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日期 2/28/2022, 2:53:32 PM
自2022年1月1日起,《中華人民共和國傢庭教育促進法》(以下簡稱《促進法》)正式實施。《促進法》指齣,國傢鼓勵開展傢庭教育服務人員培訓。傢庭教育指導機構開展傢庭教育指導服務活動,不得組織或者變相組織營利性教育培訓。
那麼, 目前我國開展傢庭教育服務人員培訓現狀如何?《促進法》實施後,又該如何開展傢庭教育指導服務人員培訓?中國青年網記者采訪瞭高校專傢教授,探討解決之道。
著名傢庭教育專傢、北京師範大學教授、中國教育學會傢庭教育專業委員會前理事長趙忠心。受訪者供圖
目前社會上開展傢庭教育服務人員培訓現狀如何?
趙忠心是我國著名傢庭教育專傢、北京師範大學教授、中國教育學會傢庭教育專業委員會前理事長。近年來,他一直關注著傢庭教育服務人員的培訓工作。
他認為傢庭教育服務人員問題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麵。一是培訓者水平不足。由於我國高校開展傢庭教育研究不足,學科建設不完善,導緻從事傢庭教育研究的專傢學者較少,能夠有跨學科領域的專傢更少。“這就導緻很多人水平不足,有可能誤導大傢。”
二是培訓內容質量不足。傢庭教育需要教育學、心理學、社會學、腦科學等學科的知識,很多培訓隻注重教育學或心理學的培訓,不能全麵認識到傢庭教育的現狀和存在的問題,更沒有辦法給齣現各種問題的傢庭進行指導。
三是培訓收費現象較為混亂。趙忠心說,培訓肯定涉及到錢,包括師資、服務、場地等費用不在少數。從高校到社會機構收取培訓費用沒有統一標準,有的費用較高,但培訓質量較低,參加培訓的人員都覺得培訓費用越高,質量會越好,這一定程度上擾亂瞭培訓市場。
上海師範大學教育學院黨委副書記、教授、博士生導師、兒童發展與傢庭研究中心執行主任蔡丹。受訪者供圖
上海師範大學教育學院黨委副書記、教授、博士生導師、兒童發展與傢庭研究中心執行主任蔡丹錶示,上海目前有一些傢庭教育指導服務機構,上海的父母有不少機會接觸到傢庭教育指導。
“但在開展傢庭教育服務人員培訓還存在一些睏難。”蔡丹說,一是培訓由誰來牽頭培訓?傢庭教育服務一個專業性比較強的工作,包含心理學、教育學、社會學,還會涉及法律、醫學等,需要有一個統領各個學科的上級部門牽頭協調。
二是如何培訓?目前課程大綱和體係尚不統一和明確,有些專業機構、教育培訓部門等雖然齣台瞭傢庭教育指導綱要,針對規範的綱要落實則需要進一步的培訓設計。
三是培訓對象問題。針對在校大學生、師範生的培訓,以及對已經從事教師、社區社工等崗位學員而言,傢庭教育的培訓應該是有不同的側重。“譬如,上海師範大學傢庭教育微課程的目標是培養一批未來能夠運用傢庭教育知識和技能開展傢庭教育服務的教師,這些學員可能是未來教師,他們需要具備對學生的傢長開展指導的能力。但如果對不同的對象,培訓的側重應該有所不同。”
四是項目或者課程經費的投入。目前建設一門課程、一個微專業,或者一個學科,需要一定的投入,除瞭學校,各級各類政府部門都應予以重視,做好專項經費預算保障。
五是培訓後未來的齣路。“這些學員未來的去嚮也需要進一步明晰。”
南京師範大學副校長、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教育學會傢庭教育專業委員會副理事長繆建東。受訪者供圖
如何開展傢庭教育指導服務人員培訓?
那麼,高校該如何開展傢庭教育服務人員培訓呢?
趙忠心認為,繁榮、發展我國的傢庭教育事業,需要兩個條件:第一是加強傢庭教育理論研究,保證傢庭教育指導、服務的方嚮和指導、服務內容的科學性;第二是培訓、建設傢庭教育指導、服務人員的隊伍,把傢庭教育的科學知識傳遞給傢長,切實提高傢長的教育素質。
他建議,首先,培訓、建設傢庭教育指導服務人員隊伍,應該以中小學、幼兒園教師為主力軍。因為指導、服務傢庭教育,是中小學和幼兒園義不容辭的責任,不可推卸;教師是專業教育工作者,具備教育方麵的理論知識素養,懂得教育;由教師指導、服務傢庭教育,可以使學校教育和傢庭教育“無縫對接”。培訓社會上沒有從事過教育工作、不具備教育理論素養的人員,他們指導、服務傢庭教育,很難做到“學校教育和傢庭教育無縫對接”,容易齣現“牛蹄子兩半分”的現象。
其次,培訓、建設傢庭教育指導、服務人員隊伍,最好由教育行政部門負責。趙忠心說,由教育行政部門從事傢庭教育指導、服務人員隊伍的工作,有傢庭教育專傢隊伍,具備組織、調動、支配專傢的權力和能力,做培訓、建設傢庭教育指導、服務人員隊伍,很容易操作,得心應手;同時,教育部門是政府機構,有權力、有能力對社會上的傢庭教育指導、服務人員培訓的亂象進行管理、整頓。
南京師範大學副校長、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教育學會傢庭教育專業委員會副理事長繆建東認為,在培訓中存在的亂象需要係統治理,高等學校開展傢庭教育服務人纔勢在必行。他認為,各級政府應加大對傢庭教育人員培養的投入力度,高校開展傢庭教育指導服務人員培訓義不容辭。
他建議,首先,要提高對傢庭教育指導服務人員培訓的認識。高校應為不同專業的學生提供學習傢庭教育的相關課程,因為高校在培養專業人纔的同時,也在培養未來社會閤格的傢庭成員,應在人纔培養工作中更加重視傢庭、傢教和傢風的教育引導。
其次,要建設好培訓課程。組織全國專傢打造傢庭教育精品課程,課程目標要清晰明確,課程內容要全麵科學,課程形式要豐富多樣,如綫上和綫下相結閤,課程評價要科學多元。根據《傢庭教育促進法》規定的“省級人民政府或者有條件的設區的市級人民政府應當組織有關部門編寫或者采用適閤當地實際的傢庭教育指導讀本,製定相應的傢庭教育指導服務工作規範和評估規範。”加強綫上綫下培訓課程的指導用書編寫與平台架構;各高校要將傢庭教育的理論研究與實踐研究、課程建設、指導服務等相結閤,推動傢庭教育人纔培養工作進一步規範化與體係化。
再次,要規範培訓行為。傢庭教育指導者培訓是一項專業的工作,不能變成新一輪的資本角逐場,更為重要的是,傢庭教育指導涉及到廣大傢庭的育兒理念與方法,涉及到國傢培養什麼樣人,為誰培養人以及怎麼培養人的根本問題,需要國傢進一步進行頂層設計與規範引導,以避免在傢庭教育指導服務領域齣現管理的盲區。
最後,各級政府要依據《傢庭教育促進法》對傢庭教育指導市場進行治理,製定傢庭教育指導服務從業人員職業規範,引導廣大從業者自覺遵守,體現傢庭教育指導的社會公益性質。
來源:青小小(ID:zqwqxx)記者 李華锡
責編:左橙
審核:王龍龍
復核:王岑予
留言爆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