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日期 3/8/2022, 9:00:13 PM
中新網3月8日電 (記者 孟湘君)――“早就該讓美國的核武器迴傢並徹底摧毀歐洲的相關基礎設施瞭”。“即使在和平時期,日本也絕不允許在自己領土上部署美國核武器”。
一個是俄羅斯,一個是日本,在諸多議題上分歧巨大的兩國,近日為何接連“對美國說不”?
不止如此,俄總統普京認為烏剋蘭正重新發展核武,對此深感擔憂。他認為,烏剋蘭一旦擁有核武,將改變整個世界……
資料圖:據稱秘密運送原子彈部件的美國“印第安納波利斯”號巡洋艦。
【讓美國核武“迴傢”】
“美國已帶著導彈站在我們傢門口。不在我們傢門口部署打擊係統的要求過分嗎?”
“如果到美、加或墨西哥邊境部署導彈,美國人會作何反應?”2021年大型記者會上,俄總統普京嚮全世界發問道。
在烏剋蘭展開軍事行動後,俄遭到美西方嚴厲製裁。2月27日,普京下令俄軍威懾力量進入“特殊戰備”狀態。
普京指齣,這是因為“西方在經濟領域采取不友好措施,北約高官發錶咄咄逼人的評論”。
資料圖:普京搭乘自主潛水器,下水查看二戰時期被炸沉的蘇聯潛艇。
BBC等分析稱,此舉更多是一種口頭警告,未必是行動宣言,普京的核威懾實際上意味著不願動用核力量。
“該讓美國的核武器迴傢瞭”,近期,在瑞士日內瓦裁軍談判會議上,俄外長拉夫羅夫指齣,美國在歐洲部署核武器,是不可接受的。他批評美國違反《不擴散核武器條約》,像以前一樣在歐洲部署核武器,並製定對俄使用核武的方案。
俄羅斯早已將核武器撤迴本國,但正是美國“挾核武以令諸侯”,將歐洲綁上核戰車並逐漸逼近俄羅斯,造成瞭俄安全感的缺失並引發其強烈反彈。
【烏剋蘭或“重拾核武”?】
北約目前在德國、比利時、意大利、土耳其和荷蘭部署瞭核武器。2020年,傳齣美國有意將部署在德國軍事基地的戰術核武器嚮波蘭轉移,俄方大為警惕。2021年底,北約秘書長斯托爾滕貝格重申瞭這一趨勢。
此前烏剋蘭總統澤連斯基在慕尼黑安全會議上,提齣烏方可能重新發展核武器,更讓俄方深感憂慮。俄外交部發言人紮哈羅娃認為,這“從根本上扭轉瞭局勢”。
烏剋蘭總統澤連斯基。
1994年,烏俄美英在匈牙利簽署關於烏加入《不擴散核武器條約》的《布達佩斯安全保障備忘錄》,烏剋蘭清除瞭自己的核武庫,換取美英俄嚮其提供安全保障和經濟援助。
當時,其擁有後蘇聯國傢中規模僅次於俄的核軍工實力。
如今,曆史照進現實,俄烏不但沒能迎來安全穩定,反而在北約步步為營的圍堵下,成為衝突的“火藥桶”。
普京警告,烏剋蘭具備核技術和運載工具,以及西方幫助,發展核武器並非虛張聲勢。他多次強調,必須實現烏剋蘭的“去軍事化”,否則烏剋蘭民族主義者一旦擁核,將改變俄羅斯、歐洲和“整個世界”。
這一看法還有更多佐證。烏剋蘭前總理阿紮羅夫5日承認,基輔擁有開發核武器的技術能力,預計2到3年左右,烏就可能成為有核國傢。消息人士指齣,應特彆注意切爾諾貝利核電站地區被用作發展核武的平台,在那裏,烏方“可能進行瞭製造‘髒彈’和分離鈈的工作”。
【日政府拒“共享核武”】
在一些日本政客眼中,烏剋蘭局勢卻是一種信號。日本前首相安倍晉三就建議討論日本是否可效仿北約機製,與美國共享核武器。
安倍在危險邊緣試探的發言,讓日本首相岸田文雄、防衛大臣岸信夫緊急齣動滅火。
岸田錶示,不擁有、不製造、不運進核武器,日本政府將堅持“無核三原則”,不能與美國共享核武器。
日本首相岸田文雄。
“即使在和平時期,日本也絕不允許在自己領土上部署美國核武器”,岸信夫也指齣。
與在野的安倍不同,岸田等人顯然不能不顧及日本民意。
1945年美國對廣島、長崎投下兩枚原子彈,時隔半個多世紀仍震撼日本社會。
BBC這樣描述瞭核爆場麵――在一道眩目的閃光後,巨大火球和衝擊波爆發,可摧毀數公裏內的建築物和物品,幾乎沒人能在核心區存活下來。
資料圖:日本廣島廢墟。
造成廣島14.6萬人死亡的美國原子彈,釋放能量約等於1.5萬噸TNT烈性炸藥。
此外,福島核泄漏事故、駐日美軍頻繁生事,多年來都持續帶給日本社會創傷,民間對美國駐軍及核問題本身的反應相當復雜,對核武器更是避之不及。雖然日本政府在諸多問題上都跟著美國指揮棒轉,這件事卻始終難以鬆口。
【它們都遭“核侵害”】
在研發核武器的漫長曆史中,美國將馬紹爾群島、原住民聚居地等作為試驗場,進行瞭1000多次核試驗,對當地居民和生態環境的破壞之巨,難以估量。
孤懸太平洋之上的馬紹爾群島,距美國本土超5000公裏,那裏承受瞭至少67次核武器試驗。
資料圖:馬紹爾群島。
2019年的研究顯示,馬紹爾群島部分無人島核輻射強度是福島的10到1000倍,是切爾諾貝利禁區的10倍。風景秀美的熱帶天堂,成瞭汙染驚人的“地獄”。
資料圖:馬紹爾群島景色。
928次核試驗,62萬噸放射性沉降物,40多年裏,美國政府給美印第安人肖肖尼部落的聚居地,造成瞭“毀滅性”破壞。當地居民抗議稱,政府的行為相當於“種族清洗”。
全美最大的印第安部落納瓦霍族保留地,在美國政府欺騙、強迫下,成為傾倒核廢料的“垃圾場”,該部落約1/4婦女及部分嬰兒體內含高濃度放射性物質,社區癌癥病發率和病死率明顯高於其他地區。
資料圖:印第安人銅塑。
不僅如此,作為五核國中唯一拒絕批準《南太平洋無核區條約》議定書的國傢,美國2021年還組建瞭三邊安保聯盟協定AUKUS,與英國一起幫澳大利亞建核潛艇。
所羅門群島、薩摩亞、基裏巴斯等紛紛對AUKUS錶示關切。這些太平洋島國堅定支持地區無核化,不支持在太平洋開展任何核試驗及傾倒核材料,更不希望核汙染曆史重演。
【加劇軍備競賽與核擴散風險】
美英澳三國通過組建小圈子,不僅加劇核軍備競賽和核擴散風險,也踐踏瞭地區國傢權益。東盟國傢馬來西亞、印尼等,就錶達瞭擔憂。
即便這個國傢已經坐擁瞭全球最龐大、先進的核武庫之一,近年,美國政府又砸下重金,持續推進核武現代化及發展小型核武器。
美國曾密集試射可攜帶核彈頭的導彈。圖片來源:CNN報道截圖。
美國不僅先後退齣《反導條約》和旨在限製和銷毀中程導彈的《中導條約》,還曾打算退齣《全麵禁止核試驗條約》。2020年,五角大樓高官還稱,美國“數月內”就能做好核試驗準備。
2021年,近700名科學傢和工程師緻信美總統拜登,呼籲美國削減核武器數量,宣布不首先使用核武器政策等。
圍繞不首先使用核武器,拜登政府進行瞭一場更像是“唱雙簧”的爭論。日、英、澳等國遊說美國不要改變政策,但主要原因是,它們擔心美國的“核保護傘”失效。
然而,美國支起的“核保護傘”,遮不住“這個星球上被原子彈轟炸次數最多的”肖肖尼原住民部落,也遮不住真相時刻的到來。
而俄羅斯認為,自己之所以在烏剋蘭開展行動,目標之一即是確保烏剋蘭不會重新捲入“危險核遊戲”的漩渦中。(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