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全國兩會,解詞文,較往昔,探未來。
南都大數據 研究院 對今年政府工作報告、 人大 工作報告、政協工作報告、財政預算報告、 最高 法工作報告、 最高 檢工作報告以及總理答記者問內容進行分析,縱深觀察2013-2022年十年文本,挖掘熱詞、新詞;透視觀察十年數據,總結特徵、趨勢。動態交互的“中國山水”,每日上新,與你一同瞭解政策方嚮、工作重心。
今年的財政預算報告強調,2022年積極的財政政策要提升效能,更加注重精準、可持續。圍繞這個要求,《關於2021年中央和地方預算執行情況與2022年中央和地方預算草案的報告》(以下簡稱《報告》),對2022年財政收入和支齣 做齣 什麼安排?資金投嚮的 重點 有哪些?南都大數據 研究院 梳理近10年財政預算報告關鍵數,一起來瞭解“ 國傢 賬本”。
財政收入 增3.8%
財政支齣結構優化
財政收入 增3.8%
財政支齣結構優化
隨著中國經濟持續復蘇,2021年財政收入齣現恢復性增長。2021年 全國 一般公共預算收入20.25萬億元,比上年增長10.7%。一般公共預算支齣24.63萬億元,同比增長0.3%。此前在2月22日國新辦發布會上,財政部部長劉昆說,為“十四五”開好局、起好步提供瞭堅實財力支撐。
今年財政收支預算如何?根據《報告》,匯總中央和地方預算,今年 全國 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長3.8%,一般公共預算支齣增長8.4%,支齣規模比去年擴大2萬億元以上,可用財力明顯增加。
報告中提到,優化財政支齣結構,優先支持已納入 國傢 “十四五”規劃綱要、 重點 專項規劃等的 重點 項目,適度超前開展基礎設施投資,加大對科技攻關、生態環保、基本民生、現代農業等領域及區域重大戰略的支持力度。
轉移支付總規模
創近年來 最大 增幅
轉移支付總規模
創近年來 最大 增幅
轉移支付,是今年財政預算安排的一大亮點。
據瞭解,為增加地方可用財力,推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兜牢基層“三保”底綫,2022年中央對地方轉移支付的數額達到瞭近9萬億元,增長8.4%。其中,一般性轉移支付8.2萬億元,增長8.7%。去年這個增長數字,是7.8%。
此外,特定國有金融機構和專營機構上繳利潤中, 一次性 安排的支持基層落實減稅降費和 重點 民生等專項轉移支付就達到瞭8000億元,加上這部分資金後,轉移支付總規模近9.8萬億元,增長高達18%。據《環球時報》報道,這是多年來的 最大 增幅。
除瞭中央財政不斷加大財力下沉力度,報告要求,省級財政也要 最大 限度下沉財力,支持基層落實助企紓睏政策和保基本民生、保工資、保運轉。
社保基金 滾存結餘4.8萬億元
養老金能及時足額發放
社保基金 滾存結餘4.8萬億元
養老金能及時足額發放
全國 社會保險基金的預算,2013年首次列入瞭預算報告,至今已10年,這十年裏社保基金收支有何變化?南都大數據 研究院 梳理數據顯示, 2019年 以前社保基金收入呈現持續增長態勢,2020年社會保險基金預算收入72115.65億元,下降13.3%,主要是由於為應對疫情影響齣台階段性減免社會保險費政策,從而形成當年減收較多。
對於公眾關心的養老金問題,據新華社報道,此 前財政部副部長餘 蔚平介紹,目前 全國 社保基金滾存結餘4.8萬億元,可支付月數在14個月以上。基金整體收大於支,養老金按時足額發放有 保障 。
養老金是老百姓托付給 國傢 管理的“養命錢”,對此,餘蔚平說,近年來財政部積極采取一係列措施,確保各地養老金及時足額發放。
中央部門帶頭過緊日子,
強化 “三公”經費預算管理
中央部門帶頭過緊日子,
強化 “三公”經費預算管理
繼2020年、2021年連續兩年負增長後,2022年中央本級支齣安排35570億元,增長3.9%。
不過,落實過緊日子要求,扣除中央國防武警支齣、國債發行付息支齣、儲備支齣後,中央部門支齣下降2.1%。
政府部門如何過緊日子?《報告》中提到, 重點 保障剛性支齣、急需支齣,從嚴控製一般性支齣,強化 “三公”經費預算管理,努力降低行政運 行成 本。
此前,財政部公布的數據顯示,從2019年到去年年底,中央本級支齣連續兩年負增長,中央部門財政撥款“三公”經費連年壓減,從2019年的81.07億元減少到2021年的51.87億元,纍計下降瞭36%。
在國防費支齣方麵,中國今年國防支齣預算為1.45萬億元,同比增長7.1%,增幅比去年上調0.3百分點。從近十年增長趨勢來看,自2016年以來,國防支齣增幅一直低於10%,近兩年維持在6%—7%水平。
與國防費位居世界 第一 位的美國相比,中國的國防費總量僅為美國的三成左右。公開數據顯示,2022財政年度(2021年10月1日至2022年9月30日),美國國防費高達7530億美元,2022年中國國防費預算約閤2296.06億美元,是美國的30.5%。
2021年我國國內生産總值為114.4萬億元,以2021年國防費預算計算,國防費用占GDP的比重約1.18%,與 國際 上其他軍事大國相比處於較低水平。據新華社報道,2011年以來的10年,世界國防費總量占全球GDP的平均比重為2.3%左右,美國國防費占本國GDP的平均比重約為3.5%,俄羅斯約為4.4%,法國約為2.3%,英國則約為2%。
壓減非剛性非 重點 項目支齣
教育、科技不納入壓減範圍
壓減非剛性非 重點 項目支齣
教育、科技不納入壓減範圍
繼續壓減非剛性非 重點 項目支齣的同時,《報告》強調,要全力 保障 部門履職需要,教育、科技不納入壓減範圍。
除瞭中央部門帶頭過緊日子以外,《報告》中提到,地方各級政府也要從嚴從緊,把更多財政資源騰齣來,用於改善基本民生和支持市場主體發展,切實做到節用為民。中央本級支齣項目數據顯示,中央本級教育支齣加上地方支齣後, 全國 教育支齣增長10.6%,中央本級科學技術支齣加上地方支齣後, 全國 科學技術支齣增長7.2%。
加大教育投入,用在哪裏?比如,鞏固完善城鄉統一、重在農村的義務教育經費 保障 機製,提高農村義務教育學生營養膳食補助標準,改善職業院校辦學條件,支持超額完成高職擴招三年行動目標等。
圍繞保就業
安排617.58億元就業補助資金
圍繞保就業
安排617.58億元就業補助資金
“就業”是今年政府工作報告熱詞,圍繞“穩就業”,財政工作也進行瞭相應的部署。《報告》提到,加強對市場主體支持,著力穩企業保就業。此外,推動就業優先政策提質加力,強化就業優先導嚮,今年中央財政就業補助資金安排617.58億元,增加51.68億元,梳理近年數據可知,此為近年來 最大 漲幅。
今年還要支持各地落實就業創業扶持政策。具體措施包括,繼續實施失業保險穩崗返還政策、明顯提高中小微企業返還比例,延續執行降低失業和工傷保險費率政策,優化創業擔保貸款貼息及奬補,促進高校畢業生、退役軍人、農民工等 重點 群體創業就業,強化對靈活就業、新就業形態的支持。
另外,職業技能培訓擴容提質也是支持方嚮。值得關注的是,《報告》提到“使用1000億元失業保險基金,加強對穩崗和培訓的支持”。
嚴格資金使用監管,
不撒“鬍椒麵”
嚴格資金使用監管,
不撒“鬍椒麵”
2022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到,要堅持政府過緊日子,更好節用裕民。有學者認為,過緊日子,就要會當傢,會用資金,用好資金,節約集約管理和使用財政資金。2022年財政預算報告要求,嚴格資金使用監管,不撒“鬍椒麵”, 重點 支持在建和能夠盡快開工的項目,擴大有效投資。
此外,2021年,一些地方違規興建樓堂館所、一些企業財務造假等現象時有發生,財經紀律和財會監督需要進一步強化。針對這些問題,今年財政預算報告強調,嚴肅財經紀律,堅決製止違規使用財政資金、偷逃稅款、財務造假等行為。組織開展地方財經秩序專項整治行動,對違規行為嚴查重處,讓財經紀律成為不可觸碰的“高壓綫”。
點擊圖片☟看h5
齣品:南都大數據 研究院 南都京滬新聞中心
監製:戎明昌
統籌:王海軍 喬建
執行統籌:鄒瑩 程姝雯
數據采集分析:淩慧珊 吳斌 王一雪
設計: 關健 明 張許君 劉寅杉
技術:周炳文 王思逸 何卓賢 吳俊澤 陳艷媚 鄧捷敏
數據來源:2013-2022年財政預算報告、財政局官網等
責任編輯: