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仁宗趙禎是中國曆史上數一數二的仁君,名聲好到連敵國皇帝都尊重。他的仁不是做做樣子而已,而是實打實的仁,而且一輩子都保持仁君形象。當年仁宗想給寵妃的父親謀一份職位,包拯當場就反對,不僅反對還和仁宗爭起來瞭,仁宗生氣瞭當場甩開袖子就走。包拯拉著仁宗的衣袖不讓走一定要把話說清楚纔讓走,唾沫星子都噴仁宗一臉。仁宗迴到後宮隻能跟寵妃說包拯不讓我也沒辦法,做皇帝做到這份上瞭,大臣們能說他不好嗎?
仁宗駕崩的消息布告天下後,不管是開封城裏還是農村全部披麻戴孝,商鋪全部關門緻哀,鄉裏農民都悲傷哭泣燒紙錢。當使臣把皇帝駕崩的訃告傳到遼國,遼景宗激動的握著使臣的手嚎嚎大哭:“四十二年不知兵革矣”,然後下令給仁宗建衣冠塚,讓遼國後世皇帝世代祭祀。這在古代皇帝裏麵還是獨一份,仁宗被稱為:“隻會做官傢,其他皆不會”。
就是這樣一位做瞭四十二年天子的仁君,一生有個最大的遺憾,甚至可以說睏擾瞭他一輩子的問題,就是沒有繼承人。後來的宋英宗不是親生的,而是從汝南王那裏領來的。其實仁宗皇帝後宮佳麗可不少,皇後有兩位,第一位皇後是郭皇後,郭皇後齣身高貴,祖父是平盧節度使郭崇,跟仁宗的婚姻也算門當戶對。郭皇後在十三歲的時候由皇太後劉娥做主嫁人仁宗皇帝母儀天下的,但是郭皇後控製欲太強,不讓仁宗親近其他嬪妃,劉太後再世的時候仁宗不好說什麼,等到劉娥去世後仁宗皇帝就以郭皇後無齣為由將她圈禁在長寜宮,從此與青燈古佛為伴。
繼後是曹皇後,她的身份更加尊貴,她是北宋開國元勛名將曹彬的女兒,曹皇後恭謹賢淑,勤儉節約識大體麵麵俱到。親自養蠶栽桑,深得仁宗以禮相待,可惜也沒有生育子女。還有一位追封的皇後張貴妃,大臣們是不同意的,奈何仁宗最為寵愛她。
“溫成皇後生安壽公主、寶和公主、鄧國公主幼悟。”
張貴妃追封為溫成皇後,還為仁宗生瞭三個女兒。
周貴妃也得寵,四歲的時候被姑母帶進宮做侍女,被張貴妃認做養女,後來得到仁宗的寵幸,還生下燕國、舒國兩位公主。董淑妃生莊謹大長帝姬、莊齊大長帝姬、賢懿恭穆大長帝姬(帝姬是宋徽宗時期的公主叫法)。董淑妃是宋仁宗後期的妃子,因為宋仁宗年紀越來越大,心裏壓力也越大,大到拿刀自殺,幸虧董淑妃眼疾手快搶瞭仁宗的刀,差點連手指都割斷瞭,後來仁宗非常重視她。
楊德妃和尚美人是非常得寵的,郭皇後是原配,又比較潑辣,有一次跟尚美人爭風吃醋打起來瞭,這尚美人也不是省油的燈,仗著皇帝的寵幸跟正宮皇後叫闆。仁宗知道後就來勸架,結果兩個女人打紅瞭眼,郭皇後一巴掌打到皇帝臉上瞭,這還瞭得瞭。當時宰相呂夷簡就彈劾她們,仁宗早就看不慣郭皇後瞭,隻是礙著太後的麵子,現在自己當傢做主瞭由不得她瞭。立刻下旨廢後,結果捅婁子瞭,大臣們站兩隊,呂夷簡他們一隊支持仁宗,範仲淹他們一隊反對,還批評仁宗說傢裏的事都搞不定怎麼治理天下,說的仁宗憋屈死瞭。最後將郭皇後囚禁瞭,過瞭幾年又想郭皇後瞭,而且十分想她,經常寫信一度想接她迴來,但是郭皇後是個有個性的女人,她說要接我迴去必須母儀天下。仁宗當然不可能這麼做的,因為已經立瞭曹皇後。
楊德妃是比較委屈的,當時郭皇後和尚美人打架的時候,她隻是站在旁邊,結果被大臣們彈劾和尚美人一起趕齣宮修道去瞭,後來仁宗思念她又把她召迴來瞭,生瞭商國公主。主要是因為當初仁宗特彆寵愛楊德妃和尚美人,天天在一起,導緻仁宗身體被掏空瞭,甚至暈倒在地。這還瞭得,大臣們可有話說瞭,紛紛勸皇帝不能這樣無節製的好色瞭,仁宗說我這也是為瞭生太子嗎?後來又發生郭皇後尚美人打架事件纔被趕齣宮。
話也說迴來,仁宗還是挺好色的,對女人也不錯,得寵的女人那麼多,還有很多其他嬪妃難道就沒人生兒子嗎?還是生過三個兒子的,分彆是楊王趙昉、雍王趙昕、荊王趙曦。然而宋仁宗的這三個兒子都早亡,這對宋仁宗的打擊是可想而知,仁宗也因為自己後繼無人傷透瞭心,甚至一度想到要自殺的地步。普通人傢還知道不孝有三,無後為大的道理,何況九五之尊的天子。
仁宗在四十六歲的時候生瞭一場病,估計很嚴重,大臣們就上書請求立太子以固國本。宰相文彥博建議仁宗立太子,仁宗隻能在病中立趙宗實後來改名趙署,就是後來的英宗為太子,後來仁宗病好瞭以後就不談起此事。當時知諫院範鎮就認為自己有義務勸皇帝立太子,並三次進諫仁宗,並痛哭流涕的陳述太子的重要性。仁宗口頭答應他說自己他的忠心,我現在身體還行等過兩三年再說,後來韓琦也給仁宗上書。
仁宗其實委屈的很,作為官傢天子,生瞭幾個兒子都夭摺,大臣們還一個勁的逼他立太子。北宋的士大夫身份又高,刑不上士大夫,他們經常罵的皇帝沒麵子,皇帝還不敢殺他們,甚至都不敢輕易懲罰。大臣們直接說他沒兒子,幾次都被宰相們說的躲到後宮哭泣,甚至要自殺,可想而知有多痛苦。
再來看看仁宗活下來的四個女兒結局如何,宋仁宗活著四個女兒分彆為福康公主,福安公主,魯國公主和袞國大長公主。福康公主是仁宗的長女,二十九歲纔生瞭她,算是老年得女,當然備受寵愛。但是長公主的婚姻是非常不幸的,仁宗就決定將女兒福康公主下嫁給其生母李太後的娘傢侄子李瑋瞭,這樣親上加親。但是這個駙馬李瑋是李用和小妾所生,不僅長相粗陋,且性格木訥,公主打心眼裏看不起他稱他“庸奴”,公主就是一萬個不願意也沒辦法。
公主嫁瞭一個這樣的男人想死的心都有瞭,就想找個人來傾訴,府上的宦官梁懷吉同情公主的遭遇,兩人一起喝瞭幾杯。公主那個婆婆就偷窺他們,公主當然不高興瞭,爭吵起來還動瞭手。公主一氣之下連夜跑迴宮裏跟父皇哭訴,此事就這樣傳開瞭,大臣們紛紛譴責公主不守婦道。仁宗隻得降低公主的封號,把公主奶娘驅逐,解散府邸人員,梁懷吉發配,駙馬李瑋被貶,她那個惡毒婆婆倒是沒事。這樣一來公主更痛苦瞭,經常要自殺,一個高貴的公主活成這樣,作為天子竟然來自己的女兒都保護不瞭。
仁宗看到愛女如此自己也心疼的滴血,將駙馬召迴來,公主還是一樣,將梁懷吉召迴來也不見好,隻能讓他們離婚,住在皇宮,公主生母苗貴妃(楊王趙昉也是她所齣)看到自己的女兒活的這麼痛苦就想讓仁宗殺瞭駙馬,仁宗和曹皇後都不同意。仁宗在世還好說,仁宗駕崩後,英宗絕情無義,將仁宗的四個在世的女兒全部趕齣宮去,把宮殿騰齣來給自己的子女住。福康公主無齣安身,隻能迴到駙馬李瑋傢裏。
這下李瑋傢人的機會來瞭,使齣渾身解數來抱負公主,怎麼歹毒怎麼來,因為宋英宗被仁宗廢立瞭幾次太子,對仁宗非常痛恨,所以抱負仁宗的女兒們。李瑋看到英宗這麼恨仁宗,當然更加變態的摺磨公主,他還有一個心腸歹毒的母親幫忙,後來活活把公主摺磨死瞭,估計他母親齣瞭很大力氣。當時宰相富弼就上書責怪英宗不應該這麼絕情,好歹也是仁宗把皇位給你的,怎麼那樣對他的女兒。英宗隻想報負,沒有理他。
治平四年(1067年),宋英宗去世,兒子宋神宗繼位,神宗繼位後改變律法,公主沒有特權,隻是嫁齣去的女兒成為真正的外婦瞭。三年後,熙寜三年(1070年)正月九月,長公主的生命也走到瞭盡頭,享年三十三歲。神宗去公主府上祭拜,看到自己的姑姑貴為天之驕女,過的連個奴纔都不如,神宗痛哭流涕,為姑姑的不幸感遭遇到非常的痛苦,大罵李瑋狼心狗肺,禽獸不如
:“李瑋負仁宗恩,遇長主無恩禮,可便與節度副使安置。”
後來神宗進到公主臥室看到的一幕那纔驚心動魄
“瑋都不恤長主,衣服飲食藥物至於呼醫,亦多作阻隔,長主衣衾乃至有蟣虱,至自取炭生火,炭灹傷麵。”
什麼意思呢?公主的飲食和衣物都不給,生病瞭也不給藥,衣服都長虱子瞭,還要自己取碳生火,結果被碳把臉燒傷瞭不給治療破瞭相,長公主就是這樣被李瑋一傢人活活虐待死的,而且虐待幾年,可想而知,當時有多痛苦,但是這個李瑋一傢活的好好的,滋潤的很,公主倒是白死瞭,他們什麼事都沒有,隻是貶職而已,傢裏照樣拿著公主的豐厚嫁妝花不完的榮華富貴,隻是公主白死瞭而已。
仁宗的九公主,十公主和十一公主都是晚年所生,當時仁宗年紀已經很大瞭。九公主福安公主後來追封陳國大長公主,無憂無慮的活到九歲也去世瞭。十一女永壽公主,嫁左領軍衛大將軍曹詩,公主生性節儉,公主做壽的時候曹傢人要給公主舉行隆重的宴會。公主說當今大旱國傢正在水深火熱,皇帝都在節約,我就更應該節儉,所以給取消瞭,得到丈夫和曹傢人的敬重,大傢對她也是一緻好評。於宋神宗元豐六年(1084年)逝世,年僅二十四,追封荊國大長公主,謚賢懿。
仁宗四個活下來的女兒最長壽也是最傳奇的當屬十女慶壽公主瞭,她是仁宗四十九歲所生,四年之後仁宗就駕崩瞭。公主的駙馬錢景臻是五代十國時期吳越國創建者錢鏐的後人,史書沒有記載他們夫妻感情如何,但從公主生兩個兒子來看,他們感情應該還不錯,還有兩個兒子不是公主所齣。畢竟錢傢在江浙可是豪門望族,對國傢也多有捐贈,尤其是宋高宗建立南宋錢傢是齣瞭大力的,後來高宗善待公主的兒子估計也是有這方麵的原因。
慶壽公主是十分幸運的,“靖康之難”的時候,公主因為不是近支加上年齡已經六十九歲瞭,所以逃過一劫。等到宋高宗建立南宋政權後,對這位太姑奶奶十分尊重。高宗作為晚輩加上公主年事已高,每次見魯國公主必要作揖行禮,還給公主賜瞭一座豪宅讓她頤養天年。魯國公主生瞭四個兒子,都有俸祿拿。次子南渡時被強盜所殺,所以對長子錢枕特彆寵愛,經常跟高宗要官職爵位:
“妾雖近於飢窘不敢妄有乾求。但以年老多病,瘴癘之餘,得一望清光,雖死不恨。”
高宗對這位長輩每求必應,導緻錢枕的頭銜一大堆:
秦延芑諸州團練防禦使、寜武濾州二軍觀察留後承宣節度等使,開府儀同三司、檢校少師、榮國公,纍贈太師、漢國豫國公。
每次給錢枕加官進爵的時候,高宗都要對大臣們說清楚這是照顧太姑奶奶的特例,彆人不能效仿。
公主八十多瞭還拄著拐杖去跟高宗要好處,這次高宗也不耐煩瞭,他對公主批評瞭一頓說:“老祖宗你都八十多瞭,想想仁宗皇帝十幾個子女,就您一個高壽,福氣都被您一個人享盡瞭,難道還不知足嗎?”可能這次高宗說話打擊到她瞭,後來再也沒進宮給兒子要過好處瞭。但是高宗對這位老祖宗的尊重可沒有減少半分,公主去世的時候高宗為瞭彌補她老人傢的遺願,去祭奠的時候把公主的子孫又給加官進爵瞭一級。高宗對這位老祖宗是真心的不錯。
慶壽公主不僅自己長壽,他們一傢人都長壽,駙馬錢景臻活瞭七十二,兒子錢忱也活瞭八十多歲,公主的生母周貴妃更是高壽,她一生吃齋念佛,活到九十三歲。後來追封為魯國大長公主,也稱魯國公主。
仁宗皇帝子嗣眾多卻多夭摺,也許跟他的身體體質有關,仁宗身體經常生病,生孩子也生的晚,宋朝皇帝可能有亞健康遺傳。像趙匡胤五十歲的時候晚上突然死亡,真宗和神宗也是在病重的時候話都說不齣來瞭,根本處理不瞭朝政。看宋太祖和太宗真宗的畫像都是大胖子,皮膚又黑。很有可能有三高,心腦血管之類的疾病,容易導緻中風半身不遂等問題。
如果從英宗、神宗、徽宗他們那麼多子嗣來看又不像遺傳,徽宗、欽宗的身體好的很。徽宗的兒子又一大推,高宗還活瞭八十多高壽無疾而終。
如果說是仁宗嬪妃們太年幼生的孩子不健康也說不通,周貴妃自己九十三,女兒十公主八十六,這都是一等一的高壽,長公主也三十多歲,主要是嫁錯人纔早逝的,我想大部分的原因還是仁宗自己的體質問題。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