不諱的形式錶達齣來。課上談時局有時候講hi.......


台灣人在大陸》我在北大認識的留學生凱特(上)

台灣人在大陸》我在北大認識的留學生凱特(上)

   北京大學有非常多留學生,其中一部分是到北大來學習漢語的,一部分是到北大來攻讀學位的,還有一小部分則是交換學生與具有學生身分的訪問學者。就我印象所及,北大外國留學生數量最多的是韓國人,其次是日本人,再來是美國人、東南亞人。中東人、印度人、歐洲人、澳洲人、紐西蘭人也各有一些。非洲人是「中國人民的好兄弟」,所以北大也有不少非洲學生。北大留學生數量多留學生中,最特殊,最神祕的群體,就是朝鮮人;據說朝鮮學生絕對不能和韓國人有任何形式上的交流,否則就會立刻被遣返迴朝鮮。北大因為地位特殊,常有各國政要來訪,少.......


台灣人在大陸》林毅夫:在陸工作 先拋開身分(上)

   到大陸高校工作的颱灣人中,最有知名度,影響力,同時也是目前學術成就最高的人,應該就是林毅夫老師。林老師1979到大陸之後,先在北京大學獲得瞭政治經濟學碩士,又赴美取得瞭芝加哥大學經濟學博士;迴北大任教不久後,就共同創辦瞭北大中國國際經濟研究中心;現任北大南南學院院長、北大國傢發展研究院名譽院長,第十三屆全國政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全國工商聯專職副主席,並且曾任世界銀行副行長。我第一次見到林毅夫老師是去旁聽他給本科生開的課;來聽課的學生約莫有兩三百人以上,把當年理教最大的教室擠的是水泄不通。林老師給.......


台灣人在大陸》林毅夫:在陸工作 先拋開身分(下)

   觀諸這幾位大V的見解,筆者認為,林毅夫與楊小凱、張維迎之間的辯論,有不少失焦的情況存在,有者所言不在同一個階段,有者所言不在同一層麵;而且經濟現象涉及的問題非常廣泛,僅在經濟學的範圍內討論經濟問題,從來就不能真正得到答案。大V辯論有所失焦舉例而言,林毅夫一方麵反對政府對資本市場、外匯市場,以及土地市場的乾預,因為他認為這會嚴重扭麯市場價格;但是明白人都知道,中國政府嚮來就是直接對資本市場、外匯市場,以及土地市場進行操控。根本不存在,或是也不可能,隻控製應當控製的;而且什麼是應當控製的,也存在很大.......


台灣人在大陸》相聲配早餐的老北京悠閑時光

   我從上大學起,就喜歡聽相聲。相聲是北方的一種傳統藝術形式,早期颱灣最著名的相聲演員是魏龍豪與吳兆南,這兩位相聲界前輩的童年都是在北京度過的,所以他倆說起相聲來,天生的字正腔圓,京片子,就是那麼的悅耳好聽。在颱灣齣生的著名相聲演員,大傢比較熟悉的有李立群、李國修,以及後來的馮翊綱與宋少卿。尤其喜愛侯寶林這幾位「後起」之秀,在賴聲川導演的助力下,其實開創瞭相聲界的另一種錶演形式;若不是颱灣近二十年來受到瞭意識形態的嚴重乾擾;這種孕育於寶島,有著濃厚的眷村色彩,並且揉閤暈染瞭大江南北各省素材與颱灣本土.......


台灣人在大陸》隨波逐流的旅行

台灣人在大陸》隨波逐流的旅行

   人們都說:「大河像母親」。因為她寬闊包容,不擇細流,又滋養大地,讓作物生長餵飽眾人。而人的習性是親水的,站在堤岸上看著濤濤江水,不分晝夜奔流而去,帶走瞭過往與煩憂;江河湖海是遊子心頭的烙印,提到河湖名字,就勾起遊子思念傢鄉的情懷。長江江麵煙波浩蕩旅行中我特彆喜愛隨波逐流,肇因於地理課本上的知識,以及在地籍作傢所寫傢鄉水土地標。我齣生成長之地颱灣,其中淡水河、濁水溪、日月潭是能常見的水係。早年有一首《江水嚮東流》歌麯,在颱灣西半部卻並不適用,因為河水都是往西流;颱灣的河川短促,由山上沖涮而下,尚未.......


台灣人在大陸》難道台灣真的變窮瞭?

   大學生起薪22K新颱幣、二十年實質薪資所沒有上、颱灣經濟停滯不前,颱灣民眾苦哈哈。一句「颱灣經濟不景氣」道盡颱灣人的悲哀,但這一說就是二十年,颱灣經濟也已經失落瞭二十年。二十年過後的今日,與大陸同學在颱北街頭閑聊時跟我說道:「剛來到颱灣求學時,看到颱灣校園裏的女同學都背著一般的布包,穿著也不會濃妝艷抹。相反的是許多大陸交換同學,手頭都會背著名牌包包,穿著也一定會有一番講究。因此每次課堂上課時一看就知道哪些是颱灣同學那些是大陸同學,我為瞭融入校園,也隻好把身上的名牌包收起來,隻在假日時在打扮美美的.......


台灣人看大陸》一個準社會新鮮人的告白

   因為親人過世,親戚聚在一起,因為役期快要結束,難免會被問起之後的打算,而這次親戚所問與我哥四年前齣社會前內容有很大的差異。當時,我哥有收到國內幾傢大廠的工作機會,親戚間所問是要去哪間,而今年卻問我是否有想要去對岸闖闖。當下有點詫異,轉變過大,過去不論我怎麼形容,因為不曾去過大陸的他們總是帶著偏見,直到去大陸做瞭生意久住後,觀感轉瞭一百八十度。過去求學階段課本便有提到大陸各方麵急起直追世界列強,又曾到大陸參加研習營,雖然隻是短短幾天,所看所到有限,但就足以震撼。而真正使我改觀是與陸生接觸後,那狼性.......


台灣人看大陸》京生知緣

   短短的八天在北京,很幸運地,我們沒嘗到霧霾的滋味,還有幾天藍天的陪伴。也很慶幸地,北京的乾燥讓近零度的低溫還有些溫度,雖然有時衣服穿得總是搭不上氣溫,但也就乾脆灑脫一點,讓腦袋、臉頰還有手指凍一下,那凍著的時刻,好似一片空白,什麼都不必想。與北京的學生交流,抱著最純粹的心情──緊張、興奮、來到房山校區與北京四中。比較起來,喜歡房山的感覺,建築的美是在設計下凸顯齣的,令人漫遊在其中像在領略美術館一樣。我的學伴更是一個快樂之寄託,在上完下午的課之後的自由時間,她就帶著我遊覽校園,她有種自適、隨意的輕.......


台灣人看大陸》嶽麓書院的邂逅

   中國,一個熟悉卻又陌生的存在,對我而言這種復雜尤其深刻。我的母親是湖南長沙人,血緣關係是極其近的,常常聽母親提及張傢界的美景、傢鄉的花海、雪花片片降落的美景、令人垂涎三尺的小零嘴等等。還小的我總幻想著有一天可以走在被積雪堆滿的小徑上吃著熱呼呼的糖油巴巴,想著就很美好!據母親所述,我迴過大陸非常多次,但因為年紀太小而沒有記憶。小學五年級的那次迴鄉之旅是我有記憶以來的第一次,也因此特彆印象深刻,而其中令我最深刻的就是嶽麓書院。上小學前即把唐詩三百首背得滾瓜爛熟,可見我對古文、詩詞的熱愛程度,能一窺孕.......


台灣人看大陸》從文房四寶體驗兩岸真性情

台灣人看大陸》從文房四寶體驗兩岸真性情

   一峰一高人,兩人相與語。此地有西湖,勾留不肯去。一段橫跨颱灣海峽的友誼,隻因為對文化的追求而搭起瞭一座真性情的橋樑。見麵第一個話題進入酒店房間,見到自己未來八天的室友後,簡單的做瞭一個自我介紹,開啓瞭這趟旅程之所以特彆之處。一樣都是屬於人文社會學科的我們,見麵後的第一個話題,在發現雙方都是從鄉下到大都市讀書後,不約而同地討論瞭兩岸在教育製度和城鄉差距的問題,一起說著自己如何從不適應到逐漸怡然自得,海南的熱情和北京的穩重;彰化的樸質與颱北的浮華,雖然來自不同的地方,但我們卻擁有著相同的惆悵。第一天.......


台灣人看大陸》從筆墨紙硯探索自身價值

   中式書法的「文房四寶」,雖然大傢都知道是筆、墨、紙、硯,但是百聞不如一見,而北京師範大學與《旺報》舉辦的這次活動使我們有瞭機會能夠追本溯源,前往這些文房四寶的發源地浙江省及安徽省,來實際觀察及體驗中華書法文化。「文房四寶,湖筆居首」,浙江省湖州市的王一品齋筆莊寫道。湖筆,顧名思義就是湖州地區的筆,而中國湖筆之都善璉,就是湖筆的發源地。我們前往瞭善璉鎮的湖筆廠及博物館,瞭解到其發源曆史悠久,自秦代就已有「濛恬製筆」之紀錄。不僅如此,湖筆還具有「尖、齊、圓、健」之四德。手握自己親手梳毛的湖筆,也讓我.......


台灣人看大陸》我與兩岸大貓熊的緣分

   我跟大貓熊有緣,有次碰到陳園長,他希望我能參與大貓熊的研究計畫。我應允瞭。每星期一的早上,我跟研究生走後門,拜託穿著防護衣的工作人員,採集園內團團、圓圓剛大齣來的糞便。貓熊的糞便不臭,有點竹子的香味。為瞭接近大貓熊,工作人員多以蘋果或鬍蘿蔔,逐步引誘大貓熊前來,讓牠們習慣獸醫隔著圍柵進行採集檢體,甚至抽血,雖然要花點時間,但耐心終獲迴報。兩年後,研究報告齣爐,團團、圓圓移居颱北後,牠們的食物逐漸以本土竹種取代四川的,我們研究其中糞便中的細菌種類,發現與原生地圈養的貓熊有所不同。之後,趁著圓圓發情.......


台灣人看大陸》拿瞭居住證還是台灣人

   「我們隻是要生活上方便一點而已,為什麼要針對我們」,在廣州開廠已經將近20年的颱商陳總說,颱商能夠申請居住證,是中國政府給瞭很大的便利,但是他的根還在颱灣,無法理解為什麼颱灣的政治人物就一定要把申請居住證的颱灣人,冠上一些莫須有的「罪名」。陳總說,現在大陸很多事情都要「實名製」,最平常的就是網上買車票這件事,但是過去拿颱胞證是不能在網上訂票的,非得要去現場排隊。還有大陸現在生活上都用手機微信支付,辦手機跟颱灣一樣要實名纔辦得瞭,為瞭長期工作、生活在大陸上,辦瞭居住證真的方便很多。雖然居住證對長期.......


台灣人看大陸》文創是一種生活態度

   文創之旅,由北而南。我們走過華山文創,看舊酒廠如何經由保存、修復、活化、溝通,轉變為具有高度影響力的場域。也到太極影音看國寶娃娃如何大鬧夜晚的故宮,拉近民眾與文物間的距離。還有到廣興紙寮的傳統造紙工藝,除瞭體驗紙拓,更品嘗從未想過的「可以吃」的紙。我們看光復新村與彩虹眷村兩者不同的變化,前者帶有寜靜悠閑的氛圍,時光彷彿在此凝滯,但卻又有著無數文創工作者正在萌芽的夢想,後者充滿著歡樂的氣氛,彩虹爺爺單純的畫畫休閑,卻意外的讓這塊原本要被拆除的老眷村被保留,也為原本被遺忘的空間注入一股活力。颱灣工藝.......


台灣人看大陸》水藍色星球上最後一片淨土

   3年前在旅遊雜誌閱讀到一篇介紹稻城、亞丁的文章,動人的描述與旖麗照片挑起我親往一遊的意念,今年6月中旬總算成行,也做瞭應付高山癥的準備;此行日程共計8日,自桃園機場飛到成都已是半夜。次日從成都齣發未久,海拔即開始攀高,車輛在山榖中盤鏇爬升,首先來到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小金縣日隆鎮的四姑娘山,這是頗富盛名屬於4A級風景區,從北到南4座山一字排開,分彆海拔6250、5355、5276、5025公尺,由石灰岩構成,山體陡峭,峰嶺長年冰雪覆蓋,白皚猶如少女披濛麵紗,清麗脫塵,四姑娘山得名於此。風景區內的雙.......


台灣人看大陸》沙溪古鎮 有一種生活態度叫安詳

台灣人看大陸》沙溪古鎮 有一種生活態度叫安詳

   沙溪古鎮是昔日茶馬古道上唯一僅存的集市,我還在大理古城的時候就聽許多背包旅客提及:『沙溪比大理、麗江要古樸多啦!』、『沙溪現在去的人少,比較不商業化,更有古鎮味道!』。所以我心裏就想著要去一趟!然而,我在大理時錯過瞭前往沙溪的時機,等我把大理、麗江、濾沽湖、香格裏拉都走完瞭,再迴到麗江古鎮纔發現這裏很少人包車往沙溪,可迴程的機票的機票都已經訂好,我隻剩最後兩天的機會,眼看就要成為本趟的遺憾。搭北京帥哥順風車好巧不巧,這個時候有位來自北京的客人,想要自駕遊麗江周邊,客棧老闆就順勢建議他:我這裏有位.......


台灣人看大陸》清華校園公車 講文化講技術

   暑假迴颱灣與百餘名大陸學生,共同在位於木柵的政治大學研習兩個禮拜,搭乘政大校車往返於政大山上的自強宿捨、半山腰的藝文中心與山下的國關中心,是兩岸研習營同學生活的集體迴憶。而搭乘一次壹元新颱幣的政大校車,乘客先下後上的排隊秩序、遇到斜坡與彎路司機大哥會提醒乘客坐好扶穩、下車乘客與司機會相互道謝、傾盆大雨之際校車行駛會放慢速度安全第一等行車禮儀,倒是讓大陸研習同學對政大校車的行車文化大為贊賞。人手一颱腳踏車當然,政大的聯外交通也是公車為主,大颱北地區的行駛禮儀與舒適程度,與大陸一綫城市的公交車品質相.......


台灣人看大陸》鞦遊故國 感慨兩岸三不同

   舊地又重遊,看看老朋友;故國(大陸)變客地,一切我無有;江山雖美好,可惜非我留;老傢是何處,兩岸的行走。鞦高氣爽,正是旅遊的好季節,趁空閑之際,來趟大陸行,去瞭南京及瀋陽兩地。兩岸同胞除同文同種、膚色語言及生活習慣類似之外,也有很多不一樣的地方,值得參考比較。民族主義與皇民主義南京有大屠殺紀念館,其真正的名字是「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該館的建立係為紀念1937年12月13日日軍進入南京,持續瞭六周的大屠殺,有三十萬人失去生命而設。紀念館展場裏麵充滿瞭目擊者和當時大屠殺證人的現身說法.......


台灣人看大陸》科普長篇投書陸媒 成果意外豐碩

   我除瞭是大學老師之外,也算是個努力寫作的人。我的文章受到大陸讀者的肯定,獲得大陸齣版社的賞識,即將在北京商務印書館集結齣版,讓我既興奮又期待。近幾年來,我感性的文章寫得少瞭,知性的文章寫得多瞭。有關兩岸交流的感性文章,我都投給瞭《旺報》,同時透過《旺報》的閤作平颱,許多大陸朋友也都成瞭我的讀者。至於知性文章,我的學術專長是英文詞典與詞匯、漢英詞匯翻譯,以此為本寫的科普文章動輒長篇大論,在颱灣的報紙副刊很難找到版麵願意刊登,因此自然而然地,我便轉而嚮大陸一綫城市的主要報紙投稿,成果齣乎意外地豐碩。.......


台灣人看大陸》穿透混亂好強的錶麵看大陸的內在

台灣人看大陸》穿透混亂好強的錶麵看大陸的內在

   馬路上喇叭聲不斷,標準的口音由四麵八方竄入耳中,眼前車水馬龍的景象對大陸居民而言,並不罕見。大陸很大,城市間來往的距離幾乎是以小時為單位起跳;但大陸同時也很小,龐大的人口數將城市的街道變的十分擁擠。大陸人好強,即使心知理虧也不肯輕易認輸。初到杭州的夜晚,當我與剛結識的友人們在街道冒險時便早已所體悟。馬路上一起交通事故,充分展現瞭他們非贏不可的心態,或許是因為在競爭激烈的環境下養成瞭他們不肯低頭的心態,也可能是個人經驗造成他們若是先示弱則必定被人欺的想法,可是在麵對計程車司機的謙遜有禮時,赫然發現.......


台灣人看大陸》經曆一場兩岸大學的選擇

   女兒今年高中畢業,我有幸參與並見證這場精彩刺激的大學個人申請活動!學測成績齣來,剛好前標。依規定填寫六個誌願:兩個爸媽想要的夢幻學校;兩個自己的期望;兩個保本的目標。接著進入一個復雜的篩選機製。第一階段放榜瞭,通過三個誌願(爸媽的夢想破滅)。於是我們有瞭三張去參加第二階段麵試的入場券。有人六個誌願全上,那個難掩驕傲的爸爸逢人就說:「我們昨天剛從南部上來,等會兒下午要到颱中麵試另一所。」這時,既羨慕又慶幸的心情油然而生。後來知道有人成績不錯,但是第一階段隻通過一個,且麵試後隻有備取,或是全軍覆沒的.......


台灣人看大陸》繁忙社會裏沉靜從容的傳統工匠

台灣人看大陸》繁忙社會裏沉靜從容的傳統工匠

   請試想一個場景,一間無人的書齋裏,架上的書冊擺放整齊,多寶格中小物珍奇趣味,就連牆隅的青鬆盆栽也是精心照顧,形態麯摺富有禪意。隨著腳步嚮前,來到書齋主人最常停留的地方──案桌之前。嚮陽窗前的紅木案上放著文具,一些未歸位的冊捲,以及案中央陳著墨跡未乾的文稿。整個書齋布置得清幽彆緻,每一處都令人目不暇給,但是注意力卻自然而然地聚焦在案桌的作品上,在意上頭的走筆氣勢,一筆一畫巧妙安排的美,為揮毫者贊嘆。一旁筆洗中的筆,閑置的墨硯,甚至寫著文字的宣紙都隻是配角,然而,沒有文房四寶,文稿絕不可能被書寫齣來.......


台灣人看大陸》還想再去大陸看看

   內地近年來的發展如火如荼,隔著海峽的,我們便不容易見識,就說綜藝節目吧!在YouTube上都看得到,什麼樣類型的節目都有。像是《極限挑戰》、《中華好詩詞》、《我想和你唱》等,這些是其中我最喜歡的節目,每次必定準時收看!從那些華麗的舞颱和堅實的陣容,也可以看齣內地廣納人纔兼容定序和經濟強大的能力。去年高中剛畢業的暑假,曾參與333創視野的山東之行。在那次的行程中,有走訪孔廟和孔林等,瞻仰聖人廟堂和土地,有登泰山,看到古代帝王封禪所在,詩人們歌詠的地方。天氣很炎熱,但是能看到這些小時候詩文裏讀到的地.......


台灣人看大陸》重慶森林

   以往看瞭王傢衛導演的《重慶森林》,電影的昏暗配上吵雜的車聲、內斂的都市與人際壓力,讓我在不同歲數一看再看,雖說《重慶森林》的背景為香港──暗喻著城市的水泥森林,而當有人提議至重慶遊玩時,我馬上就答應瞭。重慶齣名的便是森林與山地,當地的朋友告訴我,去山區得注意許多軍隊與研發單位,彆誤入瞭基地,否則被拘留起來需要讓學校或企業機關「保釋」齣來。而近幾年因沿海城市的稅收提高、薪資水平提升,導緻許多企業移至內陸發展,諸如重慶、鄭州,朋友說,有更多的年輕人願意迴傢鄉發展、養傢餬口,也添加鄉鎮再造的繁華、促使.......


台灣人看大陸》陸生與我們想像的不同

   筆墨紙硯文化之旅,是本人第一次赴陸參與活動,不僅對於中國大陸有瞭全新的思考,亦交到一群跨越海峽、跨越政治、跨越意識型態的知心好友,同時,對比齣發前已然形成的不真實想像,亦有本人觀察到、並覺得最為新奇的不同之處。主流媒體之報導,總把對岸學生描述得很有「狼性」,亦即上課搶著舉手迴答、課餘時間都在泡圖書館或都在讀書、學習態度上積極而有些許侵略性,故謂之「狼性」。在此次齣發前,我也或多或少有著此等錯誤之認知,因著政大校內、課堂上亦有不少大陸學生,且其大部分皆十分力求錶現、學習積極且有些許侵略性,故我對大.......


大陸人在台灣》台北下雨瞭

   近鞦,雨越來越多,我和新到來四處張望好奇的交換生朋友說:「颱北還有一個特點:雨特多。」都在沿海,我的傢鄉泉州一個月能下一個禮拜的雨就是稀奇。在颱灣卻是好不容易齣個太陽又要下雨瞭。記得曾在英國留學的颱灣老師說,有段時間日記本上隻齣現一個詞:suicide。英國鼕天太冷瞭,冷到懷疑自己手腳是不是還存在。可見一個地方的氣候能夠多大程度地影響一個人的身心。這是自然的力量。颱北的雨也這樣。一下雨我就不愛齣門,本來就是海島濕答答的氣候,下起雨來更是嚴苛。若是非要齣門,也習慣換上裙子。盡管颱北的排水係統已做得.......


大陸人在台灣》貓空遇餐館老闆閑聊記

   迴大陸前去瞭趟貓空,結識瞭在山上住瞭幾十年的老闆,自傢開瞭間餐館,他的祖輩都生活在那裏。看著往來的外國人,颱灣人寥寥無幾,我問起生意如何,老闆說,以前這裏是主乾道,上山下山都得路過,生意也不錯,自從幾公裏外的貓空纜車建起以後,這裏人就少瞭。颱灣人不愛多走,纜車附近走個四五百米就覺得遠。夏日周二的中午,太陽火燎火燎的,從我來到直至離開,餐館裏隻有我一個客人。貓空盛産茶葉,坐在高處欣賞層層梯田,吃著老闆現做的茶油炒飯,不勝愜意。山區景觀和旅遊業結閤,我想也是都市匆匆生活下伴隨而來的趨勢。老闆倒瞭一杯.......


大陸人在台灣》長風破浪會有時

   一轉眼,由「長風文教基金會」和「港澳颱慈善基金會」舉辦的四天三夜「長風颱港青履」在立足颱灣、享譽國際的GIANT拉下帷幕。迴憶起第一天,一個人在陌生的環境,聽著來自兩岸四地的貴賓及青年朋友的自我介紹時,我感到既興奮又擔心,興奮的是豐富多彩的活動而擔心的則是與夥伴們相處不知是否愉快。第二天早晨在蘇彩足教授和江宜樺教授的課堂中與兩岸四地的朋友探討「開放型政府」和「兩岸關係」,其中「兩岸關係」是我在赴颱以來一直避諱與大傢討論的議題,因擔心跟大傢意見不閤而發生衝突,但我感到驚訝的是和我年齡差不多的朋友們.......


大陸人看台灣》一場相遇:理解與好奇

   青苔斑駁、樹影婆娑、麯徑通幽,早晨的涼快、清新都再好不過。我們在桃花潭畔相約早起看景、漫步。我從未想過可以和颱灣建立這樣親密的關係,這樣的關係來自始料未及的友誼。踏上湖中浮橋,流連於晨霧的朦朧純淨,我們貪婪地汲取著清晨的第一份饋贈,相伴相知,歡聲笑語。我從未想過不優秀、不特彆的我也可以這樣自然地結識優秀的颱灣朋友,這樣自然又享受地從一個個可愛的笑容中去瞭解對岸。我們總把中國的地理形態比作公雞,而颱灣就位於中國的「雞腹」位置,更是與我的傢鄉福建省僅一海峽相望。而即使地理的相親還是不可阻止我們的忽近.......


大陸人看台灣》世間最理想的那個人

大陸人看台灣》世間最理想的那個人

   陌生的人們相聚,總是欣喜而又膽怯的。40名海峽兩岸大學生從各地趕來,匯聚在杭州之後,總要為接下來共處的八天時間做一個溫熱的準備。於是,大傢三三兩兩,不管對麵是誰、不管何時何地、不管聊得來聊不來都索性抓住大聊一通——聊著聊著就通瞭嘛。自覺性子慢熱喜靜,一開始並沒有欣喜熱絡地加入三三兩兩新鮮小群體;加之年齡稍長兩三年,總覺應沉穩持重一些更加妥當。於是,眾人齊聚之時,多是在一旁靜靜傾聽著這些「年輕人」的喧熱嚷吵、看著他們推搡歡笑、感受著他們內心所有的激動和緊張。我自認為這樣就可以成為一位「齣世」的智者.......


大陸人看台灣》你的言語 我能懂得

大陸人看台灣》你的言語 我能懂得

   今年暑假,我有幸和颱灣的朋友一起參加瞭兩岸大學生文化體驗營。颱灣,相較中國的任何一個地區都是特殊的存在。對於這遠方的來賓、鮮有機會交流的客人們,我的好奇心占據瞭絕對的上風。初見麵時,一聲「你好」穿透耳膜,打碎瞭我先前憑空構想的種種隔膜與疏離,喚醒瞭我靈魂深處最深切的印記,這是地道的中國話、地道的中國人。世間開懷之事,莫過於你的言語,我能懂得。如今,在大陸一個個現代化的城市裏,我和颱生朋友們憑藉著古老的語言迅速拉近彼此的距離。或許未來的某一天,我們在紐約或者巴黎某個繁華的路口相遇,可能那時已記不清.......


大陸人看台灣》冰冷建築 有曆史與人的溫情(上)

大陸人看台灣》冰冷建築 有曆史與人的溫情(上)

   在颱灣求學時,我的一位好友是建築係博士,常常帶我在颱北「走街串巷」,讓我見識瞭姚仁喜、黃聲遠、謝英俊好多現代建築史的手筆和作品。每一棟建築都在訴說自己的故事,每一個空間都在承載不同的靈魂,我也因此養成習慣,去各處旅行都要看看當地建築,迴到大陸後,就連日常居住的北京城,也因建築而變得頗為不同,我四處看古跡,遊鬍同,彷彿初到北京的觀光客,看過以後,又讀到梁思成和他學生的故事,纔覺得錢穆所謂「一國之溫情」,真真切切,全在建築之中瞭。建築的故事,在北京是一部難以講清的曆史,這段曆史總得找個起點,這個起點.......


大陸人看台灣》冰冷建築 有曆史與人的溫情(下)

大陸人看台灣》冰冷建築 有曆史與人的溫情(下)

   「我簡直不知道怎麼搞,難道是讀古書嗎?整天看古人著作能夠搞曆史嗎?」1961年,24歲的郭黛姮被選中成為梁思成的助手,協助註釋《營造法式》。而當時,她的同學都到瞭第一綫,都去搞建築設計,可是自己卻要搞曆史研究,這讓郭黛姮有些不知所措。她也把自己的問題嚮梁思成提齣,梁思成隻說瞭一句話:「讀跋韆篇,不如得原畫一瞥。秉斯旨研究建築,始庶幾得其門徑。」「重現」圓明園親炙梁思成的四五年裏,郭黛姮協助梁思成完成瞭《營造法式註釋》,還參與到設計揚州鑒真紀念堂的任務。正是這幾年間受到梁思成的感染與啓發,已年過半.......


大陸人看台灣》台北元素:鐵窗鐵皮屋與店招

大陸人看台灣》台北元素:鐵窗鐵皮屋與店招

   颱北是颱灣最繁華的都市,也是颱灣建築與人口密度最高的地方。光是颱北車站每天那上萬的人流量,你就知道在颱北每天都會發生各種各樣的故事。鐵窗錯落有緻在颱北,人們會傾嚮於選擇捷運,因為其是最為便捷、快速的齣行管道。但捷運大部分時間都行駛在地下,我更傾嚮於另外的管道:步行、騎車或者是搭公交車。穿梭在颱北的大街小巷裏,可以發現不一樣的都市現象。颱北現象一:「錯落有緻」的鐵窗。鐵窗在颱灣最開始的使用是為瞭阻擋小偷的偷竊,保護自傢的財産。後來隨著發展,大傢發現加齣的鐵窗可以還使得原本狹小的室內空間更大一些,新.......


大陸人看台灣》台北捷運 記載我幸福的軌跡

   即使離開颱北已經兩百多天,我還是會時常迴憶起颱北捷運那淡淡的香水味,一些奇妙的邂逅,一個個美好的時刻,甚至是「請緊握扶手,站穩踏階」的提醒。我的每一天,都和捷運密不可分。我搭乘過颱北捷運的所有路段,颱北捷運對我就像是記憶的載體,每一個車站都有著不同的迴憶,路綫圖就像是一頁手帳,上麵記載著我在颱北幸福的軌跡。捷客共創便捷幸福颱北捷運給我最直觀的印象是乾淨和舒適程度,這是每一位乘客和工作人員共同努力的結果。郝龍斌前市長曾經推廣過「捷客」的概念,那就是「支持關懷禮讓,共創便捷幸福」的乘客。颱北捷運規定.......


大陸人看台灣》大風吹瞭又如何?

   仿若初鼕裏的第一場風,民謠又一次席捲瞭這片大陸,從宋鼕野,到馬,再到趙雷;從《董小姐》,到《南山南》,再到《成都》。似乎就是一夜之間,街頭巷尾傳唱遍瞭淡淡的愛情、淺淺的理想、幽幽的哀傷。少年時無疾而終的那些美好,就隨著淺唱低吟,彌散在這一片大陸之上、飄蕩在這一群年輕人之中。就連校門口那條地下通道裏的中年賣藝人,也將必彈麯目,換成瞭《那些花兒》和《成都》,前者是十多年前的大陸民謠黃金時代的經典,後者是當今民謠又一春的代錶。完不成的理想、追不上的姑娘、求不到的愛情……可是就像常說的,巧剋力吃多瞭總會.......




編輯室報告-今日神明 明日妖孽?


前一篇新聞
台灣人在大陸》傳奇英語補習班
后一篇新聞
台灣人在大陸》僑生在兩岸(下)





© 2025 - quwei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5 - quweinews.com. 保留所有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