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良之人,安享百年
2014年1月7日,邵逸夫在香港去世,享年107歲。這位一生緻力於慈善事業發展的企業傢,帶著親朋好友離開時並不孤獨。
邵逸夫追悼會
1月9日,邵逸夫的葬禮在香港殯儀館的靈堂舉行。雖然外麵有記者等著,但隻有親戚和受邀的朋友纔能進入大廳。葬禮很簡單,就像邵逸夫生前要求的那樣。
邵逸夫現任妻子方逸華,尚未安排親友探視死者遺體。親戚們看起來都很平靜,聽著湛山寺的和尚們誦經祈禱,送邵逸夫最後一程。
邵逸夫追悼會
10日,邵逸夫在香港參加瞭一場葬禮,因為是傢族祭祀,邵傢族謝絕瞭很多想參加葬禮的人,基本上都是親戚和幾個朋友。
葬禮前後僅四個半小時,遺體被運到歌連臣角火化。
然而,在送葬的隊伍中,他們突然發現兩位女明星被邀請瞭,那就是曹眾和甄珍,為什麼要她們呢?
實際上,這兩位受邀女演員與邵夫婦有著不解之緣。
曹眾,邵逸夫和甄珍
談到曹眾,她是邵逸夫和方逸華的最愛,在1993年正式加入TVB之前,她總是和邵逸夫在一起
當時,她和邵逸夫一起齣席各種重要活動,雖然有傳言說她和邵逸夫有短暫的關係,但沒有證據,這基本上是假的。
曹眾
而且她還能參加由邵逸夫妻子方逸華,指定的葬禮,足以看齣他們之間的清白關係。我總是尊重曹眾邵,夫婦,所以在葬禮那天,我幫助方逸華處理許多瑣事。
至於甄珍,她與邵逸夫和方逸華相識約45年,可以說是多年的老朋友。因為事發突然,葬禮當天她直接從台灣飛到香港,一下飛機就直奔殯儀館。
當甄珍年輕的時候
當時,甄珍整張臉都很憔悴,眼睛紅腫,在路上被拍到哭個不停,可見她和邵逸夫關係密切。
邵逸夫先生經曆瞭一個世紀的發展。無論是前半生的娛樂圈,還是後來人人稱道的慈善事業,都足以讓他的名字響徹大江南北。
但他所擁有的一切並不是憑空得來的,而是他和他的兄弟們咬緊牙關一步步走來的。
邵逸夫
事業愛情雙豐收
年邵逸夫齣生於上海,他的父親在"錦泰昌"經營一傢中型染坊。盡管邵逸夫齣生在一個富裕的傢庭,但他在中學時就已經窮睏潦倒瞭。上海隻有一棟老房子和一個叫做“笑聲舞台”的劇院。
當邵逸夫年輕的時候
因為父親的染料生意已經沒落,邵逸夫隻能和哥哥一起投身娛樂圈。1925年,他和他的兄弟在上海成立瞭天一電影公司。次年,他和邵, 三哥,的仁美一起南下新加坡,計劃擴大電影事業的發展。
經曆瞭無數磨難後,他們終於在南洋拓展瞭事業規模,也是在那兩年,天一影片的發展勢頭十分迅猛。
邵逸夫年輕時候
這個時候邵逸夫也遇見瞭他的發妻黃美珍。
黃美珍是新加坡一位富豪的女兒,他們兩人第一次見麵時,就是在新加坡的英華劇院,當時邵逸夫對她一見鍾情。
黃美珍年輕時候
但那時的黃美珍已有男友,對方是新加坡富豪餘東璿。邵逸夫與黃美珍也是因為他的關係相識,再到相愛的。令人驚訝的是,餘東璿最後竟為他們送上瞭祝福。
他們在一起後,黃美珍一直扶持著邵逸夫,並十分支持他的事業。
黃美珍與邵逸夫
但後來天一影片因為遭到同行的記恨,被聯閤圍剿瞭,導緻劇院不再播放天一影片的電影。
無奈之下,邵逸夫隻能將事業重心遷到新加坡,在新加坡成立瞭“邵氏兄弟公司”。
邵逸夫與黃美珍
也是在那個時候,他心中有瞭一個想法,那就是製作有聲電影。
這個想法非常大膽,但黃美珍還是很支持他,於是邵逸夫經曆瞭輪船觸礁,依靠著一塊小木舢闆在海上漂泊一夜後,終於成功從好萊塢買迴瞭有聲電影需要的“講話機器”。
最終他在1932年推齣瞭中國首部有聲電影《白金龍》,將中國觀眾也帶入瞭“有聲時代”。
但那時因為上海局勢不穩,“天一影業”最後不得不遷至香港發展,在香港建立瞭“天一港廠”。
電影海報
而邵氏兄弟不僅在新加坡與香港有影業,他們還將事業拓展到瞭東南亞各地,並且擁有上百傢電影院,以及9個遊樂場,打造瞭邵氏的娛樂王國。
但因為當時時局動蕩,第二次世界大戰波及到瞭香港、南洋等地,邵氏影業在那時也受到瞭重創。
邵氏影業logo
好在娛樂行業東山再起並不難,1948年二戰結束後,邵逸夫與其兄的“邵氏影業”重新步入正軌。
並且在1957年,邵逸夫從新加坡迴到香港興建瞭邵氏影城,還成立瞭“邵氏兄弟(香港)有限公司”,打算自立拍攝電影,並擔任總裁。
邵逸夫早年
四年後邵氏影城啓用,邵氏電影的輝煌時代也從那時候開啓瞭。
而邵逸夫不僅商業嗅覺敏銳,眼光更是長遠。
邵逸夫與黃美珍
1967年他與一些股東創建瞭無綫電視台,開始著手培養演員,拍攝電視劇。
經過十幾年的發展,1980年他已經成為瞭無綫電視的最大股東。
邵逸夫
那個時期香港影視圈前景發展良好,也産齣瞭不少優秀的影視節目與演員,比如當年影視唱跳全麵發展的四大天王,就是輝煌的見證。
直到現在他們在娛樂圈,也有著令人尊敬的地位。那時的邵逸夫不僅成為瞭香港娛樂圈最大的贏傢,也是香港影視行業的領頭羊。
而邵逸夫為人誇贊的,卻遠遠不止他的娛樂帝國,還有他全力支持的慈善行業。
早在1985年,邵逸夫便心係祖國的文物發掘與修繕,他更是在那一年嚮浙江大學、中國敦煌保護工程分彆捐助1000萬港幣,用於保護發展文物。
邵逸夫
不僅如此,邵逸夫每年都會拿齣一筆錢來做公益。
在教育方麵他也從來不會心疼錢,從來都是鼎力支持,因為他見過瞭國傢的興亡時刻,而少年強則國強。
邵逸夫奬
他曾說過這樣一句話:“國傢振興靠人纔,人纔培養靠教育,培養人纔是民族根本利益的要求。”
現在全中國隨處可見的“逸夫中學”、“逸夫小學”、“逸夫樓”等,都是為瞭紀念邵逸夫先生對祖國教育事業的支持。
逸夫樓
在賑災方麵邵逸夫也絲毫不含糊,2008年他嚮汶川大地震災區捐款1億港元;又在2013年嚮四川雅安地震災區捐款1億港元。
據不完全統計,邵逸夫生前擁有的200多億資産中,有一半都捐贈用於教育、扶貧建設、醫療發展等方麵。
邵逸夫捐款
香港最大的慈善傢,卻和兒女斷絕來往近20年
邵逸夫是一個人人稱贊的慈善傢,但他卻與兒女斷絕來往瞭20年,去世之後留下的資産更是無人願意繼承,這是為何呢?
其實跟他的感情生活有關。
邵逸夫
邵逸夫與發妻黃美珍相識9年後,在1937年結婚瞭,婚後育有兩子兩女。
邵逸夫在二戰時被日寇關押,是黃美珍一個人去奔走遊說,纔讓邵逸夫安全迴來的。
邵逸夫一傢
按道理說,經曆瞭這些事後,他們應該會更加珍惜彼此。但邵逸夫45歲時,卻邂逅瞭他的“紅顔知己”方逸華。
方逸華知道進退,黃美珍還在世時,從未有過越矩的行為,但她一直陪伴在邵逸夫身側。
方逸華年輕時候
邵逸夫更是在1981年帶她進入瞭邵氏掌權,最後惹得兩個兒子不滿,一同退齣瞭董事局並移居新加坡,與父親斷絕瞭來往。
而後在發妻離世的第十年,邵逸夫娶瞭方逸華,之後他的兩個女兒也與父親生瞭嫌隙,最後淡齣邵氏,去發展自己的事業。
邵逸夫與方逸華
也許是因為言傳身教受到父親的感染,邵逸夫的幾個孩子在各自發展的領域也極其優秀,甚至不需要父親的遺産,也是富甲一方的富豪。
但邵逸夫也並不是沒留一手,他將自己的資産放入瞭一傢信托機構,子女可以通過信托來獲取資金,用來保證他們一生富足。
邵逸夫
而這個辦法,也解決瞭幾個兒女不願意繼承財産的問題。
不得不說,他實在是一個非常睿智的人,早就為兒女布置好瞭一切。
如今邵逸夫已經故去7年瞭,妻子方逸華也在三年之後隨他而去。
青山依舊,現在到處都還矗立著威嚴的逸夫樓。每每看到時,大傢就會想起他無私的饋贈。
他或許不是一個忠誠的丈夫、閤格的父親;但一定是一個優秀的商人,是民族的發展者和一名偉大的慈善傢。
相關推薦:
牛愛芳的小春花:鄉村夫婦靠土氣漲粉韆萬,是真窮還是團隊運作?
邵雨軒:被說又土又禿又醜,卻現身時尚芭莎,真是“邵氏韆金”?
亞洲女首富龔如心:丈夫失蹤後,被風水師騙32億,到底著瞭什麼魔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