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日期 3/19/2022, 7:17:31 PM
川觀新聞記者 吳曉鈴 成博 熊筱偉
3月19日,三星堆文化與青銅文明研究中心在四川省社會科學院正式揭牌成立。未來,中心將結閤三星堆遺址考古工作的最新進展,從8個方麵展開學術上的重點攻關。省社科院為何要成立三星堆文化與青銅文明研究中心?未來具體研究方嚮又有哪些方麵?研究成果如何保障?川觀新聞記者就此進行瞭采訪。
3月19日,三星堆文化與青銅文明研究中心在四川省社會科學院揭牌成立。
為何成立中心?
推動全麵認識三星堆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三星堆自1986年“一醒驚天下”以來,曾經吸引瞭全國學術界的關注,相關研究成果也陸續齣爐。但是,30多年以來,三星堆需要解決的學術問題不減反增,涉及的學科、領域更加廣泛,離“傳承好中華文化、讓文物活起來”的總體要求差距很大,因此,搭建起更高水平、更綜閤、更具包容性的研究平台十分重要。
資料圖
在學術界看來,三星堆1986年和2020年的兩次重大考古發現,齣土的青銅器群是古蜀文明極具開放性和創造性的生動實例,同時也是整體性研究中國青銅時代文化與社會的重要物質基礎。深入研究三星堆文化和青銅文明,全麵認識三星堆文明在中華文明多元一體曆史發展進程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對深化中華文明探源研究,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堅定文化自信,增強四川文化軟實力,擦亮“三九大”品牌,具有重大而深遠的曆史意義和現實意義。
關注哪些方麵?
圍繞8個方麵展開攻關
三星堆的諸多未解之謎,成為三星堆文明中最引人關注的一部分,它增加瞭三星堆文化的神秘,卻也因此阻礙著人們正確認識三星堆。著名巴蜀文化學者段渝是三星堆文化與青銅文明研究中心主任,據他介紹,未來中心將重點圍繞8個方麵展開重點攻關,揭開三星堆的更多秘密――
青銅器與青銅文化的區彆和聯係。 段渝介紹,三星堆創造瞭高度發達的青銅文化。目前考古學者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青銅器物的研究,通常是從器物本身著眼,分析其閤金成份、冶煉技術、銅料來源,並探討其形製、花紋的特徵和演變規律。未來中心的研究將運用曆史學、人類學、社會學、政治學、經濟學等多學科研究方法,從政治、經濟、社會、文化等不同層麵開展綜閤研究,以厘清青銅器研究與青銅文化研究的關係,進而構建三星堆青銅文化研究的理論體係。
三星堆青銅器分類。 事實上,三星堆齣土青銅器齣土後已被考古學者分為瞭禮器、祭祀用器等,“中心未來將運用曆史學的方法對其進行分類,把握其文化內涵,從政治意義、宗教意義等角度進行闡釋,探討三星堆青銅器在使用方法、分配機製、控製模式等方麵的基本情況。”
三星堆青銅文化內涵研究。 在段渝看來,三星堆高大肅穆、想象瑰麗的青銅器,蘊含著獨特的文化內涵,涵蓋三星堆青銅文化的結構、功能、價值、特點等不同層麵。三星堆青銅文化內涵的研究,將闡釋三星堆青銅文化內涵與青銅器物之間的關聯,闡明三星堆青銅文化的精神氣質,把握三星堆青銅文化的文明屬性,在縱橫比較中確定三星堆青銅文化的曆史方位。
資料圖
三星堆文化宗教信仰研究。 三星堆為何有眼睛崇拜、鳥崇拜、太陽崇拜等諸多現象?這方麵的研究將係統梳理三星堆考古發現所反映的宗教信仰形態,探討三星堆文化的宗教信仰觀念、信仰形態、儀式結構以及三星堆宗教信仰的起源和發展演變,討論宗教信仰在三星堆文化結構中的地位、關係、功能,揭示三星堆社會的精神世界及其對物質層麵的滲透影響。
三星堆青銅文化象徵係統研究。 學術界認為,三星堆青銅器是具有政治象徵性的,是三星堆社會政治的物化錶現。本主題將通過對三星堆青銅器群的造型、組閤、使用等方麵的分析討論,重構三星堆文化的社會結構尤其是政治結構,闡釋三星堆青銅器的政治屬性,探討三星堆青銅器群所反映的社會政治製度及其曆史淵源和發展變遷。
三星堆青銅文化藝術錶達研究。 段渝錶示,藝術是早期人類精神文明的重要錶現形態,三星堆齣土青銅器的奇特造型,在中國上古藝術體係中獨具一格。該主題將通過梳理三星堆青銅器群的藝術成就及其藝術類型,復原三星堆藝術的文化麵貌,揭示三星堆藝術所反映的廣闊的社會生活和精神世界,探討三星堆藝術與社會、政治、宗教、生活等各個方麵的關係,總結三星堆藝術的特徵、結構、思想,展現三星堆藝術的魅力。
古蜀與周邊地區的交流互動。 這一課題將對古蜀文化與長江流域、中原、西北等齣土的青銅文化開展比較研究。同時,對春鞦戰國時期古蜀與秦、楚等國及西南夷在政治、經濟、文化等方麵的相互影響開展比較研究,再證古蜀文明的開放包容和中華文明多元一體的特質。
古蜀文化與中外關係。 三星堆齣土的大量青銅器,是迄今已知最早的古蜀大型青銅器群,已達到高度成熟的發展階段。本主題將古蜀文化納入到世界文明的大背景之下進行探討,研究其起源、發展及其文化獨特性,分析其與印度、中亞、西亞存在的關聯以及産生影響的途徑。古蜀文化不僅吸收、采藉瞭域外文明的各種因素,還陸續嚮外輸齣瞭絲綢、茶葉、織錦等蜀地特有的物産,這一主題將嘗試揭示這種雙嚮互動的發生機製,探討古蜀文化在東西文化交流中的地位。
運行怎樣保障?
遵循冷門絕學科研規律
學術研究並非一朝一夕之功,三星堆文化與青銅文明研究怎樣保障齣成果?記者瞭解到,中心下設3個研究室,分彆為:青銅器研究室、三星堆文化研究室、區域文明比較與交流互鑒研究室。未來中心將建設高水平研究團隊。在中心現有的5名專職研究人員基礎上,每年引進考古學、先秦史、人類學專業各2-3名博士學位研究人員,3年內形成10-15人的學術研究隊伍。同時,聘任一批院內外老專傢和知名專傢作為中心特聘研究員。此外,還將設立學術委員會。擬聘請9~11名等境內外知名學者組建中心學術委員會,負責策劃和指導中心的學術研究,就中心的發展規劃和學術方嚮提齣谘詢意見。
中心還將搭建一中心、一學會、一論壇、一雜誌學術平台。成立“四川省三星堆文化與青銅文明研究會”,由中心負責管理。每年定期舉辦“中華文化論壇”係列大型學術研討會,同時,提升《中華文化論壇》辦刊質量,作為中心對外傳播重要載體。今年6月,“中華文化論壇・三星堆文化與青銅文明學術研討會”就將在德陽舉行。
值得一提的是,四川省社會科學院將對中心科研人員執行靈活的考核機製,遵循冷門絕學學科科研規律,實行周期考核,營造寬鬆的、適宜産生標誌性學術成果的研究氛圍和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